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平 黄甜 余芳 张梦博 杨亚美 赵淑敏
摘要:自2003年以来,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基本形成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在线课程建设体系,在促进优质资源汇集与共享,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从建设之初关注课程资源聚集,以超链接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支撑而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渠道网络化,逐渐演化为以社会化交互软件为载体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论指向的在线课程普及共享,初步实现“资源思维”向“学习者思维”的转变。
关键词:在线课程;课堂教学;开发应用
当前,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着“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课题。在线课程改变了傳统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义了教师和学生角色,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地方高校教师是在线课程的使用主体,他们对在线课程的使用状况直接影响在线课程在高校中的存在价值。因此,结合当前形势,课题小组以发放问卷形式,针对我校教师在线课程的使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影响教师使用在线课程的因素,并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一、我校教师在线课程使用状况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授课开始盛行,名师讲座、空中课堂、慕课堂、雨课堂等在线开放平台和直播大放异彩。与中国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它具有资源共享、学习自主、课程结构开放等优越特点。信息化时代,新的模式带来新的体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校教师也充分利用钉钉直播、希沃白板等平台进行混合教学模式授课,线上线下交替进行,希望新的教学方法能辅助学生形成最有效最便捷的学习方式,以便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义务教育阶段,要求教师以着力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内容,为高校学习方式的建立打下了一个普遍基础。综合所有的问卷内容反馈,混合式教学已成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方向,老师也开始意识到课堂教学不能再用一份PPT讲到退休。特别是在语言教学方面越来越多的老师通过慕课、微课、混合式教学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改革,不再单向地以知识传授为主,旨在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展示、课后反思等环节,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通过分组教学、主题分享等活动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教师不断推广应用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体验到快乐充实有意义的课堂,在课程建设中提升自我,及获得职业快乐。
二、影响教师使用在线课程的因素
此次结合我校教师对在线课程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调查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校80%以上专职教师都有使用在线课程,但自主开发课程的教师仅占1%。
1.有使用、组织少。教师使用在线课程一般选择理论型课程,并且与传统课堂教学相结合使用。除此之外,仍然有20%左右的教师从未使用过在线课程。教师、课程、技术环境、学生等因素都不同程度影响着教师在线课程的使用。可见,在线课程在地方高校的发展,总体情况并不乐观。
2.机制尚未形成。在线课程潜能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要基于技术对于教育本质的创新,而创新的实现最终归结于本土化、区域化、情景化的应用实践。如何把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演化为更多地关心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则需要长效机制加以支撑。
3.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教育主体对技术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认知发生迁移,那么这就需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内化为“教育内的技术”,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才能影响教育本质力量的发展,技术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创造实现,“信息技术与人、教育”才能形成自我进化的生态系统。
三、在线课程投入使用的对策及建议
1.教学模式的改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学生、教师等各类主体高度互动、密切协同,教与学的基本形态彻底变革,逐步探索形成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者认知规律和能力发展需求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比如:以我校课堂教学信息化教改试验为例,在不同的专业院系建成信息化教改实验班,所有日常教学活动都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深度改造,实现课内、课外,家庭、学校之间高度互动,支撑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部分学科的教学质量已明显提升,很好地达到课堂预期效果。
2.学习环境的创新。学校网络带宽接入水平、装备条件等,都应逐步纳入到学校校舍等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范围内。教学所需的物理空间、资源空间和社交空间整合到一个环境中,为教师教学提供无缝支持服务,实现实体课堂和在线课堂的一体化,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平台服务的整合。就目前而言,南阳职业学院已经初步完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但整合不够。静态数据主要存储在管理平台,而动态数据主要存储在资源平台。在后续发展中,将逐步注重资源平台和管理平台的融合发展,支持利用大数据的伴随式数据采集和过程评价。
4.师生能力的提升。这一点说到底,包括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素养以及校长和各级领导的信息化领导力都有待进一步提升。教师应该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教学活动的构造者、促进者、辅导者以及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若要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应提高应对信息技术浪潮的能力,领导者则应该具备良好的规划、组织、评估能力。结合我国教育方针大环境,在“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启动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计划要对1000多万名教师完成每人50学时的轮训,目前进展比较显著,但是我校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居多,大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停留在较为浅层次的阶段,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还比较少,有待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见,在“十四五”及今后更长时间内,我国教育信息化将继续快速发展,信息化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将充分显现,越来越多的地区、学校将体会到发展教育信息化的综合效益,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将成为现实。
四、在线课程对高校课程与教学的影响与挑战
随着全球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职业教学改革已不再是单纯学校发展的内部因素,更是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通过产教融合,建设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持续性的高职课程体系,学校课程克服滞后性,更好地实现课程教学与岗位培训相互衔接,丰富高职院校师生实践体系和产业要素,增强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践性,缩短学生适应产业发展和生产岗位的适应期,提升学生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互联网加移动设备的全新教育模式出现在大众面前,正改变着世界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在线课程主要形式的微课和慕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它们的出现能够改变课程的开发主体、丰富课程内容、改变课程载体和实施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但同时,作为一种新的课程教学资源,它容易对传统课程授课模式造成冲击、容易使师生关系疏离、容易使教师对其产生依赖,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在线课程在课程与教学影响的基础上,对学校层面的教学思想、课程资源管理、课程学分管理、教学過程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教师的思想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发挥在线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协作者的作用,并掌握课程开发的技术。在线课程对学生的自我认识、自学能力、学生自制力等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应积极主动应对,加强对学生自主性的培养。
五、在线课程有效实现“教、学、研”三位一体教育信息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实现了从“重建轻用”到“建用一体”直至“建以致用”,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演化路径。从最初关注课程资源聚集,以超链接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支撑而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渠道网络化,逐渐演化为以社会化交互软件为载体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论指向的在线课程普及共享,初步实现“资源思维”向“学习者思维”的转变。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线课程建设聚焦“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精准化学习管理和动态化学习生成。“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基础和创新要素,为构建“融合创新”的教育新生态体系提供给了理论给养和外部支撑,在线课程建设借势“互联网+”,从“资源共享”逐步转向“智慧共生”而实现“三重融合创新”:一是教学模式创新。以“互联网+”为现代新兴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要素重新解构的基础,提升技术应用于创新教育的自适应服务能力,更好实现“教育与技术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二是服务模式创新。以“互联网+”为创新体,推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创新,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三是管理模式创新。逐步建立“学教一体”的激励、保障、支持体系,实现“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教育信息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结合我校教师在线课程使用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深入分析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内涵及体制创新,从“教育主体与教学手段”的关系视角入手,探寻新的教学模式建设演化基本路径及核心驱动力,进而分析判断“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下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发展动向,有效实现在线课程建设理念从关注资源聚集转向聚焦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涛.“微形式”在高校课堂运用中的应用研究[J].湖北函授大家学报,2019,32(3):62-64.
[2]王倩.“微形式”在高校课堂运用中的应用探讨[J]. 科技资讯,2019,17(22):236-238.
本文系2019年南阳职业学院教改教研项目《在线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 -以“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应用研究为例》(项目批准号 NYJZ19-09)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