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探索

2021-01-10 15:10彭丽珍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意义

彭丽珍

摘  要:面对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为谨防严重后果的出现,我们积极倡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而道德与法治教师作为学生思想引导的重要角色,要正确审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在课堂教学中探讨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意义;策略

如今,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社会竞争愈演愈烈。在此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成才,而很多人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快乐成长,会让他们从小便承受着来自人际、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小学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可以说是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导向性课程,在其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该科教师不断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而给予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确引导,让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健康状态。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拥有综合素质与身心健康的优秀学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基于该教育形势,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能够很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其缓解学业压力、保持良好情绪。受年龄及认知水平限制以及教育环境的转变,当前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当其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或是身处逆境的时候,就极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出现“想不开”、“走不通”等情绪问题。而如若通过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与情绪,指导学生进行调整或让他们自行疏导,由此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解决。另一方面,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利于落实课程理念。无论是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还是心理健康教育,其最终目的都是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做到积极健康地生活,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理念的重要核心,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中的渗透能够有效强化课程导向作用。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方法

(一)深挖教材,发掘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当前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培养形成自信、自强、自立、开拓创新、合群、乐学、积极向上且开朗的健康人格与良好的学习态度。有大量研究证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基于此提出了对学生的智能训练要求与人格培养要求。如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然需要围绕教材进行深度且全面的剖析与研究,并找出当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契合的点作为突破口,继而实现有效教学。同时,教师应注意不要被教材所束缚,需要基于教材内容而进行调整、优化、拓展与创新,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别具一格的学习体验。如教师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的第2课《学会沟通交流》时,可将教学内容分成两个课时,去对学生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的渗透。现针对第一课时而言,强调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不同看法产生的原因,并理性对待不同看法。而于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学生就教材P10的活动园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并借助多媒体进行课件的播放,显示一些学生们对输掉篮球比赛的不同看法,引导学生知晓站在不同的角度会对事件产生不同看法。不同处理事情的方法与态度也会对自己的心情、人际关系造成影响,需要稳定好自己的情绪,做到冷静思考,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与他人发生矛盾冲突。

(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让学生在情境中做到对情感、知识的深刻感悟与体会,从而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就是“生活”的映照,因此,生活化情境的构建,生活化知识内容的渗透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我们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设,实际是希望学生能够正确的对待生活,能够在生活百态中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而生活化教学内容与思想道德课程方面的有效融合正是心理健康教育最好的切入点。具体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特点,教师便可借用一些学生们感兴趣的各种故事来创设丰富的情境。为此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一定要在充分明确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与之相关的小故事,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帮助他们感悟当中蕴含的不同道理,进而形成坚强、善良、自信的心理品质。以五年级上册第9课《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便可引入《班母与班妻》的古代科学小故事,让学生获知鲁班是古代十分著名的能工巧匠,班母和班妻是其与母亲、妻子共同合作而产生的,该发明对古代的生产生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与灿烂的科技文化。而在故事具体的讲解中,教师还要以鲁班及其母亲、妻子的共同合作为基点,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家庭对鲁班的影响,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减轻对家长说教的反感心理,改变对家长“唠叨”的态度,从不同角度去审视家长的做法,进而真正做到与家长的和谐相处,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营造氛围,进一步改善课堂效果

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一直都是提升课堂效果的要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们的情绪会处于放松的状态,更乐于参与到师生互动环节中,发自内心地去倾听教师的话,进而生成对教师所讲内容的认同感。反之学生在当中很容易产生紧张感,进而影响他们的课堂集中力。而道德与法治教师如果关注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并突出“以生为本”的原则,从根本上加强学生学习的轻松性,拉近师生间的关系,可以极大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改善。如教学五年级下册第6课《我参与  我奉献》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来营造相应的教学氛围,视频中有爱心人士向环卫工人送爱心早餐,还有普通民众向偏远地区寄送衣物,学生在观看完毕后也会深受感动,且产生想要表达自己感受的强烈欲望。当中,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提问:“实际上,社会上还有许多群体与个人在用不同的方式关注弱势群体,那么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又应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关注他们呢?”并在之后共同与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师生平等交流的和谐氛围。而在此期间,教师也能对学生的心理狀态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有针对性、有意识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学会积极乐观的看待事物和与人相处,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四)科学评价,帮助学生剖析心理历程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学习情感及心理状态的形成与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机制的改善与优化,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与心理需求的发展。如在五年级下册第1课《读懂彼此的心》的教学评价环节中,针对不同学生在心理、性格上的差异,教师的评价就应针对具体情况而给出不同的评价内容。因为在不同的家庭环境下,学生的性格、心理也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要想促进家庭氛围的融洽与家庭关系的和谐,需要结合每一个家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评或者是生生间的互评来让学生们认识到每一个人身上都“好坏”并存,听取他人意见、接受他人批评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以此帮助学生不断构建强大的内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将课堂作为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与渗透。在实际教学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要注意深挖教材,挖掘更多的课程教学资源,并且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与学生有效互动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通过不断优化评价机制,以多样的评价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问题,最终在不断改正中实现身心的协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媛.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未来英才, 2015(4):1.

[2]郑修成. 小学思想品德课堂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小学, 2014(12):1.

[3]禤小芳.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数字化用户, 2018, 24(19):166.

[4]孙青青.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探究[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3.DOI:10.26914/c.cnkihy.2021.019385.

[5]魏淑琼.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策略[J].考试周刊,2021(43):129-130.

[6]牛生才,卢义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19(26):8-9.

[7]梁伯庆.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DOI:10.26914/c.cnkihy.2020.013743.

(作者单位:东莞市石排镇独洲小学,广东   东莞   523000)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