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多维论析

2021-01-06 07:26练宸希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党的领导党中央中国共产党

练宸希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4)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化,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指在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根本前提下,将党在政治、思想和组织等方面的领导提升到党的全面领导高度并加以制度化设计,转化为一系列的制度规范,并将其贯穿于国家制度建设中,以发挥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作用,保证国家治理的有效运作[1]。

新时代党中央对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为贯彻落实这一方针政策,需要对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作一回顾梳理。

一、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

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积淀了百年的历史底蕴,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烽火连天的战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内忧外患,以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发展与突破,回顾与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关于党的领导制度建设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是新时期时代新人增加党史知识储备的重要一课,同时也是增强“四个自信”的重要抓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制度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建立和规范领导组织的架构以及领导职能的设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内相关制度逐渐趋于完善,关于党内领导制度的相关内容,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纲领》中对于党的领导组织结构及监督机制的设置等有明确规定。如第十二条指出:关于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事务,在日常党政工作中的相关活动,以及地方部门的政策方针等,必须接受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了党的监督机制,是纲领成熟性的体现,尤其是对于地方执行委员会的财政事务的监督,凸显了党的领导工作的完整性。之后,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在议案中明确了党的组织纪律的工作制度,党组纪律的明确是党的领导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为革命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经过党内自我革新的审视,深刻而全面地剖析和纠正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错误路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领导地位的确立,在这一关键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统一全党步调的作用,对于进一步推动党的各项工作的开展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党的领导制度的不断加强完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整个战争中占据重要角色。为此,张闻天在《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报告中对于组织领导问题作了专门阐述,强调“中央集中统一全国党的领导”,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对于领导责任存在疑惑的同胞指明了方向。1942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提出在抗日根据地设立统一领导一切的党的委员会,明确了根据地在关键时刻要坚定不移地依靠党的领导,有且只有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针。党的一元化领导政策的逐步确立,一方面,在抗日战争期间增强了党内团结,解决了抗日根据地各部门工作的独立性与零散性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敌斗争的坚持推进以及根据地的建设工作,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党内关于领导制度的建设逐渐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一元化领导体制,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道路决定命运,在抗日战争中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道路和历史使命。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制度建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进入萌芽发展的关键阶段,也是较为艰难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许多困难与考验,面对时代赋予的伟大使命,党的统一领导在管理国家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关于党的领导制度的工作,中共中央在1953年3月10日的《关于加强中央人民政府系统各部门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及加强中央对政府工作领导的决定(草案)》中作出规定:今后政府工作中,党的一切主要的方针、政策、重要的计划和重大的事项……唯有经过讨论决定或批准以后,始得执行[2]。上述内容明确了中共中央在决策工作和最终批准权问题上的定性,在这一历史时期为党全面领导社会主义的建设工作作了理论铺垫。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3]。毛泽东同志的这番话点明了党的领导不是在某一个方面、某一个时期需要坚守的原则,而是无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时期,还是新中国成立之后,都必须是坚守而不可撼动的根本性原则。毛泽东同志不止一次地阐述坚持党的统一领导的重要性,在1973年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他再次强调,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从来不曾动摇过,只有坚定党的统一领导,在各个时期才不会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才会上下一心取得胜利。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制度的相关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亿万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精华,为迎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密切了党群关系,也为直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困难与险阻指明了正确的领导方向。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制度建设

改革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发展大势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多层次的发展浪潮,给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增添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在这样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地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推动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因此,在这一时期,中共中央的每次会议几乎都会包含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内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央和各级党委实行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制度,在国际政治风云变幻莫测的历史时期,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思想、政治及组织领导等领域,实现了全面拨乱反正。民主集中制的集体领导制度,使中国共产党人再次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党的十三大提出:为了胜利完成十三大提出的伟大、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建设[4]。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不移的选择。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的根本领导制度,是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艰巨任务顺利完成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大对于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又进一步在中央与地方的协调关系上作了一系列指示,并且强调治国必先治党的重要性,将党的领导制度提升到新的高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毫不懈怠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所谓治国必先治党,而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的性质保证了党的先进性,牢记党的宗旨保证了党的纯洁性,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同时,也保障了党和人民的团结与统一。

党的十七大将党的领导制度科学化、制度化与规范化,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在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前提下,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党的领导者无论是党中央的领导人,还是基层党组的领导班子,其政治站位都要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领导科学发展……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5]。十七大关于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内容的完善,对新时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方面巩固和丰富了理论基础。党的领导制度带来的丰硕成果,再次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性。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最大优势。

二、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系列论述的理论意蕴

新时代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探索领导制度建设的历史承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重要讲话,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重要讲话的理论意蕴,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后,对于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保持党内政治环境的纯洁性,是党中央在开展党建工作中始终不变的政策方针。全面从严治党主要包括六个方面: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以及反腐从严。这六个方面从不同的层面加强并完善了党的领导制度。在各级党政部门开展引导全体党员增强政治意识、遇事决断要有大局意识、工作落实中坚持核心意识,以及无论何时都要坚持向党中央看齐意识,非常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贯彻落实从严管党治党,在持续推进党建工作中锻炼与加强各级党组织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不变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大的国情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与加强党的领导,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中华民族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将会带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而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解决在党的建设过程中“一手软、一手硬”的不协调问题,则保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抓住重点领域,进而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大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中央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将党自身领导建设的重要性提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既是对立足于世情、国情、党情及社情的发展现实状况的回应,又是迎接各种风险挑战、做好备战的新态度。

(二)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是高效完成党中央的指示以及国家各项工作任务的根本保证。无论是政治层面的稳定有序、经济层面的繁荣发展,还是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以及社会整体秩序的稳定协调,这些目标任务的实现,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工作中都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党中央“四个意识”重要指示的深刻体现,是与党中央保持思想与行动的一致性,紧随党的领导步伐开展一切行动的主要原则。加强党的领导制度的重要论述,就是坚持在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的工作时把握总基调,全面统筹推进“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促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整体中提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工作中把握党的领导政策的方向,在做决定时全面衡量大局发展的情势,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具体实际,以及在发展环境中促改革的能力与定力,最终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2018年2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这一要求不是空洞的、抽象的,不是需要我们口头和书面讲讲而已,而是要在各方面去落实,在各环节中去体现。加强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要真真切切地落实,比如深化体制改革,解决机构职能关系上的问题,从体制内部层面助力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加强思想文化素养的提升,在意识形态层面,增强人民群众对于党的领导的信任感与安全感;结合党政机关工作中的体制机制兜底工作,保证整体工作体系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形成坚实的组织基础,最终确保党的领导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三)六大要求完善党的领导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全党更加自觉地为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6]。主题教育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抱负与艰巨任务,时刻提醒着我们,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使命需要我们遵守党章,需要中国共产党人恪守党的宗旨。坚守党的性质是我们实现中国共产党人理想抱负的关键,依靠人民是我们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团结人民是我们解决困难的力量,时刻与时俱进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引着中国共产党人夯实党的执政思想基础,勇往直前。

完善并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维护党中央权威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党的领导制度内容方面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工作效率体系,是百年来党政工作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重要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集中统一领导各项制度,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重要体现,也是坚决维护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的重要表现。

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党的领导效能的发挥程度与各组织的工作效率成正比,因此,应保持国家工作事务的开展与党的领导的高度一致性,充分发挥党在各种组织中的领导作用。

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各项制度。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在为民执政,为民谋福利。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力量,也是执政党管理国家的保障。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的道路,是百年执政成果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将尊重民意、凝聚民力以及改善民生提升至治国理政的工作中,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群众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高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工作中起着重要而深远影响。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建立源头培养、全程教育的制度体系,不仅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而且要推动领导干部补强专业知识弱项,做专业型领导人才。

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把党建好、管好、治好,人民才会衷心拥护党的领导,国家才能治理好[7]。走进新时代,面对世情、国情、党情及社情的现实考验,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同步走,时刻保持思想与行动上的一致性,有效地防范党内矛盾问题的滋生,巩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

三、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系列论述的当代意义

新时代中国处于深刻变革和转型阶段,党、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较之以往更加复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不断推进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及组织领导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贯彻到各领域的国家建设中,以全面推动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处于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内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圆满收官,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都对党的领导能力提出了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制度优越性的重大考验。在关键的抉择时期,全党毫不动摇地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章程,落实党的政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开拓创新,赢得了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响了胜利的一枪。

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力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调动全社会实现小康社会积极性的重要保证。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的文件,对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领导体制、领导职权、领导方式、决策部署、自身建设等作出全面规定,为加强中央委员会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8]。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中央集中开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对于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克服艰难险阻、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

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制度,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巩固,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现实体现。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给中国人民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历经数月的抗“疫”斗争,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相较于国外疫情场面的混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再次证明了党是领导一切的核心力量,是全面打赢这场没有硝烟战“疫”的坚强核心。

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决服从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及统一调度,全面贯彻党中央的抗“疫”相关政策,是中国人民给其他国家提供的抗“疫”经验与中国方案。通过疫情战役的考验,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实现并推动制度自信的现实依据。党通过“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结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抗击与防控中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疫情防控的整体部署方面,全国人民做到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并且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疫情防控取得的伟大成果再次坚定了全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的决心和信心。

(三)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肯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结了全民族的共同期盼,在实现这一伟大事业的过程中,需要全民族同心协力,共同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9]。党的全面领导是战略思维的现实落脚点,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制度建设,其中包括党的领导范围、领导对象以及完整的领导体系。从党的领导制度的全局视角来思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来客观辩证地思考,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全局观、整体观和敏锐的洞察力,是完善与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建设的关键。

猜你喜欢
党的领导党中央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坚持党的领导
党中央两次为谁公开祝寿?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乡村振兴公式 党的领导+双层经营+“三位一体”
关键抉择
—— 党中央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擘画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履职尽责 主动作为 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发挥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