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森
十二年前,笔者拜读了张元教授一篇题为《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的文章[1]。虽然张教授讲完安史之乱,“铃声就响了”,但还是令我叹服不已。不过当时觉得自己还不至于会面临这样的挑战。
十二年后,随着部编《中外历史纲要》的推行,现在几乎是每堂课都面临着如何一节课上完某某史的挑战。笔者再次捧读张教授的文章,结合《纲要》的具体内容,也开始去尝试“一课时上完隋唐五代史”。
一、炀帝的“大业”和贞观的底色
《隋唐五代史》[2]一课中,有一段介绍年号、庙号、谥号的“历史纵横”。讲隋朝,就可以从隋炀帝的“年号”和“谥号”说开——有冲突、有联系、有张力。
“皇帝死后”,朝廷“为他选择某个评价性的字词作为谥号”,所以,“谥号”是身后的“他评”。“年号是皇帝用来纪年的称号”,所以“年号”是自评,而皇帝往往会选择彰显自己执政理念与抱负的吉祥词汇来标榜或自期。杨广的年号是“大业”,字面意思就是伟大的功业。死后的谥号却是“炀”,按胡三省引《谥法》,炀是“逆天虐民”的意思[3],属于典型的恶谥。通过这对截然相反的自评与他评,可设问:
“杨广即位,改年号为‘大业’,反映出哪些历史信息?”
“杨广在位时的作为,当得起‘大业’一词吗?”
“想成‘大业’的杨广,何以落得个‘炀’的恶谥呢?”
第一问的指向除了杨广即位之初的抱负外,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他即位时的“家底”——隋文帝已成的“大业”。《纲要》说隋文帝时隋朝“国力日强”、“结束分裂”、“积储丰富”,所以,杨广接手的是一份受后世历代统治者艳羡不已的“大业”,他以“大业”为年号,是一种基于现有实力而来的更大抱负。第二问的目的是让学生罗列杨广的作为: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三次大举征伐高丽。这一问,要的是让学生撇开历史评价,就事论事——从规模上讲,它们都堪称“大业”。第三问,则涉及评价。评价不必生成固定的结论,但是杨广在铸就“大业”过程中走向败亡的历史轨迹,与秦始皇极为相似。与秦始皇一样,暴政往往存于各项“大业”之中,操之过急、行之过骤,极易造成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了解完炀帝和他的大业,再来讲贞观之治。我引了如下一则材料:
我之所代,实在有隋,隋氏乱亡之源,圣明之所临照。以隋氏之甲兵,况当今之士马;以隋氏之府储藏,譬今日之资储;以隋氏之户口,校今时之百姓。度长计大,曾何等级?然隋氏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我以贫寡而安宁,静之也。静之则安,动之则乱,人皆知之,非隐而难见也,微而难察也。
——魏征上太宗疏[4]
据此可设问:
“与隋朝相比,唐太宗时期的国力如何?”
“文中所说的‘动’是何意?‘静’又是什么意思?”
“魏征的上疏,太宗接受吗?”
贞观之治的底色,其实就是在贫寡中获得安宁的局面。“隋氏乱亡之源,圣明之所临照”,李世民对自己这位表叔的亡国的历程是有亲身体会的,所以贞观之治就是李世民在吸取隋亡的教训,对乱局的一次拨乱反正,也就是实现乱的另一面——“治”。但治世绝非盛世,它是以乱世为参照物的。“隋以富强而丧败,动之也”,由于前面有了铺垫,学生对“动”的内涵是不难得出的:依恃富厚的国力肆意妄为。那么李世民的“静”就是贫寡下的清心寡欲,即《纲要》所写的“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魏征的这道疏,《旧唐书》记载太宗看完后“手诏嘉美,优纳之”,这就带出了教材“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八字评语。
对贞观之治,《纲要》仅仅用了62字来描述。引用魏征的这篇疏文,一是让学生对教材的简要描述获得一种情景式的理解,特别是不把过分想象和夸大貞观的美好;二是能从长时段角度来摆放贞观之治的位置:它是对炀帝以来“乱”的结束,同是也为盛唐铺路。
二、盛世与危机
盛唐大致开始于公元650年到755年,也就是贞观以后到安史之乱前。对于这段历史,我利用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关于隋唐的三幅地图[5]展开:隋大业八年 (612年)、唐总章二年( 669年)和开元二十九年( 741年)。
贞观是在贫寡中呈现安宁,而盛唐则表现出富庶的一面,在开元年间达到“全盛”,两者相承又有区分。年轴的好处在于让文本可视化,形成历史的时序感,便于学生把握。盛世的一个具象表现就是疆域版图以及民族关系。《纲要》图文并茂,用了近两页来描述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此,用多张地图呈现出的动态过程更容易高效地说清此间脉络。一般讲唐朝疆域,都会用高宗总章二年的地图(见教材)。在此前添加一张隋末疆域图(612年,图略),能对比出唐的盛况。增加一幅玄宗开元二十九年的地图(741年,图略),则落实了《纲要》关于东突厥反叛唐朝、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等史实。这样,通过三幅地图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找寻教材知识来落实盛唐疆域变迁与民族关系。
利用地图讲盛唐的第二层用意是要引出这一时段的危机:“唐朝不断拓展版图,会带来什么问题?唐政府采取什么对策?”然后,再增加一幅“天宝九节度一经略”形势图(下图):“图中的数字指代什么?”“节度使、经略使的分布有何特点?”答案直指《纲要》的描述:“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该图的重要性在于接续盛唐版图扩大的话题,带出危机,为接下来讲安史之乱及中晚唐形势做铺垫。
三、安史之乱与中晚唐政局
讲安史之乱及其平乱后的影响,我围绕两个故事展开:
郭子仪是朔方节度使,安史之乱中率军勤王,是功劳最大的平叛功臣之一。其子郭暧,尚代宗女升平公主。
故事一:郭子仪以回纥兵精,劝上益征其兵以击贼(安史叛军)。上与回纥约曰:“克城之日,土地、士庶归唐,金帛、子女皆归回纥。”大军入西京……后入东京……遂纵兵大掠。[6]
故事二:郭暧尝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7]
由“天宝九节度一经略”形势图可知,节制东北三镇的安禄山,兵力两倍于中央军,所以平叛首先就要调集其它边镇的兵。但边镇的初衷本为绥边,防范边境各族,因此内调边镇兵势必就造成“边防空虚”,很多民族趁机占领内地。同时,内调的边镇将领也容易尾大不掉——从边镇变为星罗棋布于内地的藩镇。这番道理由故事一和故事二加以“注解”,就会显得活泼生动,有以小见大的钩沉之效。
晚唐的另一大事件是黄巢起义,关于这件大事,通过另一个故事展开:
黄巢攻占长安后,僖宗命宦官杨复光为天下兵马都监,总领各路军队围剿黄巢。杨诱使黄巢的大将朱温投降,引用李克用(沙陀族)率沙陀兵攻入长安。为奖励二人,朝廷命李为河东节度使,拜朱为宣武军节度使,赐名 “全忠”。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李克用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李死后,其子李存勖于923年灭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
提两个问题:
“從唐廷围剿黄巢的史实中,你有什么疑惑?唐朝通过什么手段平定黄巢起义?”
“黄巢起义给唐朝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宦官专权在中国的很多朝代都有过,但是以宦官总兵权则是唐代特色,从这则材料中可以把这一历史特点展现给学生。以节度使来诱降朱温,则是呼应前述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问题。赐名朱温“全忠”、引用沙陀李克用则揭示了黄巢起义给予唐朝的巨大打击,虽然被平定,却已经动摇了唐朝的根基。这些信息的提炼与得出,实际上是对中晚唐政治局面的倒叙与总结: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问题并不黄巢起义的结果,而是起义的大背景——是中晚唐的时代特征。
四、五代十国的“乱”
至五代十国,课堂留下的时间是不多了。为此,我设计了一个较为复杂的年表来展开这段历史。
年轴的设计,兼顾了空间上的需要:上方为北,下方为南。十国大致按今天省份标出,以示具体方位与立国规模。从中不难得出:五代每一朝国祚短、更替频繁;十国规模小、但国祚长。为何会如此?范文澜先生曾说“东汉以后,长江流域只能建立蜀、吴两国,唐以后却可以成立好几个小国”[8],而这些小国的国祚却不短,这说明了南方经济的长足发展,足以支撑割据一方的小国长时间保持独立自足。这样,学生在学习五代十国时,除了得到“乱”的印象外,还能体会到历史发展的脉动。
五、总结
按照《纲要》编写内容,我用一节课上完了隋唐五代史。课后有两点思考:
第一,如上文所示脉络,一节课完成大容量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依托一些“焦点”的支撑。由年号引起的问题,展开隋朝和贞观之治的学习;依托地图的展示,来体会盛唐的气象;由若干个故事的介绍,展示中晚唐的政局;由年表的深入分析,来把握五代十国的历史脉动。总之,压缩的课时并不会削弱思维的含量,但对文本的解读与教学的设计,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与张教授的隋唐史相比,《纲要》虽然多出了五代内容,但是隋唐制度却被剥离出来,另设一课,这就极大降低了本课的容量。但也出现一个很大的遗憾,即盛唐之“盛”,在本课中只能通过疆域、民族关系去体现,成色是明显不足的。所以本文标题所谓的一节课上完隋唐五代史,仅仅指的是《纲要》编写中的隋唐五代史的那一节课,还不是名副其实的较为完整的“隋唐五代史”。如何用一节课上完《纲要》的两课甚至三课(还有文学艺术)的隋唐五代史内容,显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注释】
[1]张元:《一课时讲完隋唐史的实验》,《历史教学》2008年第19期,第10页。
[2]《中外历史纲要》(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第32—37页。
[3][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615页。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545页。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3、32、34页。
[6][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第7032页。
[7][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四,第7194页。
[8]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