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研究进展

2021-01-11 23:34吴九思赵红霞欧亚娟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淋巴结炎延胡索神阙穴

郭 堃,吴九思,赵红霞,欧亚娟

(甘肃省敦煌市医院儿科,甘肃 敦煌 73620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是7岁以下儿童腹痛的常见病因,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可随季节变化而加重。导致肠系膜淋巴结产生炎性反应的多为各种病原体感染[1],因此常继发于呼吸道、胃肠道等感染之后。表现多以右下腹及脐周疼痛为主症,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的应用,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其它外科疾病更易鉴别,诊断率明显提高[2]。

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腹痛”范畴。治疗除中药内服外,推拿、艾灸等多种外治法也优势突出[3],其中穴位贴敷疗法就是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有效中医外治疗法之一。现将近5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进展综述如下。

1 定 义

穴位贴敷疗法是以中医整体观念为指导,将药物贴敷于穴位或患部,结合药物、腧穴及经络三者的相互作用,以达到内病外治、治病防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古称“薄贴疗法”。早在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五十二病方》中,就记载了有关于肚脐填药、敷药的外治法。在《伤寒杂病论》等经典专著中,也有关于儿科等外敷方剂的记载,并且收录了制备方法及用法。至清代,穴位贴敷法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外治之宗”吴尚先提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虽治于外,无殊治在内也”,即内服药与外治药具有相同的医理。

2 机 理

穴位贴敷治疗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络作用。经络是人体营卫气血循环运行出入的通道,其“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故曰: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4]。而穴位则是人体营卫气血在经络运行通路中的交汇点,是“脉气所发”和“神气游行出入之处”。穴位贴敷疗法即是通过药物刺激体表的相应腧穴,从而完成经络的传导、调整,作用于全身。既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也可发挥平衡阴阳的功效,最终达到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5]。二是中药作用。穴位贴敷作用于人体,是药物本身及药物对腧位的刺激的一种综合治疗作用。首先是药物本身“归经”的特性:药物从孔窍、肌肤等处进入,通过腧穴、经脉传导,到达脏腑经气失调之处,作用于全身从而治疗疾病。正如吴师机所言:“切于皮肤,彻于肉里,摄入吸气,融入渗液”。同时药物的刺激能够调整局部气血,毛窍、脉络随之开放扩张,使药物的吸收速度加快,更好地发挥功效。

3 方 法

张艳芝[6]将延胡索、木香、白芷、小茴香、干姜、肉桂研磨用醋调和,敷于神阙穴,发现总有效率达96.7%,且能有效缩短症状好转时间,从而减轻患儿痛苦。刘小莉等[7]认为病机为气机郁滞,湿热内蕴,故用生大黄、延胡索、芒硝等,按相同比例研末,采用蜂蜜作为介质外敷于肚脐(每两天进行换药1次,总疗程为6d),结果改善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优势明显。郑玲玲等[8]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干姜8g、黄连12g、莪术8g、枳实8g、炒白芍10g、木香8g、延胡索10g,用温水将上述药物制成的药粉,调和涂于纱布之上,贴敷中脘、神阙等穴位,共治疗7d(1次5h,日1次)。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5.65%,仅用抗感染、口服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的对照组为80.43%。张鹏宙等[9]用炒山楂、炒麦芽、焦神曲、肉桂、丁香、制吴茱萸等按比例打粉后用凡士林调拌,制成药性平而微温的消食止痛贴,贴敷于神阙穴、足三里等穴位处,与口服颠茄片的对照组比较效果更好。陈炫、孟庆凯、成燕、罗小军等[10-13]用有温中散寒通络、健脾消积止痛作用的温中芳香止痛中药贴(小茴香、丁香、五倍子、胡椒、莱菔子、肉桂、吴茱萸各20g),用陈醋调和贴敷于肚脐(1次4h,日1次)。结果不但能有效缓解腹痛,且有提高免疫、降低炎症反应的功效。杜琳等[14]自制腹痛贴治疗,以醋将枳实、莱菔子、醋延胡索、槟榔、白芍、沉香、厚朴、丁香、木香按比例研成的药末调为糊状,敷于神阙穴、天枢穴,治疗1个疗程(1次24h,日1次,5d为一疗程)。结果能达到通络止痛、行气导滞之效,不但能抑制炎症反应,也可改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殷旭[15]用干姜、枳实、炒白芍、莪术、黄连、木香、延胡索、吴茱萸等,制成具有温中行气、化瘀止痛作用的腹痛散。将其混合碾粉过筛,并予紫外线照射消毒,在中脘穴、天枢穴、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涂上麻油,同时将腹痛散用40℃水调糊置于纱布后贴敷于穴位(1次5h,日1次,连贴5d)。结果治愈率96.88%。

李静等[16]认为病机多为脾胃虚弱,易聚湿生痰,遇寒邪侵袭,致痰气交阻,故多属脾胃虚寒型,用温阳小建中汤联合中药贴敷(三七、丁香、干姜、吴茱萸、肉桂、党参、延胡索)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95.56%,且6个月后随访仅复发5例(复发率11.11%)。郭薇[17]治疗脾胃虚寒型肠系膜淋巴结炎,用温腹止痛贴(党参、三七、延胡索、肉桂、木香、干姜等)贴敷神阙,同时配合口服小建中胶囊,则中焦虚寒诸证除。张诚[18]用口服小建中胶囊,外敷暖脐贴于神阙穴治疗,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暖脐贴由荜茇、肉桂、丁香、吴茱萸、小茴香、乌药、延胡索、冰片、三七、凡士林、月桂氮卓酮、丙二醇、远红外线陶瓷粉等组成。对于乳食积滞型,王晶涵[19]用行气健脾、消积散结止痛的陈香脐疗贴(白芍、莱菔子、延胡索、甘草、木香、陈皮)贴敷神阙穴治疗,不但有效率高,且安全。刘思嘉[20]认为多为脾胃虚弱、痰湿互结所致,故以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自拟元术汤合理气止痛膏(乌药、川楝子等)消散痰结,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乳食积滞型)32例,总有效率93.75%。王冠君[21]用消肿止痛散(陈皮、乌药、艾叶、红花、莱菔子、小茴、丁香、木香、吴茱萸、良姜、重楼)贴于神阙、气海、关元、天枢穴,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寒凝气滞证),总有效率为98.33%。李霞[22]用苗药外敷治疗痰热蕴结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将鬼箭羽、通光散、木香、延胡索、蒲公英、川楝子按比例研磨成粉末状,用醋将其调成糊状贴敷在神阙穴,上午7时开始敷贴,至下午3时结束。具有解毒活血消肿功效,取得较好疗效。

郑丽[23]用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方(玄参、川楝子、板蓝根、紫花地丁、蒲公英、延胡索等)口服,联合中药(山楂、木香、槟榔、胡黄连、苦参)敷脐方研末置于神阙穴,缓解腹痛、恶心等与口服头孢克肟颗粒相比更具优势。张俊绮等[24]将黄连、白芷、细辛、乳香、猫抓草研磨成粉后,用凡士林调成糊状制成腹痛散,外敷于神阙穴,并口服枳实导泻汤治疗本病,具有整体和局部治疗的双重效果,可促进肠系膜淋巴结消散,显著改善腹痛等临床症状,提高疗效。孙丽平以软坚散结,消积止痛为法,自拟由延胡索、莪术、陈皮、夏枯草、昆布、海藻、炒麦芽、炒谷芽等组成的元术止痛散口服,同时配合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理气止痛膏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内外合治,消补兼施,疗效显著。同时强调治疗需保护胃气,久病不愈者兼以活血化瘀[25]。吴才敏等[26]在西医常规治疗(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加味二陈汤口服,同时对于急性期发热者外敷如意金黄散以清热解毒活血;对于慢性迁延期反复腹痛或淋巴结持续肿大者外敷细香散以健脾温中止痛。结果总有效率96.7%。

赖丽双[27]用平腹散贴敷联合推拿疗法治疗气滞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用白芍、柴胡、枳壳、川芎、延胡索、佛手、香附、甘草、三七各等份,磨成极细粉,贴于神阙穴。同时摩腹5min及按揉足三里、一窝风左右各1min等推拿操作,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证明可有效改善症状,消减肿大的肠系膜淋巴结。彭言等[28]用温中止痛丸(白术、诃子、肉豆蔻、丁香、肉桂、干姜、延胡索、陈皮、吴茱萸)贴敷神阙穴,联合按揉一窝风与内关、分推腹阴阳、补脾经、揉外劳、推上三关等推拿手法作为治疗组,与口服头孢地尼分散片的对照组相比较,推拿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更有效。高扬等[29]用推拿联合药物贴脐治疗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阿莫钾干混悬剂)和观察组(抗生素配合推拿、行气散寒药物贴脐疗法)。行气散寒药物贴脐药用木香、白芷、丁香、枳壳、小茴香、厚朴各5g,夜间贴敷于神阙等穴(<4岁、4~7岁、>8岁分别贴敷4h、6h、8h)。并揉一窝风、小天心,推大肠,揉中脘,推四横纹,手神阙,推板门,推三关,揉足三里,每处穴位推拿2min,日2次。两组均治疗28d。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60.00%,试验组83.33%(P<0.05)。刘爱娟等[30]治疗湿热蕴结型100例,揉一窝风、补脾经、拿肚角及捏脊等推拿手法,联合腹痛方(香附、木香、吴茱萸、延胡索、当归、肉豆蔻、干姜等)外敷神阙、关元等穴(连续治疗4个疗程),总有效率88.00%。张海霞等[31]用腹痛方穴位贴敷配合小儿推拿治疗。揉一窝风、补脾经、拿肚角、摩腹、揉足三里、捏脊,每次30min,5天为一疗程,比口服复方嗜酸乳杆菌片治疗疗效更好。刘伟[32]治疗肠系膜淋巴结炎,对照组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用行气散寒贴膏(丁香、厚朴、木香、白芷、枳壳、小茴香)贴神阈穴,配合具有通经络、行气血的推拿手法(腹部穴位点压、振腹、揉腹、推腹、及揉足三里等)治疗,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鞠晓青等[33]用神阙穴隔药灸治疗146例,将理气止痛散(炙甘草、陈皮、木香、竹茹等)研为细末后加入黄酒,制成药饼,然后置于纱布敷于脐中,同时灸盒施灸30min后停止操作。4~6h后再将置于脐中的药物取出,以达到消积行气及温中的作用。总有效率95.2%。

叶敬明[34]用丁桂儿脐贴贴敷于神阙穴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1次取1贴,24h进行换药1次,连续治疗10天。配合头孢克肟颗粒口服(2mg/kg,日2次)治疗,总有效率90.00%。沈珍芹[35]在参照组治疗(益生菌、维生素、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穴位贴敷(王氏保赤丸1.2g,研末后用凡士林进行调糊,贴敷并固定于神阙穴6h,日1次),连续治疗3天,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

3 小 结

单独应用穴位贴敷或联合其它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疗效均较好,但是目前的研究多为临床疗效评价,缺少对影响贴敷疗效相关因素的研究及基础实验。所以,今后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研究,为外治疗法开阔新的领域。

猜你喜欢
淋巴结炎延胡索神阙穴
延胡索总碱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中药穴位贴敷神阙穴防治阿奇霉素致小儿消化道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钙、镁、硫用量对延胡索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儿童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临床分析
艾灸神阙穴防治宫缩乏力所致产后出血的研究进展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浅析“神阙穴”禁刺说*
首诊误诊为淋巴结炎的不完全川崎病临床表现分析
“肠系膜淋巴结炎”要治吗
神安镇静膏外敷神阙穴在36例儿童骨科术前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