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数学文化于课堂教学,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

2021-01-11 08:44李夏英
文理导航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李夏英

【摘 要】新课改对初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初中数学课堂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还要重视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文化是数学产生与发展的基石,在初中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知识框架。本文将针对如何在数学课堂中融入数学文化进行深入探讨,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策略,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初中是学生建立科学学科体系,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根本,同时还能够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体验数学中蕴含的丰富科学人文价值。此外,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能够将抽象枯燥的数学课堂转变为具有历史气息的文化课堂。一方面能降低学生心中对数学的成见,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探索热情。

1.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1强调发展性原则的遵循

数学是我国现代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数学科目中,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深奥的数学规律,还能够体会数学背后蕴含的数字故事。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学就是对这一学科内容的继承与发展,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文化丰富的历史底蕴,进而实现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数学学科的目的。

在数学文化向数学课堂渗透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树立学生发展的根本理念。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思考,感悟其中蕴含的丰富的数学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数学文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吸引下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互动学习中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2重视过程性原则的应用

过程性原则强调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数学自主探究思维。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合理划分为多个阶段。将教学内容进行划分性阶段是处理和细化复杂数学知识体系的必然要求,但是在这些复杂性数学模块的构建过程中会使学生逐层递进地、不由自主地对数学思路进行探讨。学生通过这种过程性的数学知识探索,能够逐步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培养学生解答数学的能力,学生在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数学思维、数学素养的有效提升。

1.3抓住体验式原则的作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要想实现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必须遵循体验式原则。体验式原则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在保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变的基础上,对教学策略进行创新,要摒弃原有的枯燥式教学,融入更多具有现实意义、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新思路,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数学创新思维,实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在渗透数学文化时,也要构建起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到传统数学课堂所不具备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数学学习方法。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模式时,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要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下的学生不仅能主动了解学习数学文化,还能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发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美学知识,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

2.1把数学美学作为课堂教学重要内容

将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美学在数学中的体现主要表现为将自然规律抽象化为数学公式、数学定律,教师在进行授课时不仅要对数学公式、数学定律进行讲解,还要将其背后蕴含的数学美学思想传达给学生。当然,对学生数学美学的培养不仅仅在于对数学理论的讲解,更多的是能够将数学美学融入初中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例如,在讲授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时,根据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首先会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在通过大量的数学练习来加以巩固,这种模式在应对考试时确实有一定作用,但对学生数学审美、数学素养的提升却微乎其微。这种模式将数学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导致学生无法根据生活构建自我体验式的学习模式,从而影响后续的教学活动,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了纠正这一错误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进行课堂讲授时,一定要将数学文化与生活化内容融入到几何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新途径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上观察到建筑物全貌、奇特的图案知识等其他传统教学所无法涉及的东西。对学生来说,本节课应该是趣味性与科学性有机结合的,因为本章教学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进一步的教学活动中需要教师整合抽象、形式性的数学文化,在讲授时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能够将数学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2.2把数学历史作为课堂教学重要方向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将数学发展历史与数学伟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其背后的研究历程与背景故事,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增加這些文化性的内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思维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可以将数学教学的某一知识点为中心,积极向外拓展数学文化,向学生讲解该知识点的产生、发展、成熟的全过程,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勾股定理”的授课时,学生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掌握了这一知识点的用法,但对其背后的数学文化却一无所知。针对这一情况,教师要及时向学生介绍该知识的发展历程。例如,在中国最早发现勾股定理的是数学家商高,并引入《周脾算经》中对勾股定理相关内容的记载,激发学生对背景文化的探究兴趣;然后对比西方数学发现,让学生通过对这一数学文化的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勾股定理的印象,也有助于进一步调动课堂的活跃气氛,让学生怀着更加强烈的求知欲探索更多数学文化。

3.结束语

学习数学文化不仅是顺应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流内容的现代化教育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也是建立学生与数学世界的情感纽带、帮助学生认识数学、亲近数学的必要途径。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够搭建起具有一定价值和内涵的数学思维。教师必须积极渗透数学文化教育,让以文化为依托的数学思维在学生数学学习上的作用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张鹏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渗透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45

[2]陈何琼,王立波.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途径[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3):33

[3]陈延仙.融数学文化于课堂教学,提升初中生核心素养[J].中学课程资源,2020(04):62-63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初中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融入高校现代数学教育
数学课堂中的文化滋润策略
如何构建有文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