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新,权黎明,王明明,梁维卿,郑旗,乔玉成
武术不仅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是一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武术自进入学校之后,便在“土洋体育”的抗争中艰难前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习近平同志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四个自信”的要求,武术也迎来了发展的大好契机。在新时代,学校武术的使命是什么?学校武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学校武术改革改什么、为什么改、怎样改等问题成为学科发展亟需解决和厘清的问题。为此,在202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和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武术)联合主办,山西师范大学承办,山西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临汾体育智库协办的“全国学校武术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山西临汾顺利召开。季浏、郭玉成、蔡仲林、武东、王岗、郑旗等国内知名学者到会,并分别从“学科核心素养”“体教融合”“课程思政”“知行合一”“研究方法”等方面对学校武术课程改革的学理进行了论证。大会共收录论文132篇,交流的主题涉及“学校武术发展研究”“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研究”“学校武术文化传承研究”等。本次研讨会,线上观看累计达2万余人次,为全国学校武术改革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会议的成功举办,对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在学校大力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教学内容改革,强化学校武术的育人功能,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论及学校武术的初心,我们必须聚焦于人的培养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其最根本的问题便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以及怎样培养人[1]”的问题。武汉体育学院教授王岗在报告中指出,现代武术被划分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类。作为武术主体的传统武术产生于冷兵器时代,抽象于军事及格斗。技击是武术的基本属性,也是武术的立命与传承之本。“杀人于无形”“千军万马中取敌将之首级”就是武术技击特征的最好诠释。传统武术的主要问题不是“能不能打”的问题,而是“为何而打”与“如何而打”的问题。其次,应深刻领会中国武术所蕴含的“养生”智慧。受道家“天人合一”及医家的“防患于未然”的理念影响,中国武术非常注重“动静结合”“适时有度”。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传统武术项目,其身心健康价值在现代已经不断地被科学研究所证明。第三是传统武术的“舍身成仁”“敢为天下先”“忠君报国”“扶弱除暴”等价值观在当代依然闪烁光芒,可以助力“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由此观之,传统武术自春秋战国以降的各个朝代就已经非常重视对人的培养价值。在整个封建社会,国家要求“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因此,武术便和军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既要具有高超的武艺,同时又要具有必要的武德。儒家宣扬“仁义”,墨家崇尚“侠客”,兵家追求“计谋”。于是军事将领要能战、善战且忠君爱国。唐朝武则天时期,武举制的创立对于完善人才的培养体系具有划时代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武术课程的确立是在1914年,著名教育家徐一冰上书教育部“将中国武术列为学校必修科”的请示在1915年得到采纳。1918年10月14日,全国中学校长会议决议“请全国中学一律添习武术”[2]。鸦片战争的失利、西方“兵操、新体育”的强势入侵,在“学夷以制夷”思想的支配下,中国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的博弈中,在热衷于军国民教育人士的坚持下捍卫了在学校体育中的一席之地。1919年,北京体育研究社呈教育部《请定武术教材文》中指出,“我国拳术以美术技能之兴趣,引人入胜锻炼身体,能使全体内外身心二者平均发育”,是最好的运动方法。并将其优点归结为:(1)使人身全体内外平均发育;(2)得精神之修养;(3)增进智慧;(4)陶冶性情;(5)便于锻炼;(6)富于应用;(7)材料丰富;(8)长幼咸宜。该文着重突出武术的身心健康价值,强调武术的教育意义[2]。对武术价值追求从“技击”到“身心并完”的转变,标志着对武术本体论的认识升华。正如王岗教授在报告中所言,武术是一种技击之知、养生之知、礼仪之知、立德之知、审美之知与身体之行的结合,武术不仅蕴含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而且还在确立之初就具有“全人教育”的目标追求。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不断崛起的中国在“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在为世界源源不断地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武术、太极拳等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正快速地实现着“东学西渐”,对世界产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追求全民健康的新时代,学校武术“到哪里去”成为必须解决的方向问题。
2.2.1 学校武术改革的背景
(1)“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是统领中国教育改革的主线。“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的世纪之问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破解的难题。2014年,教育部提出“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近百名科研人员历时三年,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组成。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在此背景下,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季浏教授提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构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三维结构。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目的与目标,是“全面发展的人”的必然要求,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则是“素质教育”的具体表现。“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是体育人的责任担当和学科贡献。
(2)“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明确了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教育的阶级性就不断得到强化。“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就成为首要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及主张,中国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发表过关于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事关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和批示,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办好思政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长效机制。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就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实施保障四个方面进行了规定和说明。
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发展的教育的组成部分就如何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必须做出自己的回应,必须要有具体的方案和课程设计。
(3)“体教融合”是解决体育与教育关系问题的钥匙,是学校武术教育发展的指针。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的国家顶层设计,其本质就是把竞技人才的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教育部体育卫生司司长王登峰指出,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目标是“促进青少年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和“发挥学校体育在提高体育竞技水平中的基础性作用[3]”。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针对“体教融合”的顶层设计、政策指引和推进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新时代深化体教融合不仅是体育与教育事业的融合,更是体育与教育在思想、目标、资源、措施等方面的融合。[4]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唐炎和陈佩杰认为,“青少年是体教融合战略的目标群体,成长是青少年的第一要务”[5]。湖北大学的蔡仲林教授在大会的主题报告中,基于“体教融合”的国家顶层设计和学校体育的目标,对学校武术教育改革提出以下思考:(1)武术教育推广要提高对“体教融合”的战略认知。(2)明确并制定“武术进校园”的目标及路径。(3)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解决“教什么、谁来教、如何教”的问题。要能直面武术进学校缺乏合格师资的问题;武术馆校缺乏参训学员的问题;优秀拳种缺乏正规传承路径问题;退役运动员无用武之地问题;优秀运动员后备人才缺乏的问题。(4)改革竞赛模式问题,充分发挥竞赛的杠杆问题。要做到赛事体系化、赛事地域化、赛事多样化和赛事经常化。综上可知,《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不仅给体育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使学校武术改革有了依据和发力点。
2.2.2 学校武术在全方位育人过程中的功能及价值实现 对于学校武术的价值和功能,与会学者们也进行了最为充分的探究。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
(1)学校武术教学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丰富了“课程思政”的内容和形式。武冬教授以“太极拳概述”为例,设计出从体育的专业知识出发,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最终形成思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结构化体系。从太极拳形成的千年思想到百年拳再到今天的走向世界的历史叙述,可以激发学生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从太极拳“推手”与格斗项目的“拳击”比较,突出中国文化的“和谐、大同”,提升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徐兴民、袁占花认为,中国传统武德中的爱国敬业、尊师重道、谦和豁达、明理诚信、正直勇敢、顽强勤奋、仗义济民、杀身成仁等精神在当代仍具有积极的育人价值。张杨、郭佳佳等提出,武德教育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的实效性,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2)学校武术助推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改善学生体质。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内涵定义为“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性、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6]”学生的健康问题是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深入挖掘和科学解释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健身、健心价值是学者们的学术旨趣。陈冰洁从体医结合的视角对健身气功八段锦的作用和功效进行了研究;李翟超、段德键以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对太极柔力球、太极拳项目的自主神经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索;陈小红、马艳对健身气功、八段锦、五禽戏在女大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改善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李二辉、刘庆则对武术的心理干预效果进行了分析。尽管此类论文的数量依然较少,但令人欣慰的是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范式由思辨向定量的转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科学化发展及在全面健身中作用的发挥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3)以学校为平台,助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传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及文化资源,但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挤压下生存空间受到威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国人的“文化自信”更加强劲。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工作者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挖掘和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并以学校为平台通过进学校、进课堂、进教材等形式促进了民族传统项目的有序传承和传播。王大壮、单颖慧研究了空竹的校园推广;王斌、李霞对峨眉武术校园传承推广体系进行了构建;陈会鹏、刘玲娜研究了关于布依族棍术的校园传承;王雨歌和申彦昌研究了青海民族射箭项目的高校推广等。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学校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而且对多样化的武术拳种保护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振兴搭建了平台。
(4)以武术为媒介,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教学中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只是过程,目标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学校体育教育要更加重视体育的特质和功能,体现以体育人思路,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体育综合人才[7]。季浏教授高度重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并认为学校武术在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养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习练,可以使学生增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增强技战术能力、学会自我保护和健身方法、改善体能,可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情绪调控和环境适应能力,而且更能促进体育精神、道德和品格的养成。
学校武术要改革,必须弄清楚问题的症结所在,即痛点在那里。与会学者对此反应比较强烈。“上了十几年体育课,学生却不能熟练掌握一至二项运动技术”“学生体质曾多年持续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率居高不下”,这是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痛点。对此,季浏教授指出了传统体育课堂五种形态的弊端,并将其描述为:(1)军事课,以投弹、刺杀、队列队形训练为主要内容,训练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军事技能,服务于战时需要,其政治性遮蔽了体育本身的育人属性;(2)测试课,以考定教,围绕体育健康测试内容确立教学内容,颠倒了教与考的关系,并且滋长了应试教育,是一种庸俗化、功利化的体育教学活动;(3)安全课,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由于担心学生受伤,体育活动无强度,禁止对抗性运动,以学生的安全为借口,实质上是一种放羊式体育,其直接后果是导致体育课程虚设,学生体质持续下降,肥胖率和近视率居高不下;(4)单一技术课的主要危害是只突出学生运动技能掌握、突出技术达标,既忽略了学生的健康,也忽视了体育的育人功能;(5)说教课,教师讲得多,学生动作练习少,由于缺乏运动的强度,因而也就制约了健康目标的实现。阎冬雪、杨斌、回军、张诗雨、赵子健、彭龙龙、陈炀等一大批武术研究者将学校武术教学的问题归结为:(1)武术课程目标不明确,缺乏系统性和层次性,“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意识缺失。(2)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武术套路教学中只介绍规格和路线,对动作攻防应用方法、动作符号的意义缺乏深层解读;武术技术教学内容单薄、教学内容陈旧;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够;武术教学“重技轻理”,注重技术教学、忽视武术理论的传授等。(3)高校公共体育武术课时少,教学内容多,学生的学习仅限于“蜻蜓点水”。(4)武术教学方法和形式单一、陈旧,对传统的师徒传承式具有路径依赖,对现代技术、现代教育思想重视不够。(5)优秀武术师资不足,尤其是中小学武术教师学历低、兼职兼课教师多、专业培训少;学校武术和社会武术资源缺乏共享,优秀武术项目传承人或高水平运动员进入学校授课的体制壁垒难以打破。(6)武术的场地器械严重缺乏,武术教学投资力度不够。(7)学校武术中缺乏持续性、常规化的武术赛事,脱离实战情境的武术教学和训练只能是“花拳绣腿”。(8)武德教育的弱化。中国传统武术的最大优势在于武德教育。“未曾习武先习德”,清代“少林十诫”中规定“尊师重道,敬长友爱,除贪祛妄,戒淫忌狠”在学校武术教学中几乎少有涉及。而现代学校的武术教学只重视技艺的传授,既无师傅的择徒过程,也缺失了对学生的武德教育。
科学研究与武术教学是学校武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两翼。二者互相促进,缺一不可。而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是制约研究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武术研究中思辨研究和文献研究占主导地位。定量研究的不兴既不利于科学问题的发现及对传统武术的价值论证,也不利于武术教学改革的纵深发展。正如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硕士点负责人、教授郑旗在大会的主报告中所言,中国武术文化研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范式,但在方法论层面与国际刊物研究方法范式尚需继续努力。
学校武术的改革依赖于学者的哲学视野和理论建构。对学校武术发展问题的辨识影响着具体方法的提出。总体而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路径:
季浏教授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度指出,武术教学必须重视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三个关键要素。运动负荷包括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季浏教授建议,每节课的运动密度不能低于75%,练习密度不低于50%,运动强度应达到140—160次/分的平均心率;要保证学生每节体育与健康课程有10分钟的体能练习;要通过对抗式比赛、复杂运动情景的创设使学生体验完整的运动。质言之,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和运动强度是学生体质增强的保障,体能练习是技术掌握的前提,而完整练习则是提高学习兴趣的关键。学校的武术教学必须在运动负荷、体能练习和运动技能三个方面发力。
蔡仲林教授指出:实施“体教融合”首先要明确武术进学校的战略目标,制定各级学校武术进校园的路径和具体措施,要形成不同地区、不同学段的“一条龙”培养模式。学者陈浩建议,小学一、二年级应教授简单的象形拳,激发学习兴趣;三、四年级进行武术基本功练习,重视武术礼仪形成;四五年级应突出套路和器械的教学,强调武德;初中阶段应突出武术拳种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武术认知能力和行为的管控力。对于学校武术师资缺乏问题的解决,蔡仲林教授主张高校培养,选聘武术协会及武术馆校优秀习武者、武术非遗传承人以及退役武术教练员与运动员进校授课等方式加以解决。而武术赛事的体系化、地域化、多样化和经常化则有助于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发挥武术竞赛的杠杆作用。总之,高等院校的武术教学改革必须以人的培育为中心,以武术后备人才的建设为支点,坚持眼睛向下,精准对接中小学武术教学需求,以制定武术改革方略。
中国传统武术德育资源深厚,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天然联系。武德教育中的“家国情怀”“尊师重道”“礼让为先”“正直勇敢”等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武术教师要意识到进行课程思政渗透,率先垂范,以理服人、以德化人的重要性。武冬教授指出,体育类课程思政具有育人范围广、育人方法多、育人途径乐、育人体验深、育人思想丰、育人价值特的特质。在体育思政课程设计上采用问题导入——深度讲解——身体体验——引发思考的体感教学和引起兴趣——以理服人——自然接受——思想升华——躬身实践的教学模式。由此,武术课程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自然融入,才能实现育人的终极目标。
武术作为学校体育实现育人目标的课程资源之一,具有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优势和哲学基础。王岗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技击之知、养生之知、礼仪之知、立德之知、审美之知是武术的内在灵魂,而武术的技术动作则是传统文化的外显。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实现“以武育人”;只有知行合一,才能使武术的身体练习饱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武术从远古走来,其所蕴含的丰富信息在现代化背景下不断被消解,被侵蚀和被肢解,武术的习练不能只有形而无神,不能只有技而无文。因此,还武术以历史、还武术以文化,才能使其行高致远。
研究方法是决定学科发展成熟程度的关键问题。任何一个学科科学知识体系的形成都离不开科学研究方法论的支持。人类从最早的思辨研究到现在的科学研究范式的确立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阶段的。从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来分,可以被分为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两大类。张力为教授指出,“体育社会科学的发展似乎错过了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发展阶段,因此不得不补上这一课”[8]。长期以来,关于武术的研究以文献研究居多,大多是关于武术的文化研究,而对于武术的生理学、生物力学、解剖学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武术的科学化发展步伐。郑旗教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倡导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并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设计分为跨文化探索性设计、跨文化解释性设计和跨文化并行设计三类,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武术研究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未来武术科研工作者必须下大力气进行一些武术价值和功能的实证研究,才能使武术与西方体育具有平等的话语机会。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兴趣激发不够,这是绝大多数与会学者的共识。改革的出路在于传统武术要进行内容优化,要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可以将优秀的民族、民间体育活动项目纳入课程内容,将具有地域特色和传统特点的项目增加为校本课程。这样,既可以满足丰富学生体育活动的诉求,也可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定要关注不同学段和不同性别学生的需求差异。例如,防身术对于女生就具有价值吸引。在教学方法上,不仅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还要善于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使复杂的动作技术具有可视性、可感性。在对学生动作技术的评价上,要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和成就体验。
中国传统武术是学校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传播是每一个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使命感对学校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行变革,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为指针,深化体教融合,弄清武术的来路和未来走向,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把课程思政融入每节课程内容中,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抓手,就一定能完成“立德树人”“增进健康”“文化传承”的光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