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

2021-01-10 00:14许长青岳经纶
高教探索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粤港澳大湾区

许长青 岳经纶

摘要:新发展理念就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的理念。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价值追求,增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竞争力、建设湾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政府政策议程的关注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致力于全球竞争力、全人类价值追求及卓越的社会服务。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既呈现出各自特色,又表现出集聚发展、合作发展、多元发展、创新发展等共同特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分析框架及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理念先行、制度保证、协同合作,持续推动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创新,不断推进新发展理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践。

关键词:国际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新发展理念

当今时代国际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转型。这种转型与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高等教育转型具有显著差异,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国家竞争的驱动性、教育创新的集群性、国际局势的复杂性。高等教育新转型意味着大学在国家战略中的作用更加凸显,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成为新使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变得更为迫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及重大举措。贯穿规划纲要的逻辑主线是“三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新发展理念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大学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阵地,也为新发展理念的实施提供重要支撑和引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高等教育必须先行。因此,基于新发展理念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将以粤港澳大湾区为中心,对这一问题展开深入探究。

一、新发展理念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使命担当

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y,WCU)既有广义之分,也有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指高等教育体系不同层级的“高水平”大学,狭义的世界一流大学仅指在国际权威学术排名中位列世界前列的高水平大学。本研究对象为后者,即排名必须位居世界前列。①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念是什么?学界并没有一致答案。阿特巴赫(Altbach)提出了世界一流大学在学术研究、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基础设施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卓越性。[1]萨尔米(Salmi)指出世界一流大学表现出人才汇聚、资源丰富、管理规范等基本特征,并从政府、参与者和学校三个层面探讨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路径。[2]穆拉姆等(Mohrman,et al)总结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特征:全球化使命、研究的集中性、教授的新使命、多元化投资、世界范围的员工招聘、日益增加的复杂性、与政府和工业的新型关系以及全球化合作等。[3]另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维度来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特征,如一流的研究和教师队伍、学术自由和学术氛围、大学办学自主权、足够的设备和资金、多样化、国际化、高质量的本科生教育等。[4]自上世纪90年代国家推动“211工程”建设以来,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相关的讨论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211工程”可以视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预备期,世纪之交全力推进的“985工程”建设则是中国一流大学建设的真正开始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学界进行了关于何谓世界一流大学的广泛讨论,并形成了一定的共识。[5]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一流大学建设进入了以“双一流”大学建设为代表的新阶段,“双一流”大学建设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大跨越。新发展阶段坚持的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旨在解决发展的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国内外环境的新变化使我们更加需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重大机遇,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协调发展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我国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不均衡问题,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均衡发展、整体发展,促进教育与经济、经济与社会、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教育内部结构的协调。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就是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创新生态与社会生态。开放发展旨在解决内外联动问题。通过促进新时期我国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享发展旨在解决发展成果分配的公平正义问题。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新时期我国要通过建立更加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推动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在收入、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新发展阶段呼唤一流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肩负起为经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人力资本和科技成果的使命担当。

首先,具有全球竞争力,引领潮流。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扎根于当地和国家环境并拥有全球形象和知名度。这种全球竞争力源自于其一流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世界一流大学的科学研究将更多地关注长期性、基础性及重大社会问题领域的科学研究,而不是短期的应用研究。其研究问题可能包含更加广泛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如全球变暖、环境保护、人类健康、重大疾病防控、全球反恐等。由于研究的长期性、基础性、重大性,其研究资金更多地应该由公共财政承担。世界一流大学与国际一流企业类似,一家全球化公司致力于全球业务运营并服务于全球顾客,生产系统全球链接。世界一流大学则致力于高质量人才培养,培育一流人才方阵。世界一流大学应该是在全球范围内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和学生,它所生产的知识应具有全球化影响,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球科学、工商、政治、非政府组织等部门的领导者。世界一流大学以学科发展为根基,拥有一流学科,围绕“卡脖子”问题,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努力提升科研原始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及国际竞争力,引领国際学术前沿。

其次,致力全人类价值,彰显自信。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具有一流的国家文化传承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因此一流大学须扎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充分关切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与需求、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支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一国两制”事业。同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必须致力于全人类价值取向,这就意味着一流大学所追求的大学使命超越了自身及其所在国家。一个不以人类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大学显然很难称之为世界一流大学,最多称之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研究型大学。因此,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着眼于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对客观真理的追求,这种探索与追求必须建立在国际视野之下,谋求为全人类共同的科学发展与福祉做出贡献。世界一流大学学科布局要不断优化,凸显学科交叉融合,构筑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同时积极参与全球大学治理,增强国际话语权,彰显中国教育自信与文化自信。

再次,提供高品质社会服务,追求卓越。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适应和引领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超凡的社会服务能力。大学发展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一方面,大学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知识、技术及管理支持,反过来,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知识和技术创新促进了大学发展。一流大学社会服务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追求自身利益,而在于公共利益最大化。在大多数社会服务活动中,世界一流大学并不直接介入社会问题,而是提供知识和技术服务来为社会做出贡献。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Derek Bok)倡导的“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的办学理念确保了哈佛大学在21世纪世界一流大学的地位。斯坦福大学通过实施“卓越尖塔”战略,吸引卓越人才、打造顶尖学科,提供卓越社会服务,经过长期发展努力,最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其由最初的一所默默无闻的乡村学院(Village College)发展成为全球著名的世界一流大学。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粵港澳大湾区与长三角、京津冀一样承载着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其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现有状况来看,大湾区尚未能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角色与作用,原始创新不足,科技创新力、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不强。与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存在的最大短板仍然是高等教育。补齐高等教育短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新发展阶段推动湾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在国际湾区,高水平大学集群、研发创新集群、创业企业集群、投资运营集群等高度融合、互动发展,形成了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高等教育成为湾区经济发展新引擎,湾区经济又不断地反哺高等教育,催生和造就出世界一流大学。诚如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Eric Ashby)所言:“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6]大学作为一个有机体,其发展有其内部传承,同时受到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内外环境共同形塑着大学类型。一方面,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各有其特色,如纽约湾区就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厚重的历史积淀;波士顿湾区更多地表现出古老的新格兰文明对高等教育产生的烙印;旧金山湾区非常注重产学一体,产教融合;东京湾区则展现强劲的国内集聚力。另一方面,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带有一定的普适性价值标准,如创新、理性与科技进步,加上大学各自的历史发展与价值观,融入湾区发展而形成独特的知识密集型品牌文化,实现大学文化自觉与湾区文化自我更新互动,进而产生超越区域及国界的强大集聚力、辐射力与创造力。

第一,区位优势,集聚发展。高等教育集聚发展由经济集聚发展延伸而来。高等教育区域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而在区域化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必然表现出集聚性特征。高等教育的空间布局符合“核心—外围”理论,其空间分布同样可以产生集聚效应,形成高等教育集群。高等教育集群作为区域高等教育的一种形态,具有相对完整的地域特征,能够集聚大学资源,融合教育要素,共享教育设施,推动互动合作,实现大学规模效应,提升区域高等教育竞争力。诚然,高等教育集聚发展并不是天然而成,它必须具有集聚性的空间,也必须具有集聚性生态环境及经济支撑。国际湾区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主要表现为地域临近性、社会临近性、制度临近性、文化临近性和认知临近性。经济上,国际湾区经济发展的集聚性推动了高等教育的集聚性。由湾区经济主导而构建的大学关系网络不仅将湾区与大学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而且有效地促进湾区世界一流大学集群从单一中心城市向多中心城市推进,从核心城市向中心城市延伸,最终造就了世界一流大学集群发展。

第二,合作交流,融合发展。国际湾区不同层级的区域内外大学之间有着广泛的交流合作,大学不仅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吸取对方的办学经验,而且办学资源共享实现要素无障碍流动。世界一流大学之间合作的最大功效在于通过浓厚的前沿知识与信息科技频繁流动与共享累进,促进大学主体间的合作互动与协同学习。波士顿-纽约湾区128号公路、东京湾区筑波科学城、旧金山湾区硅谷的成功案例充分表明,合作交流是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最有效的一种方式。合作交流打破了湾区大学之间的封闭性,增强了流动性,形成了具有区域内和跨区域结构特征的大学合作关系,融合了湾区一流大学的优势,提升了湾区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国际湾区一流大学一般都经历了从区域性大学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历程,合作办学、课程共享、学生交流、教师互访、学分互认等是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化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国际一流湾区通常也是留学生聚集地,吸引着国际优秀学生留学,如2017-2018年美国纽约州留学生为12126人,位居全美第2,纽约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流大学留学生比例均在20%以上。[7]

第三,多元文化,包容发展。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历史悠久、声名远播,各种类型与层次的高水平大学共同并存、交相辉映,形成各自的核心理念文化,促进一流大学集群发展。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导职能的发挥与地方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大学文化与区域文化可以看作为两种互融共生的亚文化系统。大学通过主导功能的实施和大学文化建设来帮助营造区域文化,提升区域的全球软实力。很多大学所在区域都蕴含了湾区的传统文化精髓,将优秀的湾区文化引进大学,与大学文化相互交融碰撞,植根于大学文化之中,成为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一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湾区大学文化是湾区共同体在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群体特征、思维模式、生活习俗和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社会活动。湾区大学的一个关键机制就是帮助地区建立个人与社会共同创新的生态系统,并通过提升宽容度和多样性来为区域吸引和留住人才做出贡献。莫克(Mokyr)和西蒙顿(Simonton)两人的实证研究均发现,当一个社会是开放和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时候,它就会繁荣;如果一个社会是僵化和正统的,这个社会就会停滞不前。[8][9]国际湾区也存在差异性特征,但差异性有助于互补合作的形成,不对称、不一致和不平衡的合作则需要培育共享发展理念。

第四,突破传统,创新发展。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不断突破传统大学职能,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这俨然成为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一种共同现象。伯顿·克拉克(Clark)认为研究型大学为了能够实现组织结构上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积极响应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即实现自身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10]伴随着湾区社会经济的创新发展,以“知识资本”为驱动力的创业型大学已经成为国际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越来越体现出一流大学的社会责任,大学与政府、产业形成良性互动的“三螺旋”结构,组织特性呈现出鲜明的创新创业发展特征。表1为国际湾区科创中心主要依托的创新创业型大学案例。由表1可知,硅谷科创中心主要依托加州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旧金山、斯坦福大学、密涅瓦大学等大学,而这些大学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成熟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在服务湾区经济发展方面成就卓著。其中密涅瓦大学、圣何塞州立大学更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型大学模式,吸引了海内外学子前来求学与创业。纽约科创中心主要依托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洛克菲勒大学、新学院大学等创新创业型大学。需要指出的是,新学院大学是聚焦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新型大学,旨在建立一个能自由表达进步思想的高等教育机构。波士顿科创中心最主要依托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最早推行高校与政企合作的世界一流大学,堪称创新创业型大学典范。东京科创中心依托东京工业大学、东京大学等高校,东京湾区创建了产学研协作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竞争性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展及创新人才聚集。[11]

三、新发展理念下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西方学者对政策议程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趋势。一是以科布(Cobb R.W.)为代表的政策议程理性主义。科布和艾尔德认为,宏观的政策议程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政策议程如何将民众的问题或意愿转化为政策产品则需要微观考量,即“要对政府政策议程进行合理定位就必须对政策行为、政策制定和政策定义等广泛领域进行长期和深入的分析”[12]。二是以金登(Kingdon,J.W.)为代表的政策议程非理性主义。金登认为在决策系统存在着一扇窗户,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这三个源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当问题确定、政策方案可行、政治推力充分的时候,“政策之窗”开启,政策问题被提上政策议程,新的政策也就产生。[13]粤港澳大湾区由区域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引起广泛关注;中央和地方政府等政策共同体提出了系列措施促进湾区发展,加快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在实施港澳与内地融合发展、促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反映了包括港澳同胞在内的主流民意。金登所说的三流汇聚已经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之窗”正徐徐开启。三地高等教育融合发展,共同打造国际高等教育中心,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態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治本之策,也是应对国内外环境面临问题与挑战所提出的战略指引,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创新的必由路径。

1.创新发展:社会引擎驱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世界一流大学要努力成为创新的源泉、社会发展的引擎。当今世界科技变革风起云涌,科技创新、产业变革竞争更为激烈。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空间地理范畴,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产业联系、结构形态上经历了快速演进过程,政府加速推进包括教育、科技在内的粤港澳合作从功能互补走向制度整合。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及国际教育示范区,凸显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学之道,立于理念,成于制度,优于协同,未来的大学创新政策方向聚焦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与协同创新。

大学创新在于理念创新。大学理念回答大学是什么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体现在校长、教授、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动之中。尽管大学理念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创新。大学理念创新要从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治理体系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职能实现中做出深刻变革,充分发挥大学对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大学要树立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理念,发挥高水平大学的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研究,出成果、多转化,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直接支持;要深化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强化湾区文化名片意识,促进核心价值观形成,扩大湾区集聚力与影响力,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大学创新在于制度创新。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领域的制度创新略显滞后。以法规为例,港澳高校的合作办学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执行,但事实上港澳高校不属于外国机构,这导致港澳高校到内地办学存在法律依据不足的困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鼓励粤港澳高校互认特定课程学分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但实践层面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法律规章制度对接,学分互换无从谈起。制度约束与限制无法有效地开展实质性合作,给粤港澳三地在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办学、学生交流、学分互换、教师互聘和文凭认可与转换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极大地影响了大学合作的积极性和合作环境的建设。可见制度壁垒阻滞了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在制度创新上,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粤港澳法律制度协调是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促进高质量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石。大湾区在建设发展中,遇到了法制壁垒问题,这需要通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及在不影响国家主权范围内授权广东省立法等形式加以规范解决。要遵循高等教育内外部发展规律,制定和完善大湾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法律政策,寻求教育法治共识标准,建立教育法规体系的相互支援与保障机制,弥合制度分歧,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朝着健康、稳定、持续、集聚的方向发展。要借鉴国际湾区高等教育合作模式,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与特色大学的合作,以重点大学为突破点(极点)产生高峰效应,集聚高地效应,形成高原效果,推动大学在人才培养、师资力量等领域打造出“从高峰、高地到高原”的发展格局。搭建更多的合作交流平台,建立各种合作交流的高校联盟,推动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集群发展。

大学创新在于协同创新。世界一流湾区研发机构、科研院所、高水平大学集聚,打造科技湾区就需要不断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主体互动,建立一流大学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协同创新机制,创设世界一流大学“产学融创”环境,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整合创新资源,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大学、企业等主体共同参与创新活动,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高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励、合作、开放、善治。激励机制就是要建立诸如技术股权、专利产权、科技经费使用、科技成果评价等制度,最大限度地激发创新的精神原动力。合作机制就是要围绕创新目标,形成多主体协作、多因素相互补充的格局,建立“产学研政资”多位一体的合作创新机制,增强科技创新要素的整合力。建议在遵循“一国两制”原则下,建立中央政府主导的粤港澳大学科技合作协调机构,科学规划三地高校科技创新合作行动方案,使科技合作与交流从形式走向实质。开放机制就是要打破区域封闭性壁垒,从开放型和全球视野审视大学科技合作,构建禀赋开放的合作体系。联合共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充分发挥这些机构在技术扩散、管理示范、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善治机制就是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大学治理机构,加强科技体制改革,实现政府管理模式转变,增强政策公信力和执行力。

2.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反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协调发展。我国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平衡,主要体现在领域、区域与群体不平衡等方面。高校在引领和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现象,需要调整优化高校区域布局,注重解决好区域高校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学协调发展就是要平衡大学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校外科学确立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校内界定行政与学术之间的权力关系。这需要参与大学治理的多元主体以实现“善治”为目标,强调协商在共同治理中的价值,突出尊重、平等、合作与沟通,保障大学治理的成效与质量。[14]在协调共治中,高校应成为大湾区高等教育治理的积极主体而非被政府治理的对象,协调好大学与政府、大学与市场、大学与社会、大学与经济、大学内部的关系,实现大湾区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良性互动。

一是大学与政府的协调。适应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学要统筹学科交叉融合、校内外资源协同、各项事业整体持续发展,特别是要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政府要进一步下放权力,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在宏观制度创新上,推动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建立和健全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协调机构,建立大湾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联席会议章程。制定利于湾区高校科研合作的科技政策,实现人员往来便利化、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合作研究。二是大学与市场的协调。从宏观看,高等教育应加强统筹规划,促进高等教育内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效率、公平的统一,促进高等教育结构与市场产业结构的协调。从微观看,大学要建立市场参与大学治理的机制,实现市场的有效调节作用。比如,高校设置发展顾问委员会,邀请大湾区行业企业的专家担任委员,请他们对大学的发展规划、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科学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科技成果转化等,做出评价并提供建议。产业界和学术界联合主办会议,为产业界人士提供与高校教师交流的平台,使高校的研究更具有产业应用性。三是大学与社会的协调。大学要服务、适应与引领大湾区社会发展,提高社会组织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与能力。建立教育中介机构是高教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这些中介机构是半官方或半独立的民间性、学术性的社会第三方组织。但是,社会第三方组织参与大学治理是我国目前的短板,原因在于社会人士对参与大学治理的意识薄弱或介入大学治理的能力不足。因此,需要积极扶持教育中介组织(如教育评估、教育融资、教育咨询、教育交流、教育后勤服务等中介组织),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并保障其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完善高等教育社会评估监督机制。[15]四是大学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从高校内部协调来看,高等学校内部需要不断加强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事薪酬、教育质量、教育评价等诸多关系的协调,促进大学高质量发展。大学内部的协同治理是指政党、行政、学术的权力制衡,需建立起合理的大学治理结构。粵港澳三地高等教育各具特色,大湾区高校内部治理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创大学治理之“良政”。在领导体制上,内地高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保障了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香港高校强调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国际化水平和学术传统具有优势;在高校内部行政管理上,香港高校行政管理体系更加国际化和专业化,澳门高校以国际性的质量管理认证机制来优化校园管理和行政运作,内地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规范化。加强三地高等教育治理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必将提高行政管理系统的运作效率,大大推进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3.绿色发展:良好教育生态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绿色发展。大学绿色发展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人才培养的环境,要构建一个健康、向上、和谐、可持续的教育生态环境;二是人才培养理念,要面向未来,适应绿色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在教育生态环境上,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学要以人为本,激发师生内在潜质潜能,营造和谐、健康的文化生态和绿色成长生态,培育尊师重教、自由包容、鼓励创新的学术生态。在人才培养上,大学要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与新兴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升,研究开发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推动引领绿色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是打造“三宜”的优质生活圈,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优质的环境质量有利于增强区域对人才、资本等各种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竞争力,而劣质的环境质量会对资本和人才产生“挤出效应”。在人文环境上,大湾区是一个具有不同文化价值观的区域。相关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融合发展指数并不高。港澳居民对大湾区社会融合的心态呈现显著的群体分化。主要表现为两部分:一是香港居民和澳门居民的融入心态存在显著差异,澳门居民表现出远高于香港居民的融入意愿与参与热忱,欢迎内地居民前来旅游、投资。二是香港居民内部存在显著的群体分化,跨境流动频繁、与内地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居民持有积极的融入心态,而那些较少来内地、与内地没有社会关系网络的居民则对内地生活没有完整的认知,容易形成对内地的刻板效应。香港居民融入内地的心态差异既有群体竞争资源,也有接触有限带来的影响。[16]因此,大学绿色发展在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教育与社会生态,提升港澳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大学在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方面具有独特功能。大学是自由思想者的乐园,先进思想的传播基地。大学传播先进思想并不排斥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和先进思想相得益彰,共同谱写现代大学精神。大学是多样性和宽容性中心,本身积聚了一大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成了多元文化、多元思想的集聚地,可以在一个地区散播多样性和宽容性种子。多样与宽容意味着对不同人和不同思想的开放,是一种主动包容,不仅是“容忍”他们的存在,而且欢迎他们并与他们为邻,有效和有价值地欣赏他们的观点。大学多样性具有可传播性,从大学校园延伸到周边社区,甚至产生乘数效应激发区域多元性。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的地方,宽容的创新生态显得尤为重要。受历史文化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粤港澳三地有效的融通机制并未有效地构建起来。粤港澳虽然拥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具有价值理念差异,但三地文化具有同源性,归属同一岭南文化。以文化为突破口,全面推进湾区世界一流大学的融合发展,这是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需要采取针对性举措提升粤港澳三地对湾区共同文化的认同,增强湾区文化“软实力”,营造和夯实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良好环境。要大力开发粤港澳大湾区历史,了解自身所处区域的历史发展脉络,增强对湾区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提升湾区高校对湾区文化的认同感,使自身大学文化适应湾区文化。[17]在夯实文化根基的基础上,培育深度包容、高度开放、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多元文化并存的粤港澳湾区新文化,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发展。

4.开放发展:国际化水平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开放发展。大学的开放发展在于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顺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趋势,推动形成高等教育以国内市场为主体、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相互促进的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提升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把开放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新发展的重要原则,就要坚持国际视野、中国道路,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办好中国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学会不同文化的包容共处、互学互鉴;就是要在合作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与国外高等教育的实质等效,在国际交流中让世界听到中国高等教育的好声音,共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各类人才跨国界流动、人力资源全球化配置等现象都将给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改革带来一系列的全新课题。国际化“走出去”战略成了现代大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向世界,创新发展,迎接挑战,成了现代大学的新使命。政府与大学有责任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全面纳入教学与研究中去,深度融入创新与开发的国际视野,在迎接挑战中不断开拓进取,在抗击危机与风浪中稳健前行,在抓住机遇中实现创新发展,为湾区经济建设与社会融合发展作出贡献。大学要自觉发挥文化创新、文明交往功能,建立不同国家间、不同地区间、不同高校间在教育、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国际交流或援助计划,更好地推动学者、学生的国际交往。加强文化交往、人才沟通、区域合作,共创美好未来。不同大学应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自身定位,有所侧重地实施大学国际化战略。各个大学需要结合自身历史传统及类型性质,发展独具特色的国际化大学理念和评价标准,提升湾区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5.共享发展:合作共赢整体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离不开共享发展。大学共享,在于搭建师生间、学科专业间、校政企间互联互通的信息渠道,实现资源、成果的开拓与共享,最终促进教育公平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健全共享机制、加强交流合作、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有现实诉求,更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但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缺乏高层次、大力度的统筹和协调,三地高等教育合作基本处于分散状态,缺乏相关指引和制度安排。在合作流动中资金、人才、科研技术等要素流动依然面临较大障碍。资源共建与共享是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区位优势之所在,健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共享机制,实现湾区高校优质资源共享,真正实现湾区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提升大学教育水平和科研实力,是湾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途径。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首先要在国家层面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出台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和配套政策,整体推进湾区高等教育發展,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推动三地高校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方面的合作与共享,鼓励借助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共享穗港等一流大学的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源,共同攻关重大科研项目。加强湾区学生“双向交流”,鼓励来大湾区就学、就业、创业。加快大湾区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国际人才自由港。加快制定鼓励港澳及国际高层次人才到内地高校交流、任教政策,在出入境、税收、社会保障、医保、科技创新保障等具体措施上实行先行先试,着力推动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四、结语

研究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分析框架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经验,系统总结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理念,提出了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政策创新的路径选择。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在引领高质量发展,促进港澳融入国家战略中具有深远意义。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世界一流湾区的宏伟目标,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把握和理解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站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全球制高点,站在协同发展与治理的塔尖,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湾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推动湾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必然要求。创新发展关键在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创新;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处理好高校内外关系;绿色发展关键在于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与学术生态;开放发展关键在于资源的全球化配置;共享发展关键在于资源共享,促进教育的公平正义与人的全面发展。这些创新政策体系的构建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湾区提供强大人才与智力支撑。

注释:

①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国际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标准。本研究将“世界一流大学”界定为在国际权威大学排行榜中位列全球前100名的研究型大学。目前国际公认的权威排行榜一般认为有4个:U.S.News世界大学排名、QS(Quacquarelli Symond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世界大学排名、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ARWU)。四大排行榜均有各自的倾向性指标及评价规则,同一大学在四大排行榜中的位置可能会大相径庭,因此各排名仅供参考。尽管人们对国际大学排行榜有不同的评价甚至质疑,但人们依然认为评价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及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ALTBACH P G.(2009).Peripheries and Centers: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10(1):15-27.

[2]SALMI J.(2009).The Challenge of Establishing World-Class Universities.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

[3]MOHRMAN K,MA W,BAKER D.(2008).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ransition:The Emerging

Global Model.Higher Education Policy,21(1):29-48.

[4]韩立文,程栋星,欧冬舒.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03-107.

[5]NGOK K L.(2008).Massification,Bureaucratization and Questing for‘World-Class’Status: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Mid-1990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22(6):547-564.

[6]埃里克·阿什比,著.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J].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7]郄海霞.美国研究性大学与城市互动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3.

[8]MOKYR J.(1990).The Lever of Riches:Technological Creativity and Economic Progress,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78.

[9]SIMONTON D.(1999).Origins of Genius:Darwinian Perspectives on Creativi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45.

[10]伯頓·克拉克,著.建立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77.

[11]杨广晖,栉田直规.“2018问题”:日本高等教育的生存与挑战[J].高教探索,2018(1):71-75.

[12]COBB R W,ELDER C D.(1971).The Politics of Agenda-Building:An Alternative Perspective for Modern Democratic Theory.The Journal of Politics,33(4):892-915.

[13]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86-166.

[14]李立国.什么是好的大学治理:治理的“实然”与“应然”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5):16.

[15]杨科正,王富平.论大学外部治理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8(4):56-60.

[16]符正平,何俊志,黎熙元,编.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研究报告[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397-399.

[17]朱韩兵.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发展: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江淮论坛,2018(1):171-174.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粤港澳大湾区
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系统
湾区经济:国际步伐与中国格调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即将崛起的世界级城市群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发展理念下发展经济与收入分配的辩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