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方兴 张莉莉
摘要:在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非常微妙且极为重要。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城市化的大跨越发展,随之而来的现象则是农村留守人才的不断凋敝。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乡村人才培养路径,是一项极其浩大的时代工程。本文通过对某职业院校和其对口帮扶的村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形成对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路径的初步探索。
关键词: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对口帮扶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在当前国际国内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看,我国的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非常微妙且极为重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21年2月,总书记在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在全面建設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都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如何探寻二者良性联动发展的正确路径,值得我们一再深思。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要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支持办好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强化校地合作、育训结合,加快培养乡村振兴人才,鼓励更多农民、返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支持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和在岗继续教育制度”“要把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作为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激励政策、乡村振兴规划制定的重要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021年10月22日印发的《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鼓励引导职业院校毕业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职业院校毕业生与普通高校毕业生同等享受艰苦边远地区基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倾斜政策。”随着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职业教育即将与乡村振兴同步迈进,迎来新的“春天的故事”。
但前途之光明与道路之曲折永远并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职业教育应当如何培养人才?这是貌似很简单实际上极困难的一道问题。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所谓基础,就是根本、是前提、是第一要素。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大跨越发展,随之而来的现象则是农村留守人才的不断凋敝。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的乡村人才培养路径,是一项极其浩大的时代工程。笔者通过对某职业院校和其对口帮扶的村庄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初步形成对上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联动发展的一点想法,不足之处恳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一、抓好“三个书记”,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工作要做好,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乡村人才振兴纳入党委人才工作总体部署,引导各类人才向农村基层一线流动,打造一支能够担当乡村振兴使命的人才队伍。本文所谓“三个书记”是指:高职院校的党委书记,帮扶村党支部书记和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三个书记承担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承担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的党委班子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是承担乡村振兴的党支部班子的核心作用。在村校之间,驻村第一书记发挥着的衔接、助推、矫正、巩固等重要功能。抓好了“三个书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联动发展才有了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的潜力将是无穷的。
1.学院党委书记。从实践看,A学院党委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在学院自身财力并不充裕的情况下,从2017年承接对口帮扶任务以来,每年投入帮扶建设资金50万元左右。党委书记、党委班子成员定期带队到帮扶村,走访慰问对口帮扶的贫困户(脱贫户),节假日送温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困难家庭顺利脱贫。高职扩招政策出台后,C村高中同等学力村民免费在学院线上学习,完成学分可获全日制大专毕业证书,改变学历的同时也改变了很多家庭的命运。在学院党委的帮助下,C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建设一座新的村部办公大楼,整个村的面貌焕然一新。
2.村支委书记。2021年下半年,C村和全国其他农村一样进行“两委”换届。新当选的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正是之前通过学院扩招线上学习获得更高学历的年轻人。现任“两委”班子的5人中,村支书、营长、妇联主席都是高职院校的扩招在读学生,其中2人在A学院就读。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直接提升了村“两委”的综合水平和学历等次,这是高职扩招政策取得的良好效果,更是学院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就业方向等办学理念的重要契机。
3.第一书记。培育人才是一种长期的过程,而直接输送人才则能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2017年以来,学院安排两批帮扶干部,驻村担任“第一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开拓乡村振兴新局面。第一任第一书记是副处级干部,在学院担任核心部门主要负责人,工作经验丰富,综合能力过硬,驻村工作成果丰硕,被安徽省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局、财政厅、人社厅联合授予“全省第七批优秀选派干部标兵”称号;第二任第一书记是名年轻干部,硕士学位,在学院长期兼任行政工作、辅导员和教师等岗位,有多次在上级机关挂职锻炼的经验,综合能力较强。“第一书记”处于村校两位书记之间,上传下达,谋划产业发展新路子,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发展村集体经济,培育农村文明乡风,发挥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三个书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各负其责同时又相互扶持、彼此呼应。三者关系融洽,体现的是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的突显,反映了村校事业走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而如果三者关系不佳,各自工作很少通气,甚至出现对着干、瞒着干、不想干等现象,则说明对“三个书记”的重要性没有理解透、把握好。三个书记中,又以“第一书记”最为关键,因为只有这个书记的角色才是城市伸向农村的灵活触角,是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是勒紧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不断进行良性联动的履带。抓好“第一书记”,将使对口帮扶工作发挥出远大于其最初定位的作用,带动学院事业与乡村建设联动双赢,从而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当然,这就对第一书记任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政策理解、理论深度、文化视野、综合能力、情感驱动等很多方面。
二、靶向村民需求,优化职业教育供给结构
刚颁布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乡村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全面培养、分类施策,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全方位培养各类人才,扩大总量、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尊重乡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人才,实施差别化政策措施。这就需要各地结合自身特点,进行相关的人才培养探索。但明确以村民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为指归,则无疑将为职业教育和乡村振兴都指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道路。
1.专业建设方面。A学院在调整供给结构方面一直进行不懈的探索。学院注重吸收下派干部的驻村工作经验,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提高相关专业的育人水平,开展丰富多彩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帮扶活动等。譬如,在得知农村幼儿园缺乏正规幼儿教育培训、待遇不高、学历较低等情况,学院加大力度建设“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扩大专业规模,提高培养质量。目前该专业在校生人数在全校是最多的。2021年,学院申报成功并开始招收“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充分发挥学院食品营养方面的师资优势,为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困难老人”现象提供职教解决方案。
2.校企合作方面。A学院得知C村周边有一些工厂长期处于用工荒状态,积极主动与企业进行合作,建设员工培训基地,开展粮油质检工、粮食仓储工、车工、钳工等工种的业务培训、技能鉴定等。当然,乡镇企业用工荒的本质仍然是大量人员外流造成的,如何保障好乡镇用工待遇、工作条件、休息时长等,还需要有关政策的保障和相当长期的过程。
3.文化交流方面。学院经常性开展学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如组织C村小学生到城市参观游玩,感受大城市的生活;安排学院教职工、党员干部、团员学生与C村村民、学生开展相关红色教育、节日纪念、传统文化教育、爱粮节粮教育等活动。A学院还积极探求与C村所在县的职业学校进行合作办学,为更多农村学生谋求综合素质和学历提升铺桥架路。
三、把握政策机遇,创新方式开展双向宣传
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联动机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关系,其动态表现就是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89%。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搞城镇化,过快过慢都不行,要做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求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乡村激励机制,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让农村的机会吸引人,让农村的环境留住人。
1.城乡二元的文化互动。青年人选择去城市打拼,还是留在农村,看上去似乎是某种个人的选择,有的时候像是一念之间的事,但实际上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因素。国学家钱穆先生曾有一篇文章,叫《乡村与城市》。他认为,乡村代表着“自然、孤独、安定”,城市则代表“文化、大群、活动”。他说:“人类从自然中产出文化来,本来就具有和自然反抗决斗的姿态。然而文化终必亲依自然,回向自然。否则文化若与自然隔绝太甚,终必受自然之膺惩,为自然所毁灭。近代世界密集的大都市,严格的法治精神,极端的资本主义,无论其为个人自由的,抑或阶级斗争的,乃至高度机械工业,正犹如武士身上的重铠,这一个负担,终将逼得向人类自身求决战,终将逼得不胜负担而脱卸。”自然与文化是相生的,同时又是循环发展的。物极必反,城市化的极致也必然是逆城市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推动城市“文化”之负担与乡村“孤独”之自然进行良性互动的一个重大契机,对这种契机的呼应,作为教育行业的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向人才宣传职业教育、向城市宣传农村,对这种“双向宣传”的把握必将大大促进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联动。
2.向人才宣传职业教育。A学院属于粮食行业办学,坚持以传承粮食文明、宣传爱粮节粮、保障粮食安全为己任。在与种粮大县所在地之C村结对帮扶时,同受粮食文化深刻影响的一脉相通,让村校之间保持着一种难以语表又确然存在的默契。在粮食产业上,学院积极拉动投资,在C村建设仓储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在文化传承上,C村儿童到学院挂牌建设的“全国爱粮节粮基地”参观学习。但最为重要的互动,则是学院一贯的对爱粮食、爱农业、爱农民理念的宣传,由此带动更多的资金、人才流向农村。
3.向城市宣传农村。向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城乡二元关系也悄然发生变化。很多网络红人在农村建民宿、晒日常、秀才艺,由此产生的新业态自然是对乡村振兴的一剂良药。A学院近年来注重加大对网络直播实训室的投入,深化电子商务方向的校企合作,把网红孵化基地建在学校,让学生在直播平台学习技能。来自农村的学生,成长为新媒体人才后,必然会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把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乡风新貌展示给所有在城市打拼的“打工人”,这就让乡村之“孤独”与城市之“重铠”有了相呼应的宣泄、调剂,文化更新之路由此走得更远。
A学院与C村联动共赢的模式仍然在积极探索中,也必然会遭遇很多的问题和挫折,但把握时代机遇、百姓安居乐业的共同愿景是一贯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说:“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神圣使命,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首当其冲,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习近平论“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2021年);
2.扬子晚报 :2013年3月9日,《习近平:城镇化重要的是质量 过快过慢都不行》;
3.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4.钱穆:《湖上闲思录》,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本文系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8年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联动发展的路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张方兴,男,1986年3月生,安徽枞阳人,安徽粮食工程職业学院讲师,现担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某村乡村振兴第一书记。
张莉莉,女,1979年9月生,安徽宿州人,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