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提升无机化学课程育人质量的实践
——以河北建筑工程学院为例

2021-01-12 06:57:55王甫丽薛红丹柏永清
关键词: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王甫丽,王 克,刘 朴,薛红丹,柏永清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数理系,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中指出:“课程思政要坚定理想信念,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1]“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2]。2018年,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化学教师团队积极探索无机化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旨在帮助学生在打好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基础的同时,实现对学生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内化升华,全面提升无机化学课程育人质量。

一、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无机化学是研究元素、单质和无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变化和应用的一门化学分支学科,是环境、材料、医学、药学、食品以及农学等化学近源专业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门学科基础课,具有开课时间早、涉及专业面广和受众学生多的特点,肩负着奠定理论知识基础与实验技能基础以及实现专业认同与形成专业素养等任务。但长期以来,无机化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考核等环节都过度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轻视甚至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导致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目标不明确以及学习动力不足。因此,应将“课程思政”融入无机化学教学过程,发挥无机化学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阵地作用,使学生明确专业使命和努力方向,构建积极的价值取向,厚植爱国情怀,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二、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实践探索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是以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为载体,通过内化于心和外化于行的思政案例,将思想教育工作渗透于无机化学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一)提升教师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能力

高等教育阶段是学生思维模式升华与价值观重塑的关键期[3],作为学生成长引领者的教师应不断学习先进思想和专业知识,成为“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教师。首先,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严谨的思辨力,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以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以宽广的知识视野、国际视野与历史视野,把专业课蕴含的育人道理讲够深度,讲出情感。其次,关心时政与时俱进。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梦”等时政热点进行深度解析,与思政课教师探讨交流,发掘“思政”要素与无机化学课程的内在契合点,将“思政”要素浸润于无机化学各个教学环节中,重塑学生的思想价值。

(二)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

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是通过深入挖掘与无机化学教学内容契合的思政元素,建立起无机化学知识体系与思政元素的对应关系。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指的是与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契合的“人”,如与无机化学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事”,如与无机化学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物”,如与无机化学发展密切相关的仪器和设备以及“术”,如与无机化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技术、思想和方法,凝练出其中蕴含的育人道理,并将其适时适度地融入无机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以及增强责任担当意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1.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心中,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维系着华夏大地上各个民族的团结统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发展繁荣而不懈奋斗。”[1]在无机化学发展历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科学家作出卓越贡献,促使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如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侯德榜,在制碱技术和市场被国外公司严密垄断的情况下,1921年,他毅然放弃美国的工作,投身祖国怀抱,潜心研究,终于在1926年生产出优质纯碱。抗日战争期间,他领导的南京铔厂生产硝酸铵炸药和地雷壳等物资支援前线。再如被誉为“稀土之父”的徐光宪放弃美国先进的研究环境和优厚的待遇,1951年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经过艰辛的努力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用推拉体系高效率萃取分离稀土的工业生产。他和李标国与严纯华等共同成功研究出“稀土萃取分离工艺的一步放大”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代替传统的串级萃取小型试验,大大缩短了新工艺从设计到生产的周期,使中国稀土分离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可以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爱国情怀,拼搏奋进,在大学阶段练就专业本领,为祖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贡献力量。

2.培养学生科学精神

无机化学是从事环境、材料、医学、药学、食品、农学以及能源等研究工作必备的基础学科。无机化学理论知识分为绪论、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基础、溶液和沉淀反应以及物质结构基础5个部分。在“化学热力学”部分,通过讲授可使学生了解能源危机与太阳能、核能、氢能以及动力电池等新能源发展现状,激励学生努力提升专业素养,投身于保护环境和开发新能源的研究中;在学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时,教师讲解20世纪八大环境污染事件与蔓延全球的新冠疫情,借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1]的思想。石墨烯与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备受材料研究者关注,可将先进的制备技术和成果介绍给学生,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与专业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顺铂这种配位化合物具有抗癌性,开展关于抗癌药物知识产权的讨论,普及知识产权常识,引导学生关注国计民生,提升综合素质。此外,通过讲解一些事故案例使学生铭记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如在“元素周期表”教学中,告诉学生“切尔诺贝利”核泄漏造成200多万人患上“放射病”的主要原因是电站工作人员的不规范操作;2018年,北京交通大学发生的造成3名研究生当场身亡的爆炸事件是由于实验室镁粉管理不善。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无机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可于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无机化学作为化学近源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与生产、生活、军事及交通等各个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是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目标之一。在绪论部分,将中国核工业奠基人之一张青莲的事迹介绍给学生:掌握重水和锂同位素的生产技术是中国独立自主地发展核工业的基础,20世纪60年代初张青莲临危受命,参加了锂同位素的研制任务,提出了工段分析中锂同位素丰度的晶体浮定快速分析方法,为中国原子弹成功发射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张青莲的事迹使学生充分理解什么是责任与担当,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祖国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

(三)无机化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

“课程思政”是实现教学回归教书育人本质的重要途径,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4]。通过深入挖掘与专业课内容契合的的育人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实验实践以及考试等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某个知识节点上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德性修养。例如,在综合性实验设计环节,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材料化学制备专家钱逸泰用金属钠还原四氯化碳和六氯代苯分别制得金刚石和纳米管”的案例。该成果于1998年发表在世界顶级科学期刊Science上,被全世界科学家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在学习“元素周期律”时,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中国科学家在提高各类超导材料转变温度上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8年铁基超导发现后中国科学家开始主导世界超导的科学潮流”的典型事迹,这些成就是中国化学工业由弱到强的缩影。学生对“思政”素材的关注点不同,教师要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启发学生深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在自觉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梦”。此外,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慕课、微课与精品在线课逐渐普及,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雨课堂以及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这改变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方式。因此,教师需熟练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能够及时对学生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等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与点拨,使“课程思政”内容从学生“被动接收”变为“主动输出”,提升育人效果。总之,要多形式且多渠道将“课程思政”元素与无机化学学科内容有机融合,引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格。

三、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成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无机化学教师团队经过3年的“课程思政”实践探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课程思政”融入无机化学教学改革初期,教师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无机化学课中分出一些时间讲思政内容,即简单的“课程+思政”,教师的抵触和畏难情绪严重。随着不断学习、实践与体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发生了根本变化,挖掘无机化学“课程思政”元素并将其与无机化学学科内容进行融合的能力显著提高,无机化学课程育人质量明显提升。在教师的启发引领下,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显著变化,能够在学习无机化学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积极主动探究未知,面对困难挫折不畏惧不退缩,关注专业发展动态与国计民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发展密切联系,提高责任担当意识,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综上所述,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挖掘与无机化学内容契合的思政元素,并适时适度将其融入无机化学课程教学中,使无机化学课程育人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无机化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了协同育人机制。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
中国火炬(2012年2期)2012-07-24 14: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