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罗非班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7 09:38王文荣
关键词:罗非氯吡血小板

杜 娟,王文荣

(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山西 晋中 0306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当前临床多见性且严重心血管急症,其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化斑块破损,致使急性血栓形成,对冠脉生成堵塞效应,最终使供血地带心肌细胞坏死。临床认为,血小板活化及释放活性物质是引起STEMI的关键性因子,故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是疾病转归及预后改善的主要手段。PCI介入术治疗可促使血管维持在畅通状态,达到再灌注加强、心血管不良事件降低目的,然而因手术操作中会对内皮细胞产生一定损伤,加强血小板活性,导致其大量积聚生成血栓,因此,抗血小板聚集十分重要[1]。替罗非班属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利用阻滞纤维蛋白原结合实现抗血小板聚集目标。本院对2019.01~2019.12接诊的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00例)实施研究,以给药方式不同分组,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01~2019.12为研究区段,以此区段本院收诊的300例患者为探究对象,均被确诊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且行PCI急诊治疗。纳入标准:满足STEMI临床确诊标准;发病时间<12 h;胸痛时间>30 min;患者知情研究。排除标准:PCI 禁忌证;近期服用氯吡格雷等药物;凝血及肝肾功能障碍。按给药差异性分组,可分为对照组(n=148)和治疗组(n=152),对照组男女之比78:70;年龄最大、最小80岁、49岁,均龄(65.57±5.68)岁;治疗组男女之比80:72;年龄最大、最小78岁、51岁,均龄(66.54±5.54)岁。两组基线资料采取SPSS 20.0软件实施分析,若有P>0.05,则具比较性。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行PCI前均服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剂量分别为600 mg、300 mg。治疗组在此前提下,于术前半小时给药10 μg/kg替罗非班(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为H20060265),以静脉方式用药,时间维持3 min,而后按0.15 μg/kg(kg·min)标准实施持续泵入(24 h)。采取冠脉造影,结合造影结果及心电图进行梗死血管的有效判断,PCI仅对梗死血管实施干预。干预成功标准:术后血管狭窄程度低于20%,且TIMI血流为3级。术中予患者50~70 U/kg肝素。对照组仅于PCI诊治前给药100 U/kg肝素,药物剂量随手术时间逐渐增加。对术后无出血症状者辅以低分子肝素,连续5~7d,持续给药阿司匹林(100 mg)及氯吡格雷(75 mg)。

1.3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指标。采取不同诊治措施后进行两组LVESD、LVEF指标的有效评价。

②不良心血管事件率、TIMI血流3级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脑出血、心律失常及心绞痛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牵涉资料均利用SPSS 20.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其中心功能指标用t验证、平方差说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状况选用卡方检验,%表示,统计数据以SPSS 20.0分析,研究结果以P表示。

2 结 果

2.1 心功能指标

临床统计数据可得,诊治后,治疗组LVESD、LVEF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具显著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心功能指标(±s)

表1 心功能指标(±s)

组别 LVESD(mm) LVEF(%)治疗组(n=152) 36.78±2.25 52.78±2.87对照组(n=148) 42.01±1.88 48.18±1.34 t 21.818 17.709 P 0.000 0.000

2.2 不良心血管事件率及TIMI血流3级率

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率更低,TIMI血流3级率更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不良心血管事件率及TIMI血流3级率[n(%)]

3 讨 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旨在冠状动脉粥样化斑块破裂使血小板聚集成堆造成冠状动脉堵塞,致使心肌呈缺氧及缺血状态,临床研究指出,对此类患者首要诊治方式为PCI介入术,但限于手术侵袭性特征,在实际操作中可对血小板产生一定刺激,使其被激活,继而生成大量的血栓,与此同时,PCI介入术会诱发既有血栓脱落进而造成微血管堵塞,形成无复流循环,使心肌缺血及缺氧地带不断扩大,进而加重心肌梗死,对疾病转归、临床疗效均产生极大影响。所以,对患者而言,防治血小板过度聚集、降低血栓生成是临床目前诊治基本准则。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是常用性抗血小板药,文献指出,基于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和肝素协同抗栓诊治基础上,尽早采取急诊PCI可进行梗死相关血管的疏通,对心肌灌注起到良好改善作用,亦能改善患者预后[2]。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LVESD、LVEF与对照组比明显较优P<0.05;治疗组不良心血管事件率、TIMI血流3级率相较于对照组具显著优势P<0.05,提示替罗非班可进行微循环血流的大幅度改善,增强缺血心肌再灌注效果,促进远端血管血流得以有效恢复,亦能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率,且无出血风险。分析原因:替罗非班是新型抗血小板阻滞剂,给药后能阻断纤维蛋白原与相应血小板糖原受体结合,使血小板无法与PCI手术中已受损细胞附着,从而抑制血小板被激活、被聚集。且该药物亦能对自身生成的炎性因子及血小板受刺激后释放出的收缩血管因子发挥拮抗功效,维持血管内皮细胞既有功能,进而进行微循环缺血及堵塞状态的及时纠正。另外,替罗非班可借助甘氨酸等序列进行Ⅱb/Ⅲa联位点的有效控制,从而起到血管内血栓脱落的阻滞目的,这是因为替罗非班半衰期较短,很多临床专家指出,此药物起效速度快,于10~30min内即可达到血浆浓度峰值,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诊治时采取替罗非班效果可观,可进行微循环灌注的积极改善,纠正心肌缺血状态,保护心肌功能,亦能提升PCI诊治后患者预后水平,可行性强,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罗非氯吡血小板
替罗非班在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群策群力!罗非鱼产业上下游积极扩大内销市场,今年将迎来多重利好消息(附2019罗非购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