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霞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旅游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传染病疫情几乎在瞬间袭击了我们,在接下来整整一个春季学期里,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学生必须在家通过网络学习,老师全程网上授课或者指导,这是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正常情况下,按照教学安排,我所担负的茶艺课包括各半个学期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特殊时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只是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理论部分并没太大的影响,但实训课就不一样了,同学、老师互不碰面,如何通过网络进行“实训”呢?以往茶艺课实训,主要是让学生按照“工夫茶”流程,通过亲自动手识茶、泡茶与品茶,培养对六大茶类的认知与泡品能力,侧重于技能的训练,很显然,网上教学难以做到。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缺少了实训内容的茶艺课,是无法使学生真正建立对茶艺的理解和掌握的。但依据自己多年来学习与实践的经验,我强烈地意识到,只要理念正确,方法得当,网上指导学生进行茶艺课实训也不是不可能的。经过一番认真思索,我在春季学期实训课教学活动中适时明确了以“正念喝茶”理念作为实训主题的思路,指导学生紧紧围绕一杯茶,利用“正念”培养静心力、专注力、觉知力,力图使学习者通过喝茶这一日常生活情境让心安静下来,善待生活,善待生命,增强对自我与外境的认识和应对能力。笔者认为,这恰恰是茶之所以能够被升华为“茶道”的根本文化意义所在,也是茶艺教学触碰教育本质问题的有益尝试,本文结合茶艺课“正念喝茶”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教育的一点思考。
你是否会注意到,无论自己还是与朋友一起喝茶,我们其实常常都是沉溺于纷乱的思绪或者谈话的内容当中,根本没有察知自己泡茶、喝茶的过程,以及茶带给我们的色、香、味的种种感受,仿佛茶只是一种“道具”,泡茶与喝茶只是机械的身体动作,与喝茶的人及其内心并无关联。“正念喝茶”,提倡的则是不论何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在喝茶,就要真正跟我们的茶在一起,充分调动我们的眼、鼻、舌、身等感知器官的功能,细致地感知一杯茶的色、香、味、形,在泡茶、喝茶的全过程当中,抱持正念进行所有的环节,从备茶、备水、环境布置,到泡茶、喝茶,直到清洗茶具,让自己始终安住在正念中,抛弃生命中存在的悲伤、忧虑、恐惧、烦恼,让身心合一,快乐地安住于当下的茶中。
始终保持正念来泡茶喝茶,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重获觉知力,培养我们的觉性,而只有当人的觉性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认识自己,认识真理,认识世界,认识我们所面临的一切。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突然想到需要到另一个房间去取一件东西,可当你匆匆从一个房间赶往另一个房间去取这件东西的时候,却突然忘记了要取的东西是什么,你不得不转回到原来的房间,在途中,你又想起了又有别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于是又被其他的事牵走了注意力。我们不是常常生活在这样漫无目的的状态之中吗?这样的心智,这样的行为,如何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呢?不能认识自己,又如何能够真正认识世界的真相?因为缺乏正念,我们在泡茶的时候,不是常常会出现停滞、重复、打翻、错放等各种使原本无序的心更加纷乱无序的动作吗?我们在喝茶的时候不是往往分不清茶味的甘苦、清涩、绵刚,以及各种茶香的微细差别吗?以往的茶艺课中,我们更多传授了如何识茶、泡茶、品茶的实用技术,而本次实训着重“正念喝茶”则更多强调要透过一杯茶,去仔细地、认真地、慢慢地感受、品味这杯茶带给我们的各种体验。泡茶者的动作必须慢下来,心必须沉下来,深入地感知茶给人带来的种种视觉、嗅觉、味觉还有触觉上的感受。对这些感受,不需加以任何评价和判断,更不需要以批评的姿态去挑剔茶、水、器、境,只需要感觉每个当下的动作,把注意力完全放在自己的身体动作上——拿起杯子,放下杯子,投茶、倒水、喝茶、清洗,认真地观察茶汤的颜色、口感、气味、热与凉、苦与甘等。这就是“正念喝茶”。正念的概念最初源于佛教禅修活动,是原始佛教中最核心的禅法之一。“正念”并不是“念头”的意思,而是觉照,意味着深入观察。约成书于5世纪的上座部佛教经典《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认为,念是一种心理过程,修行者执持善的念头与行为,放弃恶的行为,形成一种精进、不放逸的力量,称为正念。古代中国人把这种理念形象地诗化,北宋大儒程颢《秋日偶成》诗中就有广为流传的一句:“万物静观皆自得”。数十年前,西方世界开始注意到这种方法对身心备受摧残的现代人的治疗作用,将其重新定义为一种精神训练的方法。在这种精神训练中,强调的是有意识地觉察,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以及对当下的一切都不作评判。也就是说,将注意力集中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或念头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分子生物学博士乔·卡巴金于1979年在麻州大学医学院开设减压诊所,设计了“正念减压疗法”,协助病人以正念禅修方法处理压力、疼痛和疾病,从而将其作为医学临床干预方法推广开来,进而形成了风靡美国的正念运动。乔·卡巴金推行的正念包含三个要素:有意识的专注、无批判态度、当下。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力愈加缺失,情绪不稳定,自我意识愈发强大,使得正念的理念在生活中可以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正念与喝茶的结合,是要把心专注在泡茶的每一个动作上——取茶、投茶、烧水、倒水、浸泡、出汤,只要保持正念,用心、细心、有耐心,每个人都会泡出适合自己口感的最佳茶汤。即使不讲究投茶量、水温及浸泡时间,但只要了了分明泡茶时所做的每一件事,安安静静、从从容容地做着泡茶的每一个动作,细细地、慢慢地享受茶杯中的每一口茶汤就成为可能。推而广之,始终保持正念面对当下,仔细地观察,认真地聆听,专注地体会,就是一切真正的学习与真正教育的开始。
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茶艺课的初衷,多是为了帮助学生通过国家组织的专业考试拿到茶艺师资格证书,以使学生毕业时能够顺利进入茶相关行业就业。然而,无数事实证明,仅靠死记硬背、生吞活剥掌握一些茶知识和技能,通过应付考试取得一张茶艺师证,是完全无法在行业内立足的,这样的证书对学生一生愉快地投入工作,有趣味地丰富生活,对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意义极其有限;相反,甚至可能诱发和助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养成不愿求实求真的不良习惯。孔夫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68。随着学生兴趣的提高,泡茶喝茶实践的增多,知识自然会逐渐累积,不断演进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自然过程。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则指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2]132。大量的、无穷尽的茶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而其中绝大多数知识,除了应付考试和夸夸其谈外,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中国茶界有一名言:“茶叶学到老,茶名学不了”[3]。如果我们的茶艺课成为茶知识的灌输场,学生必将会带着满脑袋杂乱无章、琐碎无益的茶知识茫然无助地离开这门课程;或许,知识的重压还会使得他们对茶最初的兴趣荡然无存,他们将就此终结与茶的因缘,这不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吗?《庄子·内篇·养生主》中说得更明确:“其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4]103”以有限度的生命去追求无限度的知识,把人弄得疲困不堪不是必然的吗?技艺技能的训练不过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而已,茶艺真正注重的应该是自然、大方、简明和令人愉悦。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茶人为避免与日本茶道在名词上的直接冲突,试图以“茶艺”来指代已被日本茶人专美于前的“茶道”,不幸的是,这个原本高雅的词汇被逐渐低俗化。如今,在一部分人看来,冠以“技艺”名头的做作表演已是恶俗透顶,而另一部分人却对此仍钟爱有加,以为乃是题中应有之意。我们的大学生选修茶艺课,他们究竟需要学习些什么呢?家庭、社会与学校中对教育目的的习惯性成见,使得许多通过了升学考试进入大学学习的孩子习以为常地认为,上大学当然就是学一门专业,拿一张文凭,将来找到一份高薪水的好工作。我们对此进行过多少反思呢?早在20世纪40年代,英国文学家毛姆就对“上大学学知识谋职业”的庸俗论调进行过深刻批判,他的小说《刀锋》是一部以哲学家维特根斯坦为原型的对世界和人生进行哲学思考的名著,其中的男主角拉里,不满18岁就偷偷跑到谁都不认识他的加拿大,虚报年龄加入空军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作为英雄回到美国,却拒绝顺从进大学深造的所谓“安排”,也拒绝了亲朋好友在当时前程似锦的美国金融界为他找好的看似一帆风顺的职位,一个人节衣缩食游历欧洲、亚洲,打短工,下煤矿,当水手,访明师,读书,思索,开启了自我教育之路,最终在印度的古老传统中找寻到了他心中渴求的真理,成为一个人格独立、精神自由并自食其力的人。
传授知识和技能只是教育的次要目的,教育的真正意义乃是培养具有完善人格的人。中国古代有一篇深入探讨“古之大学教人之法”的经典著作——《大学》,开篇首句强调“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意即学习者的重要任务是要磨砺自己高尚的德行,然后用这种德行影响人,最终大家一起走向人格至善的境界。管理学著作《第五项修炼》的作者彼得·圣吉认为,现代世界通行的大学教育是源自于欧洲工业革命而发展出的一种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是物质化的,是为培养现代社会精细化分工所需要的“专门工具”或者称为“专业人才”而发明设计的,与人格、人性的成长发展并无关联[6]。中国文化传统原本一贯主张读书是为了明理,为了懂得做人的道理,但现在受西方流行教育思想的影响,似乎也不这么强调了。事实上,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西方学校教育与人格培养的功能早已渐行分离,他们的社会、人格教化功能是由宗教承担的,而站在人类发展的高度看,完整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培养“人”,在此基础上,才是拥有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近代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一生都在大声呼吁,教育要培养人对生活的整体把握,而不能片面地积累知识,获得一些专业技能[7]。学生不仅仅需要增加知识、技能,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懂得如何谋生,还需要用心体会生活的美、丑、爱、恨。职业、技能不是生活的全部,避免内心的冲突,过好人的一生,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学生需要透过学习对生活本身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这需要整体的教育来帮助实施。单纯拥有知识和技能,到了处处埋藏着矛盾和冲突的现实中,无法面对内心的痛苦与无助。一个完整的人,会自然而然地掌握他所需要、所感兴趣的技能,而一个只拥有技艺技能却缺乏人生智慧的人,他的技艺技能越是精湛,最终可能尝到的人生苦果越是苦不堪言。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远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8]”这位只活了53岁的人,有22年时间是在他的家乡乌克兰的一所普通乡村中学里当校长,却最终成为享誉世界的教育理论家。我们的学生,除了通过受教育谋得一份“好的”职业之外,更重要的是对世界、对人生要有完整的认识,要有能力解放自己的心灵,有能力实现生命的自由绽放,用一生来演绎生命的意义。或许仍旧会有不少人认为,“茶艺”不过就是关于茶的技艺的培训罢了,不要人为地去拔高它的意义,然而,正如庄子所说,“道无所不在”[4]613,先贤早已对茶中道的存在,或者说是“茶”与“道”的融合做过深入的探索,通过学茶、习茶、事茶,学习者是有可能一窥“由茶入道”的门径,达到人生境界的新高度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尝试通过茶艺、茶文化等相关课程,使当代大学生有机会了解、接受和喜爱在我们国家已经传承了数千年的茶,再现以茶为代表的宁静而优雅的古老生活方式,从中理解“静心、专注、内省”,以及“天人合一”等中国文化独特的哲学理念和思维方式,平静、祥和、丰富、有趣地度过一生。
知识的累积、才华的显现、地位与财富的增长都常常会使我们滋生出傲慢与狂妄,这是人类最容易犯下的错误,由此导致无法认清自己,无法认清生命的真相。只有少数智慧的人,能够通过接受教育或者自觉进行自我教育,避免陷入迷途之中。古希腊人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的入口门楣上镌刻这样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千百年来,这句箴言深深打动过无数勤于思考者的心。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无比真诚地说过:“除了知道自己无知这个事实之外,我一无所知。”德尔斐神谕因此判定苏格拉底是世间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但苏格拉底本人不同意这个判定,于是他遍访希腊当时被认为很有智慧的著名政治家、诗人、能工巧匠,以求取自己在智慧上不如这些人的证明。但结果他发现,虽然这些人在某些方面小有建树,在获得世俗认为的成功之后,便坚定执着地以为自己智慧非凡、卓尔不群,可在苏格拉底的不断提问下,他们很快便左支右绌,暴露出极大的无知来。苏格拉底因此成为这些“聪明人”的仇敌,也由此明白了为什么他会被神谕判定为最聪明、最有智慧的人。2500年前的中国思想家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2]87,东西方文化在“人需要认识自己”方面有着同样的智慧。借助人类日趋先进的传播技术手段,“人需要认识自己”的理念早已人所共知,但知易行难,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感叹的那样,“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看看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时刻都在向外寻求感受,时刻都在盼望得到刺激,真个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2]31,尤其是我们这双眼睛,特性就是向外看,看得见别人而看不见自己。正像《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记载耶稣说的那样:“你为何只看到你兄弟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不能向内观看的眼睛,代表着同样不能向内观看自己的心灵,我们的一颗心永远在心猿意马,万里奔驰。人类越来越多地发明了科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实现着物质革命,而对自己心灵的认识却越来越少,以致越来越狂妄、越自大,越来越坚信“人定胜天”。当人类日益陶醉在一日千里的发展美景当中的时候,灾难持续不断地降临在我们头上。这次大规模的新冠肺炎就是伴随人类创造的快捷交通工具和丰富的社交生活,迅速席卷全世界的。人与人之间在疫情下被迫保持距离,被迫减少或不再聚会,尽可能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唯一能“痛痛快快”去做的事情就是呆在自己家里,等待病毒的消遁。半年过去了,一个学期结束了,可恶的病毒不仅没有被打败,反而在全世界更加肆虐了。这个病毒,难道不是对于人类过度频繁的社交应酬,对于人类欲望无度的物质消耗的一个警告?美学思想者蒋勋老师著有一本《孤独六讲》,高度礼赞“孤独”之美,他对孤独的定义是,“跟自己在一起”,向内探索自己存在的意义,孤独地去面对生命里所有的磨难[9]。朱光潜先生说,“我时常想……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10],扪心自问,如果我们连安安静静、专专心心地吃好一顿饭,睡好一夜觉,喝好一杯茶都做不到,难道真的就具备足够的专心、定力与智慧做成伟大的事业吗?
茶艺课有责任帮助学生提升觉知力,使他们的感知变得敏锐、细致,不受外来成见、权威、评判的影响,不受自己的偏见、想象、观念的左右,一心一意,感受、倾听、觉知,不加评判,不下结论,不追溯过去,不期待未来,念念处处只在当下,从所有的事物——一片茶叶,一壶水以及它烧开的过程、状态,一只茶壶或者茶杯,一种气味——中学习。一生提倡正念的一行禅师集有《修习正念生活之偈语》,其中一首为《喝茶》,兹录于此:“茶杯在手中,正念直提起。吾心与吾身,安住此时地。”通过正念喝茶,觉知力提升了,智慧就出来了,真正的学习,亦即“知行合一”就开始了。知,只有行了,方为入心之真知,否则,只不过是对概念的生吞活剥,这就是为什么老子会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或存或亡”[2]115的原因。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借助这杯茶,练习再练习,那么收获的将不仅是身体上的健康,更有心灵上的平静,精神上的安详。受教育的目的,决不仅仅是将来能获得一份好工作,有个好收入,成为专家,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成为我们自己。要做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做一个觉知力的人,敏锐地觉察周围的关系、事物对我们的影响,觉知我的真实面目。越早认清自己,就越容易掌握人生的方向、人生的路径,才有可能真正成为你自己。
小说《刀锋》中的拉里·达雷尔说:“这一切真是太残酷,太没有意义了。很难不去扪心自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活着是否真的有意义,生活是否只是一个盲目命运的悲剧性的错误”。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如何智慧地面对人生?智者苏格拉底告诫我们,人生需要认真地进行深思熟虑,只有这样,才可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但对揭露世界真相一贯不留情面的尼采给出的则是冷峻骇人的回答:“人生的意义在于无意义”。或许是为了安慰现世中迷茫而又似乎期待有所觉醒的人们,罗曼·罗兰给出了一个能够触及的答案,他说,人世间真正的英雄主义,“是在看透了人生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人生多迷雾,人生多缠缚,人生多贪求,人生多悲苦。我们需要教育,需要学习,需要以智慧面对人生。然而,从小学到大学,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阶段,我们可曾仔细地审问过人生教育学习的目的?孔子说,学习的目标是“志于道,游于艺”[1]76,又说“学而不思则罔”[1]18,那么对于学习本身我们思考过吗?我们为什么要受教育,为什么要学习呢?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怎么学?人和其他动物以及植物的区别,在于人类需要心灵的成长,而心灵成长必须通过教育与学习达成。动物和植物因着其本能就能维持基本的生存,以及学会简单谋生的技能,这是一种天然的状态。人类虽然可以将谋生的技能复杂化,并且将谋生竞争合理化甚至崇高化,但说到底脱离不了功利的层面。人类的内心真正崇尚、向往的是符合道德、充满美德的生活,甚至超越道德,与天地自然相往来的“道”的境界。离开学习,离开教育,我们要成人,要更好地成为一个人,过幸福圆满的一生,要获得心灵的成长是困难的。但是,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习呢?搜集资料,积累知识,做工程师、会计师、律师,做有知识、有效率的专家,还是通过学习、受教育认识自己,领悟智慧?显然,前者即所谓“为人之学”,学习知识是为了谋生,为了换取报酬,而后者则是“为己之学”,是为自己更好成人。如果学习仅仅为了获得知识并在将来销售贩卖这些知识的话,未来电脑和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做的,或许将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大部分各类所谓“专家”们。难道自诩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最终真的必须要自降身份俯首听命于知识更多的机器吗?知识不等于智慧,真正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是人类的智慧而不是那些知识。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唤醒受教育者的智慧,使他能以智慧直观准确地处理所面临的种种人生问题。智慧是对当下发生的各种问题的迅疾而准确的反应,是对根本事物的洞察力,是对当下事物的把握能力,对正确价值的直觉,它来自于对内心、对万物的细致体察和觉知。伦敦大学大卫·博姆教授从词源学角度指出,智慧即“心的警觉”,或指“领会言外之意”。塞满了琐碎而无用的知识的心有能力保持警觉吗?生活中为什么很多人有了足够的知识,有了各种证书,有了很多头衔、职称,却仍旧会制造、遭遇许许多多的人生悲苦?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处在智慧之中面对人世间种种问题?因为我们的心时时刻刻总是散漫的、凌乱的,其中占满的,都是考试如何才能混及格,别人怎么想我们,怎么对付某一个人,怎样才会成功等这样一些无关宏旨的小事情。上大学是为了找工作,有了工作,又想更好的工作,心里面都是这种渺小的、琐碎的、事关切身利益的事情。为了生活而学习,被动地学习,那真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专注力更加缺失,根本无力管住那颗像猴子一样四处攀缘的心,情绪普遍不稳定,冲动地去说去做,盲目麻木地活着。网络时代获得知识的成本低到难以置信,而领悟智慧却需要投入真正的热情。一个时刻觉知观照着当下,既不纠缠于过去,也不期待于未来的人,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他为之恐惧、忧虑、担心、急躁的呢?
“智慧无法在书中寻获……而是对我们的思维、情感加以觉察,是对每天人与人之间所发生的种种事故,加以观察和了解”[7]72。当我们能够观察到自己吃东西时的贪婪,喝茶时的漫不经心,待人的矫情无礼以及骄傲自大,习惯及思想的粗野的时候,在这种观察中,状态改变了,智慧产生了。观察是不停歇的,所以一颗有智慧的心,永不停止学习,永远不下结论。能时时保持正念,人才能全然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正念可以被应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是正念喝茶;还比如正念进食——用心地觉察我们吃的每口饭、每口菜的味道,正念走路——把注意力放在左、右脚上,正念喝水——完全关注水的温度、滋味等等。通过培养正念,人的整体精神状态和能量水平都将得到提升,整个生活都将从无知无觉转变为有知有觉,清醒明觉地活在每一天。知识不等于智慧,而正念产生的觉性就是智慧。正念可以有效地缓解我们精神上的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能量,让我们能真正有觉知、有智慧地活在当下。现代关于正念的哲理性书籍并不少,比如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乔·卡巴金教授的《正念,此刻是一枝花》,埃克哈特·托利的《当下的力量》,以及日本茶人森下典子的《日日是好日》等。其中,关于茶与正念的关系,不妨听听台湾茶人何健的说法:茶跟所有的哲理都是相通的,而它最可贵的是可以落实在生活里头,可以在生活中实践。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里讲的这个故事,生动诠释了中国道家思想的重要观点:“祸福相依”。新冠病毒使中国人前所未有地长时间集体“宅”在家里不出门儿,有人说,这是给急速前进了几十年的中国社会踩了一个急刹车。所谓“正常”的时间里,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有太多的饭局、聚会要参加,有太多的手机内容要翻看阅读,甚至有太多的娱乐项目要跟朋友们去分享,等等。想一想,唯独缺乏在家干点什么的内容。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使人早已忘却了生活的本质。有多少人仔细想过,除了希望疫情尽快过去,让我们尽快恢复正常的外部生活之外,我们在家的生活是不是也需要有一个本质性的改变呢?那么想一想,家庭当中到底还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场景,能够让我们安住于家里呢?认认真真地去喝一杯茶,也许是一个好的选择。通过正念喝茶,养成我们细腻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我们专注的能力,逐渐让我们浮躁的内心安静下来,让自己常常匆忙慌乱的动作变的平稳、有序、缓慢和稳重。由茶和茶的环境所配套的茶器具,茶所伴随的茶文化,茶所升华的茶精神,我们可以让自己的精神境界慢慢有所提升,对生活慢慢有所感悟,对人生的真相有所体会甚至洞察。“真、善、美”的统一是人生所能达到的至高境界,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喝茶,培养我们的智慧,不是“宅”在家里一个有价值的收获吗?
功利主义、享乐主义和金钱至上的漩涡,使我们越来越无法从这个物质的世界中自拔。现代教育使人们愈来愈物质化,越来越多地在教人开发和使用各种电子机械设备,而忘记了恰恰只有朴素的品质才能给人以心灵的安适。北大钱理群教授不无痛心地指出:我们的大学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甚少关心智慧、善良和付出爱,而是争先恐后时刻不停地在索取被爱,在追求自我的满足,在企盼众人艳羡的成功,自然每个人也都在拼命竞争。竞争之中是没有爱的存在余地的,它只能带来仇恨、嫉妒、恐惧和疾病,唯有朴素和充满爱的生活,才能滋养我们的心灵。
正念喝茶是对静心的培养训练过程,是对人的敏感力的培养训练过程。唯有静心,才能蕴涵生命的活力,一颗沉静的心,才能够如实观察,才能够发掘出真理之美,如实看到真、假,以及假中之真,这是真正成熟的心。敏感代表着对所有事物都有温柔的感受,就是能够体会别人的感觉,乃至体会鸟儿、花朵以及树木的感觉,对万事万物的美感觉醒了,爱就出现了。教育要帮助受教育者获得充满爱的生活,从爱我们的家人、爱社会、爱国家、爱民族、爱人类,到爱自然、爱一切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事物。“正念喝茶”就是这样的教育,它通过静心的训练培养对美的敏感,从而给我们带来爱和美好。如果教育的结果鼓励了冲突、战争、毁灭、仇恨、伤害、不幸、恐惧,即使受教育者拥有极高的学习工作效率、丰富的知识、优良的技能,那么这种教育的价值何在?在教育的功利性道路上走下去,人必然会慢慢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一切为了竞争,一切都是围绕打败对手,一切妨碍自己欲望实现的因素都不可宽宥,这样的教育难道不可怕吗?中国的圣人孔子提倡仁爱,所谓“仁”,即“种子”;爱,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1]7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139,188,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这“五伦关系”都是围绕着仁爱而产生发展的。关系是一面镜子,透过你和父母、邻居、亲戚、同学、老师,以及自然万物的关系,可以照见自我,培养觉性。我们的教育,必须要努力唤醒学生的同情心、同理心、仁爱之心,要让他们知道,光考虑自己,最终的结局却反而是毁灭自己。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是不可能有爱的。嫉妒与爱更是无关。只有当心安静下来,凡事都淡然处之时,爱才会降临,才能为世界带来真正的秩序与和平。
特殊时期学生在家里学习茶艺课,静静地自己制茶,温馨地与家人分享一杯茶,在慢慢消除内心冲突的过程中树立对疫情的正确态度,更有益于培养生活的能力,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生活态度。为家人调制一杯茶,本身就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爱心的体现。不仅限于茶,利用手边的现成条件自制各种代茶饮,比如姜枣茶,又如蒲公英、菊花、枸杞、桂圆等冲泡而成的花草茶,还有采集各类植物的叶子制作而成的竹叶茶、柳叶茶、松针茶等,有多少东西可以满载我们的爱心呢!“志于道,游于艺”,让我们心灵践行于茶道之中,而以轻松游戏的态度对待茶的各种技艺吧。当我们和亲爱的家人一起深深体味一杯“茶”中所包含的爱心、劳动,和由此结出的成果时,品饮这杯茶时自然就有了不一样的感觉,对茶的理解也越发真切、清晰、直观,对手中的这杯茶就多了一份珍惜之情,成就感油然而生的同时,不禁体会到西方谚语“一切境界皆有上帝的美意”的意蕴,让人感叹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使人衷心善待、感恩生命中所遇到的一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回答学生,其中蕴含着多大的人生成功啊!倘若我们的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获得内心光明的人生,那又将是教育多大的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