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皓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1000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由于公安机关工作性质、职能的特殊性,需要形成一种更为牢固与可靠的联结与信任,以便于公安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当前,随着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以及公安工作的需要,仪式的内容和形式也更为丰富。一方面,仪式的多样化极大丰富了民警的日常生活,使得民警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中得以放松。另一方面,由于仪式设置不合理,使得许多仪式的举行仅仅实现了共同在场,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仪式作为日常生活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结的媒介,能够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形成有效的互动,不仅对于增进公安机关内部团结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公安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党的十八大把纪念仪式纳入立法之后,各种仪式相继开展,“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授旗仪式以及各种表彰大会的召开都体现了国家对于仪式的重视。2020年7月《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人民警察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21年起,将每年1月10日设立为“中国人民警察节”。同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警察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着国家对于公安机关仪式的重视达到了新的高度。从新警入职仪式到警务化管理、训练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非正式仪式,仪式贯穿于整个公安机关工作之中。本文尝试以兰德尔·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公安机关仪式的类型化研究,分析公安机关现有仪式活动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安机关仪式构建的建议,以期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仪式的作用,共筑民警情感认同,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工作能力。
过去,仪式仅限于宗教领域,仪式与超自然的事物联系在一起,从潜认知仪式主义视角来看,涂尔干认为仪式将世界划分为两个阶层:神圣阶层和世俗阶层[2]。但随着控制社会的力量由宗教权力转为政治权力,仪式转变为一种能够体现国家意识、社会信仰并且具有程式化的行为,仪式的阶级性被打破,仪式存在于不同的阶层之中。伴随着人类生活的不断丰富,仪式的范围不断扩大,其内涵和形式也不断丰富。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仪式是一种相互关注的情感和关注机制,形成了一种瞬间共有的实在,因而会形成群体团结和群体成员身份的符号,互动仪式的核心机制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在兰德尔·柯林斯的定义中,不再对仪式进行阶级的限制,不再对仪式的规模与参与人员进行详细的划分,而把仪式作为一种存在于互动双方或多方之间,拥有共同的关注点,并能够产生情感互动的活动。仪式不再限于宗教领域,而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中。根据公安机关各种仪式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可以将公安机关仪式分为四类。
政治仪式是人们头脑中对于仪式的固有的观念,即通过一套程式化的行动才得以推进的正式典礼。在参加正式典礼时,人们往往穿戴具有特殊文化意义的服饰、演唱精心挑选的歌曲、朗读艰深晦涩的教义条文、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做出相应动作、使用专有的话术展开交谈,以及自我规训要遵守集会制度而不逾矩等。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理解仪式如何在社会中实际运作,以及了解如何在行动中使用仪式的艺术。因此,仪式与政治密不可分。许多有效的政治仪式都具有一种明显的特性,能够轻易地让人们把概念转化为具体事务。例如,升旗仪式中的国旗并非一块简单的布,而是国家的象征。这些象征为理解政治实体提供了道路,并为认同这些政治实体提供了方法[3]。政治仪式与国家忠诚感、权力体系的构建联系在一起,其情节的设计、环境的布局,都是国家的象征,除此之外,政治仪式不仅在认知层面上对人们界定政治现实产生影响,而且在情感上也颇具影响力。
潜在仪式是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但不易引起重视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琐碎的仪式,多为日常生活中的言行举止,例如,擦拭警帽、整理衣着、互相打招呼等。潜在仪式不注重礼仪的要求,但极为重视程序的存在,其反映的是个体在生活中的仪式感。在潜在仪式的作用下,个体成为被规训的对象,并与集体发生联结,通过反复的动作,个人的异质性被抽离,集体认同得以强化。
信仰仪式并非传统宗教中的祈祷、祭祀仪式,而是通过反复利用既定的、带有强烈感情的有力象征来巩固政治信仰的仪式。信仰仪式通常是为了纪念重要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而举办的,其形式包括庆典、纪念大会、国家公祭等。人的信仰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但难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信仰的改变需要为之提供合适的社会环境,而仪式就提供了这种环境。在涂尔干看来,人类社会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思想和价值;社会虽然受到物质环境的制约和塑造,但真正将一个社会联结起来的纽带却是信仰。因此仪式能够不断强化共有的信仰,使人们的行为得以统一化。信仰仪式能够巩固政治仪式,但又与政治仪式有所不同。政治仪式所借助的是人们对于国家公权力的敬畏以及国家公权力的强制性。信仰仪式发挥作用则是通过唤醒历史记忆,强化身份认同;借助符号彰显象征意义,激发或陶冶情感认同;经由展演促成身体惯习,促进观念认同[4]。
日常情感仪式是指日常生活中能够唤起我们某种感知能力以及使我们沉浸在某种情感状态中的仪式。这种仪式通常与日常活动有关,涉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兰德尔·柯林斯所阐释的“自然仪式”,其不受“刻板程序”的规约,主要表现形式是戈夫曼意义上的日常社会交往中小规模的人际会话[5]。在日常情感仪式中,人们不被公权力或某种象征所左右,其情感取决于周围人的状态。无论仪式规模的大小,人们或多或少被仪式所营造的氛围感染,从而陷入某种情绪中。维克多·特纳提出,仪式在情感和认知中进行交换,有助于在无意识的情感与社会结构的要求之间构建起社会必要的社会关系[6]。
互动仪式(IR)和互动仪式链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它是关于那些具有情感和意识的人类群体中瞬间际遇的理论,情感和意识通过以前的际遇链而传递[7]。根据互动仪式链的组成要素或起始条件,我们对现阶段公安机关仪式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互动仪式链中,兰德尔·柯林斯认为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仪式运作的关键要素,这种共同的焦点是自发产生的、无意识的。人们将其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该关注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8]。即便仪式的举行在最初没有程式化的构建,但只要有高度的共同关注的焦点,也能够顺利进行。然而,当前公安机关组织的各种仪式活动中,虽有共同的主题、共同的对象,但参与者并不能把自身关注的对象或焦点集中到预设的对象或焦点上,其注意力总会被仪式之外的关注点分散,仪式的共同关注的焦点缺乏持续性。例如在仪式举行过程中,民警总会想起自己手头还有未完成的工作,当仪式的时间在工作时间之外时,民警更多关注的是工作结束之后的安排,而非仪式的焦点。在这种情境之下,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低度的集体兴奋、缺乏即时的反馈导致仪式通常给人带来一种乏味、多余的枯燥感,人们在仪式中的情感被消耗,并对此后的仪式产生抵触,不利于公安民警情感的交流、凝聚力的增强,从而降低公安工作的效率。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成功仪式的标志之一是产生了个体之间的情感传递。通过情感的传递,群体团结形成,个体的道德感和情感能量增强,代表群体的符号显现。在现阶段的公安机关仪式中,仪式开始之前总有策划者对仪式的流程以及参会人员进行设定,参会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到达指定的空间,并按照一定的模式融入仪式活动中。程式化的形式会产生社会成功的仪式,因为程式化极大减少了不可预料事件的产生,能够确保仪式的顺利完成。然而,程式化的仪式往往带有强迫的意味,当个体强迫自己假装出一种参与的积极性时,“强迫仪式”就出现了。“强迫仪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并无特殊之处,但对于个体而言,其具有了更强的刻意性和自我表演的成分,这种努力使自己融入仪式的氛围中会产生“互动疲劳”,参与者在付出持续性巨大热情后会更为疲惫,并对此情境产生特殊的厌烦[9]。因此,这种“程式化”仪式只不过是“正式”的、流于形式甚至是死板的,不但不会增强公安机关内部的凝聚力,反而会使参与者因疲于仪式而降低工作积极性。
仪式的符号,即仪式中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从广义来讲,仪式的符号也包括时间与空间。仪式的符号应当是经过讨论后,根据仪式的主题或特定的时间、空间意义进行选择的,在现代社会,许多仪式的主题过于宽泛,不带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尤其在当前“锦标赛”体制下,许多公安机关为了举办仪式而举办仪式,并不考虑仪式实际的效果。在对基层民警的问卷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民警并不认为这种仪式增强了工作效率、提升了职业荣誉感,反而有一些民警认为仪式的举办过于频繁、形式化严重、过度占用工作时间。因此,缺乏符号的仪式并不能起到增强民警身份认同的作用。
兰德尔·柯林斯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不管他们是否会有意识地关注对方,都能够通过其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仪式往往以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情境为起点,由此开展一系列的互动过程。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交流方式由传统意义上的面对面的互动延伸到网络空间的虚拟互动。虚拟空间的互动是以时间的限定而非身体参与的状态为起点,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但虚拟空间互动的仪式是虚拟的共同在场,无法引起双方身体与心理的互动。在召开的各种视频会议中,人们在同一时间聚集在不同的场合观看视频,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议精神传达的效率,但由于缺乏共同在场,导致会议的输出与参会人员的输入差距较大。因为经过处理的声音唤起的参与感是有限的,对于仪式的参与感更多来自参与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而非来自正式的活动本身。没有亲身到场,带来的只是局部参与感,参与者之间缺乏直接的视觉暗示,难以展示或显现对群体的参与程度,也可以称之为是一场失败的仪式。除此之外,远程互动往往带有一种“强迫性仪式”的象征,当人们被自己的动机和社会压力所驱使,使自己投入到仪式中,其程式化流程的单一性和自我意识支配下的刻意互动会产生“互动疲劳”,致使参与者产生对仪式情境的厌烦情绪。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了一个预测:人类的社会活动越是通过远程媒介、以强度较低的互动仪式来开展,人们就越会觉得缺少团结感,也会缺乏对共同符号的尊重。
兰德尔·柯林斯认为,仪式的本质是一个身体经历的过程,人们的身体聚集到同一个地点,开始了仪式的过程。共同在场为仪式提供了双方间的及时反馈,其团结水平、对仪式主体的尊重以及个体的情感能量得以迅速提升。在此基础上,个体之间展开情感互动,实现互动双方的身份认同,为之后的际遇提供进一步的结果链。因此,要消除前述的问题,构建公安机关仪式,就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如果仅仅只有共同的在场没有共同关注的焦点,人们还是独立的个体,无法产生互动。托马斯将加入共同关注的过程解释为,当人们将意向的感觉归因于另一方时,共同的关注就会浮现出来。政治仪式通常与重大的事件、人物联系在一起,并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举办。因此,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场域,其特定仪式性的符号总能引起情境中的互相关注。
第一,通过荣誉仪式,增强互动情境中人民警察的共同荣誉关注。荣誉仪式是指为了增强民警的职业荣誉感而在重要时刻举办的激励性仪式。2017年,公安部印发了《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荣誉仪式规范(试行)》,各种荣誉仪式在全国各地展开,“最美民警”“时代楷模”“公安楷模”等荣誉称号的授予,“全国先进模范集体”“模范支队”等称号的颁布,对于获得殊荣的个人与集体而言能够增强其荣誉感,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克劳斯指出,荣誉是一种符号资本,是稀缺的公共价值资源,因而荣誉总是以不平等的方式参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这种不平等才使得获得荣誉者备受鼓舞倍感珍惜[10]。处于这种仪式的在场空间里,人们从宣布时的紧张与期待,到获奖时的兴奋,这种分层式的仪式,能够产生更多集体关注的瞬间,民警在高涨情绪下高度的共同关注,能够使个体产生兴奋并使这种状态持续。这种状态在成员之间产生情绪的协调统一,因此能够产生更高层次的主体互动,从而为每位参加者带来了情感能量,使他们感到有信心,能够把更多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第二,通过警训仪式,增强互动情形中人民警察统一性。2019年,公安部印发《关于2019年至2022年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练战结合,突出加强应急处突实战协同训练,协同性就是要在演练或实战的过程中有共同的关注。“训练”并不是简单的学习问题,它首先是建立起群体的身份,在群体中集体性地完成技巧。保持集体身份是一种持续的活动,是一种IR链[11]。在训练的过程中,民警要进行重复性精准的训练和演练,通过对力量强度的限定、动作方向的固定、时间节点的掌控、空间坐标的锚定实现分秒不误、毫米不差[12]。在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训练中,个体性被抽离,其共同目标在反复的训练中得到强化,不但能够增强公安民警协同配合的能力,而且对于规范民警的言行举止、培养集体观念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潜在仪式作为一种潜藏在日常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仪式,是一种有意图的指示,一种沟通的行动。通过这种仪式,人们获得了对他人或事物的认识,也改变了内在的自我,因此得以实现情感的共享。
第一,通过主体间性的潜在仪式,实现主体间的情感传递。交谈是潜在仪式的一种,交谈包括简单的问候与问题的探讨。问候是对话的开端,民警在日常生活中的互相问候是下次会面得以深入交流的前提。通过问候,个体之间留有潜在的印象,为日后深入的交往与讨论奠定基础。问题的探讨则决定了情感连带的出现,一次成功的探讨必将是没有中断和重叠的。说话者之间没有重叠或言谈时没有尴尬的停顿。基于有节奏的潜在的谈话仪式,沟通双方之间产生共鸣,以共鸣为纽带的情感联结能够促进交谈者之间产生团结。当前,许多派出所内部增设了健身房、咖啡厅等供休息的公共场所,保障民警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得以休息之外,也为共同情感的产生和增强提供了场所。
第二,通过个体的自我潜在仪式,实现对职业的情感认同。个体的自我可以分为“主我”和“客我”两个层面,“客我”是关于自我的认识,由“主我”来描写。公安民警通过日常生活中“主我”的潜在仪式行为,例如擦拭警服、整理着装等活动[13],能够形成对“客我”职业的认同,使公安民警明确自己的身份地位,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从而形成对职业的共同关注。
历史的记忆往往与日常生活脱离,需要依赖人为设置的节日和纪念仪式等加以唤醒、保存、强化。信仰仪式通过特定的时间、具体的空间可将人们置于历史场景,唤醒、勾连共享的历史记忆。共同的历史记忆不仅包括对过往事件历程和结果的回忆,而且涵盖关于先前所有信仰仪式的印象。
第一,通过公祭仪式,增强互动情形中人民警察的身份认同。认同的本质是“归属”,是对“我是谁”的身份界定。在“我”与“他者”的相斥中定位公民的身份边界,在“我”与“我们”的相吸中建构公民的身份认同。身份认同要涉及回忆和记忆,不论是个人还是群体均要依靠记忆来界定身份并维持下去。各省市公安机关每年都会在特定的地点举办公祭仪式,向公安英烈敬献花圈,特定的地点具有特定的意义,先于纪念仪式而存在,并作为纪念仪式的客观寄托。这种仪式不仅能够形成同时空内的身份认同,而且能够使公安民警产生积极情感的体验以及政治信仰的认同。
第二,通过庆典活动仪式,增强互动情形中人民警察归属感。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都举办了大型晚会,由民警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的内容贴近公安民警的日常工作及生活。通过这类正式的活动仪式,民警在现场能够深刻感受到因节目而建立起的共同归属感。除此之外,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从2021年1月13日起在现行警服体系中增列警礼服,在仪式场合中着警礼服充分体现了“稳固”的社交准则,是社交氛围、场合环境以及社交人群和谐共处的有机统一,也是个体服从于共性价值的体现。这些庆典活动仪式以及活动中统一的着装能够推动公安民警身份感和集体符号的产生,从对职业的崇敬转化为对自身行动的理解和要求,能够增强公安工作中的向心力,使民警感受到归属感,提高公安工作效率。
情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互动仪式链的前三个因素都指向了互动仪式具有发挥集体意识的作用,核心环节是情感。情感连带与共同节奏具有相关性,即情感连带往往产生于共同场景下基于人们的心理预期所产生的行为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推动仪式的连续性,并在连续中实现人们的情感加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们潜意识中是通过周围环境感知一切。因此,人们所在社会环境的位置,对于人们的潜在意识的产生具有一定影响。社会成员所处的社会环境,对于其自身的行动具有极强的暗示作用。而亲身在场使人们更容易察觉他人的信号和身体表现;进入相同的节奏,捕捉他人的姿态和情感;能够发出信号,确认共同关注的焦点,从而达到主体间性状态。除此之外,日常情感仪式的设定也应当根据民警的工作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切忌因过多或不合理的时间、活动导致日常情感仪式实现的共同在场成为一种形式。
第一,通过仪式性物质提供情感共鸣载体。当人们要讨论重要的事情,或者想建立或表达一种彼此间的联系时,便会聚在共同的情境中就某事进行商讨。在当前,许多派出所都建立了咖啡厅、茶室或健身房供民警使用,无论是喝茶、共进餐还是运动,都是身体共同参与的一种形式。在闲暇时间,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民警增进情感、交流观点。每一次交谈,尽管看上去平淡无奇,但都承载着无意识的社会意义;每一次互动都是一种仪式,成功的交谈可以使参与者产生强烈的被关注感,得到一种“情感能量”,然后他们带着一种再度充电后的社会团结感离开。这种“情感能量”能够增强他们的信心和美好感觉,促使他们自发地依照一定方向而行动[14]。从这个意义上说,咖啡厅、茶室、健身房等休闲设施就成为一种仪式性物质,为公安民警的情感交流和共鸣提供了载体,有利于增强民警对彼此、对公安事业的认可,从而增强公安机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通过趣味比赛丰富共同在场情感。比赛是一种仪式,人为的设计产生了戏剧性的紧张和胜利的共同情境,当强烈的情感在这样的场景中释放,所有的仪式要素都能够得到充分体现,能够提供更多的产生集体情感的瞬间,情感能够通过身体的互动而放大[15]。当前公安民警的共同在场,更多基于会议或工作而产生,工作压力之下的共同在场不利于情感的释放,而通过警体运动会、公安大比武或公安机关内部设置的趣味比赛,参赛人员聚集在一起,在计划与构思的过程中,讨论的多方受到与他人“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过程的加能,个体逐渐生成了对自我的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并加持了相应强度的“情感能量”。此时的个体会与他人保持更加密切的相互关注,言语与姿态也更加同步,高强度的“群体团结”得以生成。通过趣味比赛,民警之间通过交流与合作加强了情感互动,为日后的工作提供了合作的载体。
仪式贯穿了日常生活的全过程,也是体现国家主流价值观和增强认同的重要手段。对于公安机关而言,从授旗仪式到警察节的设立,仪式在公安机关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与生活中,科学设计仪式场景,实现仪式效能的转化,不但能够丰富民警的日常生活,还能够增强公安民警的向心力,提高公安工作效率,推动公安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