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探究

2021-01-08 04:28王进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德育管理工作中职

王进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的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体系下,职业教育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这就意味着中职班主任必须要强化自身的工作能力。“管育并重”是职业院校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德育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帮助中职班主任积极开展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促进中职学生更好地发展。本文以“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相关内涵,探索它在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关键词:管育并重 中职院校 班主任管理 有效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59

现阶段,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职业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技术型人才,为了响应国家的教育方针,中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上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而且还需要关注到学生的德育,以此为国家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中职院校必须要将管理和德育齐头并进,将“管育并重”的新型德育模式应用于班级管理中,以此帮助中职班主任更好地进行管理工作,进而从整体上提升中职学生的素质。所以,变革中职院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模式,加强学生德育是现阶段中职院校工作中的重点任务。

一、“管育并重”的基本内容

1.“管育并重”的概念

管,是指在中职院校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学生进行规范的管理,让学生在校期间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学习和生活;育,是指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从学生的思想观念到行为都要融入德育的相关内容,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管是育的前提条件,育是对管的有效延伸和升华。

中职院校中的“管育并重”,其目的在于让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这一模式,让中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这两者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缺一不可,现阶段中职院校应该将“管育并重”作为院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班主任需要将“管育并重”融入平时的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在无形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稳定发展。

2.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

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中职院校所使用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逐渐暴露出了其中的问题,在新的时期,“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已经成为中职院校教育的新模式,它能够帮助班主任在处理日常工作时更加便捷,是当前班主任进行管理工作的重要推手。这种德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职学生的学习质量,给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型人才。“管育并重”德育模式创新了管理方法和手段,使得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更加灵活,既保证了管理的质量,同时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个体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二、德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职院校教育中使用“管育并重”的教育形式是当前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德育模式已经不能支撑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偏离了教育发展的路径

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传统的教育模式在过去的时代中或许发展状况比较好,但是在新的时代发展中,已经出现偏差,导致传统德育模式出现问题,偏离了教育发展的路径。传统德育主要通过讲授的方式来进行,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初中毕业,他们年龄较小,且逆反心理严重,这些教育方法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负面情绪。学校的规章制度在他们看来,具有一定的“挑衅”性,所以这样的教育对他们来说不仅不能起到正向的作用,达到约束行为的目的,反而容易激起学生的负面情绪。其德育管理更是偏向了“管”。

2.院校对德育的认知存在偏差

很多中职院校在德育上都存在认知偏差,中职学校更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对教育反而没有那么关注,为了加强管理力度,通常会制定各种复杂且严格的管理条例。这种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过于制度化的管理会制约学生的正常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也无法体现出来,长此以往,反而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除此之外,中职院校在德育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阶段班主任进行德育通常是强制性开展教学活动,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情况,导致教学中的问题比较严重,这也是当前大多数中职院校在德育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三、“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提升班主任管理质量的策略

1.变革管理的理念

根据当前新形势下中职院校德育的实际情况,班主任首先要从思想观念上做出改变,探究变革传统管理模式的方法,对于日常工作中的不足和问题做到尽早发现,及时处理,以此提升管理的质量,保证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能增强自身的文化素质,进而全面提升其综合能力。

首先班主任需要对传统管理方法中落后的内容进行改正,精细化实施班级管理。考虑到学生人数过多这一点,中职班主任在管理中很容易出现纰漏,不能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导致管理难度增大;其次在管理中要以学生为主,给学生更多的关注。学生个体之间是存在差异的,部分学生比较敏感,不好管理。所以我们强调中职班主任应该从职业角度方面出发,对传统管理的观念进行变革,给学生更多关注,帮助学生塑造个性。

2.强化班级文化建设

一个班级的文化能够体现出班级整体的风气以及学生的整体精神面貌。中职班主任在“管育并重”模式下,应该将班级文化建设方面作为一大突破口,在管理过程中融入“管育”,进而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风气。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中职班主任需要将学生的专业情况考虑进去,在班级中建设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关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情感的双重体验,以此突出“管育并重”的德育作用。例如中职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养老院开展志愿活动,感受在养老院工作的一天,以此培养学生尊重老人的优良品质。中职学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班主任需要掌握不同的管理方法,對学生进行全面管理,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班级的规章制度,强化对班级文化的认识。与此同时,针对班级具体的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借助良好的文化风气,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从而发展学生的道德品质。

3.以德育进行人本管理

德育是当前所有学校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相关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德育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中职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进行德育,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这也是在实施管育并重的德育模式。班主任要把德育与班级管理工作紧密结合一起,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落实德育,在德育中提升管理水平。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引据经典,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内容,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例放在班级活动中进行讲授,指导学生深入思考,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反思,改正身上存在的不足,强化对德育内容的认识,最终实现人本管理。

4.创新班级管理形式

教师在“管育并重”的模式下进行班级管理,必须要创新班级管理的形式。传统的班级管理以口头说教为主,无论是德育,又或者是日常管理,其效果都不甚理想。但是在“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开管理,将学生个体发展的不同考虑在内,这也是德育的内容。班主任利用各种方式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需求,进而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从班级制度、管理方法以及德育路径等多个角度入手,真正意义上整合德育和管理,并将其应用在班级管理中。除此之外,班主任还需要将德育融入管理中,也就是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落实德育内容,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将德育知识渗透进去,无形中对学生产生正向影响,进而达到约束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中职班主任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以“管育并重”德育模式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发展情况,变革管理的理念,优化管理方法,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德育内容,在德育中整合班级管理,全面提升班级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立琼《浅析“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的实践应用》,《赤子》2019年第11期。

[2] 王丽《“管育并重”德育模式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初探》,《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论文集》2020年。

[3] 董献刚《“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中的落实》,《文渊(高中版)》2019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德育管理工作中职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