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东
(长春仁道中医医院中医科,吉林 长春 130000)
慢性心力衰竭是患有各类心脏疾病患者的疾病最终阶段,且经过相关研究表明,心室重构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发生病理症状的基础之一,随着临床对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心室重构已经成为致使心力衰竭出现进行性进展的重要因素,而要想控制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进展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积极治疗患者的心室重构情况[1]。黄芪注射液是在临床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较为常用的方式之一,因此,本文将黄芪注射液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以分析其对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现研究报告如下。
将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5.27±10.49)岁;对照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56~79岁,平均年龄(65.52±10.73)岁。两组患者经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后发现并无不同(P>0.05),可以进行比较。
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选用呋塞米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163)利尿剂进行治疗,起始剂量为20 mg/d,并在每天逐渐增加用药剂量的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一直到尿量增加后就可以选用最小有效剂量进行治疗[2]。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黄芪注射液治疗,将黄芪注射液(神威药业)20 mL,加入至0.9%氯化钠溶液250 mL进行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续治疗4周后进行比较[3]。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室舒张、收缩功能指标情况。
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标准差用x2和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室舒张、收缩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室舒张、收缩情况并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室舒张、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室舒展、收缩功能指标比较(n=90,±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室舒展、收缩功能指标比较(n=90,±s)
与本组治疗前功能指标相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之后相比,△P<0.05
对照组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E峰(cm/s) 60.51±12.43 68.73±1531*△ 60.27±11.59 62.22±12.74*A峰(cm/s) 69.34±16.41 62.33±14.51*△ 70.11±15.36 66.83±13.65*E/A 0.83±0.21 1.24±0.37*△ 0.83±0.19 0.91±0.18*LVEF(%) 39.55±5.38 53.29±6.61*△ 39.27±7.61 48.21±5.09*组别 研究组
随着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逐渐深入,其逐渐意识到慢性心力衰竭发展的基本发病机制是心室重构。心室重构指的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细胞机制出现功能及表型的变化而造成的心肌结构出现问题,且在各种原发疾病的发生中逐渐导致患者心肌损伤,致使患者机体出现心肌细胞肥大、寿命缩短等症状,通过临床检查可以明显发现患者心机容量增加以及心肌质量也增加,继而加重患者心肌的损伤,从而形成恶性循环[4]。因此,临床经研究与分析得知,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关键点就是阻断内分泌的过分激活,将心室重构阻断。
目前,临床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已经从以往的短期改善机体血流为目标的前提下,逐渐转变为长期,具有修复性的策略,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患者衰竭心脏的生物学性质。现如今,临床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改善其临床症状,而是更加注重对心肌重构的机制,从而尽可能将心肌重构的发展得到延缓,继而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住院率与死亡率[5]。同时慢性心力衰竭与中医学所说的心悸、水肿等临床症状较为相似,而多种中药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也有一定作用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医方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不断深入,其治疗方法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逐渐将以往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模式变为控制心室重构的治疗模式,而黄芪注射液则是对心室重构有着重要作用的药物。黄芪注射液是中药中具有益气养心、利水消肿功效的常用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多方面意义,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黄芪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内皮素水平,继而增加患者心排血量,改善患者心肌功能。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室舒张、收缩情况并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室舒张、收缩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患者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继而最大限度纠正其血流动力学,在降低患者满细血管压力的同时加大机体心输出量,通过改善患者心肌功能以降低各项心室重构指标。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不仅能够改善患者心室舒张与收缩情况,还能够将各项心室重构指标降低,从而纠正异常血流,通过控制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进展情况,继而有效治疗患者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