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民间玩具流传于民间,历史悠久,浓缩了丰富的传统文化,是当地百姓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具体体现,也是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民间玩具既有着丰富的文化教育价值,又兼具社会经济价值,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其发展情况直接关系着传统手工业的发展,也间接影响着优秀地域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弘扬。
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2014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深度开发创新文化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的发展环境,创建打造体现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建设”。[1]2018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所发布的最新报告《旅游与文化协同作用》特别强调了旅游与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2]。当前,以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为目的的旅游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中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氛围和文化体验。文旅融合背景下,民间玩具与众多传统手工艺品一样,既存在着大好的发展机遇,也面对着市场压力的严峻挑战。
本次调查编制《文旅市场民间玩具发展现状调查问卷》,问卷主要由民间玩具认知程度、购买渠道、制约因素、市场需求等方面组成,问卷中第3、9、12题为反向设计,最后设有开放性问题,期待全面地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民间玩具在市场中的发展现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86份。
中华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玩具在种类、特征及意象等方面均有较好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许多制约因素。
1.对民间玩具认识程度不足。随着现代玩具业的快速发展,智能玩具成为儿童玩具市场的新宠,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们对民间玩具有深刻认识的较少,认知程度存在差异。调查中发现,50岁以上的社会大众,55.1%的人员非常了解民间玩具的种类、玩法及所代表的寓意;14.6%的人员对民间玩具有深刻的认识与理解。40—50岁之间,36.4%的人员表示非常了解民间玩具,对常见民间玩具类型能大致说出其历史渊源;41.3%的人员对民间玩具的认识为一般了解,能大致介绍自己年少时玩过的民间玩具及其玩法。30—40岁之间的社会大众,31.7%的人员对民间玩具的基本类型如风筝、陀螺、香包、泥泥狗等了解一点;18.5%的人员并不清楚这些民间玩具所传递的文化寓意。30岁以下的社会大众,有34.2%的人员表示不太了解民间玩具,虽然在访谈中表示听过民间玩具为主题的传说故事,但不能准确表达出这些民间玩具蕴含的时代价值。
2.购买渠道信息化途径弱。随着市场全球化和信息交流多元化,民间玩具信息获取以及购买途径更加多样。虽然整体来看民间玩具的市场购买途径丰富多样,但其利用信息化进行传播的手段与路径还是较为薄弱。调查结果显示:报纸、杂志、广播、户外广告等对民间玩具的宣传影响均低于10%,尤其是户外广告的宣传影响仅有7.5%。41.4%的人员是在旅游中遇到心仪的民间玩具会在相应景点购买,既表达对民间玩具这一艺术形式的喜爱与欣赏又是作为对旅行的一种美好回忆。39.3%的人员在“互联网+”时代选择从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处购买民间玩具成品或半成品,享受信息化社会带给生活的便利,并感受自己制作民间玩具的快乐。35.7%的人员是在庙会、集市、民俗活动场所等民间艺人聚集地,在赞叹民间艺人的现场手工制作的同时选择购买合适的玩具。通过这一现状既可以了解到民间玩具发展中信息化途径的不足,也可以看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给予民间玩具更大的发展空间,具有积极有利影响。
3.玩具自身发展局限多。民间玩具的灵魂在于它的民间性,所使用的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大自然的生命活力。民间玩具发展除外在冲击外,自身发展仍存在诸多局限性。调查中发现,创新不足是束缚所有民间玩具发展的关键问题,44.5%的人员认为最为明显的是布玩具,其次是泥玩具;在保存性方面,45.8%的人员认为纸玩具虽然在生活中易于获取但因材质问题不能有效留存。另外,民间玩具的实用性差、功能性少、玩法单一等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38.9%的人员认为布玩具在儿童游戏和娱乐中缺少实用性;45.7%的人员认为泥玩具所具备的功能性少,购置后多作为收藏,且易摔碎损坏。竹木玩具和金属玩具在实用性和功能性方面仍有许多可以探索和创新的,在生活中应充分挖掘其娱乐价值和教育价值。
4.市场购买需求欲望小。在对民间玩具市场需求调查中发现,整体购买需求不高。对民间玩具有着充分认识与理解的人员中选择会购买的反而少,对民间玩具认知程度不深的人员的购买需求及欲望却相对较高。有41.8%的40—50岁以及54.4%的50岁以上人员选择可能不会购买。究其原因,40岁以上人员对所购物品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要求高,民间玩具在这些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即便是长辈准备给家里孩子购买玩具,也会综合考虑玩具的性价比。会购买的人群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人员,其中30—40岁人员里有39.5%选择可能会买,30岁以下有25.6%的人员购买想法较强烈,选择肯定会买。对30岁以下年轻人来说,他们愿意尝试与探索新鲜事物,对不了解、不熟悉的事物拥有强烈的兴趣与好奇心,民间玩具色彩丰富,种类多样,像拨浪鼓、陀螺等因其与声光电等现代元素的结合,选择购买的人员较多。
5.选购标准传统保守。朴实的民间玩具具有独一无二的美质,作为艺术品收藏的民间玩具不在少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间玩具市场化的速度也在加快。调查结果显示,人们的选购标准仍集中于质量和价格两方面。83.2%的人员认为质量是关键,与质量不相上下的是玩具的价格;有73.5%的人员认为价格定位合理,购买后才会感到物有所值。俗语中的“一分价钱一分货”“物美价廉”这一商道在当下购买者眼中仍是主要选购依据。另外,由文化馆陈设或非遗传承人手工制作室制作的民间玩具作品,无论是质量、价格还是材质、款式、色泽和环保方面几乎都不可挑剔。因此在品牌效应的影响下,58.4%的人员认为知名度会是其选购民间玩具的标准。
历史终将过去,我们要做的是着眼于民间玩具的未来。其保护与传承可以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建立起一个长期而有效的民间玩具艺术保护与传承机制。
社会富裕、物质丰盈的当下,人们更加重视对品质生活的追求。文旅市场快速发展下各地都在致力于品牌建设,管理、研发和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但在之前的调研中发现,目前市场上能主导家长和儿童消费的品牌民间玩具却极少。许多家长愿意给孩子购买民间玩具,但购买中因不清楚民间玩具的质量、对民间玩具所知甚少等而选择国外有知名度的玩具。因此,想要在旅游市场中占有一席,就要加强玩具品牌的建设力度,改变传统产业模式,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优质的玩具。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过程中,根据各地区的文化禀赋,倾力打造民间玩具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对原有民间玩具进行再加工和创新设计,以文化创意和新颖、有趣的包装等吸引游客,在发展地区文化特色旅游方面,把与儿童有关的民间玩具做成卖点,促进旅游业突破发展,不断扩大民间玩具这一文化旅游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保护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扬光大。在物质充盈的当今社会,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现代玩具逐渐代替传统玩具,幼儿对传统玩具的印象几乎为零,不禁让人心痛。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匠心制作的民间玩具想要传承下去,首先是艺人,让民间玩具艺术家使用新媒体渠道来指导民间玩具的制作,这不仅有助于让新生代了解到民间玩具这一艺术,还能进一步弘扬历史文脉和生活情趣,促进全民素质的全面发展。其次,民间玩具创新设计与利用逐渐成为传承文化,封存记忆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收集原有民间玩具进行整理、再加工,然后用到文化旅游产业中,线上请民间玩具艺术家指导示范,线下增加这方面的实践,开展各类活动,如大中小学的课外实践课程、文化艺术节作品展、旅游名胜地亲身体验等,推进传统玩具设计人才的培养[3],这种线上+线下全方位的传播形式对民间玩具的传承与发展具有创新性与示范意义。
一些老艺人和继承者已经意识到,传统手工艺在继承的基础上需要发展和创新[4]。首先,玩具设计要考虑时代变化及现实需求,在旧玩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保护民间玩具本身文化内涵再赋予新的活力。其次,无论是民间玩具本身还是背后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都要加以保护并且推广,民间玩具发展与创新的核心是传达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与信仰,历史人物、神话故事题材在今天仍不落伍,设计出符合当代视觉语言的样式,才有可能促进民间玩具重新焕发生命活力。最后,各地区在打造玩具产品的基础上还应做好宣传,服务地方人民,因此可以深挖本地民间玩具的文化特色,建设民间玩具展览馆、民间玩具DIY体验馆等,在做好保护的基础上,还起到丰富地方的文化特色和旅游特色的作用。目前国外已有民间艺术博物馆、玩具博物馆等好的示范。深度挖掘民间玩具与文化的渊源,对于开发具有特色的民间玩具文化旅游精品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民间玩具是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温润的人情意味的民间玩具在文化交流中得到繁荣发展、广泛传播。布老虎、面灯、泥咕咕、小燕车、花棒槌等玩具或朴拙、或端庄、或精巧、或灵透,均透露出劳动人民对生活、艺术的不懈追求,展示出人民自强不息、敬业乐群的人生态度,其作品体现的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也充分彰显出时代价值。广泛搜集资料、分类建档,用文字、录音、图像、影像等手段对民间玩具艺术进行全面记录、妥善保管、大力宣传,不仅能反映出一定历史背景下朴实、本源的文化面貌,加强儿童对传统玩具的认识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较好地丰富文化旅游市场资源。
民间玩具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是我们的精神财富,需要社会的普遍重视,保护与传承民间玩具艺术任重而道远[5]。
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民间玩具的保存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国家和地方要加大对民间玩具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面临民间玩具逐渐濒临灭绝的现状,政府应制定相应文件政策法规保障民间玩具的传承与发展。另外,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在资金、制度、动力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推动形成有利于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市场环境。
2.促进社会多方协同
办好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与保护民间玩具具有一致性。首先,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民间玩具艺术展,进行民间玩具剧本创作、绘本创作、短视频拍摄等系列比赛,激发广大群众了解民间玩具故事的兴趣和培养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意识。其次,开展公益服务活动。年轻一代利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展示民间玩具并讲述其背后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让大众在他们的回忆中加深对民间玩具的了解。再次,培养民间玩具的校园手工艺人。在民间玩具艺术节里对民间玩具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建立校园民间玩具手工社,邀请代表性项目手艺人进校园现场展示民间玩具手艺,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体会制作的乐趣,在发展、丰富民间美术资源的同时将其更快地转化为高校教学资源。最后,还可以依托学校,建立校园民间玩具展览馆。总之,民间玩具的传承与发展不是一个企业、一个民间艺人所能做到的,它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民间玩具艺术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作为地方特色旅游资源之一,既是物质财富,也是精神财富,需要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借助文旅融合的契机“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从多方面着手采取措施,将传统文化与市场宣传紧紧相连,终会打破地域限制,使更多民间玩具手工艺品被年轻人看到、熟知,使人们重拾对民间玩具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