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丹
摘要:自1963年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首次正式提出学习困难概念以来,学习困难的研究一直受到医学界、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学者的青睐和关注。数学学习困难作为学习困难的其中一种类型,当然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点。通过阅读前人文献发现,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学因素、心理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心理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通过介绍几种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方法,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行医学、心理和教育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帮助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
关键词:学习困难;数学学习困难;影响因素;综合干预模式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4-
一、引言
美国柯克在1963年首次提出学习困难的概念,然而这一概念演变至今,也没有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统一的界定。柯克认为:学习困难表现为一种在说话、语音、阅读、写作、算术,或者其他与学习有关的内容的延迟、障碍或迟缓发展,这种迟缓发展或发展障碍是由脑功能不良或情绪和行为障碍所引起的心理障碍。[1]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数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帮助学龄儿童解决数学学习困难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影响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因素主要有生物学因素、心理认知因素、环境因素[2],本文主要分析心理认知和环境因素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来帮助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改善他们的数学学习状况。
二、心理认知因素
(一)工作记忆
有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缺陷会导致儿童数学学习困难。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包括对信息的提取、储存和加工等过程。工作记忆的三个子系统是相互协调,相互联系,各司其职又共同作用于数学学习的认知过程的,缺一不可。数学学习困难儿童是因为在视觉空间模板、语音回路和中央执行系统中的一个系统或两个系统甚至有可能是三个系统存在缺陷或者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工作记忆的不同成分在数学学习中有不同的作用,由此可见,工作记忆缺陷是导致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根本原因。
(二)注意缺陷
儿童在注意方面的特点就是注意分散,学习或游戏时很难保持注意集中,对于分心的事情,很容易受到干扰。在学习过程中,儿童的注意力不一定会选择与数学活动相关的信息进行识别和提取,对于无关信息也无法做到及时抑制,而且儿童很难做到对同一数学活动任务保持持续性注意,易失去兴趣,在数学学习上就可能会产生注意缺陷,导致学习困难。
(三)情绪与心理行为问题
Mckinney等研究指出,与非学习困难儿童相比,学习困难儿童表现出较多的行为问题,如社会熟练性较低,任务定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差,责任感低,有更容易放弃任务的行为,注意力不集中以及更多干扰课堂的行为[3]。数学学习困难儿童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情绪和心理行为问题,比如自信心不足、学习动机和意志力差、更多的任务放弃行为以及注意不集中等都势必会影响儿童的数学学习。
三、环境因素
(一)家庭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氛围都会对孩子造成深刻的影响。Capozzi等的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儿童更多地生活在父母关系紧张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情感投入较少,而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意见很难达成一致,易产生分歧[4]。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多半都会缺乏安全感,长时间处于紧张焦虑不安中,会分散他们用于学习的精力,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二)学校老师
在儿童数学学习过程中,幼儿老师是儿童学习数学知识最直接的传播者,这就体现老师在儿童数学学习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有调查显示,幼师生数学学习困难是一个普遍的現象,很多幼师生数学学习比较被动,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学到的知识是僵化的、不易被提取的。[5]由于学前儿童年龄的局限性,很多时候都需要我们的幼儿老师在知识方面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数学更是如此。如果老师自己对数学知识都没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给幼儿传授全面的、系统的数学知识。由于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幼儿老师在数学方面的不专业性,组织数学活动缺乏趣味性。乏味的数学学习,幼儿是不会集中注意力,思维不会跟着老师,这样势必会影响儿童的数学学习。
四、干预
基于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影响因素分析,不难看出,导致儿童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对于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治疗方式却是很明确的。首先,应该对具有数学学习困难表现的儿童进行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对其进行干预,学习困难的形成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对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教育、心理和医学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是相当必要的,通过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有效干预来帮助他们改善数学学习状况的目的。
(一)诊断方法
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方法与一般学习困难儿童的诊断方法大体一致,目前运用较多的诊断方法有差异模式、课程本位测量和认知诊断等。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当发现个别儿童的表现和有数学学习困难儿童的一些表现相同时,应该对其进行诊断。首先可以用差异模式中的标准分数比较法来比较儿童学业成绩与智力成绩的标准分之间的差异,确定其是否是数学学习困难儿童。也可以用与年级水平不一致法对儿童的实际年级与他的学业年级水平之间的差异超过某一个儿童数概念能力的年级水平低于实际所在年级两个年级水平的话,可以诊断他为发展性数概念困难儿童
(二)医学——心理——教育综合干预模式
目前,国内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只进行某一方面的干预,比如单纯地进行药物干预,单纯地进行教育干预和单纯地进行认知干预等,很少有人进行综合干预的实证研究。但也有极少数人建立了一种医学、心理和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认知、行为、学习策略和家庭环境等方面进行个别干预、集体干预和家庭干预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经过半年的综合模式干预后,约80%的学习困难的数学、语文和外语成绩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总的成绩12%的学习困难学生有较明显的提高。这可能是综合干预作用的结果,比如家庭因素的改善、父母教育观念的改变、比如教养方式的改变等。在认知干预方面,解决不会学习的问题,增强了学习动机,激发学习潜能,在对数学学习困难儿童进行综合干预时,应该家园配合,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晶,陈传锋.学习困难:概念演变、认知表现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研究,2010,03:19-25.
[2]黄丽婷,梁源,熊宜勤.近十年学生学习困难影响因素研究成果综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1:106-109.
[3][4]林国珍,徐旭东,金武官,沈翔慧,史以珏.学习困难学生心理特征及综合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14:13-15.
[5]李军华.幼师生数学学习问题研究[J].数学教学研究,2008,05:61-63.
[6][7][8]冯晓霞.影响小学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