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蕾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1-060-01
摘 要 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当前的人才培养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化发展。而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其中,户外运动训练作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有效拉近学生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并引导学生体验生活,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对于户外运动训练活动还存有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户外运动训练的价值。因此,就应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确保不断的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团体协作能力。
关键词 户外运动训练 高校 体育教学 实施
户外运动训练有效打破了传统封闭式的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户外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自然,参与自然活动,达到激发学生锻炼积极性的目的。但是,体育活动本身具备一定的娱乐性,倘若在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活动时没有合理控制时间,就会让学生对户外运动训练活动产生厌烦的心理。因此,老师就应结合体育教学目标,来合理构建户外运行训练的形式,确保能够真正发挥出户外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展目的,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本文就针对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由于高校课程具有较强的可选择性,并且当学生摆脱高考的压力后,其难免会在高校中放纵自己,出现思想懈怠的现象,导致其不能很好的投入学习。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导致学生常常沉迷于网络,身体素质越来越差,有的学生的心理状态甚至也受到了严重影响。而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有利于学生摆脱网络环境,引导其走出去,通过户外锻炼来帮助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亲近大自然,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不断养成吃苦耐劳、奋力拼搏的精神[1]。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前的高校教育过多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体能的训练,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这样也就不利于其的后续发展。而通过开展户外运动训练项目,就有助于缓解学生在学业方面的压力,并且通过组织活动,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就能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提升其的团体协作能力。
二、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一)因地制宜的选择户外运动形式
要想更好激发学生参与户外运动训练的积极性,首先就应让学生意识到户外运动训练的乐趣,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其的参与积极性。因此,老师在组织户外运动训练活动前可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当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尽量将大家的兴趣融合到户外运动训练项目中,这样项目才会呈现出较强的趣味性。此外,在组织活动时还应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户外运动形式,并且在保证训练安全的基础上有效丰富户外运动训练的内容,这样就能更好地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活动[2]。
(二)建设专业的户外运动训练的师资团队
户外运动训练活动是一项对人体素质和安全保障要求较高的活动,故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而为了保证户外运动训练能够高效的开展,首先就应建设一支较为专业的户外运动训练师资团队,这样就能给学生参与提供可靠的安全性保障。但是,就针对目前的体育教师而言,有很多老师都没有参与户外运动的经历,对其中的项目也不太熟悉。此时,高校就应对体育教师进行集中式的培训,确保其掌握专业的户外运动技能,必要时还可组织教师到户外进行集体的观摩和学习,通过亲身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3]。
(三)适当的进行教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
户外运动训练的主要目的不仅在于要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精神。而户外活动是一项较为特殊的活动,无法用成绩进行统一衡量。而为了有效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老师就可从多个角度和多个方面完成学生的全方位评价,并且坚持评价的公平和公正,确保激发学生的训练热情,以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不断研究与分析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对于全面提升户外运动训练活动的开展质量,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化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户外运动训练的必要性,进而从因地制宜的选择户外运动形式、建设专业的户外运动训练的师资团队以及适当地进行教学评价以及增强学生的训练信心三个方面来高效的开展户外运动训练活动,确保激发学生训练的热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以此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鲁萍.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探讨[J].体育风尚,2021(10):173-174.
[2]周健.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5):142-143.
[3]林世勇.户外运动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133-134.