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冲击效应
——基于CHIP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1-01-14 05:21陈治国李成友
财经论丛 2021年1期
关键词:金融资产福利流动性

陈治国,陈 俭,李成友

(1.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2.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3.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一、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农业发展模式也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变迁,加上近年来国家到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已然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内外部条件,内生条件与外部条件的协同改进为农户增收创造了良好的驱动力。与此同时,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户也拥有了更多的家庭金融资产,随之农户家庭金融资产优化配置问题则成为影响当前农户家庭财富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问题中,尽管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总量得到了明显提升、金融资产结构有所改善,但金融资产结构的变迁步伐仍比较缓慢。农户的金融素养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户金融素养水平整体偏低,农户家庭金融市场的参与率维持在极低水平,多数农户的投资理财理念只限于低风险、低回报的银行存款[1][2][3][4],并且银行存款在农户群体中存在着极强的路径依赖。除银行存款以外,农户更多地选择以现金持有的方式拥有金融资产,流动性的现金偏好是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非均衡配置的一种普遍现象。在当前农村金融市场给予农户家庭有限参与空间的情势下,农村地区有限的金融产品供给无法满足农户的投资需求,单一化的银行存款配置方式在通货膨胀的负利率背景下迫使农户手持较大比重现金。而且农户遭受的农村信贷配给使得农户自身有限的金融资产无法形成规模化的投资资金去开展投资项目,只能以现金与储蓄存款的形式持在手中。即使当前国家逐步面向农村作出了农村抵押贷款的政策安排,但农户风险规避的偏好特性仍然使其面临着风险性信贷配给,即虽然农户可以将土地、住房等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然而大多数农户往往害怕投资失败会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与住房,从而在风险规避的影响下不会主动冒着风险获取抵押贷款,放弃抵押贷款造成信贷资金的缺乏自然无法将农户自有资金整合形成规模化的有效投资资金开展创收活动,进而导致现金与储蓄存款仍然是大多数农户家庭选择的资产配置方式[5]。同时农业自身弱质性带来的收入不确定性也会促使农户持有更多高流动性的现金[6],以应对家庭日常开支、农业生产、子女教育、住房改善、家庭婚丧嫁娶以及亲朋好友婚丧嫁娶的礼金支出等。因此,农户的流动性偏好并不完全是农户的自发选择行为,势必会对其家庭福利水平产生影响,且持有比重较高的现金也容易导致农户盲目将资金放贷出去,形成高风险的民间借贷市场。屡见不鲜的农村民间金融乱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农户家庭金融资产无法有效配置所催生的,严重不利于健康有序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培育。尽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地区渗透,为农户金融资产配置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使农户手中的现金能够投放到较高收益的平台以获得可观收益,同时也能够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将资金及时地配送到有资金需求的农户手中,但在当前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的现实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以高收益为诱饵骗取农户手持资金后跑路的现象多发,给作为投资人加入互联网平台的农户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福利损失。此外,还有不少被征地农户将征地补偿款取出来以现金持在手中作为赌资参与各类赌博活动,十赌九输严重影响了家庭生计。同时从国外情况来看,Guiso & Sodini(2013)与Grohmann(2018)均研究发现财富最少的十分之一的这部分美国底层家庭,其大部分金融资产以现金形式持有[7][8]。

由此可见,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其家庭福利密切相关,流动性的现金偏好无疑对其家庭福利产生冲击效应。明乎此,本研究对该冲击效应进行有效估计与经验分析,理论意义在于:基于农户家庭微观视角,不仅从流动性现金偏好与农户家庭福利的相关关系中分析流动性现金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效应,且进一步从流动性偏好的程度上考察其对农户家庭福利产生的影响,从而更加全面地剖析了流动性现金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产生的冲击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有助于深刻理解现有农户家庭金融资产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农户家庭金融资产优化配置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农村家庭金融研究课题提供了研究视角及有益参考。实践意义在于:我国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不利于家庭金融资产的积累,极大地制约了农户家庭福利的改善。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探寻出优化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帕累托改进路径,有利于引导农户走出家庭金融资产低水平配置陷阱、跳出“贫困恶性循环”怪圈,而且也是长远布局农村金融市场、解决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确保农村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突破口,也可为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理财业务的快速有序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以及为国家金融扶贫工作提供治理思路。

二、文献回顾

关于流动性偏好,最先由著名经济学家Keynes提出并形成了流动性偏好理论,该理论可用以解释人们更愿意持有流动性强但不能生利的货币的决策行为,认为货币需求主要由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与投机性需求构成[9]。但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农户来说,手持现金除了用于应对交易性需求与投机性需求以外,更多情况下还是由于农村地区的农户严重缺乏投资机会,投资无门是导致农户无奈持有现金的一大主因,即造成农户现金比重较高的原因除了由Keynes所提出的心理原因外[9],更重要的还是由外在条件的硬约束所形成的被迫式的流动性偏好。即使农户手持现金数额低于城镇居民,但其手持现金在金融资产中的比重却显著高于城镇居民[10],且该现象是许多农村地区农户资产配置的持久特征。因此,农户的流动性偏好更多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而不是Keynes分析框架下决策主体的自由选择。农户的流动性偏好存在选择扭曲,势必会损失自身福利。

虽然农村金融发展与精准扶贫战略对缓解被迫式的流动性偏好有一定效果,但现有的农村信贷配给仍然难以消除,这加大了农户家庭手持现金的比重[11]。还有落后的农村基层组织服务、精英俘获等均会抑制农户帮扶政策效果的发挥[12][13][14],从而使得农户只能无奈地手持无法生利的现金以应对医疗、教育、养老等预防性开支,有成年单身儿子的农户家庭还需准备一大笔流动性资金用以孩子未来的住房支出与彩礼婚宴支出[15][16],因此农户面临着资金约束与流动性偏好并存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虽然当前国家鼓励农户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积极支持农户开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项目,该项目在最大化农户家庭资金配置效率方面有积极效应,但现有的政策安排离预期相距甚远,尤其是农地流转制度安排的非帕累托最优状态仍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制约因素[17][18],加上城镇化引发的农村“空心化”使得农村固有的投资经营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使得农户无法正常组织生产经营[19][20][21]。由此可见,在以上多种因素叠加影响下,农户被迫式的流动性偏好始终难以扭转。而就流动性偏好的福利冲击效应,Cocco et al.(2005)研究表明现金偏好以及其引发的资金闲置问题会带来农户家庭收入的损失[22];且从王书华和杨有振(2015)的研究发现可知,农户将现金等金融资产转化为生产资本的能力不及城镇居民,农户持有较高比重的现金等生利能力较低的金融资产是造成其收入水平低于城镇居民的主要原因之一[23];柴时军(2016)和黄倩(2018)从风险偏好视角研究发现,出于风险厌恶及对风险资产的认知不足,农户通常偏好于持有现金、储蓄存款等风险较低的传统金融资产,从而导致其福利受损[24][25];尹志超等(2015)从金融市场参与率层面研究指出,金融服务可得性不足使得金融市场参与率低下[26],孙武军和林惠敏(2018)也从实证角度研究发现金融排斥确实降低了农户的金融市场参与率与资产配置积极性[27],较低的金融市场参与率使得农户远离风险资产和股票资产,从而偏好于现金、储蓄存款等金融资产,现金与储蓄存款等非风险性的金融资产占到整个金融资产的比重已超过80%[28]。拥有现金、储蓄存款通常意味着农户家庭金融资产价值的开发度处于低水平阶段[29],制约了农户家庭实际财富的增加,不利于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改善。

因此,从既有研究文献可知,农户家庭手持现金的偏好不仅是农户的心理动机倾向导致,也是外部约束条件所形成的被迫式选择行为。对于现金偏好带来的影响,学者们从风险偏好、金融市场参与率等视角切入,研究指出现金偏好不是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最优化选择行为,认为现金偏好会给农户家庭福利的改善带来不利影响,但是学者们并没有严格设计计量模型运用实证分析验证该负面冲击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影响程度如何。鉴于此,本研究试图基于实地调研的大样本微观数据,运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冲击效应;并考虑到样本自选择偏误,构建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利用剂量反应函数图所得的处理效应函数图估计动态变化的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冲击效应,即进一步从流动性偏好的程度上考察其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提出优化农户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政策启示,实现农户家庭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三、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将农户家庭手持现金占农户家庭金融资产的比重作为农户家庭流动性偏好的测度指标,该测度指标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且为了考察流动性偏好与农户家庭福利水平是否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也将该比重的平方项作为解释变量。测度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与家庭经营性资产,作为模型的被解释变量。选取影响农户家庭福利效应的相关变量作为模型的控制变量,包括:(1)农户个体特征变量,即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户主健康状况;(2)家庭基本特征变量,即是否加入经济合作组织、是否有房屋拆迁、是否参与医疗保险、家庭工资性收入、家庭成员是否外出从业;(3)土地基本特征变量,即年末实际经营土地面积、土地转入面积、土地转出面积;(4)信贷行为特征变量,即是否有正规金融借贷、是否有民间借贷;(5)关系网络特征变量,即是否干部家庭。

本研究模型所选数据来自中国家庭收入项目调查(Chinese Household Income Project Survey,CHIP)2013数据库,共选取3572个有效样本,样本调查点涵盖北京、山西、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甘肃等14个省级行政区的农村地区。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特征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

四、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一)回归模型设定与分析

Yi=α0+β1CURRENT+β2CURRENT2+β3Xi+εi

(1)

公式(1)中,Yi为农户i的福利水平,CURRENT、CURRENT2分别为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Xi为对农户i的福利水平有影响的控制变量,α0为常数项,βi为待估系数,εi为随机误差项。

对于回归模型,由于被解释变量存在零值以及控制变量中存在较多哑变量,直接采用OLS估计会带来异方差与多重共线性问题。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的数值优化通常比最小二乘估计法更稳健,而且可以较好地克服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鉴于此,本研究选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对模型进行估计。

为了检验本研究引入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是否合理,在此具体利用平方项检验的图示分析命令进行检验。通过平方项检验的图示分析法可得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分别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发挥效果的检验图(图1~图3)。由图1~图3可见,三个图中的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均在较小尺度上对家庭福利发挥了显著作用(见图1~图3的中间部分),且对尺度进行较小扩展时,曲线的弧度仍然较为明显(见图1~图3的右侧),从而可以判定本文引入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是比较合理的。

图1 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对家庭可支配收入发挥效果的检验图

图2 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对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发挥效果的检验图

图3 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对家庭经营性资产发挥效果的检验图

运用Stata14.0软件采用PPML对模型进行估计,估计结果见表2。由表2的模型(1)、(2)及(3)可见,流动性偏好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有正向影响,而流动性偏好的平方项却分别在5%、5%、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有负向影响,表明流动性偏好与农户家庭福利存在库兹涅茨曲线关系(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在流动性偏好处于较低层次时,流动性偏好的上升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农户家庭福利水平,但随着流动性偏好跨过一定门槛后,较高的流动性偏好反而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有较大抑制效应,导致农户家庭福利水平下降,陷入流动性偏好陷阱。因为手持较高比重的现金意味着农户缺乏能够获取更多财富的投资意愿,手握缺乏生产力的流动性财富而不将其投入到生产经营投资领域,则会产生较大的机会成本,使得农户家庭难以实现增收;同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农村地区显著缺乏可供农户投资的各类生产经营项目,金融市场也缺少面向农户的优质的金融理财产品,农户只能被迫手持较高比重的现金,这自然会降低其家庭福利水平。尤其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经济环境下,较高的现金比重反而会带来农户家庭福利的较大损失,抑制农户家庭实际财富的增长。

表2 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影响的PPML估计结果

续表

(二)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设定与分析

由于回归模型在影响效应估计上存在固有缺陷,即无法有效克服非随机性的样本自选择偏误问题,难以实现影响效应估计的无偏性,从而高估了流动性偏好的影响效应,同时又由于传统的倾向得分匹配法只用于分析二值型的情况,为此,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继续选用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考察不断加强的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该模型具体设定如下:

设r(t,x)是给定处理变量的条件密度:r(t,x)=fT|X|(t|x),其中,X为处理变量向量,T表示接受处理,则广义倾向得分为:R=r(T,X)。

运用Stata14.0软件对模型估计分别可得流动性偏好冲击下产出为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及家庭经营性资产的剂量反应函数图和处理效应函数图,见图4、图5及图6(图4~图6中两个函数的置信水平均为95%)。由图4~图6可知,最终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分析所得的处理效应函数图较为准确地揭示了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产生的冲击效应,即匹配后的处理效应表明:流动性偏好在较低水平上对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有正的冲击效应,但冲击效应始终随着流动性偏好水平的上升而不断下降;当流动性偏好较高时,其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冲击效应则为负,且相对于家庭可支配收入,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负向冲击效应在流动性偏好处于更低水平时就已出现。同时发现流动性偏好对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负向冲击效应随流动性偏好水平的上升而越来越强。与以上情况不同的是,匹配后发现流动性偏好对家庭经营性资产的冲击效应始终为负,且该负向冲击效应随流动性偏好水平的不断上升而逐步加强。

图4 产出为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剂量反应函数图和处理效应函数图

图5 产出为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的剂量反应函数图和处理效应函数图

图6 产出为家庭经营性资产的剂量反应函数图和处理效应函数图

由此可见,通过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估计结果可知,流动性偏好先是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有正向影响,当流动性偏好水平上升时,流动性偏好则会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产生负向影响,表明流动性偏好与农户家庭福利存在倒“U”型关系。当考虑到样本自选择偏误时,构建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利用模型对应的剂量反应函数图所得的处理效应函数图分析发现,克服样本自选择偏误匹配后,流动性偏好仍然先是在较低水平时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有正向冲击效应,但该效应随着流动性偏好水平的上升会不断衰减,当超过门槛水平时,该冲击效应则会由正向转为负向,该结果基本与PPML的估计结果相吻合,且该负向冲击效应也越来越强;而匹配后发现流动性偏好始终对农户家庭经营性资产有负向冲击效应,该结果与PPML的估计结果有所差异,说明PPML的估计结果高估了流动性偏好对家庭经营性资产的冲击效应。因此,实证分析总体上验证了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负面冲击效应,表明农户的流动性偏好属于一种非理性行为,较高的流动性偏好水平不仅不利于农户家庭福利的有效改进,反而会降低农户家庭的福利水平。在通货膨胀率较高的负利率环境下,持有过高比重的现金无疑是不利于帕累托改进的金融资产配置安排。

五、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基于CHIP2013数据库微观调研数据,本研究在运用泊松伪极大似然估计法(PPML)估计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剂量反应函数模型,利用剂量反应模型对应的剂量反应函数图所得的处理效应函数图分析了动态变化的流动性偏好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PPML估计时,流动性偏好先是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有正向影响,当流动性偏好水平上升时,流动性偏好则会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家庭经营性资产产生负向影响,即流动性偏好与农户家庭福利存在倒“U”型关系。这表明适当的流动性现金偏好有助于提升家庭福利水平,但当流动性现金偏好过高时,反而会抑制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改进。该现象揭示出优化家庭资产结构、调节流动性现金偏好水平是农户家庭福利改善的有效路径。(2)克服样本自选择偏误匹配分析后发现,流动性偏好先是在较低水平时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有正向冲击效应,但该效应随着流动性偏好水平的上升会不断衰减,当跨过一定水平线后,该冲击效应由正向转为负向;但流动性偏好始终对农户家庭经营性资产有负向冲击效应。这进一步表明较高的流动性现金偏好不利于农户家庭福利水平的提升,降低流动性现金偏好、优化配置家庭金融资产尤为必要。(3)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水平、实际经营土地面积等因素对农户家庭可支配收入有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水平、参与民间借贷、干部家庭等因素对农户家庭生活消费支出有负相关关系,户主年龄、干部家庭等因素对农户家庭经营性资产有负面冲击效应。这表明在优化配置农户家庭金融资产的过程中,若能充分考虑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因素对农户家庭福利的影响,则会给农户家庭福利的改善带来更好的效果。

根据以上实证研究结论,为了降低过高的流动性偏好水平对农户家庭福利的负面冲击效应,更好地实现农户家庭金融资产优化配置,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农村金融支农职能,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全力解决农户生产经营投资的资金需求难题,使农户无需始终持有现金来满足下一周期的农业生产经营投资需求,只需从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即可;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机制兜底职能的优势,使农户无需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过早准备较大比重的预防性现金,提高农户自有资金的利用效率;三是转变农户长期以来对现金偏好的观念,提高农户金融素养,改变农户的理财投资理念。充分做好对农村基层干部及农户金融知识的教育普及工作,努力提高农户的金融素养与金融投资风险的识别能力,使农户对金融理财产品的收益与波动性有正确的认识与稳定的预期,形成现代的家庭金融投资理念。同时通过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措施鼓励农户开展各类生产经营项目,也要通过消除金融排斥来增加农户家庭的金融参与率,不断创新面向农户的金融理财产品,为农户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拓宽农户家庭投资渠道,并根据农户个体特征、家庭特征等指导农户家庭开展能够内嵌于其家庭资源禀赋的投资经营业务,让农户的闲散资金能够充分利用,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四是深入做好精准扶贫工作,针对贫困农户比富裕农户具有更高现金比重的流动性偏好选择行为,制定全方位的帮扶策略来让贫困农户的流动性偏好水平回归到合理区间。斩断流动性偏好陷阱引发贫困陷阱的传染路径,同时又不影响贫困农户的正常生产生活安排以及走向致富之路,确保贫困农户能够真正跳出贫困陷阱;五是继续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合理赋予农户农村集体资产的股份权能,增加农户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再有就是要在当前城镇化战略催生的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积极鼓励农户土地流转实现农地规模经营,从而利用规模效益实现农户家庭福利的帕累托改进;六是依托村庄集体的自组织治理机制,以村庄集体农户入股保本分红的模式将农户现金及部分农户扶贫资金形成规模化资金入股各类投资项目。通过项目收益使入股农户获得回报;七是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更多的涉农投资项目,同时最大限度地解除对涉农企业投资经营行为的限制,推动农户与企业间形成良好的“企业+农户”合作模式,借助企业与农户建立起紧密的契约关系将农户顺利地导入生产经营投资的链条,并鼓励双方合作开创更多更好的农业生产经营业态,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盘活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最大化农户资金使用效率,破解“三农”问题。

猜你喜欢
金融资产福利流动性
美联储缩表、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资产配置
“旅友视界”征稿啦!福利多多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金融资产的分类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
融资融券对我国股市的流动性影响
Take Away Pizza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