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教读是积累,自读是运用,课外阅读是延伸。这种延伸既是对课堂的延伸,也是对学生思想、思维的延伸。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个部分是环环紧扣,无论是哪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都不利于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形成。当今整本书阅读已经是语文学习的重点方向,要求教师重视课外阅读,并且采取恰当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这样才会使学生的阅读更加高效有质量,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语文 整本书阅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2]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明确要求必须开展整本书阅读指导。整本书阅读,顾名思义就是以一整本书为阅读单位进行阅读,这是对碎片化、单一化语文教科书阅读的一种补充。在高中语文新课标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位于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之首,虽然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没有颁布,但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可以猜想出新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会对整本书阅读提出相应的要求,整本书阅读已经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部分,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一种方式。并且中学的整本书阅读是在对高中整本书阅读打基础,如果中小学的整本书阅读不达标,高中的整本书阅读也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初中语文教材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的文章,已经不能满足自身以及社会对阅读量的需求。并且学生在接触到教材中的课文时可能会产生浓厚兴趣,想要继续读完整本书的欲望,在兴趣引导下的自主阅读,才会达到整本书阅读的效果。这样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完整阅读的一个体系,三者环环相扣,相互补充,学生在课堂内学到的阅读方法与技巧可以很好地运用于课外整本书阅读。学生在进行整本书拓展式阅读时,处于自主阅读的状态,在阅读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运用教师平日对文本的分析方法、阅读技巧,以更好地巩固阅读技能,提高阅读效率。最后,整本书阅读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学生在阅读中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3]
二、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策略
(一)整体谋划,营造氛围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时候一定要提前的规划,包括阅读书目的选择,阅读目标的确定,阅读条件的创造等等。这些规划都是一个整体的布局,是宏观的计划,比如教师确定初中三年或者是七年级一学年的阅读书目、阅读目标、这样才会使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想要更好地推动整本书阅读,需要学校财政的资金支持,创造整本书阅读的有利条件。比如在教室或者走廊设立读书角、读书吧,打造安静、舒适地阅读环境。或者是扩充校图书馆书目,使图书馆的书尽量满足学生整本书阅读的需求。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开展读书月或者读书周活动,以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营造全校师生共同阅读的氛围,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影响,就想在这样浓厚的阅读环境中进行阅读。
(二)积极引导,明确任务
1、阅读作品的引导
是整本书阅读的开头,教师在选择书目不能只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片面、单一的选取,要以课文为基础选择,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学生阅读的作品。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书中要求学生要阅读的书目有六本,其中必读书目两本,自主推荐阅读四本。整个初中阶段就有36本的阅读任务。
略读既需由教师指导,自宜与精读一样,全班同学用同一的教材。[4]如果一个班所阅读的书不一样,这就加大了教师指导阅读的难度,有时候很难顾及大备份同学,这就要求教师指導学生选择同一的阅读书目。阅读书目时可以先从教材推荐的书目入手,但是又不是机械化地让学生去读哪一本书,教材中推荐书目都是教材编者以教读课文、自读课文为基础精心安排的。因而教师可以抓住教读课文或者自读课文这根引线,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引导学生去对推荐书目进行阅读,可以是从课内某一作者的一篇作品延伸到课外另外一篇,例如七年级学生在学完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个时候学生对鲁迅的散文有了一定的认识与兴趣,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去阅读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可以是从书中的某一篇或者某个节选延伸到整本书,例如学习完《女娲补天》,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神话故事新编》教师也可以从某一主题单元的教学引向与这些主题相似的篇目,例如学习完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有关神话故事主题的课文后,学生一定是意犹未尽,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更加自然地引导学生去阅读《西游记》。
除了课本里推荐的阅读书目以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去选择其他读本,可以是与所学课文相类似的书,比如也可以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书。只要这些书目的选择是有要求有规划的,就会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产生影响。
无论是选择课本上的阅读书目还是选择课外的书,教师都应该掌握整体化、多元化的选择原则。也就是说教师选择的阅读书目的类型应多样,应包含文学经典、诗歌、小说、散文、剧本,以及外国的一些优秀文学作品。并且书目的难度应该随着学生的年龄以及能力的发展逐步提高。
2、阅读目的的引导
教师选择好阅读书目时还要规划读书的时间,在进行阅读之前就要给学生明确整本书阅读的目标是什么,让他们清楚这本书需要读什么,怎么读,不能让学生走马观花、糊里糊涂的读。比如在进行《西游记》的阅读指导前,教师要明确提出阅读目标。
(1)熟悉书本故事,并且能流利地讲出其中的几个故事。
(2)通过具体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3)找出喜欢的句段并具体分析。
(4)学习唐僧师徒四人吃苦耐劳、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3、阅读方法的引导
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书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那也只是走马观花的看故事而已,因而教师需要教给学生一些使用的阅读技巧,这些技巧的教授并不是单拎出来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打好基础,并且有意识地提醒学生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学生在自主阅读时这样可以使学生在阅读时进行知识迁移。对于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有很多,并且不同文类的读法有所不同,所以应该指导学生掌握“阅读不同的文本”的方法与技巧。[5]比如阅读小说类文本需要读懂故事、读懂人物、读懂情感。阅读说明文的文本,就需要抓住所描述事物特点、说明方法之类。教师也需要教给学生一些通用阅读技巧。
(1)思维导图法
学生在阅读了篇目较长或者人物关系复杂的书后可能会一头雾水,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流程图来梳理故事情节,整理人物关系。学生在总结人物性格或者某一事物特点时可以运用气泡图,以人物或者事物为中心画气泡图。运用思维导图法可以使学生无形的阅读可视化,思维导图在整本书阅读时,帮孩子们理清思路,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记忆能力等。[6]使学生在阅读时有一个清晰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教会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辅助阅读,教师需要在教一篇篇课文引导学生做思维导图。
(2)精读略读结合法
有人认为整本书阅读只要读完整本书,泛泛而读就可以了,这种想法达不到整本书阅读的要求与效果。在保证量的同时也不可忽视质。为了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读完整本书,就需要在阅读方法上下功夫,并且书本里名著导读部分,也对阅读方法进行了指导,例如阅读《西游记》记时需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有的故事情节需要略读了解故事的大概就可以,而有的片段则需要学生細细咀嚼,品味语言的精美。
(3)读书笔记法
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是阅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学生要会读也要会记,将经典的语句摘录下来,将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及时记下来,将自己的疑惑与问题记下来,如果不记读书笔记,在读完一本书后学生对整本书的感受体悟都忘记了,那么可以说这本书白读了。当然学生也可以在自己书本上进行圈点勾画,将好的句子、词语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将自己的问题写在书的空白处,这样使阅读成果更加一目了然。
(三)展示成效,及时交流
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是需要监督与检测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读书交流。读书交流的形式也有很多。
阅读交流最常采用的方式就是开展读书交流会,可以是跨年级的读书交流会,可以是班级读书交流会,也可以是小组读书交流会,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要求让班里的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人人都有参与感。读书交流会上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当然教师也要相应进行评价,对讲的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对学生阅读时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答,对阅读产生偏差的地方及时纠正。读书交流会结束后可以投票选出表现好的几名同学进行物质奖励,这样对学生进行外部强化,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起交流会。这同时也要求教师要先读,教师要对整本书熟悉,虽然加大了教师的压力,但是阅读也是教师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
(四)家校联系,家长敦促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家庭方面,语文教师需要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沟通,首先让家长认识到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性,得到家长的认可,这样的话学生学生放学在家时也会有阅读环境与氛围,有条件的家庭还会帮助学生建立家庭读书角,购买图书。有的家长还会与学生一起进行阅读。这样在全社会形成整本书阅读的氛围后,学生的阅读能力自然而然也会提高。当然学校可以与家长联系,利用闲暇时间开展“亲子共读会”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阅读,一起分享读书体验。为了监督学生在家的读书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每天进行阅读打卡,养成每日阅读的习惯,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电话访问或者家访的形式去了解学生的情况。
整本书阅读时一个长期不断积累的过程,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在整本书阅读中需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倾听者等不同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一切阅读计划都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学生地阅读能力、鉴赏水平,最终提高学生语文学科素养为最终目标。教有法但无定法,现在还没有非常完美的指导阅读措施,教师应该在实践中、在摸索中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4-16.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年.
[3]刘秋东.聚焦核心素养 开展整本书阅读[J].教学案例,2019(36):71-72.
[5](英)尼尔·麦考.如何阅读不同的文本(第二版)———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指南[M]. 苏新连,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
[6]李利华.巧用思维导图,将整本书阅读成果可视化[J].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
作者简介:李亚婷(1996—),女,汉族,甘肃康县,学生,硕士,扬州大学,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 邮编225000,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