黄海英
[摘 要]音乐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高于生活,优美动听的旋律中饱含着世间万物的丰富情感。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情感的浸润下就能使学生形成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音乐教学;情感教育;激发情感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6-0023-02
法国作曲家弗德雷里克·柏辽兹说过:“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征,那就是感情。”情感是音乐艺术的内在核心,使音乐得以调动情绪、引起共鸣、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课程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在音乐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情感体验。”由此可见,音乐是传达情感的艺术,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现阶段,随着课改的深入以及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逐渐得到重视。但在常态音乐课堂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部分学校仍然以语文、数学的学科成绩为重,并不重视小学音乐教学,教学理念仍停留在表面,没有领悟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没有意识到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部分小学音乐教师专业素养不够高。音乐教师除具备本体性知识,即掌握学科知识以外,还需要具备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三者缺一不可。教师的知识面狭窄,教学方法单一落后,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会直接导致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限制学生产生更多、更深的音乐体验。三是,部分音乐教师忽略情感教育。在很多学校,部分音乐教师仍然觉得情感教育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音乐课的教学任务是教唱,情感教育在日常教学中则是轻轻带过,甚至不提。
音乐在小学阶段是一门轻松欢快的课程,动听的旋律、愉快的课堂氛围都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怎样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学生欣赏、感受美的能力呢?只有将情感教育真正融入音乐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明白自己唱的是什么,增加音乐学习的乐趣,才能使学生在快乐学习中提升音乐素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自我意识水平不断提高,情感稳定性逐渐增强,具有很高的可塑性。此阶段,教师应以大量的正能量教育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使生活中蕴藏的真、善、美能够感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选曲积极向上,与时俱进,教材中运用了大量的音乐插图,图文并茂地诠释了音乐情感的效果,是教师实施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
以接力出版社的音乐教材为例,三年级上册“宝岛之歌”的单元中,演唱课选取了《兰花草》与《蜗牛与黄鹂鸟》两首歌,两首歌曲的旋律,充满了童趣,并且歌曲都来自中国台湾,在学唱过程中能够激起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爱生活等爱的表现不应该是一句空话,它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单元、每一堂课、每一首歌曲中,让音符与学生的心灵碰撞,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小学音乐教育也正是这样以“情”为线索,通过深化人的情感体验,陶冶人的情操,升华人的思想感情,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1.提升小学音乐教师自身的素养
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就要学会用音乐的语言和行为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个美好的形象。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首先,要加强音乐技能的训练,如娴熟的乐器演奏,动听的歌曲演唱,优美的舞蹈表演,这些都是优秀音乐教师的必备才艺;其次,要加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音乐节奏与速度、力度与情感,以更好地诠释音乐的内涵与风格;第三,要阅读大量的音乐故事,了解并熟悉音乐家的成长故事、歌曲的创作背景,这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信手拈来,不但可以丰富音乐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尽可能地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课堂情景教育中,促进学生乐观、健康地成长。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是无法具象化的抽象艺术,传统机械式地教谱读词让音乐教学过程变得枯燥无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形象地再现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要传达的情感。音乐教师还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以及小学审美教学的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获得多种情感的体验。
例如,接力出版社音乐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活动课《我和你》,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通过复习巩固五声音阶,学会深情地演唱由五声音阶编曲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歌曲《我和你》。但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盛况学生不曾经历过,部分二年级的学生甚至对奥运会都没有基本的概念,那么开幕式歌曲《我和你》向世界传达中国珍惜和平、热情好客的深厚情感学生又怎能领悟得到呢?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应考虑到这一点。课前,教师要准备大量的北京奥运会资料;课堂教学开始,教师播放北京奥运会的相关视频,如开幕式、中国运动员夺冠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北京奥运会及中国运动员的辉煌成绩,在视觉冲击中生成民族自豪感。这时,教师及时地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歌曲《我和你》,优美的旋律再次把学生的思绪带到宏大的奥运会开幕式当中,激发了学生学好歌曲的愿望,使学生能够饱含深情地演唱,从而达成了教学目标。
又如,在三年级上册“宝岛之歌”的单元教学中,教师在开启该单元前,先将美丽宝岛台湾的历史背景简单地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明白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然后通过运用多媒体平台,带领学生领略台湾的优美风光,如日月潭、蝴蝶谷等,使学生产生對宝岛台湾的向往之情。随后,教师又设计这样一个场景:如果台湾的小朋友到我们班来,他们要和我们对歌,就是大家互相唱对方的歌曲,怎么办?学生很快就说出:我们学会了宝岛台湾的歌曲,就可以通过歌曲与台湾的小朋友进行交流了。经过这样的情感铺垫,学生对歌曲学习充满了期待,在学唱的时候就会更认真了,在《兰花草》与《蜗牛与黄鹂鸟》的演唱中,他们自然而然的就会将民族认同感以及期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的情感融入歌曲中。
3.读懂歌词、理解歌词
歌曲是通过旋律与文学语言双重手段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比起感受音符旋律、节奏快慢,歌词则是最直白表达歌曲情感的部分。教师要在学生学会哼唱旋律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词,明白唱的是什么内容,从而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教学,每到升旗仪式,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全体肃立歌唱国歌,每一个学生都能准确无误地唱出来。但学生更需要的是理解为什么升旗仪式演唱国歌是一件庄严神圣的事。国歌中的歌词,一字一句都是在描写抗日战争,表达了中国人民在面对外敌侵略时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危难面前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特别是歌词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句,在教唱时,教师借助视频材料、图片资料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写作背景以及作曲者、作词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能使学生在脑海中将抽象的音乐旋律具象化,从而再现歌曲意境,并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4.加强音乐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
音乐课上的师生互动不是简单地放视频、提问、回答,而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不但要有语言的互动,还要有音乐的互动,更要有思想的互动。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教学活动,师生在互动中相互交融,相互促进,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推动课堂教学一步步深入开展。如《金孔雀与山茶花》一曲,教师教授新曲前可布置学生提前了解金孔雀和山茶花的外形、色彩、属于哪个地域的特产等,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完成歌曲演唱教学后,再让学生欣赏舞蹈《雀之灵》,然后师生一起创编表达金孔雀和山茶花的舞蹈动作,载歌载舞。这样,师生在体态、神态、思维动态三方面都达到了互动交流。
5.关注歌曲传唱,做好音乐教学课外延伸
音乐的情感教育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上,还要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每一节音乐课,教师都会在课堂中精心设计,用心指导,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特别是每一首歌曲的学习,在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所学的歌曲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平时进行哼唱,做到“曲不离口”,直到形成歌唱习惯。如《乡间的小路》教学结束后,教師可以组织田野采风活动,让学生在捕捉大自然的鸟叫虫鸣的同时寻找乡间的小路,然后演唱歌曲;也可以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自行寻找一条惬意小道,拍摄歌曲演唱视频作为下一节课的音乐分享。
音乐作品寄托着人的情感,它不受空间、不受时间的制约,以7个简单的音符承载着历史,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小学音乐教学中,每一位音乐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各种音乐知识,更要把情感教育融入教学中,使学生真正学会身临其境地欣赏音乐、了解音乐,通过优美旋律的浸染,让学生在爱国情感、民族情感、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下,逐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