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最后子议题的设计

2021-01-04 03:32:33周祥奉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议题政治

周祥奉

议题式教学是贯彻新课标、新教材理念的重要抓手。议题式教学既是落实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管道,也是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习者学习方式的重要渠道,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实践意义。议题式教学已成为新一轮新教材教学的常用方式,但如何选择议题、如何设计议题、如何提高议题质量,需要每位思政课教师始终探究与实践的坚守。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存在重开头、轻结尾现象,而议题式教学能否成功,最后子议题的设置质量尤为重要。

下面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课第一框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例,结合一位老师对该内容的议题式教学所设计的议题,我仅从如何设计好最后子议题谈谈我的看法。

某教师的议题设计如下:

总议题:为什么近代中国必然选择社会主义?

子议题1:近代中国山河破碎、国土沦丧,复兴之路在何方?

子议题2:无数仁人志士艰辛探索复兴之路,为什么无疾而终?

子议题3: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必然取得胜利?

子议题4: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总议题看,该议题比较抽象和宏大,具有综合性。老师遂将其细划为四个子议题,四个子议题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让学生有问可议、有话可说、有事可讲。从以上系列议题的设计看出,这些议题建立在老师对教材的钻研与把握、对议题特点的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具有教师自身特色的议题体系,克服了在议题式教学中“形式”与“内容”的脱节。因为,在新教材的议题式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议题内容就是课本的框题、目题内容,这与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主题式”教学混为一谈。

议题式教学最后子议题的设计,是检验一节课议题式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即是否真正实现知识生成与价值引领,也是衡量一位老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同一材料、同一话题,可以有不同的问题角度,下面是我对子议题4“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设问类型的概括及对此问题的迁移设置。

1.理论知识型设问: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此类型,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知识概括能力,或有相关的课外知识做积累。否则,学生只能从书本上机械地找到答案: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设计这样的议题,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不会议、议不了,该议题的设置,只有议题之名,无议题之实。所以,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知识生成型设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人民的经济与政治地位将如何变化?

此类型,设问指向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设问有两个主体“国家”“人民”,要求分别从“经济”“政治”角度分析,学生有话可说。国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的经济基础需要建立;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依赖于人民。此思路,虽然与课本知识有出入,但本质上是一致的,议题式教学并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统一性,意在通过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给知识、记知识。

3.思维拓展型设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当务之急及如何完成新的历史使命?

此类型,偏重思维的训练,在演绎型思维和归纳型思维中,议题的思考宜采用归纳型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议题完成后,在总结该议题时再将两种思维方法相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巩固胜利成果的当务之急是巩固国家政权,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如何完成新的历史使命,可以从党的领导、人民积极性,或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进行分析。不追求答案的准确,更重学生已有素养的展示。

4.价值引领型设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论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此类型,从价值引领展开设问,体现思想政治科的育人功能,主要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为指导。学生通过史实论证,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与认同,并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5.实践探究型设问: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成功,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启示?

此类型,主要有两种实践形式,一是以学生的课前社会调查实践为基础,二是事件本身的实践。因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生命力。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成功中可归纳出: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群众的支持、先进理论指导、走自己的革命道路,等等。这些因素与理论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虽有出入,但答案准确不准确已不重要,何况这些因素与“三大法宝”的概括本质上是一致的,重要的是这个议题培养了学生归纳与论证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学科素养。

综上所述的五种设问形式,是我在议题式教学中常用的设问依据。这五种形式,不是绝然分开,有时是互相渗透的。议题式教学《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指出,议题式教学所设计的活动不是单一的,也不是零散的,都是聚焦某个具体议题展开的具有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活动。议题中,既要包含课程的具体内容,又要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既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又体现教学重点、针对教学难点。议题设置应有趣、有味、有意,从而达成吃透教材、精选素材、巧妙设问三者的有机统一。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中学,广东   佛山   528300)

猜你喜欢
新民主主义革命议题政治
我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女中央委员
文史春秋(2022年3期)2022-06-15 01:48:28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例谈群文阅读中议题的确定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7:02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关系
法制博览(2019年19期)2019-12-14 16:05:57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科技传播(2019年24期)2019-06-15 09:28:24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共党校建设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5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机电信息(2015年8期)2015-02-27 15: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