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位,韦永强,吴杰华,赵春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心血管内科二区,广西 南宁 530001)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多基因疾病[1]。广西地区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于全国水平,为研究高血压与基因的相关性,选取流动性小且相对封闭隔离的广西崇左地区的黑衣壮族人群[2]。目前已经有研究证实,广西地区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发病与多种基因多态性有关[3]。但Mfn1、Mfn2和Opa1等线粒体融合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广西地区黑衣壮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的相关性尚未明确。针对此问题,本课题选择祖辈开始在广西居住的黑衣壮族人群为研究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选取在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6月间治疗的祖辈长期居住在广西崇左地区的黑衣壮族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同地区汉族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每组各选100例,进行基因学调查和血脂、血糖和肾功能等相关指标的观察对比。
1.2.1 标本采集
入选研究对象均测身高和体重,于次日清晨抽静脉血6 mL,其中4 mL于试管中3000 r/min离心l0 min,留取血清进行生化检验。
1.2.2 两组进行Mfn-1(rs6804758、rs7620017)、Mfn-2(rs2336384)和Opa1(rs7620342、rs11925699)基因位点多态性检测对比。
数据采用SPSS 20.0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实验结果以“±s”表示,采用One-Way ANOVA 评价整体方差差异,若数据方差齐性则采用LSD t-test 进行多组间数据比较;如果数据方差不齐,则用Dunnett’s T3进行多组间数据比较。组间数据比较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对照组和研究组人群的基本临床特征如表1所示,两组人群在年龄、BMI、HDL-C、血尿素氮 (BUN) 、Cr及UA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高血压研究组的TG和LDL-C、Glu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Mfn-1基因位点多态性(rs6804758、rs7620017)、Mfn-2基因位点多态(rs2336384)和Opa1(rs7620342、rs11925699)的遗传变异与高血压的相关性,rs6804758中AA、rs7620017中AG、rs2336384中CG、rs10804955中AA、rs7620342中GG、rs11925699中AA+AG在高血压研究组患者中的表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基因型对比
目前已知的线粒体融合基因相关蛋白包括:融合蛋白1(mitofusin-1, Mfn-1)、融合蛋白2(mitofusin-2, Mfn-2)和视神经萎缩蛋白3(optic atrophy protein 1, Opa1)等融合蛋白调控[4]。进一步研究Mfn-1、Mfn-2和Opa1基因的遗传变异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证明长期居住在广西崇左地区的黑衣壮族高血压患者与该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的基本临床特征,在年龄、BMI、HDL-C、血尿素氮 (BUN) 、Cr及UA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别,但高血压研究组的TG和LDL-C、Glu略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线粒体融合基(Mfn1、Mfn2和Opa1)基因位点多态性的表达较对照组更高。本研究结论将有利于进一步阐明高血压这一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可为筛选敏感药物提供候选基因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