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 广州市信息工程职业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办发〔2012〕53 号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通知;教体艺〔2014〕3 号文教育部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以上的文件对学校体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提出“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的时间为一小时”。由此可见,国家和政府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通过指导和规范学校体育教育行为来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直以来,国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高度重视,教育部下达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让学生的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优良率达到40%以上,但对于广州市的大多数中职学校来说,达标率和优良率离国家的达标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仍有很多的学生体质健康未能达标。
近三年广州市教育局委托第三方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和数据的上传,能够真实地反映本地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从达标率与优良率的平均值可以看出,不管是达标率还是优良率,都未能达到国家的要求,抽样的四所学校近三年的学生体质健康平均达标率是76.8%。通过对4 所学校800 名学生的自主课外锻炼次数进行调查,只有15%的学生每周有三次以上的自主课外锻炼,28%的同学课外几乎没有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指人类在长期活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主的改造自身的一种经常性的身体练习行为。体育锻炼行为习惯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是一种自主的行为。第二,必须是一种经常性的行为。第三,必须是体育锻炼行为,不是人的本能机体活动。结合中职生的特点,这种行为应该每周在三次的以上自主锻炼。
Scalan 等人于1993年提出运动承诺模型。运动承诺是渴望和决心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原先以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直接关注运动坚持和运动动机,能较好地测量和解择运动员的运动坚持与参与意图的前因。该模型认为,决定运动承诺的5个因素是:运动乐趣、参与选择、个人投入、社会约束、参与机会。运动乐趣和参与机会与运动承诺正相关①。也就是说,在体育运动中,越能体验运动的乐趣,运动承诺的水平就越高,参与运动的机会越多,运动承诺水平越高。
成体育锻炼行为习惯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有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爱好;第二,有参与体育锻炼的体育技能;第三,有经常性参与体育锻炼的条件和氛围。
这里所讲的大体育的概念,是指学校有组织的所有体育活动,不仅包括《体育与健康课程》、还包括第二课堂活动、各类班际的运动比赛和运动队建设等。
对于一部分中职学生来说,毕业后将直接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接受较为正规和较为系统的体育课程学习,因此,中职《体育》课程可能是他们体育学习方面的“最后一站”。在这“最后一站”中,学校在培育学生“运动能力”,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精神”的同时,应培育他们一种“终身体育”的意识,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终身锻炼”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今后漫长的人生历程中终身受益,从而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健康行为”。因此,在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目标的同时,应当把体育锻炼习惯和意识的培养作为学校大体育的一个目标。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也可以进一步提高运动能力,培养体育精神,养成健康行为。
要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体育应该遵循“意识培育”和“行为养成”的规律,通过行为来促进意识的形成,通过意识的来引导行为习惯的养成。
两条主线分别遵循“意识培育”和“行为养成”规律。意识主线从“体验感受”入手,从“感受运动快乐”到“激发锻炼兴趣”到“树立锻炼意识”;行为主线从掌握“专项运动技能”入手,从“掌握专项技能”到“经常参加锻炼”到“养成锻炼习惯”,通过经常参与来形成习惯。
学校应当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首先要让全体师生理解和认识体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个人来说,健康的身体是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基础,对于学校来说,体育工作是学校大德育的重要一个抓手;对于国家来说,体育工作是富国强兵的保障。学校要全体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利用体育课堂,班会、校会、大型体育活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
中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应该是为养成锻炼习惯奠定基础,而锻炼习惯的养成需要体质基础和体育运动技能做为支撑,我们可以把课程分成基础学习和专项强化,在中职两年半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构建了“基础学习”和“单项强化”两个课程模块,以及一个“补充模块”的学校大体育框架。“补充模块”指的是课外体育活动,包括第二课堂、班际比赛和运动队训练。
1.《体育与健康》课程
一年级的基础模块体现“普面”的构思,课程内容依据教育部《指导纲要》开设,包括田径、体操、武术、球类等内容。这一模块的“显性”目标是“身体素质达标”,“隐性目标”是“发现自身兴趣”。
二、三年级单项模块体现“专点”的构思,课程内容主要的普及面比较广的项上,主要有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以“专项学习”的方式实施。根据运动承诺模型,运动越快乐,运动员作出的运动承诺越高。这一模块的“显性”目标是“掌握专项运动技能”,“隐性目标”是“感受运动快乐,激发兴趣,形成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要探索适合学生的课堂实施方式,我们通过同课异构的实验,最终总结出用于教学实施的课堂教学主线,让学生掌握“中等难度”的技能,并在课堂中加入各种“趣味活动”——让学生‘玩得比较好’,提升快乐感,——形成兴趣”。
2.课外体育活动
课外活动主要是第二课堂、各类的班际竞赛和运动队建设,类似于专业课程“课外辅导”和“课后实操训练”。根据运动承诺模型,运动员觉得体育运动参与提供的机会越多越重要,其运动承诺就越高。
一种意识的树立,一种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高频率、长时间的重复才可能实现。体育课程的课时只有每周2 节,无论是时间的长度和重复的密度是远远不够的,补充模块在“养成习惯”方面是一个强有力的时间和手段的补充。
补充模块的建立,使全体学生以“课堂教学+实操训练”的方式经历“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过程和“经常性体育锻炼习惯”的培养过程,也使部分单项尖子学生通过参加相关项目的校队,进行更深层次的“意识与习惯”形成训练。
通过单项课教学和经常性的课外体育活动,这里讲的经常性体育活动,指的是第二课堂、各个运动队和各类的体育竞赛,培养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学生初步有了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我们把广州市的一所学校作为试点学校进行实验探索,现已完成了学校大体育框架的构建,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我们对三个班152 名同学每周参与锻炼的次数进行了跟踪调查,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参加单项体育课前每周的锻炼次数,经过了一年的单项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我们在二年级第二学期对这批同学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经过一年的单项体育课学习之后,每周参与锻炼的次数,并对这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具体如下:
在对152 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选5 次以上的由原来的5 人增加到12 人;3~4 次的由原来的23 人增加到63 人;1~2 次的由原来的82 人减少到72人;几乎不参加从42 减少到5 人。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学生参加锻炼的次数在明显地增加,可见多数学生能够自觉的参加体育锻炼,分项教学和经常性体育活动对学生锻炼习惯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试点学校的体质健康达标的数据上来看,2017年达标率是68.17%;2018年达标率是75.06%;2019年达标率是76.67%,学生的体质健康达标率逐步上升。
我们对体育大框架的重新构建,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这种分项教学的学习,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掌握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初步养成参与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随着运动习惯的养成,学生能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逐年提高。
注释①翁孟迁.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研究——以海南省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