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融合教育背景下优化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1-01-04 19:02许俊祺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51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许俊祺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融合教育课堂上学生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提出优化识字教学的四个策略:整合资源,提升效率;多元识字,变通方法;同伴互助,合作学习;趣味拓展,积累运用。通过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听障融合教育;识字教学

引言

识字教学是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部分,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更是听障学生而言是与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听障融合教育班级里既有听障孩子,也有健听孩子。教学中,教师应该以生为本,激发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潜能。而低年级学生以具象思维为主,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对新知识有强烈的好奇心,记忆力强。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本人进行了一些识字教学策略的优化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一、整合资源,提升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课堂上要善于整合和有效利用各项教学资源,让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学习。

首先,要善用课文插图。语文课本中的插图是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插图不仅美观,也对重要的内容进行了直观展示。如一年级课本中很多图文对照学习生字的插图,教师可以提取插图单独摆放出来,通过让学生玩游戏,逐步了解汉字的构字特点。通过课本插图的有效運用,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声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构成识字的有效支持系统。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很多难以在课堂上直观认识的生字学习得到了展示。学生在动态画面、声音等综合媒体刺激下,完成生字音形意的习得过程。对于听障学生而言,丰富的视觉多媒体学习资源,更能有效地填补他们因听力损失带来的学习困难。

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为学生准备不同的学习资源,拓展识字学习的时空,以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帮助。例如教学中可以设计导学案,让部分学生预习生字,减少学习难度。课后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寻找合适微课资源,拓展识字学习时空。

二、多元识字,变通方法

(一)字源识字

汉字的起源博大精深,沉淀着厚实的民族文化。从一年级上册开始,识字单元就充分地显现了传统文化,跨越汉字演变的时空,逐步引导学生理解象形字、会意字等。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字源识字方法,学生就能很好把生字和特定事物的特点进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汉字的本意。课堂上展示象形字演变过程,能吸引着学生的目光,把汉字文化的象征意义植根于孩子心中。

(二)结合生活情景识字

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才能熟记于心,信手拈来。在教学中,结合生活情景识字的效率高,也更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识字第七课《操场上》中,教师结合学生自己的在操场上的活动,通过看照片设置情景、表演游戏活动,创设体育课情景,理解本课中“打、拍、跑”等生字,学生的学习过程生动有趣,生字掌握也扎实到位。

(三)拓展思维

识字过程不能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识字思维。识字思维是学生学习生字的本领,对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形声字”“会意字”等构字形式,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生字的读音或者字形。学生正确地理解生字结构,进一步记忆和书写过程中明晰整个字的结构。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学过的生字,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等形式,让学生形成生字学习的知识迁移能力。识字教学中还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联想、想象等思维发展训练,比如在教学让学生尝试用编字谜的方式记忆生字,比如教学“间”字,有学生会编字谜“太阳在门里”,虽然有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更好地识记生字。

(四)多感官识字

调动多元感官学习,是融合班级课堂学习的一大特色。识字教学中,除了听觉和视觉学习,不同的感官也能对识字学习产生重要的辅助作用。例如在教学“美”这个生字的时候,教师让小组合作,手部动作表示出“美”字不同长短的四横,以动觉促进学生对字形的把握。教学中,我们还可以加入嗅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通过多种感官加入,能更好地促进融合班级学生的识字学习过程。

三、同伴互助,合作学习

让不同学习类型的孩子在同一时空获得进步,同伴互助开展合作学习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方法。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接触需要习得的生字,再设定一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完成任务,从而学习并巩固所学的生字。如在《树之歌》教学中,教师设置《我是小园丁》主题,分小组了解和介绍学校的树木,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积累本课的生字。

游戏学习也是合作学习一个非常有趣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小组竞赛等不同的游戏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动力。同时,现在通过希沃等不同教学平台,都有一些互动游戏设计,教师可以根据识字教学的需要,设计合适的互动游戏,让识字课堂更有趣,形式更多样。

四、趣味拓展,积累运用

语言文字需要在运用中理解和积累。识字学习的积累和拓展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例如可以进行主题积累和拓展,相关主题的识字学习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和分享。学生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能很好地展示识字的视觉学习过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还能帮助学生辨别汉子,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以及印象。”如学习生字“青”,可以用加部首形式绘制思维导图画出“请、晴、清”等相关的图文,既拓展了学生的识字量,也培养了学生识字的视觉学习。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感,教师还可以在班级里设置书法展示区,让学生在漂亮的书法练习纸上进行书写训练。

教师要重视识字教学的质量,从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出发点,大胆创新多元的方法,不断反思和实践才能打造轻松、实效的识字教学课堂。通过在识字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启迪学生良好的识字思维,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搭起终身学习的桥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臧彩霞. 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 2021:55-56.

(作者单位:广州市启聪学校(花城实验学校),广东  广州  510000)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斯诗私塾
识字儿歌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