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浏
《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版)》)在修订和推进课程改革过程中,武术项目一直备受重视,因为武术教学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在当前的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花拳绣腿”“比划式”武术等现象,这不利于培养中国学生的“野性”“血性”等勇敢顽强的精神,也不利于把“中国羊”变成“中国狼”,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重视学校武术都无可厚非,关键是要把武术教好。本次课程标准在修订的时候,对《课程标准(2017版)》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防身术”其“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提出了学业刚性的具体要求,意在培养学生优良的体育品格。
现在我们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讲“课程思政”,突出“学科育人”的价值,那么,怎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怎么进行课程思政?最主要的是要有抓手和切入点。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这个抓手和切入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不仅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且体现了学科育人的特征。可以说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健康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体育教学改革的灵魂。武术教学也是如此。课程的目标设置、内容选择、方法运用、评价实施等都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以体育人”的本质特征。
从宏观上讲,所有的学科都要培养“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大素养,其中“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包括学会学习和健康生活,“社会参与”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所有课程都需围绕这三大核心素养的六个方面也叫综合核心素养或发展核心素养,最终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充分体现,是通过某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这是一个国家概念,是通用理念。只不过从某一学科的角度来讲,要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我们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当然知识也很重要,但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所以武术教学也要围绕培养能力、品格和价值观来进行。我们通过国际比较,结合中国情况以及学科特点,把中国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3个方面。其中“运动能力”具体表现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等;“健康行为”包括锻炼习惯、身心和谐、情绪调控、环境适应等;“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它体现了健身育人的本质,强调了通过体育去培养人,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我们每一节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这三大核心素养。这三大核心素养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并作为整体作用于每一个学生。
运动能力主要包括一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要重点发展体能,运用技能,提高运动认知;健康行为除了健康教育的知识以外,重点还强调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体育品德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德。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人,即体重适宜、体态优美、体格强健、体力充沛、意志顽强、积极进取、自尊自信、乐观开朗、遵守规则、诚信自律、责任担当、善于合作的人。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至于我们能不能塑造成这样的人不是特别重要,但追求培养这样人的过程更重要。如果教学方法单一、单调、乏味、枯燥,将不可能发挥体育的育人作用。
因此,要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必须改革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形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讲学校体育改革要移风易俗、改天换地、众志成城,这说明体育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我们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5种形态必须改变。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武术教学改革更是迫切。
一是“军事课”,即稍息立正齐步走队形掉头,甚至有的课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进行队列练习,随时随地要求整齐划一;二是“测试性体育课”,主要是“以考定教”,就是基层教师经常反映的中考考什么,体育课教学就教什么,今后要向“以教定考”转变;三是“安全式体育课”,总是怕学生受伤,体育课上就是简单的“踢踢腿、弯弯腰”,呼吸点儿新鲜空气,这样的体育课无助于学生健康体质的提高和改善,更无助于“野性”“血性”的培养;四是“说教式体育课”,传统体育课堂老师讲解示范时间过长,学生运动练习时间较少,严重制约了学生体能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和体育品德的提升;五是“单一技术课”,一堂课只教一个单一技术,进行碎片化的教学,使学生难以掌握一项真正的运动技能,也培养不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认为要改变传统的这5种课堂教学形态,并解决中国体育教学存在的3大问题(学生不喜欢体育课、体质健康持续下降、没有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全面实施“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这种模式尊重教师在能力水平、教学风格、教学特点、教学个性上的差异,倡导个性化教学,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创造性,但是每一堂体育课包括武术课必须做到3个方面,即运动负荷、体能练习、运动技能。运动负荷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是促进学生身心愉悦,提高运动技能、体育品德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提出,鼓励每周进行3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而现在有些体育课是冬天裹着棉袄、围着围巾,夏天穿着长衫长裤,没有锻炼效果,所以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强调每一节体育课都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定义的运动密度是指一节体育与健康课中学生总体运动时间占课程总时间的比例,应不低于75%;练习密度是每节体育与健康课单个学生的练习时间占课堂总时间的比例,应不低于50%;运动强度就是每节体育与健康课程学生的平均心率,应达到140—160次/分;根据理论研究和实验发现最好的运动密度是75%左右,也就是说中小学一节四十分钟的体育课,学生必须保证三十分钟持续不断的运动,只有10分钟的时间允许教师把学生集体停顿下来。运动强度在140—160次/分,这是一个中等强度。实际上在运动过程中,只要学生运动起来,每分钟心率就能很快达到160次,甚至是180次以上。研究发现,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手段和辅助性的教学手段,武术课也能达到这样的运动负荷。这有助于改变“说教课”的情况,继续倡导精讲多练的原则。
中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过低,长期以来被社会所抨击,这是学校体育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10分钟的体能练习就显得非常必要,因为体能练习的内容、体质健康测试的内容,就是提高健康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体能与运动技能息息相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是学习任何运动项目的基础。当然,这里指的体能训练除了10分钟多样化的体能练习,还强调补偿性体能练习。比如说武术部分教学内容对速度的要求不高,那就要针对速度进行补偿性练习,这是体能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再比如跳远可以提高速度和力量,但不足以提高耐力,所以每堂课要安排耐力练习来补偿跳远练习的不足。
就每学期每节体育与健康课而言,应该让学生学习结构化的知识技能,而不是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包括第一节课都应该是组合技术的学习,甚至是展示或比赛。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学习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有一种完整的学习意识。这是今后体育课程所有运动项目需要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运动技能学习还要创设复杂的运动情景,当然也有简单的运动情景,但创设复杂运动情景更为重要。所谓复杂运动情景,就是对抗式比赛,要求每节课都有比赛。武术教学内容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比赛,但需要演练相对完整的套路。如果只是简单的“比划”“习练”两个动作,那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今后应该让学生尽早充分地体验完整的运动。就篮球来讲,一开始就要让学生体验什么叫篮球运动;随着对完整运动的体验越来越深,再个别来提高某些单个技术、组合技术,而且单个技术或组合技术更多的是在完整运动或者比赛当中提高的。只有让学生体验完整的运动,才能真正理解运动,喜欢运动,学会运动。否则将不能改变中国学生学习12年体育,却一项运动技能都不会的状况。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武术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主要在于学生体验,而不是教师的说教。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实现传统的“无运动负荷”“无战术”“无比赛”的“三无”体育课向“有运动量”“有技战术”“有比赛的”的“三有”体育课转变。
(此文根据季浏教授在2020年全国学校武术改革与发展研讨会上的报告整理,已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