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存玉 陈锋 赵霞 王珊珊
《伤寒论》是中国医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理、法、方、药兼备的完整系统的临床医学著作,被誉为“众方之祖”。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对《伤寒论》英译本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战略意义。从1981年至2017年,已有9个《伤寒论》英译本出版。综观文献,有关《伤寒论》英译的研究多集中于罗希文译本、魏遒杰译本、杨洁德译本等。对于2017年出版的李照国译本(以下简称李本)[1],目前仅有少数研究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译本概述[2]、基于不同理论视角的翻译方法探析[3-5]、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等[6],研究尚需进一步系统与深入。本文拟从翻译方法和翻译问题两个方面对李本进行更为全面的研究,以期抛砖引玉,推动学界对该译本的相关研究。
译者李照国已广为学界所知,具有英语专业与医学专业双重教育背景,长期在医学院校任职,从事英语教学和翻译研究工作多年,成果丰硕。他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翻译经验,在中医典籍翻译方面造诣深厚。截至2017年12月,李照国先后出版了包括《黄帝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和《黄帝外经》在内的多部中医药典籍译著。
OnColdDamage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以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伤寒论译释》为基础,参考了历代与现代多种释本,译本内容主要包括译事感怀(汉语版)、凡例(汉语版)和正文。译事感怀部分是译者对中医及其英译的一些感受,以文言文写成,凡例部分主要补充说明了译本的结构特点与计量名称,正文部分采取中英对照形式,包括《伤寒论》398条原文、今译及英译。原文以简体汉字书写,今译部分是用白话文对原文的解释,译文是以今译部分为基础进行的翻译。
李本侧重对条文的翻译,内容简洁明了,易于理解,是中医专业留学生和国外中医初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译本采取了直译、音译、意译等翻译方法,并将这些译法综合运用。
中医药典籍翻译最常用的音译方法是使用汉语拼音,该译法主要适用于翻译反映中国文化特质、在异质文化语言中找不到对应词的术语。
李本主要将音译应用于六经、剂量单位、穴位名称以及其他一些反映中国文化特质的词汇。所谓六经,即后世医家对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三阴三阳”的简称,李本沿用之前典籍译本的做法,统一使用汉语拼音,将其分别译为TaiYang、YangMing、ShaoYang、TaiYin、ShaoYin、JueYin;对于大部分剂量单位,李本采用了音译,如将石、斤、两、钱、分、朱、斗、升、合、钱匕、方寸匕分别音译为dan、jin、liang、qian、fen、zhu、dou、sheng、he、qianbi、fangcunbi,并采用斜体以示区分,只有“枚”是个例外,李本运用意译将其译为piece;穴位亦是如此,如将大椎、肺俞、肝俞、期门分别用汉语拼音译为Dazhui、Feishu、Ganshu、Qimen。此外,对于一些文化负载词如“气”,一般都将其翻译为qi,这已经广为西方世界所接受,因此李本也沿用此法。
总之,对于一些在英语世界中找不到对应词汇的术语,李本沿用之前译本的做法采用汉语拼音进行音译。汉语拼音在字形上不同于西方语言书写符号,可能更容易引起目的语读者的注意与好奇,借此直接再现源语的文化特征和风格,展现中国文化异质性,让西方了解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译者所要求的理想状态是原文与译文各方面一致[7]。直译就是按照原文的结构、风格和字面之意直接翻译,从而保留原作形貌,达到此状态。李本主要采取直译法,以此来表现一些概念和术语对原文形貌的传承,有时甚至在句子结构上也要求译文达到与原文统一。
李本倾向于将中医病证名、症状进行直译。例如,“伤寒”、“温病”、“中风”等疾病被分别直译为cold damage、warm disease、wind stroke, “热多寒少”、“恶风”、“脉浮”等症状直译为severe heat and slight cold、aversion to wind、floating pulse等。
为保证译文句子结构与原文统一,李本尽力做到对照原文逐一翻译。如下文(1)中的“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症状在原文中罗列而出,符合汉语的“离散性”特点。但英语与汉语不同,英语重在形合,一般要有主语及逻辑连词,多见复合句,不像汉语一样形式上可以如此“散乱”。李本在翻译时则“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些症状按照汉语原文顺序一一排列:headache, fever, body pain, lumbago, arthralgia, aversion to wind, no sweating and panting,以求达到与原文形式上的统一。不仅如此,放眼整个条文,译文与原文的顺序也是一一对应的,如Taiyangdisease对应“太阳病”,treated byMahuangDecoction(麻黄汤,dephedra decoction)对应“麻黄汤主之”。当然,为了符合英语语法与句法规范,李本也对句子做出一些调整,且用方括号进行标识,以说明这是原文无、译者自加的部分,这正从侧面反映出李本想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以直译为主的翻译思想。
(1)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第35条)
译文:Taiyangdisease,[characterized by] headache, fever, body pain, lumbago, arthralgia, aversion to wind, no sweating and panting,[can be] treated byMahuangDecoction(麻黄汤,dephedra decoction)[1]49.
意译在于传达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是重复它的句型或修辞格,因此译文可不必拘泥于原文形貌,只求尽量靠近读者,增强可读性,但缺点是常常掩盖原文的文化艺术特色,使读者失去了解异质文化的机会,不能够领会异国文化情调[8]。李本也使用了意译,起到了简练原文内容、表达医学主旨的作用,但有时难免会缺失原文风貌。
《伤寒论》语言具有文学性特点,在原文中多有修辞格使用,如下文(2)中AA式叠音词“啬啬”用于形容寒发自于内,身体蜷缩怕冷的样子。“淅淅”形容恶风的程度如同冷水浇身一般,“翕翕”表示如羽毛附于皮肤,形容身体发热的样子,说明热度低,程度浅。以此形成排比句型,条文精炼整齐,生动形象。李本采用意译,主要着眼于译其大意,以求读者了解其主旨,但译文缺少了原文所蕴含的灵动性,也无法让读者体会到《伤寒论》原文语言的文学性。
(2)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12条)
译文:[The patient with] severe cold, aversion to cold and fever [as well as ] snoring and nausea can be treated by Guizhi Decoction (桂枝汤,cinnamon twig decoction)[1]11.
基于实际需要,李本并非独用一种翻译方法,大部分译文更多地融合了多种翻译方法,具体包括音译+注释+意译、音译+意译+注释+直译、音译(意译)+注释等复合方式。
在翻译中药名称时,李本主要采用“音译+注释+意译”。首先将药物译为汉语拼音,然后加圆括号进行注释,括号内首先是对应的汉语名称以保留原文风貌,后用英语与拉丁语对中药名称进行意译。例如,将桂枝、芍药、甘草翻译为Guizhi(桂枝,cinnamon twig, Rmulus Cinnamomi)、Shaoyao(芍药、peony, Radix Paeoniae)、Gancao(甘草,licorice, Radix Glycyrrhizae Praeparata)。
李本所有方剂均采用“音译+意译+注释+意译”,即先用汉语拼音音译,再把汤、散、丸分别意译为decoction、powder、pill,然后加圆括号进行注释,括号内先加入原文中对应的汉语名称,后为意译的英语名称,如DidangPill(抵挡丸,pill for prevention)、MahuangDecoction(麻黄汤,dephedra decoction)、WulingPowder(五苓散,powder made of five medicinal herbs)。
李本采用“音译(意译)+注释”的复合翻译方法,向读者阐释中国特有的文化词汇。首先,以此法英译时间名称。例如下文(3)中的“巳”与“未”是中国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时间名称,如无注释,西方读者无法理解其所指。李本首先用汉语拼音音译“巳”与“未”,后加圆括号进行注释,用以解释“巳”与“未”分别对应的时间,让西方读者明白这是中国古代时间的特有命名方式,理解其具体的时间意义。其次,以此法翻译一些字面所指较笼统的中医术语,如对于“五辛”,李本首先意译,后用括号进行注释,译为five kinds of acrid foods (including garlic, rocambole, semen brassicae campestris, coriander and animal milk)。读者通过括号内的注释,很容易理解“五辛”具体所指。
(3)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第9条)
译文:To subsidetaiyangdisease, [it usually starts ] fromsi(from 9 o’clockto 11 o’clock in the morning) towei(from 13 o’clock to 15 o’clock in the afternoon)[1]9.
“很多典籍译本由于译者缺乏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充分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和误译”[9]99。条件所限,李本也难免存在误译:第一,《伤寒论》年代久远,语言文字含义已经发生许多变化,如搞不清其原本含义,就很难正确理解其医理[10],故而造成误译;第二,《伤寒论》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易造成误译;第三,英语词汇所限导致误译。
首先,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存在偏差,造成译文表达原文内涵时存在偏误。例如,338条“蛕(同“蛔”)闻食臭出”“禁生冷、滑物、臭食等”中的“臭”音意同“嗅xiù”[11]225,本义为气味,在古代芳香的气味和秽恶的气味都可以称为“臭”[10]249。因此“食臭”与“臭食”分别指“食物的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和“气味(包括香味和臭味)浓烈的食物”。338条主要是讲蛔厥和藏厥的鉴别及其证治,若进食则诱发蛔虫窜动,心烦、呕吐、腹痛发作,故应避免吃一些气味较浓烈的食物以免引诱蛔虫。李本将“食臭”与“臭食”译为malodor of food与malodorous food。经查,malodor 尚未收入词典,malodorous作为形容词指having an unpleasant smell,特指臭味或不好的气味[12]1309。可见,李本翻译基于字面,有望文生义之嫌。本文认为,因名词smell的第一项词典义就是“气味”[12]2032,可从句子层面考虑将“蛕闻食臭出”译为 when they smell foods,将“臭食”译为foods with strong smell。再如,对于313、338等条文中的“苦酒”,李本均译为bitter wine,实际上“苦酒”并非字面之义“苦味的酒”,而是醋,应译为vinegar。
再者,《伤寒论》中很多词汇是典型的一词多义,依据不同语境定位多义词义项具有较大难度,如义项把握不精确,翻译必有偏差。例如,“阴阳”在《伤寒论》中可用于指代六经病、寒热、津液、身体部位分类、疾病属性、脉象等[13],一般译为yin与yang。但下文(4)中的“阴阳”与其他条文中的“阴阳”的文化内涵并不相同,李本将“阴阳易”简单音译为exchange ofyinandyang不能让国外读者明白其真正内涵。郝万山[10]275指出,因房事染易邪毒而致的病证称为“阴阳易”,其中有病之男传无病之女者为“阳易”,有病之女传无病之男者为“阴易”。因此,为了与其他的“阴阳”概念区分,本文建议将“阴阳易”音译为YinandYangYi,并大写第一个字母以提醒读者此处的“阴阳”不同于其他“阴阳”,然后加脚注进一步解释。
(4)伤寒阴阳易之为病,……(第392条)
译文:[In] cold damage [disease], exchange ofyinandyang…[1]433
此外,译者的母语并非英语,语言方面难免有所欠缺,导致译本中出现一些错误。例如下文(5)中的“多眠睡”指热盛扰神所致的昏睡状态[10]29,李本则将其翻译为insomnia。该词词典义是指[12]1129the condition of being unable to sleep,李本这一翻译导致译文与原文意思完全相悖。本文建议将其改为somnolence。
(5)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第6条)
The disease caused by wind-warmth [is characterized by] floating pulse of bothyinandyang(chi pulse andcun pulse),spontaneous sweating, heaviness of the body, insomnia…[1]7
总之,误译是翻译中医典籍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不消除这些误解和误译,……就会影响中国形象建构和文化传播”[9]99。对于医学典籍翻译来说,这种“误译”尤其要不得,因为轻则造成医学知识的误导和缺失,重则有可能在临床应用中导致致命性后果。本文建议在翻译中医典籍时加强与中医研究、中医文献研究、古汉语研究、英汉翻译研究等方向专家学者的合作,对翻译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应经过充分考证、甄选和讨论,做到准确理解,精准翻译,系统阐发。
李本的编辑排版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在结构编排上缺乏“读者接受度”视角考虑,仍需进一步修订完善;二是由于译者或编辑不够严谨疏于校正导致的译本质量问题。
在李本正文部分前,译者增加了序言和凡例两个部分,其中序言“达于上下 敬哉有土——译事感怀”彰显了译者的古文造诣,体现了译者的翻译思想。凡例部分对整个译本的行文结构、翻译特点、古今剂量单位换算方式做出说明。两部分内容有助于目的语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译者、译本并准确理解译文。但李本未完全从目的语读者出发,没有给出英译,这两部分起不到应有的辅助阐释与说明作用。
因不严谨所致,译文中出现了本可避免的纰漏,直接影响到译本质量。例如,“真武汤”翻译为ZhenwuDecoction(真武汤,true warror decoction),其中warror为书写错误,应写作warrior;李本一般将“表”、“外证”翻译为external,却将下文(6)中的“表”译为internal,意思完全相反,这可能是编辑过程中的笔误,应更正为external;一些页面的字体、行间距明显与其他页不一致,如41、347、357、359、427页等,这种不严谨虽不影响目的语读者理解翻译内容,但不利于提高译本的可信度和接受度,译本权威性也会受损。
(6)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第51条)
译文:Floating pulse [indicates that] the disease is in the internal and can be treated by diaphoresis withMahuangDecoction (麻黄汤,dephedra decoction)[1]67.
总之,翻译中医药典籍目的在于将中国的医药知识和文化介绍给国外读者,增强文化软实力,构筑中国文化形象。因此,即使译本做不到尽善尽美,但至少应整齐划一,美观协调。今后对可能有助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原文的部分应在译本中添加其翻译,以增强译本可读性。此外,译者还应重视编辑排版,在细节之处更要严谨认真,以提高译本整体质量和接受度。
中国典籍不仅承载着中国的思想与文化,更承载着中国的文艺、美学、价值观和世界观[14],如何让西方读者透过文字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中国典籍翻译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译者常常面临的最大难题[15]。对于一些文化负载词,李本翻译较简单,缺少补充阐发,国外读者无法深刻理解原文承载的文化信息,不利于中国文化以译本为载体进行对外传播。
例如,《伤寒论》中白虎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真武汤(玄武汤)以中国古代四大神兽中的“白虎”“青龙”“玄武”命名,深富中国文化内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古代汉族神话中的万兽之祖,传说由神农氏所创造,也是古代汉族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白虎”为西方金神,肃降阳气以清暑气,故用于命名“白虎汤”,喻其清热生津,祛除阳明气分热盛之功效;“青龙”为东方木神,龙有行云布雨之能,以“青龙”命名于大、小青龙汤,喻其有发汗散表寒的作用;“玄武”为北神,寒、水属北,为治寒治水之神,用于命名“玄武汤”即今之“真武汤”,喻其温阳散寒、化气消水之效[16]。《伤寒论》以此来借喻中和、发表、补给三种治法,命名方法寓意深远[17],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李本将这四汤分别译为BaihuDecoction(白虎汤,white tiger decoction)、DaQinglongDecoction(大青龙汤,major blue long decoction)、XiaoQinglongDecoction(小青龙汤,minor blue long decoction)、ZhenwuDecoction(真武汤,true warrior decoction)。可见,李本保留了汉语术语,以体现原汁原味的中医文化,但括号内意译部分还不足以体现“白虎”、“青龙”、“真武”的文化意象以及张仲景的深厚文化造诣。建议通过文外注释介绍文化背景,如此便能使读者理解方剂的命名缘由与寓意。
总之,李本作为中英对照版,重在翻译条文。然而,中医药典籍的术语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这种仅仅翻译条文的做法不能透彻地阐释相关文化内涵。本文建议今后译本采取译文加注释的形式,增加译本“厚度”,加强翻译“深度”,提升文化“高度”,通过中医药知识的译介,让中国文化“借船出海”,使目的语读者了解绚烂多姿的中国文化,领略魅力无限的东方文明,真正做到践行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助力实现文化强国目标。
《伤寒论》的翻译历经近半个世纪,各种形式的译本相继问世,李本这种英汉对照的形式精简明了,有助于读者迅速掌握医学要义与技术精髓。在翻译方法方面,李本善于运用并融合音译、直译、意译等多种方法,基本做到了对《伤寒论》条文精髓的准确译介和中医理论要义的正确阐发。正所谓“尺瑜寸瑕”,每个译本可能都会存在不足之处,李本也需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国内对该译本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值得研究者进一步挖掘探讨,为今后中医药典籍英译实践提供更多参考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