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

2021-01-04 12:47周玲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周玲

[摘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思想的核心要义,在百年进程中可分为六个发展阶段:根植社会现实,打破剥削劳动人民的旧生产关系;快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人民为中心”是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思想不变的本质和最光辉的印记,它必然将中国不断推向发展新境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经济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F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21)05-0031-05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21.05.007

经济问题是一个国家存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国家治理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思想是一个国家或执政党在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持有的理念观点和实施的政策制度总和,在经济研究中倍受关注。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历史,在百年历程中,其经济思想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及特征,且随着百年实践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全力担负起建设国家一心为民的重任,虽然每个时期面临的具体问题有所不同,但其中的主线从未变更,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的经济发展价值取向,也是一直践行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本文拟以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各时期的经济思想演进为脉络,紧扣各个阶段“以人民为中心”本质内涵,通过厘清基本问题,回望历史,总结经验,以便我们更好地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推动中国快速发展,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一、根植社会现实,打破剥削劳动人民的旧生产关系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饱受列强欺凌,国家败落,民族衰颓,这期间虽然有许多仁人志士抛头颅撒热血,但一直没有找到救国救民的真理,原因在于他们未能牢牢把握“人民”这一中心,未能把人类历史的发展、国家民族的发展与人民自主独立相统一,也就无法掌握推动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1921年,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演进的方向。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无产阶级运动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列宁也强调,布尔什维克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党,要“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争取人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目标,一切奋斗与努力都围绕着中国人民的自由和福祉进行。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就确立了解救中国劳苦大众的目标,力图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推翻剥削制度、消除阶级差别。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就明确表达了要没收机器、土地等生产资料,让其成为社会公有;1922年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文件指出要没收军阀官僚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会议通过的《农民问题决议案》倡导没收一切地主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192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再次强调没收地主土地的思想……种种主张表明,关心民生成为党的经济发展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更好地解决边区军民生活,同时满足革命战争需要,确立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总方针,比如在陕甘宁边区优先发展农业,通过进行土地制度改革、开荒种田、修建水利、减废杂税等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人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1947年12月,毛泽东同志提出了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些都说明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官僚资本是阻碍中国生产力发展的所有制形式,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破除这种剥削劳动人民的旧生产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和解決老百姓的生活困境,这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当时的国情,结合马克思主义学说进行的重大理论创新,也是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的写实。

二、快速恢复国民经济,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

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少问题,人们想要重建美好家园,生产经营需要快速恢复。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顺应社会需求,从老百姓最关心关注的问题入手,快速进行了经济领域的社会主义改革。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要迅速恢复国民经济生产、解决城市和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1949年至1952年,快速恢复经济成为国家的主要任务,这期间党中央提出“一化三改”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过渡,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几近唯一的经济所有制;1954年,为更好地推动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效改善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当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主要的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工作重心的转移,进一步彰显了“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标的经济思想。

1957年到1965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处于探索时期,经济领域内实施的一系列举措,如“一大二公”“大炼钢铁”“三线建设”等,无不是为了让老百姓平等享有国家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能够更好更快解决生活难题,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但因为生产关系的变革超出了当时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在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思想经历了较为曲折的发展。

1966年至1976年是国内外政治环境严重影响经济发展的阶段。“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了这一时期的主线,多年的“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老百姓迫切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生活有所改善。1975年,周恩来同志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将在二十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四个现代化,这表明国家发展重点已经转向繁荣振兴经济,同时深刻反映了当时民众最为强烈的发展愿望。此后中央还出台了关于科技工作问题、加快工业发展等文件,并全面整顿经济秩序,治理后全国大部分省市的经济秩序稳定,工农业增速较快,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转向回升。可以说,这十年间尽管充满曲折,但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超强纠错并取得了较好成效,其基本原因还是因为经济思想仍未脱离“人民”这一内核。

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十年的“文化大革命”造成中国国民经济几近崩溃,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大刀阔斧进行了拨乱反正,针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及时调整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首要任务。1978年11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老百姓生活的窘困状况迫使党中央把主要精力放在快速发展经济上。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现状及经济发展速度,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等著名观点。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1978年至1983年,中国90%以上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和积极性,温饱问题得以有效解决。与此同时,国企也实行“利润包干”“承包制”等改革方案,工人的积极性得到激发,企业利润快速增长,职工生活水平得以改善。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提出“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部署: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这些目标紧紧围绕“人民”,指明了人民生活要达到的水平,又描绘了国民经济发展未来远景,使社会生产力目标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相统一。

20世紀80年代后期,邓小平同志在各种公开场合表示,建设社会主义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致富。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党中央根据时代要求提出了非均衡发展战略,并分不同阶段、不同区域阶梯推进,满足人们需要、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成了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目标,也是中央和地方检验工作和发展成效的标准。从1979年到2001年,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提高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价值指向和核心内容,在“满足人民需要”理念的推动下,中国的生产力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四大之后的近十年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生产生活有了更多样化的需求,大家在关心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同时,也开始关注个人的发展与成长。1992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评判是与非的根本价值尺度。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顺应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世界潮流与新的趋势,也顺应了人民对经济发展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根本取向的价值观得以巩固,实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的经济发展思想进一步升华。

1994年,为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党中央同时在财政、税收、金融、外汇、外贸、价格、投资等领域实行重大改革,改革面之广,改革的力度之大,出台的措施之多前所未有;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更重要的是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使人们从这个战略中领略到了美好的前景,坚定了接续奋斗的决心和信心;2001年,中国经过艰难谈判后终于加入了WTO,此后中国企业有了在国际大舞台展示自己的机会,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海外产品和服务,消费选择机会日渐增多。这一时期,顺应时代要求,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要与经济、文化的发展共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经济社会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如此。[2]党中央把遵循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并致力于将这种思想落实到社会实践层面。

1992年到2001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考虑的阶段,彰显了经济社会发展本质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党的经济发展思想增添了新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及其程度被确立为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强调,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发生了更多变化,从关注经济本身增长发展的客体问题转向关注人的因素的主体作用,且将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原因,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极大丰富和完善。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继续快步前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思考中国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根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3]的实际,在经历了前期人民的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后,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然要关注经济要素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科学发展这些更高层次的内容,这一转变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开拓精神,也说明我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02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是党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提出了要紧抓二十一世纪前20年的战略机遇期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具体目标有了清晰描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4]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阐述,报告强调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阶段,人民群众的人权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日渐增强,中央对这些内容也更为重视。2004年,新一轮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开始启动,中央着力推动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改革一二次分配制度减少城乡收入差距;2006年1月1日,国家完全取消了农业四税(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林特产税),在中国延续了千年的农业税成为历史,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同时还符合“工业反哺农业”的趋势。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既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也有效保护了权利人的物权。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积极推动各项民生改革,使我国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经济社会呈现出更加生动活泼的面貌。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理论的应有之义,也是我党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更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的价值取向。

六、践行新发展理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中国经济基础更为雄厚,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高,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更多新矛盾和新挑战,中国进入了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增大的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为更好地释放生产力,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中共十八屆三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在经济理论上又作出一次大的突破,即市场将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它回答和解决了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和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5]这些理念对破解长时期内的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更有利于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2015年,党中央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致力于提高生产端的市场效率与生产活力,为人们提供更适宜的产品和服务;2016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17年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判断和表述,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解决这个矛盾,中国共产党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致力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大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体系,有效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等,实现了从理念到实践的飞跃。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6]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党中央精准施策、想方设法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切实解决隔离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居家的基本需求,对中小型企业、个体户出台相应的税务政策,稳定经济社会运行秩序,有序复工复产,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安排,高度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与思想实践。

从党的十八大至今,中国共产党牢固树立的“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经济社会实践中焕发出巨大的力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大幅提高,中国人的国际地位也日益突显,“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在新时代得到了更为全面精准的诠释,也成为这一时期政治路线的鲜明特点。

《淮南子·汜论训》里说:“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归根到底是围绕着人的要素进行的,“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经济发展价值取向的必然选择,民心所向、民力所聚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一百年弹指一挥间,一百年积聚了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无数攻坚克难的举措,在这当中,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服务人民,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中不变的本质和最光辉的印记。我们相信在未来征途上,以“人民”为主角的画卷将会铺展得更加宏大、精细、美丽,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思想必然不断将中国推向发展新境界。

[参考文献]

[1]崔友平,刘承礼,赵超,王潇锐.屈婷.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创新研究[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1,37(04):5-17.

[2]何其颖,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3]本书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03-10-14)[2021-9-15].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11/4429167.html.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15-10-29)[2021-9-15].http://news.12371.cn/2015/10/29/VIDE1446122400867967.shtml.

[6]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2).

责任编辑:黄传英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群众观的逻辑建构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