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杨婉玲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是根本要求。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高职院校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应聚焦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各个环节,创建“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的“三全育人”模式,构建“十大”育人协同体系,发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发力,在完善的顶层设计下创新育人路径,形成一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整合式育人资源为基础、以系统性综合改革为抓手、以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目标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院校;实践模式;“十大”育人体系
[作者简介]高武(1964- ),男,吉林榆树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教授;杨婉玲(1966- ),女,安徽庐江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副教授。(安徽 芜湖 24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项目编号:2020kcszxxgx45)和2019年度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能力提升项目“以‘三教’为抓手 全面推进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sztsjh2019-7-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3-0048-06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给学校的育人工作,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高校要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确定了“十大”育人根本任务,制定了全国试点院校综合试点建设标准。这既是高校“三全育人”建设的内容,也是研究首批试点院校践行“三全育人”实践成果的重要抓手。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務,立足校情,践行“三全育人”。
一、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实践的内在意蕴
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是根本要求。在发展路径上,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的改革。只有实现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好“把方向、揽全局、抓思想、建队伍、促党建”的总要求,才能把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势。
职业院校的办学主体和育人机制都具有多样性和类型化特征。在办学主体上,职业教育更加注重多元办学,行业、企业、政府等多方联动;在育人机制上,更加强化校企联动、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协同育人机制。由于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培养对象的层次化、育人方式的多样性,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复杂性,因此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模式是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职业院校要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在办学过程中有效协调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确保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形成适应职业教育自身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将“三全育人”贯穿于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的全过程,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实践模式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优先发展的试验区,职业院校推动综合改革重点应聚焦于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融入、结合到办学治校、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各个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融通学习、生活、实习实践空间,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促育人,打造课程育人主战场;畅通课内课外双循环,搭建校内校外多平台;强化国内国外大交流等,形成“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实践模式,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模式。
(一)坚持党建为统领,打造“一个中心、三维空间”新模式
“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必须始终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促育人,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用新思想铸魂育人,打造“三全育人”新模式,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职业院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建立分层分类一体化思想引领工作体系。一是党委对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进行统一领导,坚持党建带团建,实现党建工作贯穿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就业各环节,全方位全过程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二是深入推进党建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创新党建工作方式。三是协同“十大”育人体系,构筑政治上引导,为学生解惑;学习上辅导,为学生解疑;思想上疏导,为学生解压;生活上助导,为学生解困;实践上指导,为学生解难的“五导”育人新模式。四是不断深化基层党建内涵,把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不断以党建统领“三全育人”工作走深走实。
(二)坚持课程主渠道,夯实“一个中心、三维空间”新内容
“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必须打造好课程育人主战场。既要坚守思政课程主渠道,又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创新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员参与、全程全方位发力,助力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职业院校在实施“三全育人”过程中,可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导,以项目为推动,成立“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引导专业课教师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一是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理论优势,培养一批课程思政的教学骨干。二是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团队集体备课制度,将最合适的思政元素以最恰当的方式融入课程内容。三是挖掘校园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资源,让红色成为“三全育人”工作底色,传承红色基因。例如,编写特色教材、数字化简易读物作为全校师生通识教育读本,将学校红色文化融入教育教学,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三全育人”。
(三)坚持课内外双循环,贯通“一个中心、三维空间”新途径
“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必须立足课内,联动课外,畅通学生课内课外空间,将课堂学习与课外生活有机统一起来,使育人工作全方位贯通于学生学习生活全过程。
在“三全育人”实践中,职业院校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积极探索课内与课外贯通的育人思路。一是在认真抓好课内教育教学的同时,积极实施红色文化引领工程、企业文化融入工程、劳模工匠进校园工程、校园文化聚力工程、环境育人文化工程。二是制定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创新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实践社团活动管理、顶岗实习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文件,调动校内外资源,全员、全要素地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三是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和志愿服务,提升服务实效。四是利用实践教学基地等融通融合学生学习、生活、实习实践“三维空间”,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四)坚持校内外多平台,联动“一个中心、三维空间”新载体
“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必须整合利用校内外各种有效资源,搭建构筑各级各类育人平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推学校治理能力和育人水平的发展,赋能学生技术技能的提升,涵育学生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自主性。
职业院校拓展新载体,一是积极参与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长三角高职高专院校思政课建设联盟等国家级或区域平台举办的活动,加强与联盟各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化、拓展“三全育人”工作。二是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能手、劳动模范、新中国最美奋斗者等来校交流指导,以德技双馨的大师风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赋予学校“三全育人”的源头活水,推动“三全育人”载体建设。
(五)坚持国内外大交流,拓展“一个中心、三维空间”新领域
“立足一个中心、融通三维空间”,必须“引进来”“走出去”,加强国际交往交流,增强学校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助力学生开阔国际视野、拓展国际交往能力,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坚持国内外大交流,践行“三全育人”,一是落实“走出去”。在海外设立“鲁班工坊”,输出高质量专业、课程标准以及教学资源,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通过“定制化”研修研习,如访学、学术交流、交换、顶岗实习等以及参加国际技能大赛,助力培养“大国工匠”“中国师傅”。二是设计“引进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让留学生亲身体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进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具体实践路径
“十大”育人体系是对“三全育人”格局的具体展开,以此为抓手,是落实、落地、落细“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高职院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构建“十大”育人协同体系,致力达到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发力,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赋能学生成长、成人、成才。
(一)实施课程育人改革工程,引导“上善若水”价值追求
课程是育人主阵地。高职院校要深入挖掘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管理,增强课程的育人实效,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融合,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提升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实效,把住学生思想政治关,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通过规范课程设置、落实学分学时、开展集体备课等措施,加强教学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要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程,顶层设计好学校层面、二级院部、课程思政研究中心“三级联动”机制,增加通识选修课程,强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
(二)实施科研育人改革工程,弘扬科学精神传承匠心文明
科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科研和育人犹如学校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要互促共进、协同发展。践行科研育人,就是要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学术诚信,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推动成果转化,促进学术创新与学术繁荣。一是科研制度育人。优化科研管理制度,改进科研管理流程,把思想价值作为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重要指标;将思想表现作为组建科技团队的底线要求,强化评价标准和学术诚信建设,实现制度育人。二是科研全过程育人。以科技创新等赛事为抓手,着力培养师生科技创新能力,实现科技成果服务教学的内循环和以推动科技成果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区域经濟社会发展的外循环;打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各类型科技团队平台的科研“双平台”,使科研服务教学、产业、行业企业,让科技成果融入教材、走进课堂、走近学生。三是科研全方位育人。作为类型教育,职业院校不仅要在人才链上实现科研育人,更需要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领域,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让科研育人渗透到产业链、创新链各环节,合理完善科研评价分级标准,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思想文化建设。
(三)实施实践育人改革工程,体现知行合一育人成效
实践出真知。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从生活实践中获得真知,始终是教育的重要命题。社会实践为学校与社会、书本与生活之间架起桥梁,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根植于中国大地上。职业院校要把“三全育人”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到具体活动和项目中,以实践为桥梁打通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修身立德,在亲身参与中了解世情、国情、社情、民情,加深对人民的情感、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实施实践育人工程,职业院校应构建社会实践长效育人机制,确立社会实践学分积分制度;深化校内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推进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遴选一批极具地缘特色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和教学资源,深入开展实践育人精品项目,助推学生提升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提高实践育人成效。
(四)实施文化育人改革工程,坚定师生文化自信
文化是民族之魂。《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育人就是要教化人走向道德、走向理性、走向真善美,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追求。文化自信不仅是“四个自信”之一,也是其他三个自信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的根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这为新形势下更好地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举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职业院校要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实施传统文化进校园、劳模工匠进校园工程,以及校园文化聚力工程,让校园的建筑、设施、布景这些物质载体充分承载起鲜明丰厚的文化内涵,以此打好文化根基,坚定师生文化自信,使良好的文化环境形成强大的“教育场”,发挥无形而巨大的教育力量,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
(五)实施网络育人改革工程,正确引导网络舆情
在互联网占据信息传播主导地位的今天,网络新媒体已成为广大师生获取信息、共享资源的重要渠道和手段,也必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与抓手。可以说,赢得互联网才能赢得青年学生。高职院校实施网络育人改革工程,可从构建网络育人新空间、形成网络育人新生态、完善网络育人新体系等方面做起,积极探索打造有思想深度、人文温度、时代热度的网络育人阵地。比如,打造一批品位高雅的网站、开通“两微”公众号,正确引导网络舆情,在给学生提供便利的网络服务和网络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网络文明修养。同时,还要不断加强网络管理队伍建设,对网络管理队伍定期进行指导培训。网络育人的强大功能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期间及后疫情时代更得以彰显。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不断深入挖掘网络育人新方式,夯实并拓展网络育人阵地,实现“线上线下”互通互享,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网络思政格局,聚焦时代,吸引学生,凝聚共识。
(六)实施心理育人改革工程,健全科学预警防控体系
心理育人就是建立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四平台”和心理危机干预与预警“五级”工作机制。“四平台”分别是:教育平台,主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理念知识、助人技能以及思想素质等方面的课程或心理健康讲座;辅导平台,主要提供专业性强、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服务,同时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体系;互助平台,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方向;干预平台,主要预防并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率,做好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危机干预与预警“五级”工作机制,主要包括宿舍、班级、二级学院、大学生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五级”工作机制有助于扩大心理育人覆盖面和提升其科学性,有效预防和疏导学生心理困扰,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和发展,形成完整的高职院校心理育人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七)实施管理育人改革工程,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管理育人是推进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职业院校要以“三全育人”为目标,落实“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系。一是夯实管理育人的制度基础。修订完善职业院校《校长负责制实施办法》《学生管理规定》等制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丰富完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公约体系,引导师生培育自觉、强化自律。二是打造高素质干部管理队伍,分层次、分类别、多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三是完善育人考评激励机制和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树立鲜明的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管理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表现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同时,完善校规校纪,健全自律公约,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
(八)实施服务育人改革工程,建立长效服务协同机制
职业院校以服务发展为办学宗旨,将服务育人要素融入日常办学,体现在继续教育、后勤管理、培训、考核等各个环节,为社会提供靶向服务,增强供给能力,将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第一线。同时,全方位创新优化服务方式方法,将服务育人渗透到工作全过程,完善宿舍、教室、图书馆、食堂等基础设施,实施后勤员工素质提升计划,提高后勤服务质量。构建政、企、行、校、区“五位一体”的社会服务模式,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制订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建立省市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等,通过基础设施和后勤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满意度和爱校情。
(九)实施资助育人改革工程,形成科学精准长效机制
坚持和加强党对资助育人工作的指导,构建资助育人质量体系,研究制订“资助育人”工作近期计划和远景规划,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职业院校一是严格落实资助育人的相关文件政策,建立4类16种资助管理规范和工作制度,形成科学精准的资助育人体系。二是通过学徒制、冠名班、订单班等形式,创设企业奖助学金制度,实现对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覆盖,帮助学生逐梦圆梦。三是明确学校、部门、二级学院、班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重点在奖助制度突出规范性,评优制度突出流程性;同时,深入落实资助工作,线上与线下结合,提升宣传教育的广度,并强化德育的导向性,实物资助与精神资助结合,着眼持续发展育人。四是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升级完善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建立高效的技术服务保障和安全保障工作机制。
(十)实施组织育人改革工程,充分发挥育人组织合力
坚持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职业院校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等制度,强化党委领导核心地位,着力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部一品牌”,深化“青马工程”,探索构建分级分类培养体系,实施“思想引领铸魂”“组织建设强基”等工程,营造学先进、扬正气的浓厚氛围。
通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三全育人”已上升为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安排和重大部署。职业院校围绕“一个中心、三维空间”的实践育人模式,建构“十大”育人一体化协同体系并不断完善内容、健全标准、科学运行,强化全员联动育人的协同性,深化全过程育人的连贯性,突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性。高职院校应在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科研队伍建设以及实践创新与管理服务等的基础上,发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發力,在完善的顶层设计下创新育人路径,形成一个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整合式育人资源为基础、以系统性综合改革为抓手、以一体化育人体系为目标的大思政工作格局,确保职业院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全面推进、见行见效,为现代化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闫献伟,杨阳,刘忠平,等.高职高专院校三全育人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92-96.
[2]教育部办公厅.“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Z].2018-05-25.
[3]习近平.习近平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N].人民日报,2021-04-14(1).
[4]新华网.这件事在习近平心中“前途广阔、大有可为!”[EB/OL].(2021-04-14)[2012-07-15].https://news.sina.com.cn/gov/xlxw/2021-04-14/doc-ikmxzfmk6783521.shtml.
[5]范海瑞.牢记嘱托 奋力建设幸福美好新张掖——张掖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纪实[N].甘肃日报,2021-01-25(7).
[6]陈宝生.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 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21-05-01(7).
[7]王晓东,胡富珍.杜威个性化教育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与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2):15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