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中的历史街区可识别性保护策略

2021-01-13 04:43陶玉蕾
家园·建筑与设计 2021年15期
关键词:历史街区城市更新策略分析

陶玉蕾

摘要: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其历史遗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而该地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文化。物质历史遗迹和文化社会结构共同构成了街区的文化记忆和历史价值。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地方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历史街区作为一种良好的文化载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和建设对象。街区的空间结构和人类行为活动规律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缺乏合适的分析工具,对街道空间结构和行为的分析往往基于经验总结和定性分析。

关键词:城市更新;历史街区;可识别性保护;策略分析

1历史建筑开发——昙花林历史街区

昙花林街位于武汉市武昌古城墙北侧的一条古城街,位于园山和螃蟹点之间的两座低山上,整个街区东西走向。昙花林历史街区融合了宗教、教育、革命等多种元素,100多年的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产成为留给子孙后代的最大财富。2005年,武昌区政府提出将昙花林街区定位为艺术村,并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改造。2011年,该街区被确定为国家汉绣基地,对昙花林主街进行了修复,并对沿街建筑进行了翻新。目前,该街区已引进徐世明美术馆、三汉画室等40多家画室。随着湖北美术学院位于街区东侧,谭华林已成为武汉的文化艺术中心之一。现阶段街区的改造模式是以商业发展为主,这使得历史街区附近的主要街道被更新建筑基本改造和利用,但大部分街道以外的历史建筑由于很少得到人们的重视而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阻碍了历史资源的开发,利用了目前的不平衡状态。

2基于空间技术的昙花林历史街区分析

2.1昙花林历史街区街道结构分析

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地图宣传平台提供的昙花林街区历史建筑紫线范围数据,以及昙花林街区公布的历史建筑和文化保护单位名单,确定了历史建筑和文化保护单位的名称,昙花林地块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数量和位置。历史建筑散落在街区内,部分呈现集聚特征,基本反映了当时昙花林主街和德胜桥路沿线布局的空间结构,以及历史街区的街道空间。

2.2昙花林区块空间网络分析

根据昙花林历史街区的空间句法分析结果,选择UNA进一步分析空间结构,并分析了三个参数:可达性、重力和介度,以描述该街区历史建筑的可达性和街巷的空间特征。对于昙花林历史街区,本研究将50m、200m和800m的距离作为不同的认知范围进行进一步的对比分析。50米距离代表了人们感知到的最直观的距离水平。它往往反映了人们在一定范围内的小范围活动,如停车休息、邻里互动等,反映了历史街区内建筑所围合的独特空间尺度。200米反映了历史街区建筑群之间的运动,如步行、观光和日常生活活动,反映了建筑群的空间规模。800m是适合步行的参考距离,代表通勤、旅游和其他相关活动。同时,它与公共设施、商业设施和公共交通站点的布局和分布密切相关,反映了整个街区的步行规模和结构。

3影响历史建筑鉴定的因素分析

3.1街区道路的密度和可达性

昙花林历史街区经过百年的发展,传统的街巷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居民的增建和违法建设行为也使得原本四通八达的街巷变得闭塞。为了加强整个街道和车道空间的可达性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应首先改善街区步行系统的可达性。根据传统的街道、车道结构和现有道路系统,形成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空间体系,实现步行可达性的合理性。该分类理论可供借鉴,实现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交通与居住空间的衔接与布局。

3.2历史建筑使用和开发的公平性

在历史街区多次出现阴霾天气,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现阶段主要是保护和利用主街沿线的一些历史建筑,将其转化为商业或文化展览用途,这主要是历史建筑的使用价值和区位优势,并没有得到与其他历史建筑相应的投入,这反映了目前街区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不平衡。为了更好地保护历史文脉,实现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首先要改善历史环境,提高公共空间和步行系统的可达性,方便人们更好地参观和了解历史建筑,从而提高知名度和印象,有助于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发展。

3.3公共交通设施布局

昙花林位于武昌古城的古城墙内。随着城市的发展,街区内的街道和车道结构已基本保留,但传统街道和车道的空间规模已不适合公交车等当前公共交通方式。同时,由于历史街区的特殊性,道路密度高,结构复杂,公交车站、地铁站等现有公共交通节点与实际街区建筑出入口的距离不能简单对应覆盖指数,这导致了街区内居民和游客使用公共交通不方便的问题。这也是导致该地区发展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因素之一。如何将轻型公交模式与合理的步行系统相结合,解决和缓解现有街区的交通需求,是昙花林街区未来发展的重要环节。UNA可以通过对一定范围内公共交通节点的建筑可达性分析,分析现状,预测规划方案。

4结论

4.1历史街区街道和车道空间结构及建筑可达性分析

随着城市建设模式的转变,以历史街区保护和旧城改造为代表的旧城改造成为一个重要问题,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建设与历史建筑保护有所不同,除了历史街区保护有很多单体单元和结构外,以及街巷的结构和社会习惯。这就要求规划者从保护整体历史环境的角度全面分析空间结构和特征。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工具(UNA)以建筑物和空间路径为分析对象。通过可达性、重力、介数等指标对街区建筑进行了详细的定量评价。与以往的评价方法相比,评价结果更加直观、准确,可以通过叠加建筑物属性进行综合分析。在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过程中,UNA可以帮助规划者了解街区的空间结构和建筑状态,从而分析和评估规划方案。

4.2历史建筑开发保护现状评价与调整

通过UNA对街区历史建筑的到达值和中间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现阶段街区空间结构中历史建筑的步行可达性,了解通过频率。从街区整体发展的角度,综合分析历史建筑及周边环境的发展状况。为了让更多的市民接近和了解历史建筑,应合理疏通街道和小巷,并结合公共交通,使人们能够方便、直接地接近历史建筑,发掘历史价值,实现历史建筑的多元化利用。

4.3历史街区公交车站设施布局分析与预测

历史街区不仅是当地居民的财富,也是整个城市乃至整个地区的宝贵历史资源。为了方便区内居民和游客,应根据不同的通勤距离,合理设置公交节点,包括地铁站、公交站和电动汽车站。设置节点的方式不僅应基于覆盖等直接方法,还应基于特定条件,如每栋建筑的特定路径长度和建筑承载的人数。由于UNA分析针对每栋建筑的入口和出口,可以以建筑面积或居民人数为权重,历史街区的街道空间更为复杂,因此,该分析方法可以合理、恰当地分析和解决公交节点的设置和衔接问题。

参考文献:

[1]肖洪未. 历史街区影响评估的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8.

[2]胡文荟,王舒,赵宸. 场所营造与城市历史街区的微更新保护——以大连东关街为例[J]. 中国名城,2018(01):64-68.

[3]刘国强,张卫. 历史街区空间的叙事性营造——以长沙西园北里为例[J]. 城市学刊,2018,39(06):100-104.

[4]刘思彤. 中国近现代居住类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7.

[5]冯永鹏. 文化意象视角下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性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7.

猜你喜欢
历史街区城市更新策略分析
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
常谈常新的城市更新思路
城市更新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生态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标识系统设计初探
再生与异化的悖论:消费文化驱动下历史街区商业化改造的机制解析及应对
浅析城市老街巷景观本土设计元素的提取与置换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城市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