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淑娇
(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期《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20日,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9.89亿,超过50%的网民年龄在40岁以下,21%的网民多为学生[1]。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网络逐渐取代传统媒介成为社会文化的集散地、传播地、信息高地,而随着抖音、快手、B站等社交空间异军突起,“国潮”“饭圈”“古风”“鬼畜”等新的文化群体借助蓬勃发展的社交空间不断涌现、发声,网络亚文化已呈“现象级”的增长趋势,深刻地融入大学生的社会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探析网络亚文化的特征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化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具有积极作用。
网络亚文化的诞生,来源于小众群体的特殊社交诉求,一部分小众群体因为自身的兴趣爱好、个人旨向、生活方式与传统大众要求相背离,自身需求在现实社会中不被看到,而选择用比较激烈的方式在网络上发声,以期得到更多同向人的交流与社会舆论的关注,因此,它天然就带着一种与传统世俗的抗争和反叛。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个体意识和多样化的小众群体的普遍觉醒,精英话语权被打下神坛,人们追求独立和个性,借助现代性的脱域特征寻求开放性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在互联网的争吵、辩论、共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思想的包容性,人们在网络上有自己所钟爱的小社群,但同时也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爱好。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人们追求新鲜,不单喜欢一种类型的亚文化,他们还常常披上“马甲”,辗转于多种社群之中[2]。社群缺乏组织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比较单薄,容易因为一些突发事件就分崩离析。然而,有些人在社群中找到了志趣相投的人,填补了现实生活中的空白,他们彼此心心相惜,努力地捍卫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从而在面对破坏社群的事件时,容易展现出惊人的凝聚力,爆发出极大的潜能。
网络亚文化兼容并蓄,硕果累累。网络亚文化群体因性别、职业、性格、能力、兴趣的不同,从而也创造出不同的文化作品。从各个年龄层的“表情包大战”,到各个饭圈的“打扣撕B”,从形形色色的直播表演,到涉猎广泛的微课微视频……有惊讶“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的宏大视野,也有“天下之大、没有新鲜事”的云淡风轻,它打破了人们对于自身狭隘认知的局促,也打破了大众对职业的刻板认识,甚至让人惊呼,“躺在床上就能把钱赚的时代”已经到来了。网络亚文化在推动文化传承性上也不容小觑,随处可见的汉服着装者,探讨文物修复的节目,传统的技艺、古代发型、服饰复原的帖子等等;而更应该看到的是一种中国精神的普遍性传承,“某XIAO姓明星饭圈海外卖惨”引发各大饭圈联合抵制;“HM诋毁新疆棉花”,引发亚文化群体集体征伐,网络亚文化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也在悄然达成某种传承性的共识。
当代大学生,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无疑是当前网络时代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敢于尝试新事物,深受各种网络亚文化的影响;但是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心智发育还未健全,尚处在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鱼龙混杂的网络亚文化对他们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
1.拓宽视野,唤醒求知欲
网络世界的相对自由、开放,网络亚文化受众面广、受众群体类型众多,在不断的文化碰撞与交融中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跻身其中的大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世界,扩宽了他们社会生活的维度。从具体的信息获取到价值取向、从休闲娱乐到审美情趣、从人际交往到求职问道、从文化消费到文化创造,置身丰富网络亚文化丛中的大学生仿佛每天都要参加一场盛大的头脑风暴,这不仅最大限度地唤醒了他们的求知欲,激发出创新创造的能力,而且帮助他们找到兴趣所在与个人价值,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
2.找到“组织”,获得归属感
网络亚文化提倡解放思想、张扬个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的选择平台,在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小众兴趣社群,人们可以在这里共同守护自己内心的一亩三分田,而不被他人影响与干涉。2020年,“高考状元选择考古专业”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固然部分商业媒体尚在“贩卖焦虑”,但“状元”的坚定却在网络上获得一片“点赞”。主流媒体在回归本位、网络亚文化圈在寻求和解,对知识的尊重、对个人的尊重、对社会价值的重新定义,都让我们看到新时代年轻人对于归属感的一种新的定义;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学会识别“民科”,寻找科学的交流平台,学会尊重独特的旨趣,网络上的冷门知识论坛上集结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可以在此平等地进行学术探讨,分享求知路上的喜怒哀乐,这些都大大地缓解了大学生可能存在的不被理解、内心压力大、孤独迷茫的问题。
3.发挥特长,收获成就感
网络亚文化包容、吸纳着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各种文化,强化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自身特长。借助当前发达的媒体技术,任何人的任何技能都可能赢得人们的赞赏,可以瞬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从而实现人生的逆袭,这就是“草根文化”大行其道的原因。直播文化的大热就源于其“草根”性,我们可以在直播平台上看到,有些人因为拉面拉的有特点而备受关注,有些人因为跳舞了得而备受追捧,有的人因为不倒翁扮相唯美而在全国掀起一股模仿的浪潮……手工达人,或许因为木艺精湛广受膜拜;厨艺小强,或许因为刀法飘逸被称大神,中国本就不缺工匠精神,而恰恰是这种网络亚文化,让人们对“唯一的正确的成功”另眼相待,为很多曾经被忽视的精神,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在这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主宰,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1.沉迷虚拟世界,逃避现实生活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加之一些媒体不断的兜售焦虑,大学生普遍处于较高的压力环境之中。部分大学生本打算以网络游戏作为放松方式,却因缺乏自控能力而沉迷其中;部分大学生因个性特殊,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存在感”而投奔虚拟空间;部分大学生由于难以接受挫折磨砺而转向网络寻求安慰。这些人不愿直面现实的挑战和挫折,反而信奉起了“丧文化”“锦鲤文化”,以此慰藉心灵,抵抗来自现实生活的压力,争当“佛系青年”。这种“卖丧信佛”的方式最初被认为是以戏谑的方式进行自我慰藉,温和地对现实生活表示反抗,但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层面,带来的却是长期的自我贬损,与理所应该的“躺平”放纵。“反内卷”成了“反竞争”,“真堕落”成了“真性情”,拒绝外界评价,乃至拒绝自身拼搏,对他们的身心发展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缺少社会约束,造成价值偏差
网络的虚拟性和相对自由性,让长期沉浸其中的大学生容易失去对时代的深切体验,缺乏价值观层面的理性思考。在一些媒体的恶意营销下,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所谓的“撕逼”现象,甚至出现了以对喷、骂人、出口成脏为特征的“祖安文化”,那些自称“祖安男/女孩”的大学生以粗鄙语言来彰显个性。恶搞等泛娱乐和低级趣味被不断带到荧幕前,触碰着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比如有“与其扫黄、不如反腐”的比坏心理;“读书无用,赚钱才是王道”的反智行为;“口碑越差,越要围观”的审丑心态;甚至在“流量为王,流量变现”的拜金思想刺激下,出现了“直播亲人去世求点赞”这样毫无底线的行为。但一些大学生把这一切都看作是娱乐而已,对道德规范失去敬畏之心,降低了对自己道德素养的要求,在心理留下恶俗的烙印。
3.迷信金钱力量,诱发违法犯罪
“网红”收入过亿,明星千万片酬,“锦鲤”一夜暴富等等关于金钱的报道充斥着网络,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在狂欢式的参与下有些大学生形成了金钱至上的观念。一些大学生为了一夜暴富参与了暴力、色情活动,有一些从电信诈骗的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一些西方国家打着自由、民主、平等的幌子,用金钱买通一些无良媒体煽动人们对我国的历史事件、人物进行再定义、再评价,引诱大学生用恶搞的方式来丑化英雄人物、抹黑我们的执政党;更有甚者直接用金钱腐蚀青年大学生,让他们为其提供我国的科研、军工、商业等领域的机密,成为他们的间谍。
网络亚文化以其独特的传播能力、社交属性、知识特性、价值张力,成功地融入大学生群众的学习生活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调整,但也带来了深层次的机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网络亚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求索新社会环境下的新突破。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适应网络亚文化的业态,主动吸收网络亚文化的优秀成果,改变思想政治教育以往“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打破刻板、生硬、居高临下的感觉,打造符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内容。
比如,2017年爆红的“现象级”主旋律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就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素材,通过网友制作的表情包和弹幕,重新解构了这部电视剧,很多人被“达康书记”的表情包吸引,从而津津有味地追起这部剧。弹幕的交流性和互动性,充分突出了教育内容的时效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就实现了核心价值的传播。又如,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在宣传居家抗疫的时候,深受大学生喜爱的《混子曰》推出系列漫画,通过夸张的人物形象配上大学生中的流行用语,让人们轻松读懂“什么是新冠肺炎病毒、病毒有什么狡猾的特点、为什么说宅在家里就能为抗疫作贡献”等,这些素材被共青团中央转发,被更多的人看到,实现了娱乐、抗疫两不误。再如,新冠疫情爆发期间,大学生发起的抗疫志愿活动就参照粉丝文化命名为“高原鹅”(高援鄂),活动吸引了海内外200多所高校的学子们,充分发挥了饭圈文化的精髓,只是把为偶像爆肝打版的热情变成了参与志愿服务,筹集医疗物资。这样的案例聚焦现实问题,更加契合大学生现实生活,充满感染力和吸引力,让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兴味索然”,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能舍弃的一部分。
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基本不看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3]必须正视这个事实,加大力量投入,尽快掌握这个舆论战场上的主动权,不能被边缘化了[4]。一语道破“谁赢得了互联网,谁就赢得了青年”。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的重任,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达到新的高度,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线下学习,而是自发地通过网络空间去拓宽知识面,去打破局限思维,不断接受知识的洗礼,不断探索未知的可能。
某种程度上,网络亚文化丰富了主流文化传播载体传播模式,搭建了主流价值观和青少年之间的有效沟通途径,并借助其特有的话语方式,让主流文化和价值观可以和青少年“亲密”融合,产生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5]。例如,今年初在西方媒体挖空心思对我国进行唱衰时,我国驻斯里兰卡的大使馆官方推特就发出了一幅“可可爱爱”的漫画,一只熊猫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是被另一只熊猫捂住了嘴,还用中英文配上了意为“别浪费时间争辩,直接承认西方伟大”的旁白。这一波操作引来了网友的怒赞,当天该条信息病毒式地传播,刷屏了QQ、微信、微博……这既是可以看成是亚文化的胜利,更是善用网络、活用网络的鲜活案例。
又如,疫情期间各高校纷纷开展线上团课,不但本校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还引来许多外校学生的围观和回看。因此,高校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聚焦生活,充分应用“三微一端”平台增强思政工作的吸引力、影响力、实效性,利用平台优势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弘扬中国精神,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启迪青年、引导青年、鼓舞青年。
网络亚文化提供了便捷、低成本、低门槛的文化实践,使大学生兼具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的双重身份。在网络亚文化社群中大学生表现出极强的参与性,传统中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而是更倾向于用行动来表达自己的喜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挖掘这一特性,结合热点问题和学生所学专业,实现“翻转课堂”。例如,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淘宝发起了“我为湖北胖三斤”的湖北公益助农专场,央视名嘴的加持让网友们不但感受到了买买的乐趣,还了解了湖北的风情,领略了语言的魅力,可谓是口欲、知识、心灵的三丰收。同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组织相关专业策划助力“脱贫攻坚”的农产品直播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了解国家的政策,团结起来,充分发挥专业特长;高校也应注重“知识网红”“红色大V”效应,充分利用其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打造大学生意见领袖,发挥朋辈教育的力量。
探析网络亚文化的特征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积极作用。网络亚文化反叛性与包容性兼具,离散性和凝聚力并存,创新性与传承性同行;固然网络亚文化能够拓宽视野,唤醒求知欲,帮助广大大学生获得归属感、成就感,但也不可避免存在诸多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正视网络亚文化的正反两方面影响,更新教育理念,开发新媒体技术,创新育人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