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莉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教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阐述了如何结合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同时,也对在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方面进行总结。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主次分明 有效配合 最佳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以“圆柱的体积”一课为例,就如何合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进行阐述。
“圆柱的体积”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自主地推导出圆柱体积公式,感悟转化的思想。按照往常习惯,笔者先从网页上下载了一个同行老师所做的PPT课件,作为参照。但在备课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件背景版式不清爽
课件所选版式较为繁杂,四周还留有一些小花边,不能带给人清新的感觉。在第一张PPT出示课题时,就出现了一只毛毛虫,并通过动画展现了毛毛虫慢慢地爬出来的过程,这样感觉是有些可爱感,整个画面也非常的艳丽,但这样的动画效果,与本节数学课的内容有联系吗?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说,合适吗?
2.课件声效设置不科学
在这个原始课件中,有这样一个动画的过程:先把一个圆柱沿着底面圆心和高切开,再把切得的两个半圆柱平均分成8份,最后把这两个半圆柱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但在展示拼组的过程中,出现了刺耳的声效,这样的声效反而干扰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借助实际的教具和学具进行拼组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的拼组过程,这样的多媒体展示还需要吗?
3.非重点环节展示过细
这节课需要学生对转化的思想有进一步的认识,在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时,“把圆转化成长方形后再来求面积”是学生的已有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建立这两次推导过程的联系,借助学生的已有经验,并进一步达到深刻理解转化思想的目的。这样,“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面积推导拼组过程”的课件演示是否要细致地再一次展示出来?
4.单一方式限定了思路
在原始课件中,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后推导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出来了。而笔者在实际教学时发现,这个时候的推导是需要根据学生现场的回答来进行的,学生的思路可能会与老师、课件设定的思路有所不同,这个过程不太好规定学生按既定的、预设的思路来进行。
为此,笔者对不符合教学意图的地方进行了如下修改:
第一,把整个课件中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进行简化。如把第一张PPT中毛毛虫出现的动画删除,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并直接做了以圆柱为背景的主题画面,突出主题,并删去一些与数学无关的花边形式。
第二,在展示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时,加上了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这样,就加深了圆的转化与圆柱的转化之间的联系,唤醒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转化的思想。
第三,简化圆柱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因为这个转化过程需要学生借助实物操作来理解,通过实物操作,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如何把一个圆柱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有了实物操作的过程,课件中就可以省略这个拼组的过程。
第四,删除了原来课件中圆柱体积的推导过程,改为在黑板上板书。因为圆柱体积的推导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把它定格在黑板上,能让学生们看得更清楚,也更突出了这节课的主体内容,还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和现场的生成来灵活地进行公式的推导。
第五,根据这节课的设计,增加了把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广到其他直柱体的体积计算,加深学生对圆柱的体积计算的理解。
从这节课可以看出,在课堂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需要注意如下问题:
1.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要主次分明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配合中,信息技术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信息技术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来使用,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则不必利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毕竟,信息技术只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不是为了展示信息技术而展示信息技术,应合理使用信息技术来展示教学内容。如本节课中,课题的出现方式与教学内容无关,则不需要信息技术来展示。
2.信息技术与实际操作的有效配合
(1)信息技术能表现真正的平面图形
在教学中,有些活动需要信息技术来展示,而有些活动则需要实际操作来演示,两者要互相配合,才能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在本课,学生把圆柱平均分后,拼成近似的长方体,这个转化过程,学生是从以前学过的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的经验中得到的,教师需要把这个转化过程展示出来,但在转化的过程中,用现实的学具操作就不太合适了,因为操作的学具都具有厚度,严格来说都是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而不是平面的圆转化成长方形,这样就会对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概念产生误解。此时,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就非常恰當和合适了,因为通过课件展示的就是真正的平面图形的转化,不会给学生造成认知的误解和数学概念的混淆。
(2)信息技术更能表现出无穷的概念
在展示把圆柱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时,在只需把圆柱平均分成16份的情况下,用学具来进行操作是比较合适的,这样会更直观,学生会有切实的感受,能更好地体会转化的过程;但在需要把圆柱平均分成更多的份数,让学生能更好地感知转化而成的近似的长方体更接近于长方体时,就需要用信息技术来展示了,因为在实际操作中不方便把长方体切割成更多的份数。这个时候,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利用课件演示把圆柱平均分成更多的份数,并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所以,实际操作和现代信息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才能使课堂效益最大化。
3.信息技术与板书设计的最佳效果
现代信息技术确实有很大的优势,但也不能包办课堂的全部,还需要与合适的板书设计进行配合。例如,对于这堂课来说,教学的重点是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在黑板上板书出来,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的生成灵活地进行板书;另一方面,也可以把这个教学重点留在黑板上,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而如果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在因教学需要进入下一环节时,学生就看不到本节课的这个教学重点了,这样也不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所以,信息技术也要与板书配合好,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它在我们的教学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也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来灵活使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