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莉,张晓萍
(吉林省四平市社会精神病院,吉林 四平 136001)
癫痫发作控制较差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精神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各异,可大致分为发作性和非发作性。临床治疗应调整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控制癫痫发作。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均为临床抗癫痫治疗药物,但予以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文献临床报道较少。基于此,本次研究就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如下分析。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将予以苯巴比妥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n=20例)、将予以苯妥英钠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n=22例)。对照组男14例,女6例;年龄23~68岁,平均(43.57±6.29)岁。观察组男15例,女7例;年龄23~69岁,平均(43.63±6.24)岁。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两组均予以丙戊酸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0847,规格:0.2g)1片/次,3次/d。
1.2.1 对照组
口服苯巴比妥(郑州永和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575,规格:30mg)30mg/次,3次/d。
1.2.2 观察组 口服苯妥英钠(合肥利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2759,规格:0.1 g)100 mg/次,2次/d。
(1)比较两组疗效,显效:治疗1 h后患者抽搐症状停止,且停药后未复发;有效:治疗2~3 h患者抽搐症状停止或发作频率减少>75%;无效:治疗>3 h抽搐症状未控制,癫痫发作频率减少<25%。(2)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呼吸抑制、肝功能损害、心率异常)发生情况。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82%(7/22)略高于对照组20%(4/2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57,P=0.384)。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表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分别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性精神障碍,均疗效确切,且用药较为安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丙戊酸钠为一种不含氮的广谱抗癫痫药,口服吸收快,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发挥其药理作用[1]。苯巴比妥用于癫痫大发作和部分性发作的治疗,出现作用快[2]。苯妥英钠主要适用于治疗复杂部分性癫痫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和癫痫持续状态。苯妥英钠在脑组织中达到有效浓度较慢,故疗效出现缓慢,需要连续多次服药才能有效。临床用药治疗可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