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交通学院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及目标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要求高校学生在完成各自学业的基础上,提高思想站位,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想要持续发展,则必须要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断激发高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大学教育作为大学公需必修课程,不仅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在运动中传授先进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各项精神品质。所以,本文从现代大学生生活学习中德育教育面临的多种问题出发,并结合体育活动和体育教学独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探讨立德树人目标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策略和方法。
体育运动过程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体育竞技活动和比赛,因此需要学生们克服重重障碍,在活动中取得更加有益的成绩。拔河比赛能够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篮球比赛能够激发学生的拼搏热情,太极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养成沉稳踏实的性格,不同的体育运动能够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的精神品质。
各大高校每年都会举行各种运动会,运动会前,运动员们刻苦训练,比赛场上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都是对人生态度的展示。让所有大学生明白生活同样如此,只有迎难而上,才会获得尊重和欢呼,只要坚持并努力,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赞许。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够有机会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大学生拥有大量可以自我调配的时间,但很多人放纵自己,不喜欢体育运动,“小胖子”“小眼镜”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公共体育课能够发挥其强大的督促作用,促使大学生每周保持一定时间的体育运动,达到身心健康。不合理的饮食也是伤害大学生身体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大学生能够在公共体育课上学习到更多的营养搭配知识,合理调整自己的饮食计划,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
从中学到大学,学生面临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繁重的知识学习,只有拥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够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激励自己不断前行。而体育锻炼需要大家拥有不服输、不后退的顽强意志力。体育锻炼还可以为学生释放压力,缓解心中的焦虑与不安,从而帮助大学生拥有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
调查表明,许多热爱健身的大学生,患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和身体疾病的人数远远低于不爱运动的大学生。由此可见,积极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昂扬斗志,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据调查了解,许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成为一种摆设,学生签到后便开始自由活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大打折扣。公共体育课的考试内容也相对简单,只要按时上课签到便可以通过,这不仅给了许多学生侥幸心理,还大大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很少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纵容学生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生的身体健康不仅得不到锻炼,反而还会思想松懈,公共体育课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期,认为体育课只是一个考核科目,只要通过体育考试,其他相应的体育学习不重要,因此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文化课的学习当中。进入大学后,大家的思维依旧停留在中学时期,再加上大学生对学习和锻炼的松懈,所以很多学生忽略了体育锻炼,对公共体育课不感兴趣。此外,许多地方一味地追求升学率,对体育教学并不重视,更不会在体育课上涉及相关的德育教育,学生的“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念无法在公共体育课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推广。
大学生经历了高考和升学的重重压力后,进入大学后会十分放松。没有了繁重的课业负担,不再有人严格监督,他们的自制力又不足,所以十分容易出现懒惰散漫的现象。此外,网络的虚拟世界了,他们各方面的需求很容易得到满足,各种拜金主义、功利心、攀比心理等问题就出层出不穷。大学生刚刚成年,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了解不清,又十分想要接触现实社会,各种不真实的信息和负面消息会更加容易被大学生所接纳,因此会影响他们正确的判断和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当代大学生许多从小生活在蜜室当中,他们更在乎自己的感受,忽略了周围人的感受,希望通过轻松的途径使自己获得更大的成就。再加之网络生活的影响,他们喜欢在网上随意评论各种新闻事件,抨击当事人,发泄心中的不满,认为网络世界中,不用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出于好奇心理,他们喜欢探究反面教材,津津乐道于各种“负能量”的事件。对社会出现的一些正能量的事情视而不见,便出现了部分学生害怕承担责任,认为轻松自在是最好的大学状态。
现在的大学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在家中父母将他们照顾得十分好,从小就缺乏挫折教育,缺少吃苦耐劳的美好品质。所以当他们面对一点点挫折和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时,就会出现焦虑和反抗的抵触心理,很少会去想办法解决困难,喜欢逃避困难。此外,大学生生活作息不规律,导致他们的生活习惯和自制能力相对较差,依赖和懒惰的心理就会出现,经常熬夜上网,无法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合理。
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中的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前提是大学师生需要具有完备的体育经验和体育意识,只有树立了体育意识,了解了体育课的优势和自己健康的重要性后,才会促进公共体育课的发展,学生才会在该课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收获更多的人生经验,从而促进自己的发展。针对目前各大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发展中,学生对于体育的意识十分淡薄,其学习重点尚未掌握清晰,对于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了解甚少,少数学生为实战派而缺乏基本的理论支撑等现象,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体育意识是需要系统理论知识为支撑的,这也意味着多数高校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都是内在空空,难易实现终身体育意识。外在的体育锻炼能力存在不稳定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以及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都会导致其体育成绩出现浮动。因此,学生若将自己的体育学习自信心完全的建立在体育锻炼之上,很容易受到破坏,从而破坏或者直接打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和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也是学生体育锻炼精神消亡的开端。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制定合理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案,开展各种体育竞技活动和趣味运动会,让大家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帮助,克服重重困难,增强荣辱感,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目光和学习兴趣了,如此,才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认识。
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会直接影响高校体育教学成果的好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也是高校体育教师完善教学计划的根本内容。当前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并未对基本的教学制度进行较为深入的改革,所以,我们看到的依旧仍是单一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并不喜欢的考试形式,这都将会直接的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核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因此,各大高校应该借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东风,不断尝试多元化、符合学生实际需求,尝试不同的、多元素的考核评价方式,促使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从而达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储备。提高、完善和巩固教学方法的最主要的是要去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1-2 项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增加对公共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与长久性。因此,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必须推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符合当下学生心理预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锻炼中有所感悟,在思考中不断进步。
作为各大高校体育教学的辅助工具,硬件设施对于公共体育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作为促进学生成长的软件因素,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知识输送点,也是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程的重要因素。因此,这两者的储备和完善关系到学生能否在高校学习期间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体育知识的掌握和德育教育能否有效的开展。所以,各个高校应该及时整合出现的问题,弥补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不足为“立德树人”带来的缺憾。例如,高校可以修理与增建各种硬件设施,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硬件保障。不断为体育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大力提高教师对当前体育前沿的了解与掌握,努力寻求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式。大学生体育学习尤为看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之下,结合自己的兴趣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因此,这也是“立德树人”教育理念融入其中的重要因素。
体育运动有许多需要团队之间协作完成,这样做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团队意识与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度。通过共同想办法,共同商量对策达到德育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比赛、素质拓展等激发学生的拼搏神、竞争意识、团结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其次,可以通过选队长,出对策,交流心得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再次,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的方式,让学生之间存在竞争,培养大家的荣辱感和上进心。最后,体育活动中,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帮助,彼此鼓励和欣赏,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光辉的内容。
体育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及时进行表扬,对于未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要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引导,帮助大家找到原因,及时弥补自身的不足。学会聆听,对于学生反映的问题,应该公平公正的对待,成为学生信任的老师。同时,可以在教学评价中结合德育引导,明确奖励与惩罚制度,从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在体育教育融入德育的过程中,纪律观的培养十分重要。针对身体素质较好而纪律观念不高的学生,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过程中,也需要让学生了解自身的不足。在这些学生的评价中,要注意不能过多赞扬技能水平,避免学生因此产生骄傲自满的思想。而针对身体素质较差而能够坚持努力训练的学生,则要加强正面的评价,对学习过程中细微的进步给予支持和鼓励,让学生能够保持努力拼搏的斗志。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引导思想品德教育。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出现一些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比如在教师做讲解与示范的时候,部分学生会发出怪声,或者以怪异的表情、动作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还有部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坚持不与同伴配合。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在确保正常教育秩序的同时,维护自身的威信,采取有效的引导措施进行德育教育。不同性别的学生在体育行为与态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而不同学生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优秀意志品质,并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
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承担着教学的重任,一节好课不仅要看教师的授课方法,还要强调给学生带来的收获和启发。因此,体育教师的“育人”能力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立德树人”的实施效果。这就需要每一位高校的体育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不断学习体育前沿,强化备课效果,深入了解到学生的日常生活状态,切实有效的提高德育教学的综合能力。
第一,作为教师,应该为学生树立榜样,严格要求自己。第二,做到终身学习,虚心求教,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第三,关心每位学生,只有教师心中装着“育人”,全方位的了解与深入学生内心,才能做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第四,认真观察与了解学生的情绪和身体变化,对于表现异常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怀。
面对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繁重任务,需要在极大程度上发挥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提高大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大胆创新、迎难而上的美好品质。通过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不断完善大学公共体育课程全面的德育教育功能,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