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实验小学
现在我国仍然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因此对于体育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探讨其教学方式,在保证学生得到训练的前提下,又保证师生的身心安全。本文就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自身的体能训练状态做了分析,由此对教师在复学之后如何有效地开展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导致大部分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都被隔离在家,虽然在后期开展了一定时期的线上教学,但是由于体育课堂的特殊性,线上教学存在着诸多不便之处,所以导致学生的体能训练并未得到很好地开展和实施。当前,大部分的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模式都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依旧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样子,并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体能的训练。
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在进行线上教学时对于学生体能训练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较少的。在线上教学期间,大部分的教学在开展体育课堂教学时都是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项目的训练,对于体能训练是较少的,所以在复学之后,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能训练中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免疫能力。但是在复学之后的教学中,为了师生的安全考虑,教师在改变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方式上要极其注意,一定要将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可因为单方面的追求课堂的有效性,从而将学生的安全置身于危险之中。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学校开展线下体育活动时,应注意学生身体状况,按现实情况调整教学计划极其目标。首先,学校开展体育活动应减少对抗性体育活动,如较为身体对抗性的游戏或者比赛,防止学生出现猛烈出汗。这是因为学生在疫情影响下,学生活动时间比平时少,身体素质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学生在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容易引发感冒,头疼等情况,为了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也为了按照新冠疫情指导项目书开展复课复学活动,应减少学生密切接触行为,严防严控新冠疫情。其次,在确保师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前提下,学校要保证体育课程的正常开展,并且要充分利用课外休息时间,让学生多到户外参加个人体育活动,尽量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量。最后,可以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组织形式,采用分时、分段开展教学活动,必要时可以采取单人的活动,减少接触,完成教学任务。
如在进行篮球教学时,教师可以由传统的对打转换为学生独自个人的训练。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篮球的训练大多都是组织小型的篮球比赛或者进行其他的聚集性训练,但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间隔一米的左右运球、胯下运球等基础训练,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虽然对学生进行基础训练可能对于部分体育基础较好的学生而言较简单,但是由于时期的特殊性,教师还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在减少对抗性体育运动时,学生的运动量有了一定程度地减少,所以教师在进行体育活动教学时,应按比例增加基础性体育活动练习。并且在线下复学之后,由于学生在家待的时间太长,身体素质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所以在体育课堂中的体能训练以学生身体素质提升为出发点,按比例增加基础性练习,保证学生正常运动量,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抵抗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从而预防新冠病毒的感染。学生进行基础性体育活动的练习,并不会出现大量流汗等问题,这减少了学生因流汗引起的感冒,头疼等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证了学生的运动量,也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减少了因免疫力下降而带来的感染风险增高的可能性。
基础性的练习是开展体能训练的重点教学部分,只有学生的基础练习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提升体能训练的强度,在疫情防控期间,教师更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练习。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上先为学生讲解做热身运动对于接下来开展的运动的好处,然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热身,在热身运动过程中部分同学可能会有动作不到位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指正,将其动作做到位,尽力减少在后期运动中给学生带来的损伤。在热身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前一节课堂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学习新的基础练习。
教师应为学生创造符合疫情防控标准的体育活动场所。根据本地疫情防控总体要求,政府和学校要积极准备必要的防控物资,在课前课后进行适当的消杀,对一些体育器材也进行必要的消毒,并合理安排使用运动器材,避免交叉使用。教学环境可以考虑在户外或者通风较好的室内进行,让学生之间保持1 米间距,尽量减少接触。应合理调控运动强度和运动密度,注意学生运动情况,防止扎堆聚集运动,要提醒学生课后及时休整。
在体能训练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于单一内容的不感兴趣,所以教师要将体能训练的内容游戏化,将内容与游戏相结合,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例如,教师在进行弹跳能力训练时,就可在其中融入游戏元素,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个队伍,每队成一路纵队,中间间隔2-3 米,前后间隔一米,各队选取两人作为持绳人员,其余队员面向绳子,在教师发令后,持绳队员迅速拉起绳子向队尾跑去,每个队员以此迅速跳起来,使绳从脚下通过,结束口令响起后看哪个队伍是最先完成的,最先完成的即为获胜。在这个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弹跳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协同配合的能力,并且学生之间的间隔距离也是属于安全范围。
由于疫情的影响,学生长时间在家,身体素质有了较大的差异,在复学后教师应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身体状况进行摸底和测验,在评估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并实施符合现阶段学生情况的教学计划。体育课程内容要根据学生实际运动情况作出调整,教师可以适当降低课程标准规定的运动强度及密度要求,以基础或者中强度运动为宜。要多安排非身体接触性的体能练习,并根据学生体能的恢复情况循序渐进提高学习强度和难度。有条件的学校可为班级或学生制定专属的活动策略,最好做到“一班一策略,一生一计划”,从而可以最大限度的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如教师在进行投掷能力的训练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并要采用符合当下情况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准备若干小沙包,在场地上画两个8 米长、6 米宽的长方形,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甲乙两队),每队队员之间间隔一米,甲队在长方形内,乙队在两端线。发令后,乙队用小沙包投击甲队队员,甲队队员在场地内要机智地躲闪,如果被击中则退到界外,游戏到一定时间时,双方交换场地,最终被击中人员少的一方获胜。在此过程中,首先,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投掷能力,也训练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其次,在投掷的过程中也训练到了学生的上肢力量,并且此种训练方法既让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变高,也使得学生对体能训练有了新的认知,从而更有兴趣进行接下来的体能训练。
学校和家长应协同营造良好体育学习环境,增强学生身体素质。通过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和监督完成,让学生在疫情期间加强体育锻炼。首先,家长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及时向学校、教师反馈学生在家体育锻炼情况、体质健康变化情况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其次,家长要及时向学校提供孩子身体和心理方面的注意事项,对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宜在校学习的学生,应当及时居家休息自主学习;最后,当家长发现孩子存在特异体质、特定疾病或异常心理状况的,应当及时告知学校,共同构建和谐校园。
如家长可以定期让学生在家进行跳绳、单腿平衡走、撑墙俯卧撑等一些简单的训练,在有条件的前提家长可以带学生进行部分的室外运动,如跑步等人口聚集性较低的活动。总之,在学校复学之后,家长与教师还是要保持实时沟通,不能单一地认为学生复学之后就全权交由教师管理,家长就可以放松甚至于处于“放养”状态,这无论在哪一时期都是不可以的,家长与教师都要密切关注学生身体、学习状况,只有家长与教师良好配合才能使得学生更上一层楼。
由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均居家生活,所以学生的运动量减少了很大一部分,这就造成了学生身体素质较大程度的下降。当学生返校上课开展正常的线下课堂学习时,应按照新冠疫情防控手册指导说明书中所要求的部分进行课堂教学。首先,当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教师应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减少任何不利情况发生,当发现任何情况时,应及时停止该学生体育活动,并及时就医。教师应准确把握每一位学生身体素质情况,当发生学生身体素质波动时,应积极探究原因,寻找根源。其次,由于复学之后,学生在外接触的人员会增多,并不能完全避免学生的身体状况不发生任何的意外,所以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一旦发生变化时要立即进行就医,并且要及时告知家长。最后,在体育课堂的体能训练过程中,由于有的同学体质天生较弱,对于部分强度稍高的体能训练可能不能参与或者完成,教师在发现此种情况后,一定要询问清楚,并且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体能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在疫情防控期间,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体能训练在一定基础上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免疫能力的,这对于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且在疫情防控期间由于学生在家待的时间太久,部分身体素质已经有下滑的趋势,所以在复学之后的体育课堂上开展一定的体能训练是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并且,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间,国家也对提升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有了新的要求,所以在学校复学后,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的体能训练,使得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