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探究

2021-01-04 03:42唐艳丽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1年1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唐艳丽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既能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使学生学习意识发生改变,又可激发学生对语文内容学习产生兴趣。建议互联网+时代,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结合本地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育德中发挥更大作用,探究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融入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既能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使学生学习意识发生改变,又可激发学生对语文内容学习产生兴趣。并在创新教学中注重教学课堂多元化创设,通过教学内容趣味性设计拓展学生知识领域,探究语文中渗透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语文教育需要培养传统文化素养

信息时代,教育教学的逻辑、生态均已被重构。如何与时俱进地探索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方法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各种改编过的诗词歌曲和视频也在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想法。受此启发,在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良好学习习惯,能够在有效发挥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有效性作用的基础上,奠定小学生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与诗词学习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做好传统文化的融入工作,并将“互联网+”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培养其传统文化素养,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想在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师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及时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深度挖掘课本内容,学会拓展延伸,有效探索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运用“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的教学策略,全面提升学生传统文化素养。

如,在课堂中引入传统文化节目,如《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通过多媒体定期播放这些节目,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对某些古诗词进行探究,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探究积极性。再如,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适当加强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如《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它们蕴含了古人在孝友、仁爱、修身等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深入阅读,可以提高自身传统文化素养,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本地的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区域具备不同的民风、民貌、民俗。乡村小学语文中进行乡土文化教学首先需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常规,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要联系实际需求来积极主动地融入乡土文化内容。因此在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结合当地的民风、民貌与语文知识内容进行有限地结合,来实现对学生开展定向化的文化教育工作。在对应的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文化是来自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包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学生要学会以理性、感性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应当具备开阔的思维,学会从生活中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且从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中领悟生活的乐趣。教师需要尽可能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管理策略,结合当地的特色,来实现对学生所开展的文化实践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文化课程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比如,庙头农贸市场为天天圩,大型传统圩日有农历二月八、三月三、五月十五、六月六、九月九,集市贸易比较活跃。农历“二月八”传统农具节和开耕仪式,桂林市民纷纷慕名前往体验传统农耕文化,当地农民们自发参与农具与农副产品交易,趁着节日买卖犁耙、箩筐、棚垫、簸箕、米筛、锄头、镰刀、桌椅、板凳等。这個由“赶庙会”演变而来的传统节日,始于唐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沿袭千年。相传农历二月初八是无量寿佛爷的生辰,这天佛法最灵,有求必应,就连所买的农具也经久耐用。走过千年,如今的二月八,已经不仅是一个展示各种农具的庙会,而且是涵盖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盛大节日,成为灌阳人民幸福生活的集体展示。

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文化育德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字、古文、古韵、古乐均是历久弥新的文化瑰宝,在现代教学中,如何充分援用这些文化元素,使之在跨学科教育、综合育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要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作用不言而喻。举办寓教于乐教育活动,比如诵读经典、诗文创作、绘画书法、视频微课等,让传统文化慢慢渗透学生的生活和心灵。利用好课堂这个主渠道,找准教学“结合点”,寻找“着力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诵读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让传统文化在课堂上有效渗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正确认识优秀传统文化,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课堂主渠道、学校主阵地、社会引导和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学生生活,浸润学生心灵,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例如,在学习到对联这一课程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就把课外的相关知识融合到课堂之中,将有趣的课外对联讲授各个学生,把对联后面的有趣故事,进行整理改编再叙述,使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从而一起学生对其背后更浓厚的兴趣,想要探索其相关的知识,进行深层次的了解。再如,在学习古诗文《锄禾》时,不光要给学生们讲解该诗文所表达出的含义,同时还应当引导学生体会勤俭节约、辛勤劳作的灵魂内涵,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人生观念,实践文化德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区沛娟.关于古诗教学与传统文化德育相融合的思考——以《清明》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20(23):26-27.

[2]韦莉秋.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与探究[J]. 考试周刊,2019,(46):71-71.

[3]曲云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J].华夏教师,2020,6(07):34-35.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传统文化小学语文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