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解决路径

2021-11-22 08:12黄鑫胡晓佳赵煜柠张庆莹
就业与保障 2021年14期
关键词:复学学分军队

文/黄鑫 胡晓佳 赵煜柠 张庆莹

随着部队向现代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步入国家军队,推动了我国国防建设迈入了新的阶段。服役期满后并非所有大学生都留在部队,一些学生选择了退役复学。重返校园和就业再适应成为这些学生继续发展过程中的难点。

一、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足

学校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重视程度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入伍的学生与学校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淡,学校慢慢地对这些学生失去了关心,并且退役复学大学生与其他在校大学生相比,数量较少,回到校园后也无法引起学校的重视;另一方面,学校自认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已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良好的自觉性,比其他普通学生优秀,学校自然不会关注和引导这些“优异”的学生。

(二)学生角色转换冲突

退役复学大学生从学校到军队,再从军队到学校,其中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是与宽松的学校环境相比,军队的严格要求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形成一种习惯,使退役复学大学生回到校园后长时间处于封闭、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理念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适应校园的生活,再加上军队所养成的不屈、坚毅的精神品质,是很难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在短时间内改变习惯的。

(三)专业学习存在障碍

大学生在军旅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知识内容,大部分都是跟政治教育有关的知识,对校园学习有着两年的空窗期,大一参军的学生已经无法跟上正常学习的速度,而大二、大三参军的学生已将大部分基础知识遗忘了,尤其是在一些职业技术院校中,专业技能的学习本就紧张,缺席的时间难以弥补。军营与学校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使部分学生已经丧失了知识获取的能力与动力,对知识技能感到枯燥乏味,再加上学分制度的要求,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巨大,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迎头赶上。

(四)融入校园存在隔阂

退役复学大学生返回校园后,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已经有所改变,加入新的集体新的环境都会让自身显得格格不入。例如,在现代生活中,扫码付款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但在军队生活中扫码本就少见,更不用说付款这一种行为,自身作息习惯也很容易跟当前经常熬夜晚起的学生起冲突。最重要的还是人际交往,退役复学代表着要融入社会,而人际交往的第一步就是校园生活,军队培养与实际生活中的人情世故仍有一些差距,很容易导致退役复学大学生交不到朋友,或者被迫适应他人的生活习惯,都会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身心发展。

(五)缺乏未来发展目标

大部分退役复学的大学生对未来就业缺乏规划,主要是因为军队中学习的东西在经济市场就业方面没有用武之地,很多退役的复学大学生没有关注未来的发展目标,也没有作出相应的规划。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服役的两年内,会明显感觉到人生进度落后于自己曾经的同学,这也给退役复学大学生带来了一定压力,使他们对未来就业感到迷茫。

二、解决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的路径

(一)学校要加大帮扶力度

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学业和交往。学校应加强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重视程度,加大帮助力度,使退役复学大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如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对退役复学大学生进行集中管理,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制定特殊的课程课表,使已退役的复学大学生复习过去学习的知识,加快学习进度。学校还应该让退役复学大学生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结合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优化调整,以帮助不同学生完成学业。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学校应尽量将退役复学大学生安排在一起,并给予具体的、针对性的指导,帮助退役复学大学生适应当前社会环境。对退役复学大学生展开心理评价工作,主动对学生心理进行干预,让学生调整身心状态,尽快适应校园生活与社会变化。此外,学校应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职业发展作出评定,分析退役复学大学生是否能够在毕业前达到工作岗位的基本要求,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管控,并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就业方向提供规划引导。

(二)军队要提供辅助教育

在校大学生退役复学前,军队应当提前做好辅助教育工作,不能将所有工作都交由学校和学生本身。首先,在军队每年退伍之前,应全面对即将退役复学的大学生进行摸底,基层军政主官要清楚有退役复学意愿群体的思想动态,了解退役复学的原因,是主动退伍还是被动复学,有没有再回到军队继续发展的意愿。其次,军队应积极开展有退役复学意愿群体的学业发展、人际交往和就业规划等方面的心理辅导,军队应在此期间降低训练标准和政治教育,加强社会知识积累,缓解退役复学大学生重返校园或进入社会时出现的一系列再适应问题。再次,在退役初期,军队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退役复学大学生的联系工作,对退役复学后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解并给予一定帮助。最后,军队应主动与退役复学大学生所在学校进行交流,确认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就业情况,并协调落实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安置措施[1]。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退役复学大学生复学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大学课程未学完,此类学生占比达七成以上;二是未能考上军校而选择进入社会发展,这种情况可想而知。如果学生连大学学业都未完成,那么进入军队后也难称得上是高素质人才;若未能考上军校,寻求其他发展方向也是学生正常追求。调查显示,仍有超过半成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希望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军队。因此,军队可尝试与退役复学大学生所在学校进行沟通,或签订协议,部分有意愿回归军队的退役复学大学生,可在毕业后继续参与军队建设。让军队和学校形成良好的互动共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国防建设的现代化、高素质的需求,且有利于退役复学大学生自身的就业发展。

(三)学校要发挥退役学生的优势作用

在素质教育和中国学生核心发展理念的普及下,学生应当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然而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环境中,充斥着许多浮躁、不良思想。但退役复学大学生在经过军旅生涯的洗礼后,其思想政治理念毋庸置疑。学校可以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的高素养、高品质的作用,让退役复学大学生参与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既可以改善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也能够从实践中形成榜样,通过退役复学大学生宣传军队中的生活方式、实践经历和政治教育,能让其他学生从理论与实践中找到平衡点,加强退役复学大学生与其他学生的交流沟通。而且,退役复学大学生还能够成为国防教育和各大院校征兵工作的帮手。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应征入伍恰巧与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息息相关,两者应当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当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有着良好的发展时,这些退役复学大学生也能积极地鼓励和宣传其他学生应征入伍。运用生动的教材和典型案例,将吸引更多的学生,促进我国军事现代化发展[2]。

(四)要优化学分考核制度

传统的学分制度是面向正常学校学生的要求,并没有针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分制度,往往需要其按照正常要求修完学分,这为退役复学大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有部分大学生因为此原因而放弃入伍。因此,学校必须要优化学分制度。我国在面对退役复学大学生休学和就业方面有着相关的扶持政策,学分制度也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优化。一方面是针对退役复学后有返回军队意愿的大学生,其所有专业学分标准都应适当降低,在考核方面可以适当加分,主要是满足学生毕业需求,并能以高素质人才的身份重新回到军队。另一方面则是针对退役复学后想要进入社会就业的学生,其专业学分按照正常标准实行,但可以将服役经历、参与学校思想政治、国防教育、征兵宣传等内容转换为一定学分,若基础学分不足,可以进行填补,在满足社会对专业技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使退役复学大学生毕业,也能够避免一些想要进入军队而担心学分的学生放弃应征入伍的现象发生。

(五)要继续完善相关政策

解决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就业再适应问题,需要政府、院校、军队和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上文已经阐述了院校、军队和个人的行为活动,政府方面也应继续为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各项保障提供相应政策。一方面,可以适时调整征兵政策,鼓励提前毕业,将目前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向毕业前一年或毕业生转变,从根本上减少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后退役复学的数量,学校也可以提前对需要应征入伍的大学生进行考核,合格后便可发放毕业证明,让大学生无需复学也能促进学生在校园阶段的学习。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征兵政策,保障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学业及就业发展。比如高分入伍政策,大学生应征入伍条件本就严苛,高分入伍可以继续保持复学后的学业需要。在就业方面,政府可整合社会资源,按照一定比例定向招聘退役复学大学生,缓解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结语

为解决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再适应问题,必须清楚了解当前退役复学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及就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通过学校加大帮扶力度,军队提供辅助教育,积极发挥退役复学大学生自身的作用,优化学分考核制度,并继续完善相关政策,通过政府、军队、学校和个人层面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退役复学大学生生活与就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复学学分军队
花开疫散复学日,少年逐梦正当时
——长春市赫行实验学校小学部一至五年级师生重返校园
开心复学
王伟平书记对学院返校复学防疫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指导
严把“四关”唱复学大戏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军队的4月1日
学分美食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