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化杰
摘要:目的:在妊高症这一疾病护理中,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护理模式的实施,研究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相较于对照组,总体上更具有优势。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高症这一疾病的护理,临床上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轻产妇痛苦,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妊高症;预见性运动护理;效果
【中圖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4--01
妊高症作为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自身小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引起血压升高,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和产妇的健康造成危害,同时由于凝血因子增加,血液处在高凝状态,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保障母婴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1]。本文针对妊高症产妇采取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得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9年3月-2020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妊高症产妇中选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的方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25-40岁,平均年龄(32.5±3.5)岁,孕周31-38周,平均(34.5±1.5)周;研究组产妇年龄范围24-43岁,平均年龄(33.5±2.5)岁,孕周35-40周,平均(37.5±1.5)周,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妊高症疾病指征,家属知情同意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肝肾功能疾病、精神障碍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向产妇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其对于疾病的认知,对产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用药,监测生命体征,为其提供舒适温暖的病室环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2.1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的方式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告知运动护理的目的和意义,提高产妇对预见性运动护理的认知,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对妊娠期的并发症起到预防作用。
1.2.2下肢运动训练
指导产妇仰躺在床上,抬高腿部并且绷直,保持3s,感受大腿前侧肌肉紧绷;伸展下肢,足背翘起,小腿后侧肌肉绷紧,足趾用力下压,坚持10s左右;同时双脚趾进行分散运动,足踝进行绕环运动[2],坚持10s,放松腿部,每天练习5-8次,可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分散在早中晚间进行运动。
1.3观察指标
通过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实施,对比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用(n/%)来表示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X2检验计数资料,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研究组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在护理过程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如下:
2.2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两种护理模式的实施,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23%,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
3讨论
妊高症发生机制是由于自身小血管痉挛,影响血液循环,引起血压升高,作为产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水肿、抽搐、昏迷,对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由于产妇体内凝血因子增加,血液长时间处在高凝状态,容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利于产妇恢复健康[3]。
因此在妊高症产妇的护理中,除常规护理之外,还应该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对产妇的疾病进行判断分析,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指导。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使其对运动护理模式有着一定的了解,意识到运动的重要性,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工作;对产妇进行下肢运动训练,促进血流循环,减少血栓形成,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障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4]。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对照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妊高症作为妇科常见病症之一,对产妇的健康造成影响,通过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促进产妇恢复健康,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新明,丁红滨.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对于妊高症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21,31(1):23.
[2]王云霞,李娜.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对于妊高症护理效果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21(36):1-2.
[3]雷三菊.预见性运动护理模式用于妊高症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30):132,136.
[4]孟蕊.预见性运动护理在妊高症护理中的应用探析[J].健康大视野,2021(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