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应植根学生生活

2021-01-10 09:30匡乃端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生活化

匡乃端

培养什么样的人,是发展教育所面临的归宿性问题,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问题做出的明确回答,为我国教育发展确立了目标、指明了方向。

正所谓:“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德树人既是一个永恒性主题,又是一个时代性主题。说它是永恒性主题,是因为树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立德是树人核心路径,只有树立良好品德,才能培育合格人才;说它是时代性主题,是因为每一个时代所面临的教育侧重点不同,所碰到教育难点、教育问题不同,所面对的学生、采取的教育途径不同。因此,开展“立德树人”工作应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主题,以社会生活为根基,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养成良好品德、树立高尚人格。

立德树人应植根学生生活,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题中之意,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与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育要求相吻合。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生活,首先要做到工作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生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大力挖掘其中的教育因子,根据社会生活的变化不断更新工作内容和方式。如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职业发展和就业问题、中国老龄化问题、如何加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家教育等,都是当前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学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关注社会问题,通过开展班级辩论会、全校性学生演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去论辩、思考,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关注社会民生的意识和精神。

其次,构建生活化立德树人课程体系,丰富学生德育内涵。课程是学生开展学习的主要形式,开发课程德育功能,学校一方面可要求学科教师挖掘学科德育因素,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一方面可结合学生生活内容,研发生活化兴趣课程和活动,如开设法治大课堂、道德大讲坛等课程,举办国庆文艺汇演、红歌赛、革命故事汇等活动,不断丰富德育课程体系。这些形式都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都是从学生生活中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活力。同时,学校还应该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宣傳栏等,宣传好人好事、展示优秀学生风采,树立先进学习榜样,营造浓厚氛围。

再次,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论。众所周知,学生的道德需求源于道德体验,学生的品德形成和发展根植于生活体验。如何开发好社会大课堂?学校可研发主题式社会综合调研活动,或是开展主题式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社区、工厂,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感受国家的发展情况和百姓的生活状况,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自豪感,以及关注社会民生的自觉意识。同时,学校还应组建校级家委会、班级家委会,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立德树人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教育中的应有作用。

最后,学校应设计生活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既能有效监督、科学管理学生的行为,又能对学生形成一种激励和鼓舞的力量。而德育评价与其他课程评价又不一样,由于其内容比较宽泛、繁杂,评价主体和目标不如其他课程那样明确,因此,德育的评价方式应该更加生活化,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产生反推力,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格的形成。

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当今社会处于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问题、新内容、新形式不断出现,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也应当紧跟时代发展需求,更新内容、创新形式。但无论如何改变,有一点应该是万变不离其宗的,那就是立德树人工作要植根学生生活。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生活化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