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

2021-01-13 18:24王敏霞
考试周刊 2021年99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加以重视。在以往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授课教师无法将教材与教学进行有机整合。实际上,对德育课程而言,教材内容能够有效引导教学从简单的知识学习升华至日常的生活建构。因此,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设置了大量引导学生生活建构的栏目,这些栏目能够使小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然而,仅仅依靠教材引导是不够的,授课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反思。

关键词: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生活建构;教学实践

一、 引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效性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知行脱节就是一个较为明显的表现。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建议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来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样的教学理念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中国小学德育课程的知行脱节问题,更是能够遵循“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政策观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当前中国部分学校均存在“其他科目教师兼职讲授德育课程”的情况,这就导致授课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德育教学内容,期望教师通过额外的学习来了解本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比较困难的。由此能够看出,在整个小学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一直处于较为弱势的地位。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就需要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追求学本的同时,兼具教本的特性。

二、 课文结构——预设引导生活建构的教学目的

(一)由浅入深的梯度内容

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写者通过由浅入深的思维梯度来引导学生进行成长,从而使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吸收到不同的生活智慧。教材中的思维梯度主要是依据小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以及成长经历进行编写,通过这样的方式就能够使教材中的课文结构与学生的心智发展相协调。例如,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含有大量培养生活习惯的教学内容;而对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设计重点为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五、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则主要是引导学生与周围的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不仅如此,部编版教材在编写中还采取了“主题→课题”的教学形式,这意味着针对同一教学主题,授课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自行选择教学课题。因此,教材主题更加具有层次性。例如,授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关于《我》的课堂主题时,低年级学生就需要在这一主题中明白自我身份的转换,中年级学生则需要在主题探究中明白生活的积极一面,而高年级学生则需要在主题中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与挑战。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针对相同的教学主题,授课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接受水平来对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化处理,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不断完善自身思维,最终达到提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由“我”及“他”的逻辑线索

小学生认知与年龄增长,他们就需要不断与外界生活建立联系。因此,为了能够使小学生在日常成长过程中与周围老师与同学保持良好的社交关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就需要在帮助小学生建立良好品德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进行社会发展。因此,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进行教材编排的过程中,突破了“以我为主”的极端个人主义,并设置了大量生活类教学栏目,从而使学生在自我实践、自我探究的过程中了解教材所传达的智慧与价值。经过调查發现,以往一些版本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主要采用传统的编排形式,这样的教材内容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能够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大大降低。不仅如此,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写者对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引起了足够的重视,通过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带领学生对过去进行回顾、对现在进行反思,最终对未来进行展望。因此,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教材时,可以回顾历史,了解到传统文化的起源;可以对当下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反思,从而有效建立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意识;还可以展望未来,紧跟国家政策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课文结构主要围绕着这样的逻辑线索:“从自我认知到与家庭认知,从家庭认知到学校认知,从学校认知到社区认知,再从社区认知到国家认知,最终从国家认知到世界认知”,通过这样的逻辑顺序能够建立六大生活化教学内容,分别为:第一,我的健康成长;第二,我的家庭生活;第三,我的学校生活;第四,我的社区生活;第五,我的国家生活;第六,我们共同的世界。这六大教学模块通过层次化方式引导小学生逐步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并最终明白自己与他人、社会以及自然之间的共在关系。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科学的课文结构能够使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班级学生的现实生活,从而了解学生更加真实的一面,进而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小学生关注生活、反思生活,最终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法治观念。相反,在以往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其主要是引导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行讲解,这种枯燥乏味的讲解方式无法使学生明白道德的真正内容,更是无法明白道德与自己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当多多联系学生的真实生活进行讲解,从而大大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直接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的建构,能够使学生明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真正内涵。

三、 课文栏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一)以整合的多元教育内容帮助学生成长

为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教学内容,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增加了革命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其爱国情怀以及法治意识。不仅如此,为了能够通过教材来引导儿童生活建构,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排过程中设计了大量经典范例,这些范例都来源于小学生的周边生活,并最终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为了能够向学生讲明学习的途径,部编教材就为大家呈现了多种学习方式,分别有:第一,某某同学从课外书籍、儿童杂志以及报纸中学到了知识;第二,某某同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明白了友好待人的相处之道;第三,某某同学在野外玩耍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同种类的昆虫与植物。上述这些范例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学习途径,更是为学生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大门。那么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范例呢?笔者认为授课教师应当对班级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对学生的真实道德需求进行教学指导,才能够达到引导学生生活建构的目的。

当前中国部分小学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过程中均存在实效性低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核心在于授课教师缺乏对学生真实道德需求的重视。因此,为了能够彻底解决这一难题,部编版教材通过案例的形式帮助教师找到学生的道德需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内容。

例如,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在法治教育环节中有效使用规则意识来帮助学生了解规则的重要性。以一年级上册的教材为例,编写者在四个单元中均有效融入了规则意识,分别为:第一,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第三,校园生活真快乐;第四,天气虽冷有温暖。这样的编排方式不仅能够通过由浅入深的逻辑顺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家庭→学校→自然”认知,更能够帮助小学生开始进行自我管理,进而从规则的约束中了解法律的严肃性,最终达到法律意识的培养。再例如,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还为学生渗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了解到新年与元旦等传统节日背后的意义,并学习到传统节日中需要遵循的文化习俗。通过分析能够发现,部编版教材中设置了《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单元模块来为大家集中讲授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使小学生在传统文化知识中了解到其内涵,最终达到文化自信的目的。

(二)以童趣化的呈现形式凸显儿童立场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大创新之处还在于其对教学形式的创新,教材中采用童趣化教学形式来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调查能够发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每一节课的内容均是由文字与图片构成。不仅如此,部编版教材将学本与教本进行了有效融合。例如,在《我的老师》这一节课中,教材通过向学生提问“猜猜这是哪位老师”,体现了隐性的教与显性的学。不仅如此,为了提升课堂的活跃氛围,部编版教材中主要使用了活动设计与栏目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活动的快乐。以部编版教材中的《天气虽冷有温暖》为例,教材为了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冬天的趣味性,不仅为学生呈现了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内容,更是让学生掌握了丰富的预防疾病知识,从而使学生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生活。

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了解到,绘本式教学法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积极性,充满童趣性的课文内容更加适合小学生进行阅读与学习,并大大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如此,在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编写者还通过绘本形式为学生引入大量的生活角色,从而使学生能够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另外,相比于枯燥乏味的文本内容,绘本的表达形式更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授课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小学生进行绘本阅读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能够发现,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存在的實效性问题引起了足够的重视。因此,本研究针对“如何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儿童生活的建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分析。授课教师需要依托教材引领,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从而满足儿童真实的道德需求。

参考文献:

[1]唐燕.“摹仿生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生活化的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18(1):15-20.

[2]张华.生活化教学促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益提高[J].教育评论,2019(5):144-146.

[3]卞玉琴.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0(8):62-64.

[4]樊庆红,李建文.法治教育应面向核心素养:以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为例[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12):17-19.

[5]吉海荣,董洪叶.部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礼仪素养教育的寻绎[J].教学与管理,2020(11):69-71.

[6]毕世响.是儿童带着世界走,不是世界带着儿童走:《道德与法治》课程构建之辩证法[J].上海教育科研,2018(4):5-9.

作者简介:

王敏霞,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杭州江南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
把握部编教材特点 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部编教材”教学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