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 朱明
摘要探索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系列措施保障学生科创实践,诸如清晰条块管理、成立科创工作室、协调负责科创工作统筹;引进科创相关讲座、带领学生外出参观行业、观摩及参加科创比赛等。通过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全程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创新创业的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全面成才。
关键词 辅导员 专业教师 协同育人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1.28.024
Exploration on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CHEN Li, ZHU M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Health Sciences, Shanghai 201318)
AbstractExplore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to jointly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nsure students’ scientific innovation practice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clear management, establishment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studio, coordination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work; Introduce lectures related to science and innovation, lead students to visit the industry, observe and participate in science and innovation competitions, etc.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counselors and professional teachers, guid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 in the whole process,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thinking, innovative ability and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spirit, so a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become tal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counselor; professional teacher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cuation
1工作背景与问题
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革命2.0计划,印发的《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对本科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出部署,推动“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
上海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精神,推进“三圈三全十育人”,利用课堂育人的主渠道,深化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1]逐步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核心,以“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为拓展,以综合素养课为支撑,以专业教育课为辐射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使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育人使命。
2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的一支专门力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担负着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作为教育者、管理者,高校辅导员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做大学生政治思想的引领者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责和主业,关注学生学业生活,做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者同样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
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辅导员工作的职责所在。[2]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育人主渠道的有益而又必要的补充,对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眼界和思维视野、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辅导员工作的任务要求,既要指导好学生组织开展好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校园第二课堂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又要积极参加学生的课外活动,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增强与大学生情感的培养。辅导员要指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要根据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指导他们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有效地开展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服务。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对全党全社会尊师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专业教师要自觉拓宽个人的文化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主动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教师岗位职责要求专业教师要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关心和促进学校、学院的改革和发展,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
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项工作要求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必須协同起来,为建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精诚合作。
3具体方法与实践
3.1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成立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团队
2020年上海高校分类评价指标发布的竞赛有16项,2021年上海市教委支持举办的学科竞赛达到了29项。如此繁多的创新创业比赛,每个比赛都要涉及项目的申报、经费预算、人员核定,乃至经费报销,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如何指导学生筛选、参与乃至在比赛中获奖,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的,就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成立由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的指导团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学生外出参赛需要得到学院党政联席会的支持。专业教师直线所属的教学院长,辅导员工作直线所属的总支副书记,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得到相应直线领导的支持,通过党政联席会的支持就相对容易。
因此,为了更好地统筹学生的科创工作管理,形成由院长牵头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的领导团队,在学生的参赛审核、经费支出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师生出差审批的流程,可为学生科创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3.2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力创设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平台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合力,依据工作专长积极申报辅导员工作室或者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协调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工作,为师生创新创业工作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市级或者校级创新创业工作室的立项,不仅可以得到相关制度的支持、经费的支撑,更可以督促指导教师有条不紊地开展各方面的既定工作项目。
组织科研提升、学科前沿系列讲座。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其科技创新能力,助力学生了解学科学习与研究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号召广大学子更为广泛而深刻地投身到大学生科创活动中来,明确自身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由工作室搭建平台承办“科研提升”系列讲座,可以为学生的科研助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滋养。
定期召开创新创业团队的交流学习活动。根据所辖学院已有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每个项目团队根据项目进展的需要以及不同类别的创新创业比赛的需要,持续对各自的科创项目进行不断完善,工作室定期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安排学院内部的交流和学习,一方面锻炼小组同学的思辨能力,另一方面便于及时发现项目中存在的不足,及时地进行调整,从而有序地推进项目的进展。
定期为创新创业团队招募队员。一个好的创新创业项目的打磨可能需要2-3年时间,新老队员的更替成为最致命的问题。如何选拔更合适的队员,如何为项目储备梯队队员,就需要指导教师团队做好统筹和规划工作。辅导员利用对学生的了解,选拔心理素质过硬、团队协作能力良好以及有绘图制作、演讲等方面特长的学生;专业教师选拔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有较好学习能力的学生,共同组建创新创业团队,才能够取长补短,不断推进项目的高效进展。
3.3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力制定创新创业工作计划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工作方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兴趣及科研素养。为提升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建立引进科研提升系列讲座、专业前沿讲座等;为扩大学生的见识面,建议组织学生参观校友企业、观摩展博会及大学生科创比赛;为锻炼提升科创素养,鼓励学生参加“互联网+”“创造杯”“挑战杯”等科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锻炼成才。
从大一开始对学生进行科研兴趣编组培养。学院可根据专业教师及辅导员指导特长,对学生进行全面科研小组的分配,每个科研小组6-8人不等,由专任教师、辅导员及校外专家担任科研小组指导老师,从大一开始全程指导学生的科研、科创以及论文的撰写,定期举行科研提升方面的系列知识讲座,进行科研技巧的讲解;由指导老师进行科研方法的评估与诊断,定期開展讨论和交流,加强师生的互动,作为课堂的有效延伸,能够有效地推进“三圈三全十育人”的育人效果。
日常教育中坚持创新创业育人导向。在开展日常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秉承育人导向、科研导向、服务导向的理念,在本科班级中设置科研小组,由专任教师及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系统可持续的科研基础工作,实现课堂教学、科研科创与学生个体成长的全面对接。课堂教学是科学创新之始,科学创新是社会发展之源。“科研提升”系列讲座作为第二课堂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进一步推动学生参与科研及科创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为学生未来高质量的开展科创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3]
3.4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力创设创新创业育人环境
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利用专业特长及现有的资源,充分挖掘条件,让教学育人、环境育人。可利用学校现有的空间,制作学生科创墙,张贴历届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学术方面的获奖照片,激励更多的学生积极投入到“爱学好创”的队伍当中。
利用工作室平台,承接相应的市级或校级乃至学院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让科创队员以赛促练,在参赛中逐步熟悉比赛规则、赛事要求、项目与赛事要求之间的距离,优秀项目的展示,从中吸收项目成长所需的营养,不断历练项目走向更高的水准。
在学生的生活园区或者教学楼,设置“学生科创园地”,展示近几年学生在科创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不仅有科创项目的罗列、学生参加科创活动照片的展示、学生创新创业海报的展示、更有科创荣誉奖状的展示,鼓舞低年级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向榜样看齐,耳濡目染中收到科创的启发,积极地向创新创业组织靠拢。
4达成目标与成效
4.1学生积极投入创新创业比赛
在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的协同合作下,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为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以及职业素养的强化,提供更为便捷的渠道。[4]辅导员与专业教师既有工作职责的分配又有工作中的合作,诸如队员的筛选、赛事的报名、各相关关系的协调,费用的申请与报销等等这些项目辅导员可以主要进行协调解决;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专业知识瓶颈问题、技术支持问题、软硬件问题,或者临床应用与反馈问题,都可以通过专业教师协调解决。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合力打造的工作室平台,能够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空间与环境支持,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推进提供展示的平台和内核力的支持,能够真正地为让学生“动起来、创起来”,提供更优质的共创环境。工作室平台不仅能够为各项目搭建师生共同创作的空间、展示的平台,更能够提供相互间学习和探究的动力,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力争把项目精益求精。
4.2创新创业成效凸显
在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双线支持下,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立项、创新创业项目的持续推进、创新创业项目的成果转化等方面,都能得到更高效的实现。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作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推进,同时相关论文的发表、专利的申请等都可以同步推进,创新创业的队员不仅在创新创业的比赛中能够拿到奖项,更可以在综合测评及各项评奖评优中拿到较高的荣誉。如此一来“爱学、好创”就能够成为一种优良的风气得到循环推广。
4.3学生在科创中锻炼成才,毕业生实现优质就业
学生在科创比赛中提升了心理素质。科创团队建立之初,队员之间都是青涩的,心理也是极其脆弱的,难以承受任何的失败和挫折。但是通过不断地参加比赛,参加校级、市级、国家级乃至国际级的比赛,学生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逐步锻炼和提升,锻炼了与人沟通、人际交往的技巧,更提升了个人表达的自信,提升了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学生在科创比赛中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学生科创团队创立的过程,也是学生个体之间不断加强了解、互相学习的过程。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队员之间学会了相互取长补短,学会了相互谦让,相互体谅,共同支撑创新创业项目的不断向前推进。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医学生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队员之间的凝聚力。
因此,学生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增强了团队成员间的融合、学会了更多的人际交往的技巧;提升了抗挫心理,在比赛中锻炼提升了心理素质;学会了钻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为了项目的精益求精,不惜彻夜钻研,加深了专业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如此培养的毕业生,很难不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5反思与总结
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共同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日常管理中以科创为助力,让学生在“创”中学,在“创”中发现已学知识的不足,主动寻找专業教师求解、找行业专家求解,从而把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从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求学,通过科创更使学生习得求真务实的钻研精神、精诚合作的团队凝聚力、不断拓展勇于攀登敢闯敢拼的科创精神。真正地实现了“学生忙起来、教师强起来、管理严起来、效果实起来”的良好局面。
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必须要加强与一线企业的联系,特别是与校友企业的联系,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解决指导老师不足、与前沿市场连接不足、与校企连接不够紧密等不足的方面。更充分更高效地利用好“三圈三全十育人”的指导精神,为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创业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懈探索。
基金项目:2019年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医路智创”工作室项目,沪教委学〔2019〕41号
参考文献
[1]http://edu.people.com.cn/GB/n1/2019/0115/c1006-30541979.html
[2]李玉淑.书院制下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20(4):69-70.
[3]于栋,朱维霞.“双创”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路径选择[J].中国成人教育,2020(21):41-42.
[4]杨巍.高校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高校辅导员,2019(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