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珑 曾庆建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较快,在这大号背景下,却潜在着“城市病”的问题。我国交通堵塞问题越发严重,旱涝现象频繁发生,热岛问题愈演愈烈,这都极大地困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为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及时改变城镇化发展弊端。首先就是发展市政工程,而市政工程想要取得较好的成果就一定要培养一批高素养、高水平人才,否则就只能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却收效甚微。以下就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加以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改善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
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批社会需要的人才,需要不断完善与更新管理理论,深入研究教学,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维持教学教学秩序,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与发展方针,按照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合理分配高职院校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通过高效的教学管理,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追求最高的教学质量,以便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
1.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必要性
1.1提高人才质量与办学水平
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生产、建设等方面一线需要的优秀人才,要有具有较强的实践水平,有着很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技能与职业素养,必须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首先是有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其次是要提供一定的职业环境;再次要有对应的工作岗位;最后要不断累积经验。在培养其技能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在工作岗位上经过长时间的磨练,积累经验,获得知识,提高自己。所以,以往的培养方式已满足不了高职教育的目标要求,必须积极创新培养模式,促使高职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以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水平[1]。
1.2行业发展需要
假如机器设备等因素影响的是企业的下限发展空间,而员工素质及其综合水平影响的就是企业的发展上限。培养一批高质量、高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目前已成为各企业的共识。通过更深入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整体水平高,综合技能强,一毕业就能够上岗,就可以为企业与社会服务,实现了就业无难度。同时也给用人单位省去了一笔员工岗前培训费,控制了企业成本。员工技术水平高、综合能力强,肯定就可以带动企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加企业收益。
1.3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红利带来的贡献。伴随着劳动力人口拐点的到来,以往的发展模式已满足不了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一定要积极转变“流汗模式”,投入到“智慧经济”时代。所以,提高转变方式,改变经济结构,促使其上升至新的高度,是未来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趋势。实现人才红利,达到创新驱动,是目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2]。
1.4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的迫切需求
高职院校实施产教融合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情况,决定其能否在毕业之后直接就业上岗,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前知晓经过三年的大学学习将会掌握怎样的技能,进而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她们创建良好的知识结构,更好的掌握技能,使其有“获得感”。除此以外,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增强其学习动力,使得学生获取更强烈的存在感,不断提升自身价值。
2.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
2.1顺应职业岗位要求
很多院校都应当及时有效的处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互鼓励的问题,需要及时精准的了解当前社会对职业岗位的需求情况,以在教学期间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性人才,同时还需要明确职业岗位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产教融合与市政行业的联系。高职院校应当深入企业内部走访与调查市政工程專业企业需求情况,切实掌握市政工程行业的走向。清楚这一行业的发展动态,同时还需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预测,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确保培养的人才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顺应企业的严格要求。在此期间,高职院校还应当按照各个职业岗位的需求,以岗位为单位开展产教融合教学,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3]。
2.2创建对应的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在教学期间还应当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化学习,不再拘泥于课本知识,要通过自身实践找出答案,所以,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教学期间一定要提高对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视,以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产教融合,因市政工程专业其本身有着一定的复杂性,项目类型不同,其发挥的实践作用也不一样,学校应当综合本专业的发展情况设置有效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力度,综合学生的实践能力,有针对性的建立专业性较强的试验基地,基地的配套设备要完善,不断提高仿真程度,以为学生提供更真实的实践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建设仿真基地应当包含四部分,分别是隧道、管道、桥梁以及道路,另外仿真的内容最起码要涉及工程识图、制图以及施工三部分。仿真基地要最大程度上提高真实性,还原真实工程。也能够与市政工程专业联系较为紧密的专业联合创建实训基地,拉进行业间距,求同存异,增强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互补性以及共享性。另外,仿真季度还应当具备各方面的功能,以帮助学生通过基地实训掌握多种项目工程的具体操作,进而有效提高其实践水平,并且还需要适当的接纳社会群众,吸取经验教训,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增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拉进学校与社会的距离[4]。
2.3校企合作
所谓校企合作就是围绕企业需求,围绕学生就业方向,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合理分配学校与社会的教学资源,开展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对于校企合作的推进,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要不断提高组织力度。开设校企合作教育科,专门进行有关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其次要不断提高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安排教师深入企业了解有关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用人方面的问题,邀请企业的工程师莅临学习授课;聘请企业专业作为毕业答辩专业;邀请企业工程师与高效教师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与方案;联合企业开展横向学科研究;最后要不断提高服务力度。组织企业员工开展专业培训,以为提供技术帮助。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规划,加深了高职院校与企业间的合作力度,为培养综合水平较强的学生奠定基础。
结语:
总之,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应当与社会行业发展现在紧密联系,切实按照岗位需求建设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顺应行业的岗位要求,提高实践教学力度,积极创建实训基地,增强教师素养,进行校企合作等方法,加强教学体系的改革,深入贯彻校企合作、开放教学以及工学结合等理念,切实培养小虎儿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高水平、高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祖彬,程惠峰,李玲.基于"产教融合"的包装工程专业工程化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1).
[2]汪涛,张顺锋,张峻峰.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19).
[3]陈明付.高职院校热动专业产教融合的研究——以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热动专业产教融合研究为例[J].成才之路,2020,No.643(15):73-74.
[4]何立.产教融合背景下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2020,No.543(05):69-71.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基于“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20YB02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