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娇
摘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协同育人机制是落实“三全育人”有效性的客观要求。本文在分析协同育人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健全制度保障,搭建线上平台,缔结育人共同体,提高社会服务力,统筹社会资源的构想,建立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大育人体系,从而实现育人和育才的人才培养的统一过程。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校;家庭;社会
赫尔曼·哈肯(德)在《协同学导论》一书中指出,自然社会和人类社会中的子系统都受相同的原理支配,子系统相互影响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1]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协同就是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
习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十九大报告也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南国农教授认为,协同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联合对学生有影响的各社会机构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以提高教育的效果、效率和效益。[2]
学者徐平利认为,协同教育是指承担着育人任务的各方在系统内分享资源、汇聚能量,有效地培育和利用人才的多方互动过程。[3]
在“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新阶段,开展高职院校“家庭-高校-社会”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的研讨具有现实意义和启示作用,既能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全育人”背景下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分析
(一)三全育人理论内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通俗的理解三全育人就是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在教育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其中,培养拥有健全人格的时代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全员育人,强调的是人人都应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活动中,挖掘本职工作中的育人元素并运用于教育教学,对学生实现显性和隐性的价值引领。
全过程育人,强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育人工作应涵盖学生的学习与成长的全过程,遵循教学规律、成长规律,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行培養和人格锻炼,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方位育人,强调育人工作应用涉及范围之广,包括校园内外、线上与线下、理论框架与生产实践等一体化育人体制,建立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全育人格局。
(二)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若只有学校而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而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4]可见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
家庭、高校、社会,在教育教学方面,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存在着共同的育人目标。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家庭,在观念、习惯、品性方面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高校,则是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人才培养、学习风气、人际交往中滋养学生;社会,一方面是通过树立典范和榜样,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来影响学生。另一方面是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使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成。
将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充分调动起来,融入多方协同育人理念,引入科学评价机制,搭建育人沟通平台,建立全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形成大育人的格局。
正如中国教育报所讲,“三全育人”要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构建“十大”育人体系。[5]
二、协同育人的影响要素
在校园内外、线上与线下展开协同育人,已得到家庭、高校和社会各方的总体认同,但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性、可行性、科学性还存在诸多困难。比如校企合作热潮中,合作育人模式也时常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
学者戴宝江在文中指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把握和应用技术技能,职业院校开发的理论课程与企业提供的实训课程是否与行业企业需求进行了实质性的对接。”[6]
学者阮彩霞也提出,“简单地用企业职场实训替代课堂教学能否真正丰富职业教育经验以及带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7]
笔者研究发现,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较难展开的因素集中体现在:
(一)分工模糊,责任不清
高校、家庭、社会各方缺乏统一调度和管理,原因是在协同育人中不同时期的职责、职能、角色分工不明晰。部分家长认为,育人是学校教师的事情,自身只承担辅助作用,家庭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行业企业和社会资源的育人功效从长远来看也并未得到有效使用。因此,在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学校越位、家长错位、社会缺位的现象,影响共同育人的成果。
(二)沟通不畅,信息偏差
从沟通机制上看,有研究表明,目前高校与学生家庭的沟通局限于告知类信息和奖惩类信息。[5]家庭方并不具备动态途径去深入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专业设置方案,行业就业前景等等,家庭的育人途径常常出现被动辅助的局面。 沟通平台的缺失导致校园内外、政校行企之间在组织、实施、衔接等协同育人的环节未能做到有效参与。
(三)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社会服务能力
在校企合作中,由于职业院校比较缺乏“复合型”教师,导致学校的理论课程和企业的实训课程在衔接上出现断层,院校培养的人才和企业实际需求并不十分匹配,从而不能有效实施社会服务能力。无法保证企业在合作中的权益追求,则企业缺乏合作动力,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也就不能真正有效参与协同育人工作。
三、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对策
“三全育人”提倡将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和力量汇集并整合,构建校园内外,线上与线下,理论课堂+实践课堂的大育人体系,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因此,高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并非简单组合,而是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深度合作的协调育人模式,同时,这也是落实“三全育人”实效性的客观要求。
(一)厘清权责,健全制度建设
健全管理体系,完善监督运行机制是确保协同育人模式高效长久运转的前提。政府应主动牵头,组建管理机构,完善协同育人的组织管理体系,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高校、家庭和社会各方作为育人的共同体,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将三全育人的元素和育人功能融入整体设计,完善协同育人的组织构架,通过沟通交流和宣传指导,明确学校、家庭、行企、社会各方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分工,为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扫清思想障碍。
明确教育各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各主体组织、参与、实施教育教学情况的监测与考核,凝聚协同育人、同频共振的共识,力争形成合作理念一致的长效合作机制,为协同共育奠定思想基础。
(二)搭建平台,实现同台发力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提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密切配合、良性互动,形成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通过互联网+教育,搭建汇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的资源平台,为协同育人提供智力支持,有效解决因资源分散,信息滞后带来的问题。
借助互联网媒体工具,高校因势利导建立公众号、微博、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创设行业专家资源库、实践教学基地群、学生学习情况评估数据库等,配合协同机制达到共育目的。引导家长、社会方面主动参与学生的全过程教育管理,提高家、校、企、社会等多方协同育人的能力。让家长、教师和企业组织人员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及时沟通、平等交流、便捷互动,这是协同育人活动的有效开展的前提。
(三)培养信任,增强协作向心力
因职能定位和育人场地的不同,在某些情况下,校方、家庭及社会企业方可能会产生矛盾。据此,协同育人的多元主体,应该培育信任机制,使协作育人工作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协作的初衷是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达成深度合作,进而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因此,以包容弥补差异,用宽和增进合作,才能真正促使家庭、学校、行企、社会各方真正缔结成育人共同体,面对危机时,不推诿,不斥责,做到携手共进,共同承担。用互补、互助增强协作凝聚力,强化多元主体的协同育人效果。
(四)提升成果转化率,提高社会服务力
通过建设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开展教师+师傅双导师育人模式,对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增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输出率,促进科研成果融入教学改革,促进新技术与新成果产业化,实现高职院校和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同时,在协同育人模式下,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育人活动,学校教育元素和企业文化元素相互融合,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方案展开学习、实训,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通过培养技能型人才提高社会服务力,以期实现协同育人的共赢目标。
(五)统筹协调,资源同聚
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育人背景下,社会力量和社会成员的广泛参与是协同育人成功的关键所在。社会层面,各级政府要统筹安排,集合区域教育教学资源,建立多方联动制度,构建家庭、校园、社会协同共育体系。比如,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功勋人物、榜样先进的示范作用,通过专题讲座和实践活动,弘扬爱国精神,培养家国情怀,助力学生了解前沿科学技术,根植报国理想,继承匠人精神。
其次,各民间团体、社会组织等能够在假期提供顶岗实习,为高校学生的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暑期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家庭、高校、社会教育在动态中共同发展,才能实现高质量协同育人。
四、结语
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在时代的进程中,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为中心,全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调动各方教学资源,凝聚一切教育力量,充分发挥家庭教育、高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教育的育人功能。
通过健全制度建设,将“三全育人”元素融入顶层设计,明确教育各主体的职责分工,为协同共育夯实合作基础;借力互联网和新媒体,搭建沟通、分享的互动线上平台,促使家庭、行业企业、社会各界都主动参与,全程参与教育教学管理,助力育人育才工作的有效展开;“家、校、行企、社会”通过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缔结成育人共同体,强化协同共育的成效;以科研促教改,聚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校企深层合作,实现协同育人的共赢目标;多方联动,构建家庭、校园、社会协同共育体系,通过社会实践、劳动教育达到高质量的协同育人目的,真正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育人体系。
参考文献:
[1]〔德〕H·哈肯.协同学[M].凌复华译.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 南国农.成功协同教育的四大支柱[J].开放教育研究,2006 (5):9-10.
[3] 徐平利.試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J].职教论坛,2013 (1):21-23.
[4] 黄小琼,刘涛.增强思政教育有效性视野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刍议 [J].2017(10):86-87.
[5] 着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高校思政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发布[N].中国教育报,2017(1):33.
[5] 吴磊,叶芜为.高校与家庭联系沟通机制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01-103.
[6] 戴宝江.示范性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与对策[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4(3):40-41.
[7] 阮彩霞.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管理:全景式国际经验[J].现代教育管理,2014(6):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