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环 侯丽 陈世龙 徐勤磊
【摘要】目的:探究历史各时期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方法:从营卫理论出现开始,对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营卫理论除了在《灵柩经》有关于营卫进行的专题阐述之外,在《灵柩经》的其他篇章及《素问》中都散在提及到相关的内容,可以说《黄帝内经》中对营卫的阐述已经较为系统和成熟,自营卫理论问世以来,后世对于营卫理论的研究也颇为丰富。结论归纳出了历史各时期对于营卫理论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其的内涵与外延做好铺垫。
【关键词】营卫;营卫生理:营卫病理:营卫应用
营卫理论除了在《灵枢经》有关于营卫进行的专题阐述之外,在《灵枢经》的其他篇章及《素问》中都散在提及到相关的内容,可以说《黄帝内经》中对营卫的阐述已经较为系统和成熟,自营卫理论问世以来,后世对于营卫理论的研究也颇为丰富。本文试就从营卫理论出现开始,对历史各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得出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营卫理论的内涵与外延做好铺垫。
1 《内经》关于营卫诊查的论述
《灵枢·终始》言“持其脉口人迎”、“脉口人迎应四时也”;《灵枢·禁服》言“寸口主中,入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可知“寸口”与“脉口”同义,只是称谓之不同。下面论脉时《灵枢·终始》言“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灵枢·禁服》言“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从字面上看,“一盛”就是“大一倍于”。后面的文字略讲,只言“二盛”、“三盛”,“二倍”、“三倍”,同样的“盛”与“倍”后所诊出病变之经脉完全相同,与《灵枢·经脉》所载之相应经脉病变的实证亦完全吻合。可知前两篇经文中脉诊所诊查出的“盛”与“倍”相同,只是称谓之不同。又《灵枢·终始》言“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说明通过补虚泻实的针刺治疗后已产生了“气至而有效”的理想结果时,脉象的变化是“大如其故”而“不坚”或“益坚”。即脉体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而应指的硬度发生了变化。故知针刺之前所诊到的“盛”与“倍”不是指脉形大小,而是指同时诊人迎与寸口脉时,两部脉的指下力度比,即脉搏跳动的力度不同而呈于指下的坚实与松软程度。
前面两段经文都讲持人迎寸口脉以查经气的“有余不足,平与不平”。既然经脉中所行是营气,又有卫气并行。那么经气的有余不足,即是经脉中营卫之气倾移所产生的循行分布不均,故知此“持其脉口人迎”之法即是用于诊查营卫倾移、气血相并而导致的经脉虚实。依后世《内经》学者的习惯,称之为“人迎寸口脉法”。诊查寸口与人迎脉,以了解其阴经与阳经中是否发生一处有余一处不足的营卫倾移,从而知道气平与不平,这就是合于天道而能把握人体整体气机的诊法。所谓平人,就是气血没有发生倾移的虚实变化。人的寸口与人迎两部脉搏动与四时相应,两部脉跳动协调一致。具体而言,就是同时诊查人迎寸口这两部脉的跳动时,指下的感觉就象在摸同一条拉紧了的绳子一样,其弹手的力度是基本上齐等的。春夏时人迎稍有力一点,秋冬时寸口稍有力一点,这是人气与天时相应的常态。
《灵枢·四时气》: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禁服》:“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素问·阴阳别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上述经文将气口、人迎分为阴阳,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即人迎主手足三阳经,寸口主手足三阴经。阴阳经通过互为表里的交接连为一个循环的整体。通过检查人迎寸口脉,比较二者的平与不平。可以知道阴经与阳经的气血分布是否均平,均平为不病之常态。不平时即可知阴经与阳经的气血分布出现了偏倾。如果诊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即可知气偏倾于阳经之中,为阳经气盛有余、为实,同时也就知道了与其相表里的阴经之气不足、为虚。
2 营(荣)卫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运用
“营(荣)卫”在《伤寒论》太阳病篇出现四次,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营卫不和导致病人不时发热汗出,当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另一方面,对于荣气缺乏的患者,临床上不能用汗法。“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营(荣)卫”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于中风历节病、呕吐哕下利病、血痹虚劳病、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腹满寒疝宿食、水气病等篇。通过归纳总结可分为营卫不通致病、营卫受损致病及营卫不通与虚损相互为病:
营卫不通致病,“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腹满寒疝宿食病);“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水气病); “寸口脉微而数,微则无气,无气则荣虚,荣虚则血不足,血不足则胸中冷。”;“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熱伤血脉。”。以上几段条文,或由于卫气不通导致营气淤滞,或由于营气不通导致卫气不能独行。
营卫受损致病,如“五劳虚极赢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劳伤……经络营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蛰虫丸主之。”(血痹虚劳病);“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以上两段均为营卫受损,或导致虚劳,或导致消渴。
营卫不通与虚损相互为病,如“师日: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水气病);“师日: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以上几段或由于营卫不通导致营卫虚损,或由于营卫虚损导致营为不通,最终营卫不通与虚损相互为病。
3 唐宋时期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唐代医家孙思邈[1]提出“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营卫否隔,周行不通。”孙氏认为得了伤寒病的患者,由于风寒之邪侵袭凑理,邪气与精气交争,致使营气与卫气相互隔绝,不能并行,从而运行不通畅。这一观点上承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对于营卫的论述,认为风寒之邪侵袭可以影响营卫的正常循行。这一时期对营卫的研究以继承为主,散在于各医家的论述中,并且不成体系。
4 金元时期关于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金代李东垣[2]提出“盖人受水谷之气以生,所谓清气、荣气、运气、卫气、春生之气,皆胃气之别称也。”“血不可不养,卫不可不温,血温卫和,营卫乃行。”李氏认为饮食水谷是荣气和卫气的别称,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营卫以水谷之气为滋养、以血温卫和为关键,认为温度是营卫正常循行的关键所在。金代成无己[5]提出“热客于气则脉浮,热客于血则脉数,因下之后,浮数俱去则己。若下之后数去,其脉但浮者,则荣血间热去,而卫气间热在矣……及下之后,浮脉去而数不解者,则卫气间热去,而荣血间热在矣。”成氏认为热邪侵袭气分会导致脉浮,侵袭血分会导致脉数,如经过泻下之后,热邪己除,那么浮脉、数脉都会消失。如果泻下之后,脉仍浮,那么血分之热已去,气分之热仍在如果泻下之后,脉浮已解而数未去,那么气分之热己去,血分之热仍在。成氏在《伤寒论》营卫的基础上,第一次提出了卫气荣血的说法,为后世温病学派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奠定了基础。金元时期的医家将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营卫理论,扩大其外延。
5 明清时期营卫理论的研究概况
明代吴又可[4]提出:“时疫之邪,始则匿于膜原,根深蒂固,发时与营卫交并,客邪经之经由之处,营卫未有不被其所伤者。”应用营卫理论阐释瘟疫发生的机理,认为卫气营血的证候之间有着层次上的区别,所谓“气属阳而轻清,血属阴而重浊。是以邪在气分则易疏透,邪在血分恒多胶滞”,“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继而伤血”。吴氏认为邪气伤人一开始在气分,随后侵入血分,由于气属阳,血属阴,所以邪在氣分易于疏通清透,邪在血分容易胶着黏滞。清代叶天士[5]首先提出了“卫气营血辨证”,“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认为温邪传变遵循着由卫分到气分,由营分到血分的规律:在治疗上创立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则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则,认为温邪在卫分可使用发汗的方法,到气分需清气分之热,热邪进入营分仍然可以将热从营分透转气分,如果进入血分,则要用清血散热的方法治疗。
参考文献
[1]孙思邈.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上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2]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
[3]成无己.伤寒名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4]吴又可.温疫论[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5]叶桂,薛雪.温热论,湿热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