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治疗中风后偏身汗出1例临床体会

2021-01-07 20:09戴倩雅杨倩怡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5期
关键词:玄府营卫柴胡

戴倩雅,杨倩怡

(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 康复科,广东 中山 528400)

0 引言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和脑血管意外,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组急性起病,以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据统计,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首位原因,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1]。中风后临床多遗留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或认知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常出现偏身汗出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偏瘫一侧肢体自汗或盗汗,且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影响患者后期的功能康复,降低生活质量。西医治疗除了针对脑血管疾病对症用药外,无其他有效方法解决汗出问题。中医方面,中风后偏身汗出归属于“汗证”范畴[2],笔者认为是因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肺卫不固引起的,临床上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卒中后偏身汗出取得不错临床疗效,能明显缓解患者汗出异常,现将典型案例及临床体会分享如下。

1 典型病例

甘某,男,66岁,2020年11月11日于中山市人民医院南朗分院康复科住院治疗。左侧肢体乏力伴活动不利1月余。家属代诉1月余前在家中突发左侧肢体乏力,摔倒在地,左侧肢体几乎完全不能活动,伴言语不利,头晕。遂由家属送至澳门当代医院就诊,完善检查提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未见报告单),经脱水、止血、营养神经等保守治疗后颅内情况稳定出院。为进一步肢体功能康复治疗至我科住院治疗。现症:患者神情,精神疲倦,自觉烦热,左侧肢体乏力,活动不利,左上肢未见自主活动,左下肢可在床面平移,左侧半身汗出较多,以傍晚后明显,浸湿衣物,活动后尤其明显,自觉周身乏力。言语不利,含糊不清晰,无饮水呛咳,纳可,眠一般,二便调。既往冠心病病史。查体:神志清楚,查体配合,营养中等,面色红润,构音不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稍变浅,口角基本无歪斜,伸舌舌尖偏左。左侧半身浅感觉减弱。左上肢肌力1级,左下肢肌力2+级,肌张力稍低,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左侧巴氏征阳性,颈软,无抵抗,脑膜刺激征阴性,余病理征未引出。坐位平衡1级。左侧肌肤湿润,黏腻碍手,右侧肌肤较为干燥。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2 方法

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气虚血瘀。西医诊断为脑出血恢复期、冠心病。患者拒服中药,故入院后予常规西药药物治疗稳定基础病,配合针刺、艾灸、康复运动训练、物理治疗等治疗促进康复。住院一周后,经治疗左侧肢体功能较前有恢复,但偏身汗出情况一直未见改善,汗出浸透衣物,汗出肢凉,一日需更换衣服多次,后说服患者服用中药治疗。口服中药予柴胡桂枝汤加减。处方如下:桂枝10 g,白芍10 g,柴胡15 g,半夏12 g,黄芩10 g,党参10 g,黄芪15 g,生姜3片,大枣3枚,鸡血藤10 g,当归10 g,防风10 g,山茱萸10 g,甘草3 g。3剂,水煎两次合取汁,早、午餐后温服,1日1剂。遵医嘱服药3 d后偏身汗出明显减轻,守前方再服用3剂后偏瘫肢体无汗出异常,活动后双侧胸背部及头颈部微微汗出,无自觉烦热,续以玉屏风散加减巩固疗效。出院后1月随访未再复发。

3 讨论

人体汗腺直接受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支配,现代医学认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的兴奋异常是造成汗出异常的主要原因[3]。汗腺调节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丘脑、延髓及脊髓。脑卒中患者因汗腺调节的高级中枢收到损害,常会出现不同程度汗出的异常,临床上有自汗、盗汗、全身汗出、偏身汗出、胸背汗出、头汗出等不同形式。目前西医方面对其发病机理仍未具体阐明,亦未有系统的治疗方案[3],临床上多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方面入手对症治疗,疗效欠佳。

根据本病的证候特点,归属于中医学“汗证”的范畴。人体出汗出气的汗孔称为玄府,是身体内泻出气与液体的道路。有了玄府,气液才能在体内有序的运行和正常的排泄。如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记载:“然皮肤之汗孔者,谓泄气液之孔窍也。一名气门,谓气之门也,一名腠理者,谓气液出行之腠道纹理也。一门鬼门者谓幽冥之门也,一名玄府者谓玄微府也。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4]。”是故在玄府的气、液出行是有规律的。一者是人体元气、宗气、卫气、营气,各司其职,各守其位,内达脏腑,外至肌腠,上到巅顶,下入涌泉,维持体温正常,抵御外邪的侵犯,令汗液外泄有序,起到调和营卫、滋润皮肤、调节体温的作用。二者汗液是气血运行,新陈代谢的产物。《内经》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转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转膀胱,水液四布,五经并行。”水谷经过人体内消化、吸收,运化成精微物质,这个精微物质是气与液的结合,结合后的“精气”上归于肺,通过肺调通水道,向下运输至膀胱,肾分其清浊,浊者排泄而出,清者纳入血液。气又推动新血濡养全身组织与脏腑,则周流不息,水液四布。《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阳气蒸腾津液经过玄府达于体表形成汗液,因此,汗出异常与气机不和、升降出入异常和水液代谢失常有关[5]。

中风后汗出异常是在中风病的基础上产生的,受中风的病因病机影响和制约。而中风发病多起于阴阳失调,气机逆乱,风、火、痰、瘀之邪闭阻脑络,病机复杂,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情况[6]。本例之中风后偏身汗出过多,病机属气虚血瘀,阴阳失调,营卫失和。该患者年过六旬,年老体病,本已肝肾亏虚,又逢中风之祸,正气亏耗,阴阳失调,气虚不摄,营卫失和,腠理开阖失调,则汗出过多;又中风后气血运行失调,加之肢体功能障碍,长期卧床,偏身气虚血瘀致腠理不固或偏身玄府水液代谢失常,营卫周流受阻,则偏身汗出过多。正如《中医临证备要》云:“偏左或偏右半身汗出,多因气血不周[2]。”另该患者偏身汗出以傍晚后尤重,根据阴阳消长规律,属阳不入阴之故。根据其病机特点,中药治疗上当以益气固表、调和营卫,兼顾活血化瘀为法,以柴胡桂枝汤加减。

4 结论

柴胡桂枝汤方由张仲景所立,为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合方,为治太阳、少阳表里双解之轻剂。该患者气虚血瘀,偏身汗出过多,玄府水液代谢失常,营卫失和,故以桂枝汤之辛散解肌,调和营卫,调节津液代谢以止汗,起到及时止损作用;该患者汗出之异常,表现为自觉烦热,中风一侧汗出过多,以傍晚后汗出多明显,乃阳不入阴,阴阳失和,故以小柴胡汤以调枢机,枢调气的内外上下气机运动,维持或恢复气的规律性活动,调和阴阳[7]。方中柴胡味辛,禀先天甲木之气,入少阳经,具有疏泄、升散的特性,达疏肝理气,解郁退热之功;黄芩苦寒,降泻相火;柴胡、半夏与黄芩配伍,辛开苦降,起到调节人体表里阴阳寒热之功效[8];桂枝辛温,解肌温阳,助阳化气,以散卫分之湿气;白芍酸甘敛阴而和营,与桂枝配伍一开一合,一散一敛,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党参补益脾胃,健脾益气;生姜辛散温中,大枣甘缓补中,顾护脾胃而使气血阴阳化生有源;黄芪性温,入肺、脾经,善补肺、脾气,能补肺气,实皮毛,益气升阳,固表止汗;防风走表散邪,与黄芪相配,起到固表不留邪,祛邪不伤正;鸡血藤活血疏经,治肢体麻木瘫痪;当归血药也,补血活血,归心、肝经,汗为心之余液,以养心血,益心气,则心液不漏;山茱萸味酸,气平益肺,大补精血,止疏泄,敛津液;甘草既调和诸药,又配桂姜辛甘化阳助卫阳,配芍枣酸甘化阴资营阴。诸药合用,通、敛、补并施,可使阳升于左而阴降于右,调和阴阳,使气机升降出入恢复正常,气血周流,偏身汗出自除。其后患者症状以活动后双侧胸背部及头颈部微微汗出为主要表现,无自觉烦热,阴阳表里已和,病机变化以气虚为重,续以玉屏风散加减巩固疗效,益气固表止汗,则药到病除。

猜你喜欢
玄府营卫柴胡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黄帝内经》对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及启发❋
“玄府”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现状*
基于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的北柴胡与藏柴胡鉴别
柴胡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与管理
刘完素玄府学说初探※
基于玄府理论对视神经萎缩的认识
柴胡种间序列差异及其遗传分化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