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提高策略

2021-01-10 10:41:09赵月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6期
关键词:舞蹈编导提高策略创新意识

摘要:舞蹈编导的创新意识,是舞蹈艺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意识是舞蹈编导必须具备的素质,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创造出广大观众喜欢的舞蹈节目,才能真正促进我国舞蹈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新时期舞蹈编导创新意识的提升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舞蹈编导;创新意识;提高策略

舞蹈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活动,也是一门能够体现人类情感和形体美的艺术,它本身就具有丰富的价值和独特魅力。作为一种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舞蹈不仅能让舞者尽情宣泄自身的情感,也能让观众受到感染,获得审美享受。舞蹈为人们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和情趣,为了充分展现出舞蹈的魅力,舞蹈编排就要具有创新性、多变性和独特性,这就对舞蹈编导的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但是因为传统思想的禁锢和阻碍,有一部分舞蹈编导很难有灵感去创作出让人眼前一亮的舞蹈,因此为了创作出有独特魅力和感染力的舞蹈,就必须找到有效的途径来增强舞蹈编导灵感和创新意识,以下是笔者对此的分析与论述。

1 奠定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

对于舞蹈编导来说,创新是比创造更加重要的意识。舞蹈编导要想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关键是要为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良好基础。创新意识的形成基础是对事物秉持待定、否定及肯定三种不同的态度。大多数人习惯于从自我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并对事物表达自身的看法或想法。这样的判断一旦形成,便容易将相关思想扩散到所有事物的评价中,从而忽视了事物其他属性的存在。因此,舞蹈编导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要以待定的眼光与态度去审视舞蹈作品,对于舞蹈作品的动作、编排均需经过慎重的选择与评价,以待定作为进步的动力,能逐步发展为创新意识。与此同时,舞蹈编导要克服既定的思维方式,并将变化思维积极运用到舞蹈创编中,这也是舞蹈编导创新意识形成的有效途径。所谓变化思维,主要是指不同类别、不同形式思维的变化,即一个思维角度转变到另外一个思维角度。此外,鉴于舞蹈作品的创编与时代背景的关联密切,因此,舞蹈编导还应根据时代发展潮流来促进动作元素及舞蹈语言组合的合理创新,这样才能在精神状态层面取得突破,充分展现舞蹈作品的时代性。

2 舞蹈编导要在舞蹈作品创作中展现自己独特的艺术特色

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在作品的创作中必定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个性化的舞蹈艺术作品,有效地提高了舞蹈编导的知名度和辨识度。舞蹈编导在舞蹈作品创作过程中,要着重强调形象个性化及形象本身的鲜明特色,个性色彩的鲜明,是体现舞蹈主题的重要环节。舞蹈编导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对形象所具备的个性色彩进行重点突出。舞蹈的形象色彩,首先应该强调的是词汇的规范,这里谈到的“规范”强调的是能表现舞蹈的基本风格、表现形式以及特点等的正确性,然后是舞蹈所表现的主题,紧密围绕这一主题,来体现舞蹈的审美内涵。其次,动作形象的鲜明性,需要使用如文学思维、美术思维、音乐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来表现。这些思维方式,都是以舞蹈思维为基础,再经过加工后予以吸收,从而丰富舞蹈的思维内涵。舞蹈编导的思维是没有固定模式的,是开放的,跳跃的。作为一名优秀的舞蹈编导,应该学会用舞蹈思维来看待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保持思维活跃性。舞蹈编导要通过勤奋的多样化的学习,成为驾驭时代的创新者。通过创新的生活,不断从现实生活中充分汲取创作源泉,才能创作出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喜爱的优秀舞蹈作品。

3 逆向思维,表现风格多元化

逆向思维是指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反过来思考事物的特点以及产生,这种思维的特点就重新塑造了新的思想,创新了新的事物。逆向思维可以提升人們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舞蹈编舞的吸引点和闪光点在于创新,合理运用逆向思维能够提升舞蹈编导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创作出有特点的舞蹈作品。例如,逆向思维创新舞蹈造型,在《爱莲说》这个作品中,舞蹈编导打破了传统莲花的表现造型,利用逆向思维和舞者自身的身体外形条件为莲花赋予新的活力和创造力,呈现出完全的立体感并且点出主体,使人耳目一新,充分感受到舞蹈表演的创新和魅力。所以舞蹈编导应当合理运用逆向思维,结合舞蹈本身使舞蹈所表现出来的风格呈现出多元化、新颖化的特点。

4 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舞蹈创编灵感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均可成为舞蹈创编的素材,生活不仅能为舞蹈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而且能帮助舞蹈编导收集舞蹈素材。当然,这也需要舞蹈编导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深入而理性的分析,并且选出典型的具有吸引力的人物或故事作为舞蹈创编的素材。与此同时,编导需具备一定的主体意识与创新能力,要对事物产生独特的认知与理解,这样才能在创作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继而为舞蹈编导指明方向。为了深入挖掘生活中的舞蹈创编素材,编导还需具备良好的生活观察能力,而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编导要尽量从多个角度、不同方面入手,这样能赋予舞蹈创编不同的内涵与情感。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舞蹈创编是一种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编导应将素材最纯真的一面融入舞蹈动作中,才能创造出真实而完整的舞蹈形象,进而让每个舞蹈动作都能表达舞者的思想与情感,继而达到感染他人的效果。

例如,舞蹈作品《咱们工人有力量》的动作编排就是以日常生活中工人的一举一动为原型,通过对工人阶级日常生活与工作的细致观察,汲取了丰富的创作灵感,编导将灵感融入舞蹈动作中,真实展现出了工人群体的生活和工作状况。此舞蹈作品是对社会与群众生活的直接展现,舞蹈编导通过对工人肢体语言、情绪、动作的捕捉,使舞蹈作品不仅表现出了工人朋友的真情实感,也感染了观众,深受他们喜爱。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活日益丰富的新时代,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审美观以及对舞蹈艺术的新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舞蹈编导,必须加强在作品的艺术创新力度,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同时,更要深入生活,贴近生活,从中寻找到美好事物,激发创作灵感,从而创作出适合时代发展的并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舞蹈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魏树发,肖彤卓.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提升创新意识[J].青春岁月,2019(07):14-15.

[2]丛瑀彤.简析舞蹈编导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国博览,2019(01):240.

[3]管琳.舞蹈编导中创新意识的提升[J].艺术研究,2018(03):46-47.

作者简介:赵月  女 , 1971年9月9日,籍贯:辽宁省锦州市凌海,研究方向:舞蹈。

猜你喜欢
舞蹈编导提高策略创新意识
效益最大化
全面推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措施
初中语文教育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舞蹈编导的创作能力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00:22
关于舞蹈编导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
浅谈舞蹈编导应具备的创作技巧与思维能力
舞蹈编创中音乐的重要性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略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5:44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