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璇(通讯作者) 栗 刚 曾凤君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0)
作为支撑人体负重的主要骨骼之一,胫腓骨结构相对脆弱,在交通事故、坠落、扭伤等非自然伤害中,造成骨折相对较大;然而,当胫腓骨骨折发生时,毗邻的踝关节与膝关节极易受到影响,若不能够及时选用科学恰当的治疗方法进行功能恢复,可能会对患者的肢体及关节功能造成影响,降低日后的生活质量[1]。在传统的手术治疗中,骨折术后痊愈的标准均是“伤口干洁,复查X线骨折愈合,内固定无残留”等,对肢体功能康复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大打折扣。对此,Kehlet等[2]提出了术后早期康复理论,拟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对围术期患者进行干预,以尽可能缩短恢复时间,减少创伤相关后遗症的发生。本研究借助临床路径管理工具,有效的将骨科手术与术后早期康复治疗进行衔接,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采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7年7月-2018年12月明确第一诊断为单纯性胫腓骨骨折的出院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是否同意进行术后康复治疗分为手术-康复路径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3例。纳入标准:(1)有摔伤、车祸等明确的外伤史;(2)体格检查:患侧肢体小腿前侧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反常活动;(3)辅助检查:DR摄片见胫腓骨处发生骨折;(4)患者对于研究内容表示知情,并表示愿意配合干预方案。排除标准:(1)陈旧性(骨折时间>28天)或病理性骨折的患者;(2)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和损伤的患者;(3)合并其他住院期间需特殊干预疾病者;(4)患者拒绝参与者。脱落标准:(1)受试者依从性差,未按既定方案进行干预者;(2)试验中自行退出者;(3)不愿参与研究者。
2 方法:对照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下的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内固定材料均为锁骨接骨板及螺钉,术后均采用常规术口换药及对症治疗,若伤口愈合良好,则予以拆线,并办理出院,并要求术后24周返院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术后康复干预的内容:(1)术后早期(术后渗血停止-术口拆线)。①患肢无痛性活动:嘱患者进行轻微足趾活动、轻度足背伸、跖屈活动,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练习(每次收缩持续6秒左右、放松12秒,初始练习5次左右,随着肢体康复程度次数递增);②被动性牵拉预防膝关节僵硬:使用被动活动装置被动活动膝关节,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从0°-30°范围开始递增活动度;③肿胀部位的血运改善:采用适当剂量远红外线局部照射炎症反应严重、软组织肿胀明显的部位,以促进患肢血运;④防止废用性萎缩:卧床期间,注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和其他肢体的活动。(2)术后恢复期(拆线后的治疗)。①患者肌肉与关节活动加强,尽可能加大足部背伸、跖屈活动范围,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改为等长收缩练习,不断调整髋关节位置,充分锻炼股直肌。②若患者可活动,可以拄杖行走,但应注意保护骨折部位、缓慢适度进行,要活动以稍过痛点为度,耐受后可依次递增,直至最后弃拐。③对锻炼引起的下肢肿胀不适,可做向心性按摩。④防止废用性萎缩:卧床期间,注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和其他肢体的活动。
3 观察指标:(1)患肢疼痛情况的改善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肢术后当天、术后第14天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比较2组患者患肢疼痛的改善程度。具体方法为:使用1条标有10个刻度的标尺,两端分别标注“0”分端和“10”分端,让患者从中挑选1个数字代表测试时患肢的疼痛程度,其中,0分表示无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2)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统计患者术后骨折部位相邻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需要的时间,各关节正常活动度见图1。(3)并发症例数。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
图1 下肢关节正常活动度
4 疗效评定;患肢功能恢复程度评估:要求患者术后24周返院复诊,并进行关节活动度评分(ROM,即关节活动时可达到的运最大弧度),作为疗效评定标准。优:踝、膝关节活动范度在正常范围,对日常生活未产生影响;良:踝、膝关节活动度在正常范围的80%以上,对日常生活未产生过大影响;中:踝、膝关节活动度在正常范围的60%以上,对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差:踝、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小于正常范围,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且行走有剧烈疼痛感。优良率=(评定为优例数+评定为良例数)/组内总例数,并对2组患者的优良率进行评价。
6 结果
6.1 2组一般情况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6.2 2组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当天疼痛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4天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为(2.70±0.77)分,较对照组(3.37±1.27)天较低0.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6.3 2组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各关节活动度恢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为(93.74±6.96)天,较对照组(116.40±5.80)天降低22.6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疼痛程度与关节活动度恢复时间比较
6.4 2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3.33%,较对照组60.61%升高2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比较(n,%)
6.5 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2组患者均未见伤口愈合延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
胫骨、腓骨是人体的主要负重关节,骨折的发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常常需要在骨折期间卧床休养[4-6],而卧床休养的过程中,由于肢体及其临近关节处于静止状态,容易产生肢体功能的废用性萎缩,如不及时干预,会对患者后续肢体的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造成影响。
相关研究认为[7-10],在骨折术后早期适度肌肉牵拉及负重、可耐受的关节活动,对增加骨折断端的应力刺激、促进骨痂形成与钙化起到一定的帮助,可以加快骨折愈合愈合速度;同时,术后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促进创口局部的微循环代谢,使得骨折组织修复能力得到提高;此外,有效的动静结合锻炼,还可以促使关节内滑液及患肢静脉血回流,有效避免了长期卧床导致的关节僵硬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然而,我国骨科手术及配套的康复锻炼存在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针对骨科手术的治疗,指南的治愈标准多为“伤口干洁,复查X线骨折愈合,内固定无残留”,对于功能恢复情况的关注度相对不足[11];此外,骨科治疗和康复锻炼棣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容易造成骨科手术与后续康复治疗的严重脱节,故通常真正实施有效的康复干预时间往往较晚,且效果不甚明显[12-13],多数康复患者在发现肢体功能受到影响时方考虑进行康复训练,但由于长时间的卧床、肢体处于废用状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再次扭转难度较大。因此,需要一种有效的手段,将康复训练尽可能早的融入肢体骨折的诊疗中,以达到康复效果的最大化。临床路径是由医务人员根据某一病种的指南、诊疗、护理、康复等相关医嘱,所制定的一套有时间顺序性、标准化的诊疗计划。有效的临床路径管理,可以达到诊疗的同质化,从而起到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的目的。本研究借助临床路径管理工具对骨科手术与康复治疗进行流程衔接,将康复理念融入骨科术后患者的早期治疗中,使得患者在术后尽快、尽早开展康复干预,一方面,通过局部刺激肿胀部位,改善血运,加快了创口的恢复程度,减轻创口疼痛,明显降低了术后恢复时间;另一方面,通过术后早期适度的肌肉牵拉、关节活动,促进骨组织修复能力,促使关节内滑液及患肢静脉血回流,防止关节废用性粘连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14天VAS评分(2.70±0.7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时间为(93.74±6.96)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3.33%,功能恢复时间及恢复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在术后24周进行的疗效评定中,观察组总体优良率为83.33%,而对照组60.61%,观察组踝、膝关节功能的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踝、膝关节均在有效的时间窗内得到了尽可能大的康复,与凌磊[14-15]等研究结果一致。然而,由于某院胫腓骨骨折病例相对较少,样本量有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未来的工作中,观察组将继续收集样本量,进一步观察手术-康复一体化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手术-康复一体化路径可以有效的将手术治疗与康复理念进行衔接,有效的缩短了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了恢复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