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婵祯
摘要:多声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是很少运用到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声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仍然占有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将多声部教学融入到音乐课程的实践运用中去,并让小学生快速进入到教学课堂里。本文就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说说如何通过课堂的设计来指引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多声部演唱技巧。
关键词:多声部合唱;小学;应用实践;
中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集体生活是学生向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不能正常走向社会发展的孩子可能是一生的悲剧。”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多声部合唱”的教育就大大体现了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这对孩子的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如何将多声部合唱教学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
一、什么是多声部合唱
在音乐艺术领域,合唱是一种多声部、集体性较强的小学生演唱方式。和谐优美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懵懂无知的孩子们走向世界,而且丰富多彩的声音也可以使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受到合唱音乐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和高尚的情操以及美妙的艺术情感。
二、从小培养,夯实基础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及家长们普遍认为多声部合唱教学是针对中学生的、高年龄段展开的。因此,教学目标和任务也只是针对这两个学段开展的。然而,我们却忽略了素质教育其实是从最基础的阶段开始的。我们的教师们应转变观念,从开始重视低层次的多声部音乐教学。此外,教师应合理安排音乐训练时间,通过丰富的音乐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体验音乐之美。小学阶段的合唱团在提高歌唱能力和个人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必要的集体训练,广泛训练,丰富内容,突出中心环节,解决一两个问题,结合短期训练,从声音训练开始,逐渐过渡到节奏、咬字、吐字等方面的训练。
音乐教师也必须认识到,基础教育中的多声部合唱教学可以为中高年级合唱打下良好的基础。进一步培养发展小学生低水平纵向声音的概念。让学生在音乐的世界中逐渐从空白页走向丰富多彩的世界,同时掌握多声部合作演唱的技巧,避免出现由低到高“断档”问题出现,做到完美衔接。
三、合理化训练,巩固技能
和声声部的准确性是必须通过系统的训练才能一步步建立起来。必须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科学合理化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声部音乐技能。教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应结合学生学段的认知特点。
而多声部声乐合唱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声乐基础训练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学生自身需要一个极其自律且不间断的训练,为声乐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邀请音乐专家进行音乐教学,购买和观看著名声乐教师的教学光盘,使学生掌握发声器官的结构、口腔、鼻咽的开放状态,并释放各器官的协调性。
低年级孩子的嗓音训练需要逐步加强,调整嗓音,保持轻松舒适的歌唱习惯。学生不仅要学会主动张开牙齿,找到更高的位置,学会自律,还要学会在实践中协调身体中的器官,使牙齿处于放松状态,同时为了保证歌唱状态的稳定,教师需要反复纠正和提高学生的发声技能,并及时、准确地发现学生歌唱状态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适当的调整,促进学生最终形成自己正确、科学的发声方式,使学生处于稳定的歌唱状态。
四、制造氛围,构建“梯度”
多声部合唱容易使学生“迷失”方向,因为多声部合唱要求学生具有强烈的“声级感”。培养学生的声乐水平需要营造积极的音乐环境氛围,在音乐欣赏、声乐实践和乐器教学过程中营造多样化的声乐氛围,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声乐水平。听觉能力和习惯增强了对多声部音乐的敏感性。相比之下,学生们意识到合唱表演比合唱更丰富,声音更饱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例如,“海鸥”课前,鼓励学生听海鸥唱歌。欣赏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声高和强度的差异。让他们分为两组同时唱歌,并要求每组保持音量和音高。浓厚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是合唱教学中最基本的环节,学生们可以顺利完成。在发声过程中,使视唱练耳在氛围中形成“边唱、边听、自由合唱”的多声部合唱氛围,使学生对音高、节奏的理解能力逐步提高,而且清晰度也得到了提高。借助电子琴、钢琴等乐器,帮助学生在合奏的氛围,掌握部分声部的演奏和不同部分声部的旋律,提高学生对声部的感受水平。
五、声部和谐,合唱均衡
在合唱中,声部常常出现不平衡的问题。大多数的原因是因为“个别”声音太尖锐,导致声音不和谐。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组学习,通过对声音的准确控制,才能达到合唱的流畅和谐。不同声部的音高、节奏、音质不同,会对合唱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在多声部教学中应该实施细化训练,为每一段声部提供足够的训练空间和时间,独立学习该段旋律,提高节奏和音色,实现歌词与声部旋律的完美合唱。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声部的不同部分,然后通过多个声部的互动,合唱交织。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主旋律是“红花”,其他部分的声音是“绿叶”。每个部分的声音都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且知道谁是最轻的,以避免陷入声部与声部之间的“混合”。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均衡分配,平衡声音的力量,并随时调整,确保合唱人员的均衡分配。
六、结束语
总之,小学合唱音乐教学中的多声部教学需要在各个环节加以改进和实施,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发声方法,实现和声融合和均衡发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个人技能,而且又能真真切切的实施合唱教学。
文献:
[1]李娜.小学音乐教学中演唱情感之我见[J].基础教育课程,2015(24):34-35.
[2]顾燕.小学音乐阶梯式教学低年级合唱启蒙初探[J].当代音乐,2015(2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