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与非陌生化理论在课程思政中的运用

2021-01-13 18:28罗士喜李君玲刘建铭刘永录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陌生化思政课程

罗士喜,李君玲,刘建铭,刘永录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陌生化理论源于艺术创作,是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俄国文艺理论家维克多·鲍里索维奇·什克洛夫斯基认为,“陌生化”的实质在于不断刷新我们对有关事物和社会人生的陈旧感觉,摆脱习以为常的理解认知,远离司空见惯和自动机械;采用创造性的独特方式,使人们面对熟视无睹的事物也能有新的发现,从而获取不同于寻常的主观感受。[1]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新探索,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能够有意、有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各高校课程思政的开展普遍存在教师对课程思政理念理解的模糊隔膜、对课程思政方法实施的无所适从等问题。究其原因,各地情况虽复杂多样,但其中共同的一点,就是还没有从既有的惯常教育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还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地探求旨在以思政教化为目的的教育教学方法实践。而陌生化理论,以打破惯常为目的,以创造性方式为手法,在陌生化与非陌生化之间相互转换,最终达到一种“改变”“移动”“离开”“刷新”等现实呈现或主观感受的效果。这种旨趣要义恰恰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教育者的固有教学理念和受教育者先前固守的思想认识,鼓励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造性发挥等本质内涵不谋而合。

一、理念塑造:从“陌生化”到“非陌生化”

陌生化理论的重要特点,是将某一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给受众以新鲜感。对课程思政理念的认知需要有一个接受前沿新知,打破固有常规,从而开展常态实践的过程。

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习总书记的这一指示,至少需要我们思考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课堂教学主渠道必须牢牢抓住,抓什么,如何抓,才能抓出应有效果,抵达本质要义;二是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包括思政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实际教学效果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需要加以改进;三是各门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育人功能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需要所有的课程各显其能,同向发力,发挥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因此,课程思政实施的最终落脚点应该是回归到如何吃透政策、引领新知、改革探索、科学实践的轨道上来,而陌生化理论的运用恰恰可以较好地重构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理念的全新认知。

1.对课程思政理念本身的认知,需要从“陌生化”到“非陌生化”

一方面,我国既有的教育教学认知范式,注重学科专业分类,不同的学科专业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不同类型课程发挥各自的作用,如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思政课程则是对学生思想品德、政治教育、法治修养等进行培育引领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是当今中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针,也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举措。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等在管理、督导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教育教学成果方面所关注的重点和考察的维度,都离不开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这个关键要素。千做万做,做不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于白做;这成果那成果,没有立德树人成果,一票否决。本来专业课和思政课是并列平行、齐头并进的两条线,各有其固定惯有的课程性质和效能侧重。应该说,专业课具有育人功能是其应有之义,但在大多数专业课教师的潜意识中,认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能力是其主业主责,鲜有人会花时费力去潜心钻研和追求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因此,在目前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形势下,要求其中的一条线——“专业课”也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突破既有的正常轨道,有的教师一时会感到陌生和疏离,感到课程思政和自己还有距离,除非行政指令或有关部门要求才肯在专业课教学中任务式地或碎片化地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惯性思维”需要“紧急刹车”,教师须从自身平素习以为常的职业习惯感受眼下的“陌生化”,明确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只有课程思政工作做好了,高校的育才、育人工作才会自然推进,迎刃而解。进而逐步跨越认识上的“陌生和隔膜”,逐步心理接受,不断习得,达到“非陌生化”,使“授业”与“传道”、“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成为一种常态。

2.对与课程思政有关的“四新”学科建设等高教领域新理念的认知,需要从“陌生化”到“非陌生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国家层面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许多新政策、新规范和新要求,释放出大量高教领域改革的行动信号。实事求是地思考谋划如何满足现实的需要是破解高等教育一切难题的方法论。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的人才培养是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解决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困难挑战和现实问题服务的。另一方面,满足人才的供给,需要高教领域从学科专业层面到学科专业建设最终的落脚点——课程建设层面着力改革创新。学界普遍认为:社会的真实需要是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社会的需要常常是复杂多样的,复杂性是社会需要的显著特征。特别是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对人才的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门单一的学科教育是无法完成如此高标准、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任务的。因此,交叉融合、协创共生将是新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和成长生态。

2019年4月,教育部等13部委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要求,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打赢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作为新时代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打造高等教育“质量中国”的关键举措,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倡导高教领域对传统学科分类模式进行改革,大力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据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版高校本科专业目录,12大学科共涵盖703个本科专业。庞大的学科专业群阵,结合亟须培养服务新领域建设各级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聚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学科建设,实乃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新文科”,作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包含除农学、理学、医学、工学外的其他八大学科门类,更加强调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全面推开,大展身手。“四新”学科建设蕴含着最接地气、最新最真的现实需要,内隐释放着充沛饱满的思政育人基因。所有新学科建设都需要精准提炼和抽象出各门学科的具体知识,继而进行合理对应归类。同时,又需要考察这些性质各异的具体学科知识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着力点和释放点,仔细鉴别代表新的知识发展方向的因素,从而形成解决现实中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和合力。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途径就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状况是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水平的最直接体现。[2]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是体量庞大的学科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供给方面的“政治性”表现的要求。观照现实,将其放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这两个大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变革风起云涌、要把当代大学生培养成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背景下来考虑,高等学校和广大高校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与“四新”学科建设统筹考虑,一体谋划,同实施,同体现。

我们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为例,调查当前课程思政理念在教师授课中的认识深入程度和课程思政实施对高教领域新学科建设的契合融入程度。有部分先行者做到了通盘谋划,一体考虑,有的教师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一流专业”“金课”建设等有机结合,已经取得了实际效果;有的教改项目团队,如“牧工商融合实现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团队、“新农科背景下动物生产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途径和机制研究与实践”团队在项目建设中,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学科交叉融合理念的内在机理和产教融合的现实需求,特别是在人才培养途径实施上的对应投射,深入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使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扶相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项目成员一致认为:做好了课程思政,将会一举多得!教育部倡导的新学科建设等一系列新部署具有深厚的教学基础和广阔的探索空间。但也有部分教师仍处于茫然、隔膜状态,对新理念认识不足,对新理念的耦合关联度理解不到位,认识漠然。因此,急需引导高校教师从认识的“陌生化”到“非陌生化”——深刻领会,明确认知,了然于胸,熟练运用。

二、行动落实:从“非陌生化”到“陌生化”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教学理念”有两大特点:一是课程设置理念,二是思政教育理念。前者的重心在于“课程”,强调的是“课程承载思政”;后者的重心偏向“思政”,关注的是“思政寓于课程”。不管是以课程为载体的教学还是以思政为目的的教育,都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如何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有两个维度必须引起教师的关注和思考:一是从课程内容和特点来考虑,怎样紧扣思政教育的目的给学生提供全新的课堂呈现;二是从思想政治教育来考虑,如何遵从思政教育的规律、依托专业课程这个载体,抵达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处和底部,取得实效,这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和发挥教育教学艺术。陌生化理论强调的“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深度和广度,不断给受众以新鲜、深刻感受的理念方式”,应该成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的首选。

1.课程讲授的艺术需要从“非陌生化”到“陌生化”

课堂讲授是一门艺术。著名教育学者叶澜教授曾提出过一堂好课的标准:课堂要有生成性,师生之间要有动态情感的互动。即课堂教学应该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教师“教”与学生“学”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动态文化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必然蕴含着课程内容的真善美对学生生命的激发与浸润,蕴含教师高尚的道德涵养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生命的启迪与感召,也蕴含着学生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其生命主体发展动能自觉而充分的释放与张扬。教育部近年提出“金课”的建设标准,即是使课堂质量达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也就是要求课堂体现知识与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课程内容反映时代前沿,教学形式较为先进新颖,课堂讲授具有一定难度,课堂生态和谐自然,老师和学生皆在用心用力之中达到教学相长。可见,不管是好课还是金课,都应是打破老生常谈和平淡无奇,使学生远离课堂上那种疲软无力、乏善可陈的厌倦状态,即消解老旧熟悉——“非陌生化”,从而走向师生共同架构打造的富有新鲜性、创造性和生成性的崭新课堂——“陌生化”的呈现。

(1)课堂内容从陈旧老套的“非陌生化”到动态鲜活的“陌生化”。陌生化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内容的陌生化。可能有人认为,教师所教授的内容都是特定明确的,怎么可能陌生化呢?教育的目的性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者会设计、呈现不同的教育内容。2018年8月,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拿下那些低阶、陈旧的教学内容,换上综合融入多学科交叉、解决现实实际问题、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教学资源。这一政策性要求所规范倡导的集体性行动,若能真正落地实施,将给广大高校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认知视野和学习感悟。比如,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新设“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内容融农学、工学、管理学于一体,要求紧贴实际需求,高度综合,刷新以往学生对传统动物生产类课程单一僵化的教学内容的认知。为了立足学校的学科专业定位——牧工商一体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早日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本领,学校组织教研项目团队开展“乡村振兴”“智慧牧业”“电商平台”“食品营养”等方面的社会化服务。一方面,从教师服务社会的成果中遴选动态鲜活的优秀教学案例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代替以往惯有的课本理论知识,给学生一种刷新视野、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然会发现诸多“实事求是”“直面问题”“根植大地”“探求科学”“尊重规律”等思政元素,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又新添了价值态度的导向,从而更好地教育、影响学生。

(2)授课方式从惯常呈现的“非陌生化”到新颖设计的“陌生化”。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陌生化理论强调内容与形式的同步创新。如在艺术创作中,陌生化常用意识流、时空倒序、聚焦细节等手法来呈现。在教学艺术和教育方式中,陌生化可以体现为新鲜教育情景的创设、学生全新心理感受的引导和营造、新颖教学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应该说,满足、迎合了新生代受教育者的互联网偏好和课堂教学的方便快捷,已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因此,我们既要适度理性地看待信息技术对教育的作用,又要恰切运用其合理内核,将重心转移到如何发挥教育智慧,遵循教育的内在逻辑,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在场”、心灵互动和课堂的生机活力构建、营造上。而后者正是教师应着力实践的重点。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普遍拥有好奇心理,而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源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在此积极心理的引导、影响下,一是会产生兴趣,带动状态,提振精神;二是学生在课堂上理解、领悟等各种智能,潜能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开拓、挖掘,师生之间的意会言传也会达到意想不到的理想效果,继而良性循环,构建富有生机活力的课堂氛围。有了这般的课堂生态呈现,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引领的课程思政也就水到渠成。实践证明,在教学方式中,陌生化的处理是激发受众好奇心、进取感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师根据授课需要,调整平时惯用的讲授顺序,如由顺序法改为倒序法,会引发好奇心;教师设计新的教学场景,如将几个一般认为互不搭界但又有内在关联的资料放在一起,会引发好奇心;将自然科学融入人文科学,会引发好奇心。“大学物理,粒子无轨,天体有序。叹天地变换,各行其道;宏观微观,浩瀚精细。时间空间,质量能量,包罗万象天下事。望苍穹,看繁星点点,斗转星移。穿云箭射炎日,无摩擦可飞千万里。窥原子结构,核中有核,辐射衰变,每秒百亿。力热光电,理论实验,科技开辟新天地。求真理,永不忘初心,使命牢记。”(1)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理学部大学物理任课教师赵治杰课程思政教学实例。大学物理教师用一首词——《沁园春·大学物理》讲授物理知识,跨界勾连,相互引申,很好地运用了陌生化的原理,给学生以全新的认知感受,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心理反应,避免了传统物理课堂上单一枯燥的惯常化呈现,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思政教育实施的路径需要从“非陌生化”到“陌生化”

课程思政的提出,一是需要各门课程同向发力,向不同课程的育人效果挖潜;二是暴露出思政教育仅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局促和乏力。目前,思政理论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受教育者的思想现状认知对接和对广阔厚重的思政育人资源挖掘利用不够;教师授课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科学有效利用不尽如人意等。因此,所有课程包括思政理论课都需要对症下药,寻找有利于达到思政教育效果的实施路径。把脉问诊,找出良方,必须遵循三个规律,即高等教育教学规律、思政教育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在此,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为主进行分析。

(1)思政教育的目的本身需要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从固守和僵化——“非陌生化”达到某种转化和改变——“陌生化”。所谓思政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和社会群体对其成员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化、影响和干预,最终使其转变、达到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需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我国的思政教育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贯穿到各学科、各专业和各课程的教育教学中,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现实性、覆盖面和穿透力,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当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探索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等本质特点和追求人类自身解放的指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是高校教师深刻理解并准确把握的基本内容。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深说透,使之走心入脑,必须改变过去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固有僵化印象。因为,思政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是使受教育者的思想认识有所转变!比如,“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如果教师在授课时,理论与实践脱节,生硬灌输,仅能让学生记住某些教条。若是将“人民性”放在当前世情、国情、党情复杂的现实背景下来讲解,古今中外,纵横开合,对比分析,特别是结合当今最大的世情——全球疫情,教育引导学生,那些以往难以讲清道明的芜杂的谣言就会不攻自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清风自来,学生也将一改以往对思政课乏味厌倦的消极疲态,获得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受。这种前后对比的“陌生化”,表面上看来是学生思想认识的一种转变和深化,实则是来自源头活水的现实触动与博大精深的理论滋养所带来的教育效果。

(2)课程思政本身的“柔性”特点便于其从“非陌生化”到“陌生化”的艺术处理和呈现。相对于高校专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如明确规定的四门必修课和形势政策课,都有明确的刚性课程规范。而“课程思政”的覆盖面更广,跨学科领域更多,教学过程、教育目标没有固定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可以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教学方法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这种柔性的方式为陌生化的艺术处理提供了更大更多的方便和可能。一是从政策层面来看,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虽然对公共基础课、专业教育课和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但都比较宏观概括,可以设计实施、调度创新的空间很大。近日教育部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一省一策思政课”集体行动工作的通知》,对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一步督促推进,旨在引导各地发挥各自禀赋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百花齐放,百舸争流,营造课程思政新鲜出炉、竞相迸发的个性化生动场景。二是从具体实施来看,文史哲修身铸魂,[3]经管法治国理政,教育学培元育才,艺术学化人育人,新农科、新医科、新工科也都有自己的时代担当。各学科领域的教师都可以结合自身学科实际,使出浑身解数,不断锐意改革,破除旧套顽疾——“非陌生化”,在课程思政建设之路上进行创新性探索,抵达“陌生化”的教育教学艺术境地,给学生全新的思想教育体验。特别是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知识传授的特点和规律,应主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和认知模式等,在专业教育中积极探索并实质性地介入学生个人的日常生活,与他们当前的心灵遭际和现实困惑相结合,真正触及他们思想认识的细部和深处,进行积极的滋养、开导和影响。这样,学生在学习求知的过程中,会感受到一种质朴温暖、清新怡人的来自家国情怀、来自社会认知、来自生命感悟的全新成长感受。日积月累,长此以往,知识得以丰富,人格不断健全,立场日益坚定,担当逐渐增强。马克思主义倡导的“人的全面发展”自然会逐步落到实处。

总之,应该说,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各门课程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只是从应然到实然的一个转变过程,并不是赋予课程一种新的功能。而要实现从应然到实然的顺利转变,必须进行一场高校课堂教学革命。陌生化理论的内在机理和方式方法,特别是陌生化与非陌生化的相互转化,这种特有的视角维度为课程思政的理念塑造和有效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思考和助推作用。因此,高校广大教育工作者可以借鉴这一理路方式,一方面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摒弃以往教育教学意识中那些不符合“立德树人”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常规思维和顽瘴痼疾,[4]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使涵养“扎根中国大地实际办教育”“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职业操守和工作理念,逐渐习得成为一种常态;另一方面,积极投身“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围绕课程教学讲授的方法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规律进行创新性的教改探索,积极挖潜,拓展空间,使“课程思政”这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重要举措尽快较好地在高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猜你喜欢
陌生化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陌生化” 理论在初中现代诗教学中的作用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