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1-08 04:28严雪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史料创设历史

严雪

摘 要:初中历史学科中包含大量史料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并未掌握学习与记忆的技巧,使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难以领略历史学习的乐趣,无法形成历史认知结构与知识体系。对此,初中历史教师应使用情景教学法,充分结合信息技术与历史资料,为学生创设形象的历史情境,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知,创建高效历史课堂。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 初中 历史教学 应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24.041

一、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原则

1.应用意义

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模式更具形象性与趣味性,能够将学生个体情感与历史知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参与度,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知。历史情境教学的形式也体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教师提前总结历史知识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历史知识内容设计相应的历史情境,还原整个历史情境,同时使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中,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认知,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共创双主体历史教育课堂。此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历史事件的见解,并对他人的意见提出质疑,此时教师应合理引导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2.应用原则

对于情境教学来说,案例与情境是其中的关键,如果教师最开始在构建情境的时候没有处理好,那么无论教师的能力有多强,该历史课堂都很难取得效果。总的来说,教师在进行情境构建的时候应该坚持以下几个原则。首先是情境内容的典型性,初中历史的很多理论内容过于烦琐与晦涩,学生很难通过自主学习理解理论的内涵,在课堂中也很容易出现一知半解的现象,而相关情境的运用则能够将这样知识难点变得更加具体,进而降低教学的难度。因此越是典型的情境越能够体现出规律性,也就越具备普遍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其次是真实性,历史教学中使用的情境应当是真实发生的事件或者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事件,这样的情境在教学中才能够体现出信服力和说服力,进而为学生创建一个具体的知识理论应用情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迁移。如果教师使用的是编造的情境,那么就会缺乏信服力,长此以往还会破坏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接着就是趣味性的原则,初中历史中的很多知识理论都存在抽象难懂的特点,这也是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消退的原因之一。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讲解相应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历史学科的性质比较特殊,尤其是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主要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讲解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印象,同时形成自己的历史思维模式,能够在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并将这样的经验应用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然而当前大多数历史教师都是照本宣科,对教材以及相关资料进行念稿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和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历史学科不受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很多学生在课上更是出现公然违反课堂纪律的情况,严重影响历史的教学效率。当前初中历史教师很多都不具备信息素养,有的教师甚至都不具备自主操作电脑的能力,更别说制作课件、搜寻历史网络资源等。因此,历史教师应该主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了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提升历史课堂效率。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材料解析是考查学生历史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经常出现在历史试卷中,成为初中生历史成绩提升的关键。大多数历史材料都出自原始的史料,这本身就是课本材料中的拓展内容,其中不仅包含历史知识,同时还涉及一些重要的文言文典故。因此,史料在日常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符合历史考核的要求,同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对不同形式与内容的史料,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史料情境,带领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分析史料,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学生的材料理解能力与史料解读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问题情境,营造一个活泼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突破历史学习的难点与重点。

比如,当教师在对《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宋元时期的实物与视频史料,比如宋元时期的瓷器、字画、建筑等。教师在进行史料选择的时候可以考虑较为经典的内容,比如元朝景德镇的瓷器,不仅体现出当时手工艺的技术水平,同时还展示了时代的美学理念,补充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水平,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

2.引用历史案例,加深知识理解

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方法的时候,首先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筛选科学化的历史教学案例,合理引用相关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当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确保情境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协调统一。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西周灭亡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有关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经典历史故事,并在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与文章,使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故事描绘,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当课堂氛围活跃起来之后,教师则应当从案例内容回归到教材本身,引导学生对西周灭亡的历史背景与原因进行自主探究,加深学生对系统性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3.补充历史资料,增强文化认知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事业不断推进,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生为本,同时以此作为历史教学的目标,科学设置教学任务,使用史料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启发学生的历史思维。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历史思维能力不是直接获取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次次对历史事件的研究与思考中不断形成的,历史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培养思维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充分利用初中历史教材中的史料内容,创设相应的历史情境,启发学生对不同的历史进行探究与思考,这样才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初中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开发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搜寻丰富的史料内容,提高历史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比如,当教师在对《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利用教材中概括性的文字开展教学,学生很难理解我国唐朝盛世以及对外交流的程度,此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史料,用讲故事的形式為学生介绍,同时还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时代的影片,增强学生的画面感与想象力,加深学生对唐朝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4.创设语言情境,培养历史思维

针对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具备持续发展以及创新发展的理念,不能够一直引用老旧的案例与情境。教师应当选择符合时代发展特征且符合学生兴趣偏好的史料与情境开展历史教学,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优势和作用。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的时候还可以灵活应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通过视频、图片展示的形式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印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比如,当教师在教学鸦片战争的时候,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发网络资源,以鸦片的危害为切入点开展教学,为学生展示吸食鸦片后人们的形态与惨状,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带给学生不同的课堂体验,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另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语言情境,在班级中开展辩论比赛,让学生在比赛开始之前自主收集相关史料,准备充分的史料依据,在辩论比赛中阐明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历史事件的认知,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史料运用能力以及历史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创新历史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丰富的历史情境,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的历史思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韦蛟《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创设与运用》,《好日子》2021年第11期。

[2] 石玉《信息化背景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中小学电教》2020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史料创设历史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史料二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